逻辑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

欧阳中石为中国逻辑学做出的贡献(2)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5-08-26 共6849字

  3. 在初中、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书法教育中实施渗透逻辑学教育。20 世纪 50 年代,欧阳中石先生参与编写中等师范必修课教材 《语文基础知识》,其中包括文学、汉语、文字、修辞、逻辑等内容。

  欧阳中石先生曾经在初中进行语文教改实验,实施 “六法”教育,包括字、词、语、修辞、逻辑等内容,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其所教初中毕业生参加高考,语文平均成绩甚至比高中生还要好。欧阳中石先生强调在初中开设逻辑课,甚至明确提出在学生学习完文字、词法和语法之后的初一下学期一开始就系统学习逻辑知识。他具体指出: “对逻辑部分的教学,尽管是不能过长,大约四周为限,但必须是个全貌。要避免术语概念,务求解决问题。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学问,希望通过逻辑学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 ‘思索’”,使学生学会 “寻求根据,组织理由,有条理地、合理地进行推导,进而去探求结论”[9].

  欧阳中石先生始终重视逻辑教学,在各种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直至今天,在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的博士生课程中,还保留有欧阳中石先生亲自讲授的 《方法论研究》,在其中渗透逻辑思维训练的内容。

  三 在中国逻辑学发展方面的贡献

  1. 参与编写五卷本 《中国逻辑史资料选》、五卷本 《中国逻辑史》。五卷本 《中国逻辑史资料选》系国家 “六五”规划项目,五卷本 《中国逻辑史》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奖。中国逻辑史研究方面的这两个五卷本合计 300 余万字,是中国逻辑史研究方面的一个里程碑。两个五卷本为中国逻辑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研究资料,为从事中国逻辑史的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中国逻辑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非常厚实的基础。

  五卷本 《中国逻辑史资料选》是迄今为止资料最为全面、精炼的中国逻辑史研究资料,欧阳中石先生作为中国逻辑史研究会资料编选组成员,负责编选中国先秦思想家尹文有关名辩思想的研究资料。

  尹文,战国时齐人,《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仅次于邓析的 “名家”第二人,其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公元前 300 年左右,其着述收录于 《隋书·经籍志》和 《道藏》中。欧阳中石先生从这些典籍中辑录了尹文有关名辩的论述,并加以诠注。其中包括 《尹文子·大道 ( 上) 》( 节选) 、 《尹文子·大道( 下) 》( 节选) 、《其他 ( 各家) 有关尹文逻辑思想的论述》( 含 《公孙龙·迹府》、马总 ( 唐) 的 《意林》、《诸子集成·尹文子校勘记附逸文》中的相关论述) 等三篇。这些资料对于研究尹文子的名辩思想极具参考价值。

  2. 普及推广逻辑,为逻辑学的发展进行呼吁。欧阳中石先生十分重视逻辑、长期在逻辑的应用领域展开研究,他在书法、文化和汉字研究中自觉地运用逻辑思想和逻辑方法。2009 年开始,欧阳中石先生开了一个课题,研究汉字的认知与表现 ( 该课题现已获得国家重大招标项目资助) ,“我要把它做成一个大项目: 最初解决哪一些、最后解决哪一些,我想搞成一个系列。中小学开始写字,这是我这个大计划的一部分。”欧阳中石先生强调: “对汉字的问题也是个逻辑认知,是个逻辑思想问题。”欧阳中石先生精通中国书法、京剧艺术等,他样样通、样样精。对此,欧阳中石先生常说: “这是一个逻辑问题。”“逻辑是使我们增加能力的。”[10]

  受其影响,一个从事京剧打击乐的演员要求向他学习逻辑,以便“更好地打鼓”.[11]欧阳中石先生对逻辑学的发展感同身受、休戚与共,他说: “逻辑学,社会不够重视,认为什么是逻辑,不能普遍展开,甚至现在有的高等学校已经取消这门课了,真是要考虑考虑。”[12]

  3. 参与逻辑学界的各种活动。欧阳中石先生多次参与、支持逻辑学界的活动。他尤其关注逻辑思维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010 年 4 月 10 日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在北京国际文化大厦主办首届“素质教育与逻辑思维”论坛。82 岁高龄的欧阳中石先生热情支持,他出席论坛并题词: “思维能力之高低是一个人素质如何的重要标志之一。思维能力的提高从各种学科的学习中都能得到。而最直接的应该是逻辑。希望逻辑能更方便地走近大家。”[13]

  在包括欧阳中石先生在内的众多学者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努力下,该论坛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论坛结束后,他给温家宝总理写信通报逻辑学家和教育家的意见,温家宝总理在论坛纪要上批示: “我赞成逻辑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予以重视。”2011 年 6 月 11 日,第二届 “素质教育与逻辑思维”在北京京师大厦举行,欧阳中石先生再次到场给以关心和支持。

  4. 关注逻辑学的发展,始终心系逻辑、情系逻辑。即使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在那个由于时代的原因不能做逻辑学研究的时期,欧阳中石先生也在 “等一等时机,看能不能转变”,他 “就认定了要继续进行逻辑学的研究”.在从事中等师范教育、中学教育时期,他一面在课堂上渗透逻辑知识,一面利用业余时间搞逻辑学研究。

  坚持哲学与逻辑学的钻研与学习,这让欧阳中石先生受用一生,他曾说: “我所学的哲学、逻辑学,打开了我进行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的思路与方向……我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密切结合,开辟了我研究的广阔天地,也收到出人预料的成果。”[14]

  2010 年一本叙述金岳霖先生的人生艺术和欧阳中石先生的艺术人生的书籍 《金石为开》 出版了,在与两位作者谈论其大学时期的老师时,他谈到王宪钧、周礼全、汪奠基、汤用彤、贺麟、冯友兰、张岱年、郑昕等,谈得最多的是他的逻辑导师金岳霖先生。对于逻辑,欧阳中石先生曾说: “虽然我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我一直对此念念不忘。即使我现在搞其他的行业,也还是运用的逻辑的思维。”

  1989 年 1 月 10 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在临湖轩召开中国逻辑学会名誉理事长王宪钧先生任教 50 周年庆祝会,欧阳中石献给王先生一幅挂轴,上书 “甘露重精英不老,春风暖桃李成行”,表达了他对恩师的由衷赞美之情。实际上,这两句用在欧阳中石先生身上也是非常贴切的。

  欧阳中石先生之于中国逻辑学的贡献对于中国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 1) 虚怀若谷、兼收并蓄,无学派之私,无门户之见。逻辑、书法、数学、哲学以及其他各门学科道出一理,需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一门学科如果仅仅停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说自话或者自娱自乐,其结果可想而知。( 2) 切时如需。一门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即使是非常纯粹的理论学科也不例外。

  那么如何才能取得社会的支持呢? 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提供足够的服务。

  欧阳中石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说: “我们的逻辑工作者是不是还要以抽象对抽象,让大家不容易走近我们? 我们逻辑工作者是否也想想办法,努力一下,希望咱们都走近大家。”[16]

  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是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以及中国逻辑学会的相关专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正在就国民逻辑思维培养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有益的探索。 ( 3) 一个国家的文化有三个方面的构成,一个是传统的,一个是外来的,另一个是当下的。发展繁荣文化既要有对传统的守成,又要能及时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同时要创造当下的灿烂文化。逻辑的发展需要有文化的自觉,需要和发展繁荣祖国的文化密切结合起来,中国书法艺术和文化的繁荣之路不是给逻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借鉴吗?

  注 释
  
  [1]《欧阳中石学术成就简介》,《江汉论坛》2008 年第 8 期,第 144 页。
  [2]欧阳中石、石新中: 《弘文载道,切时如需---欧阳中石先生访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 年第 5 期,第1 - 5 页。
  [3]欧阳中石: 《中国逻辑思想史研究的对象与范围》,《中国逻辑史研究》编辑小组编 《中国逻辑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第 117 -118 页。
  [4]中国逻辑史研究会资料编选组: 《中国逻辑史资料选 ( 先秦卷)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第 10 -11 页。
  [5]杨芾荪: 《中国逻辑思想史教程》,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第 244 -268 页。
  [6]李匡武: 《中国逻辑史·唐明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第 1 -10,91 -120 页。
  [7]欧阳中石: 《试析孔子 “叩两端”的逻辑方法》,《北京师院学报》1986 年第 3 期,第 48 -52 页。
  [8]欧阳中石: 《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第 257 -258 页。
  [9]欧阳中石: 《一个语文教改方案的设想》,《北京师院学报》1983 年第 2 期,第 90 -97 页。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逻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