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历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源自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马克思主义指导、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居安思危的优良文化传统是中国共产党“斗而能胜”的根本保障。新时代前路非坦途,中国共产党人仍需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发扬光大。
关键词 :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居安思危;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下文称“讲话”)。“讲话”洋洋洒洒,字字珠玑,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深邃目光和博大胸怀。“讲话”中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1]一语富有深意。从一定意义上说,“讲话”吹响了中国共产党人新时期“不忘初心、担当使命、攻坚克难”的战斗号角。
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历史
套用一句流行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是正在斗争,就是走在去斗争的路上”。党在一次次斗争中不断接受洗礼,在一次次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1927年,在大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人民群众翘首以盼的安定生活有望来临之际,“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了,反动派提出的口号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反动气焰一时甚嚣尘上。成千上万的革命青年倒在血泊之中,敌我力量悬殊,是选择隐忍退缩还是选择奋起反抗?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在了革命者面前。“八一”南昌起义给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斩钉截铁的回答,“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时成为鼓舞人心的最响亮口号。于是,革命逐步走出低潮,迎来发展的曙光。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野心日益膨胀,制造“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妄图霸占中国,中国大地一时处处烽烟。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面前,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也不会屈服。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将对日抗战进行到底。期间,人民领袖毛泽东对中日双方态势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揭示了游击战的战略意义,指出抗战经过若干阶段,侵略者必将失败。
抗战胜利后,和平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为了争取和平,作为民主与和平的倡导者,中国共产党做了巨大努力和牺牲。但是,人民的期待落空了,国民党反动集团撕毁协议,发动内战,中华民族又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当时,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不利形势和困难局面是显而易见的:国民党拥有几百万军队,且大多是美式装备;反观共产党,不管是军队的人数、武器装备,还是所控制的区域,与国民党相比均处于明显劣势。但是,在敌强我弱面前,共产党人没有退缩,在战和降选择面前没有犹豫。中国共产党用了不到原计划一半的时间,打败了国民党,夺取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包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斗争、善于胜利”在内的西柏坡精神。
新中国成立初期,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此时,中国百废待兴,中美国际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艰难的抉择又摆在了中国共产党面前:是忍气吞声,还是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用实际行动给予了坚定回答。在党的卓越领导下,在志愿军高超的战斗艺术、无坚不摧的斗争意志、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面前,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伟大的抗美援朝作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永载史册,激励后人。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在战争年代“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且在建设和改革年代一样保持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本色。“九八”抗洪的胜利以及2013年抗击“非典”的胜利,都是这一斗争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延续的表现。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及时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封城”决策在第一时间果断做出,离汉通道彻底关闭,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进一步向全国扩散。同时,国家第一时间发布了针对新冠患者全部免费治疗的方案。这种不计成本拯救生命的理念和措施,很好地安慰了处于焦虑中的人们,使得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积极配合。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唯一对疫情有效控制并实现经济增长的较大经济体,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精神在新时期的体现。
中国共产党有敢于斗争的勇气,有敢于胜利的本领。正是因为敢于斗争,才会有南昌起义响亮的枪声,才会在民族危亡之际义无反顾,才会在蒋介石发动内战之时果断迎战,才会在百废待兴之时迎头痛击来犯之敌;正是因为敢于胜利,才会谱写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的胜利篇章……
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源自中国共产党的本色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的党。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以人民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以人民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党的初心和使命犹如一盏明灯,明晰了为谁斗争、为何斗争、与谁斗争等“敢于斗争”的基本问题。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为外在诱惑所动,不为杂音、噪音所扰。在“初心和使命”普照之光的照耀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才不会盲从、盲干,也不会走偏跑调,沦为逃跑主义、机会主义。初心和使命激励中国共产党勇往直前,为共产党员勇于担当责任、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驱力。
党以人民的利益为利益,以人民的立场为立场。为了不负人民,只有坚持不懈,坚韧不拔,让歇歇脚、一劳永逸的想法无处藏身,使前怕狼后怕虎的念头根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集团、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1]。“无私者无畏”,正因为无私,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不囿于党派的一己之私,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而是勇往直前,冲锋陷阵;正因为无私,疫情席卷全球之际,中国共产党在全世界首举抗疫大旗,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在实事求是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排除“城市中心论”教条主义的影响,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遵义会议之所以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实现了党和红军的组织路线与军事路线的根本转变,使党和红军走出低谷,是因为党和红军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从敌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既排除了当时普遍弥漫的悲观主义的影响,提出了长期抗战的战略思想,又驳斥了速战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立足中国实际,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百年党史告诉我们:坚持还是违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和国家事业就会兴旺发达,而违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和国家就会偏离发展的正确方向,甚至陷入危机之中。
三“斗而能胜”有根本保障
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党“定能取胜”的思想武器。正如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2]。实践证明,蕴含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的四大属性与斗争联系起来,就会昭示我们:要探究斗争的本质,把握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深刻认识斗争特别是正义的斗争之所以取胜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将斗争与争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要学会在斗争这一特殊实践中吸取经验,要立足于不断变化的斗争环境,借鉴前人斗争智慧,只有在斗争实践中积淀经验与智慧、开拓进取,才能赢得主动。
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党开展斗争的力量源泉。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他告诫广大党员,要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人民是历史车轮的真正推动者,群众是历史剧当之无愧的真正主角。党的历史是党领导人民、依靠人民书写奇迹、铸就伟业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后的悲天惨地到今天的惊天动地,从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到今天人民群众享受小康社会的阳光雨露,从出行基本靠走到今天的高铁大国,我们都能看到人民群众实践和智慧的付出。回顾改革开放后乡村振兴的历史更是如此,泉州的“三闲”模式、武汉的“三乡工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高度统一的漳州模式、从培育建设市场与繁荣活跃市场到开放拓展市场的寿光模式,每一次汰旧迎新、革故鼎新都是亿万实践主体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凝结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激发出来的“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伟力。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我们将人民置于心中最崇高的位置,我们的事业就会如虎添翼,否则,将孤掌难鸣、寸步难行。
居安思危的传统是党“定能取胜”的心理力量。“安”与“危”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但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质”的变化。“见盛观衰”“生于忧患”“防微杜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等成语或典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忧患意识也流淌在共产党人的血液之中,只是忧患的内容在今天更具有时代特征和政党属性:忧国、忧民、忧党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心存忧患、肩扛使命、奋不顾身,始终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忧患意识,不仅使共产党人永远保持一种战备状态,且能激发无穷潜力和战斗活力。
四、新时期前路非坦途,中国共产党人仍需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发扬光大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力量在摩擦、碰撞、分化、组合,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大势所趋,却是那些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国人民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痛苦之上的国家和集团不愿意看到的,这让中国未来的发展面临更大挑战。个别国家拉帮结派,撕掉伪装,突破底线,肆意打压,甚至对中国台湾、香港、西藏、新疆指手画脚。中国无意争霸,但是却被霸权主义国家视为竞争对手;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一心一意发展自己,为人民谋福祉,但是却被一些国家视为其发展的威胁。这些国家虽以人权扞卫者自居,本质上却表现出一种末日式的疯狂。对他们制造的麻烦、风险,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我国正处于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时期,国内国际各种矛盾不断叠加,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这些矛盾和风险,如被人恶意引导,将滚雪球般地由小变大、由局部转化为全局,导致国际问题国内化、非政治问题政治化,最终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安全。伟大的梦想令人神往,但前行的道路并非坦途,我们只有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能实现伟大的梦想。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从弱国无外交的仰人鼻息到今天在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从百年前的经济凋敝到今天经济总量稳居世界前列,从老百姓缺衣少食到今天凯歌迈进小康社会,这些奇迹的创造无不是通过艰苦斗争得来的。当前,我们要立足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时刻保持警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从胜利走向胜利中保持清醒,在迎接挑战中砥砺意志,于危机中觅新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参考文献
13座平在时种中国共产党10年大会 上的讲话80L(20 0720
03近平在记马思的20年天大会上的洪0:02010 8s 0p01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世所罕见。在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践行实事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次进步,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的结果。正是由于解放思想,我们国家各项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才发生了翻天覆...
实事求是哲学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和思想精髓,这已成为中国所有理论工作者的共识,而且也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提法。但是,在怎样理解实事求是哲学的问题上,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落后于国家民族的历史实践,忽视了毛...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发展战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历史的眼光看中国发展战略,坚持马克思理论思想的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实施科教兴国、三步走等战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1.将微信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2.打开微信扫一扫从相册识别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QQ号
3008635932
2.打开QQ→添加好友/群
粘贴QQ号,加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