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意识形态发展的三个阶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7-04 共7245字
摘要

  “意识形态”自提出以来,便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发展历程中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加剧了意识形态的复杂性,为理解意识形态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透过这些变化,可以发现,意识形态发展史是一个真实与“虚假”、阶级性与群众性的争辩史,是一个由价值性向工具性的转变史。

  一、从“观念学”到“虚假意识”: 意识形态提出与嬗变

  “意识形态”概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西方感觉主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但是,由于拿破仑的“怪罪”,意识形态从此脱离了原来的发展轨道,变得复杂了起来。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

  “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是 19 世纪初特拉西的“发明”.他是在孔狄亚克感觉论的基础上直接提出来的,其原意是研究观念的学问,简称“观念学”.特拉西在《意识形态原理》中是这样阐述“观念学”的:“如果人们只考虑主题 , 也许可以把这门科学称为意识形态;如果人们只考虑它的方法 , 则可以称它为普通语法;而如果人们只考虑它的意图 , 则可以称它为逻辑学。……我认为意识形态应当成为通用的术语 , 因为这门观念的科学既包括关于这些观念的表达的科学 , 也包括关于这些观念的起源的科学”①。可见,“观念学”又称作“意识形态”和“逻辑学”,并且特拉西倾向于称作“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就是意识科学 ,即研究认识的起源、认识的可靠性程度的学问。特拉西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实证,是从感觉出发,通过经验,人类可以认识世界,世界可以经由人类的感觉而成为人类的知识。他认为,既然人的真实知识都来自感觉,那么这知识也可以还原为感觉。凡是不能还原的观念,就是虚假的、虚妄的,不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特拉西的目的是想通过从观念、思想向感觉的回归,来验证真理,进而破除宗教、形而上学及其他各种具有权威性但实际上却是偏见和谬误的东西。因此,在特拉西那里,“意识形态”学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可见“意识形态”的原意与今天一般人头脑中的“意识形态”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这里,意识形态是作为描述意义概念使用的,是一个学科名词。

  (二)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

  “意识形态”提出不久,便遭到拿破仑的反对。拿破仑认为,学术应当为政治服务。“意识形态”以“感觉”为标准来检验知识的“真”与“假”,那样,不是来源于“感觉”的宗教就只能被宣布为谬误。显然,这与他当时为了巩固政权,正在谋求恢复帝制、重塑宗教权威发生了冲突。于是,拿破仑以对现实社会政权的“破坏者”和“空想家”为名,加以问罪 , 指责以特拉西为首的观念学派是空洞之说。他说:“意识形态 , 这种模糊不清的形而上学 , 巧妙地寻找第一原因 , 希望在此基础上确立人民立法 , 而不是从关于人类心灵的知识和历史的教训中获取法则 , 我们必须把我们可爱的法兰西的一切不幸归罪于它”①。于是,把“意识形态”痛斥为“虚幻意识”,予以批判取缔。随之,意识形态由学科名词变成了具有政治内含的名词,由中性含义变成了贬义,甚至成了“虚假意识”的代名词。

  如果说拿破仑为了维护其自身统治把“意识形态”说成“虚幻意识”,那么黑格尔则是通过对“异化”的阐述和对“教化”的虚假性的揭露来阐述意识形态的。教化是自然存在的异化,是扬弃自然存在向精神普遍性提升的过程。异化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广泛地用来解释意识的发展,并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异化形式。他认为,世界的发展都是精神的发展,都是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自身规定自身、自己否定自己的过程。黑格尔在论述中自然而然地把意识和意识形态看成是一个辩证的过程。黑格尔在批判哲学和宗教的时候 , 在批判和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时候 , 是把意识形态看成一种虚幻的、虚假的意识的。俞吾金认为,特拉西虽然提出“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但没有对意识形态的社会本质进行考察,而黑格尔极少使用这个概念,但对“意识形态”的研究却比较深入,为“意识形态”含义的根本性转折奠定了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精神现象学》是意识形态概念发展史上的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②。黑格尔用辩证法的思想解释世界、社会和思维领域 , 尽管有他的“合理的内核”,但是形式上是唯心的。

  费尔巴哈是在批判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哲学体系中阐述意识形态虚假性的。费尔巴哈认为,神的基础就在于人 , 宗教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 宗教是一种虚幻的反映 , 但是宗教的作用非常巨大。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从抽象的人的理性出发而不是从人的直接的感性出发。费尔巴哈研究自然和人 , 承认自然本身具有的前提因素 , 认为思维、意识仅仅是人这个实体的属性 , 思想不能脱离存在,意识不过是人脑的属性 ,它的本原就在于物质。黑格尔哲学是本末颠倒的思想体系,是“虚假”的。显然,在费尔巴哈那里,意识形态也被理解为一种虚幻、虚假的意识。

  当代西方,无论是自由主义者还是保守主义者,都是沿着这一思路认识意识形态的。如,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意识形态本身并没有认识论的价值,是一种特定的阶级和集团支持的虚假性思想体系。利·福尔克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政治“偏见”, 是充满感情色彩的“幻想”. 英国着名社会学家米切尔·黑尧、邓肯﹒米切尔等认为,意识形态从本质上非实证科学所能证实且不一定是行动者正式表达出来的等等。

  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哈贝巴斯等都认为,意识形态本质上是虚假的,“虚假性”是意识形态的普遍性。

  (三)意识形态是“部分”虚假意识

  当代西方学者,一般认为意识形态就是虚假意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意识形态是“部分”虚假的,并且这种虚假性是无意识的。

  德国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有总体性意识形态和特殊性意识形态之分。前者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客观看法和认识,具有普遍性,是真实的。后者是社会集团或个人对客观世界、现实事物或事件的特定看法,具有偏见性,是虚假的。但“不是有意的,而是从某种因果决定因素产生的必然的和无意识的结果”①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不仅是实现与现实关系的方式,也是现实的一种虚幻的反映。意识形态不是科学的认识体系 , 只是表达了人们的主观愿望,不能为人们提供正确的认识工具,但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又受其左右,不能成为无条件的主人②,意识形态是社会需要。英国伊格尔顿认为,意识形态既包含了社会存在所决定的思想观念的宽泛的意义,同时也包含了统治阶级为其自身利益的欺骗性话语的狭窄的概念。

  他认为,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是被掩盖了的贯穿在并奠基于我们实际陈述的那些价值观结构。法国米歇尔·西蒙认为,意识形态不是对现实的确切的反映,而是那些为实现阶级利益的思想家雕琢的幻想。但西蒙并不否认其认识论意义。中国着名学者侯惠勤认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体系 , 既可能是虚假的 , 也可能是科学的 ”③。

  总之,在大多数西方学者看来,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或整体性虚假,或部分性虚假;或有意制造的虚假,或无意制造的虚假。那么,马克思恩格斯视域中的意识形态是怎样的?

  二、从“虚假”到真实?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

  关于马克思视域下的“意识形态”,国内外学者一直存有不同的意见。因为马克思没有专门论述过意识形态,只是在不同场合、不同语境提及到这个问题。后人也只是根据马克思的这些“片言只语”进行解析。目前关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前苏联学者 A·摩伊雪夫的看法具有代表性,他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的:一种视为幻想的虚假的意识。一种看作社会存在的反映④。

  (一)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意识”

  马克思首先是在否定意义上直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这一点几乎没有异议。早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就讽刺地说:“我们究竟应如何来了解意识形态的这一突然的造反表现呢?要知道,我们在思想方面所遇到的只是些拿破仑的追随者”⑤。后来,最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有:“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现着的 , 那末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 , 正如物像在眼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⑥。 恩格斯说得更直接:“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 , 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⑦。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确实是在“虚假意识”意义上直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在他们那里,这种“虚假性”表现在:(1)意识形态不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而是歪曲的反映而己,有些是统治阶级故意捏造出来的“幻想”,用以束缚人们的思想,为统治阶级服务。

  (2)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说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 , 主要是针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而言的,特别是针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而言的 , 其中,又主要指黑格尔哲学。因为黑格尔哲学根本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生活和观念的关系,过分夸大意识、思想的作用 , 并把它看作是历史发展的第一动力。(3)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还来源于社会普遍利益的虚幻性。即,资产阶级把自己的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把自己的思想赋予以普遍性的形式,使之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需指出的,这种“虚假性”本身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错误的观念”①。

  (二)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根源于物质生活并立足于社会实践的特殊的社会意识或社会意识形式 ,是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 , 这种特殊性,从本质上说就是阶级性 , 是维护阶级统治和阶级利益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 而且 , 这种社会意识发挥着特殊的价值和信念的作用 , 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他在一些文章的具体论述中,所说的“形而上学”、“宗教”、“道德”等都是意识形态或意识形态诸形式,所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实际上指的也是意识形态。代表性的论述有:“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②。在这里,道德、宗教和形而上学就是意识形态。全部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③。在这里,哲学、法律、道德、宗教、政治、艺术等都是意识形态诸形式。意识形态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

  在实践中而生,又在实践中消亡。马克思进一步指出 , 在每一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④。统治阶级把阶级意识扩大和幻化为普遍性和全民性的意识 , 就成为一种理想信念 , 一种价值观,具有了社会文化的含义。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意识形态概念,“并非注定就是虚假的观念体系,只有当其维护一种已过时的社会制度时,它才表现为虚假的、虚幻的观念,表现为根本颠倒了的观念世界”⑤。在这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与科学并非总是对立的。

  (三)我国学者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其中,大部分学者是从阶级性和中性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的。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1)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在原始氏族社会里,社会意识不具备意识形态的性质。(2)意识形态是由诸多的意识形式构成的总体性概念。(3)语言是意识形态的载体。语言表达着意识形态,与意识具有同样长的历史。(4)意识形态实质上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一种“反射和回声”.不过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使用意识形态时,没有区分清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而是三者混合使用的。

  其实,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中包含着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在马克思那里,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既有阶级性也有群众性,既有真实性也有“虚假性”,既有价值性又有工具性。可以说,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是阶级性与群众性、真实性与虚假性、价值性与工具性的矛盾统一体。

  三、从科学到“终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是否科学,不同立场的学者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分歧较大。这主要与学者持有的“意识形态”观有关。

  (一)马克思主义是虚假的意识形态

  爱德华 · 伯恩施坦第一个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列宁和西方学者都继承了这一观点。不过,伯恩施坦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道德观念基础上的小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更倾向于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虚假的意识形态。如波普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否定自由的历史决定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就是封闭的乌托邦。“意识形态的终结”论者,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是虚假意识基础上。马克斯·韦伯认为,在社会现代化中,意识形态“从价值理性”向“工具理性”的转变,导致“意识形态的终结”.雷蒙·阿隆说,意识形态终结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终结。当代一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认为,冷战的结束标志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终结。如,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意识形态冲突的终结是指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冲突的终结,并非文化冲突的终结。原因之一,苏联的解体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马克思主义的死亡。原因之二,“意识形态的终结”指原来理解世界政治的意识形态范式已失去了现实的依托,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原因之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是文化和文化认同的模式,不再是意识形态模式为主导,即文化的区别与差异将是引起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因此,原来世界意识形态冲突的终结意味着文化冲突的开始。弗朗西斯·福山认为,冷战结束后,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在内的西方意识形态体系已经彻底击败了非西方的意识形态体系,以“自由民主制”为核心的西方价值观念成为了人类意识形态进化的终结,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成为了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人类对于其他制度的尝试已经彻底失败。丹尼尔·贝尔认为,意识形态的终结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日益趋同,未来世界的走向与马克思预想的相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现在已经走到了死亡的终点。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布热津斯基的论调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20 世纪 90 年代的“意识形态的终结”论,其实质是苏东剧变后西方针对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提出的一种意识形态战略。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践证明,这些论调只不过是秋后之鸣蝉,喧嚣一阵罢了。不少中国学者也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倒有迎合马克思主义“终结论”之嫌。

  (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

  普列汉诺夫和列宁是最早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正面使用的人。列宁不再一般性地讨论意识形态虚假性问题,而是作为与不同阶级利益相联系的政治意识来看待。列宁把意识形态分为科学的和非科学的。列宁指出:“任何科学的思想体系(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思想体系)都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①.

  在这里,列宁实际上是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因为在马克思那里也把“思想体系”作为意识形态。在列宁看来,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不同的之处在于代表的利益不同。他认为,以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理论为背景的马克思主义,其道德价值指向和利益指向都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因而体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辩证统一。

  卢卡奇和葛兰西发展了列宁的这一思想,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在于其总体性,这种总体性避免了阶级偏见,因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真理。曼海姆沿用了卢卡奇的总体性观念,把意识形态的概念分为总体性意识形态和特殊性意识形态,以此来解决马克思主义是否是科学意识形态的问题。他认为,马克思之前,从马基雅维利和培根一直到法国启蒙思想家,由于自己的处境、利益、知识视野、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限制,都是“特殊意识形态”的研究路径,从根本上看,都是特殊阶级、特殊阶层的思想特权。马克思主义则“首先融合了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的总体概念”,是对人类社会、现实世界、人类思维的一般看法,剔除了个人偏见,因而是科学的。

  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者,都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之和发展之。

  四、对“意识形态”嬗变的思考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意识形态概念是随着现代性的出现和工具理性的胜利而形成的①。“意识形态”最初是在感觉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其用意是专门研究人类认识和观念的科学,本身并无“真实”与“虚假”之意,只是因其隐含或延伸意义或客观上给拿破仑的统治带来了不利影响,才被拿破仑斥为“虚假意识”而加以“问罪”,随之“意识形态”涵义、词性转了向,从而变得复杂起来。有的从贬义上使用,有的从肯定意义上使用,有的从中性意义上使用,进而有了长期的“真实”与“虚假”之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由于人们研究的角度不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致。有的从哲学角度研究,有的从政治学角度研究,有的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有的从内涵上注解,有的从价值取向上注解,有的从功能上注解。有的是泛指,如,法兰克福学派所指的不仅包括哲学、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文学艺术,还包括语言、逻辑、科学技术;有的是特指,如,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特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的兼而有之,如,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在虚假意义上是特质,在描述意义上是泛指。有的肯定其认识论价值,否定社会学价值;有的否认其认识论价值,肯定其社会学价值。有的认为是政治欺骗,有的甚至直接作为“虚假意识”的代名词;等等。正因为如此,难怪有人认定意识形态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难怪有人抱怨意识形态似是而非,简直是一个“黑箱”,难怪有人质疑,意识形态无所不包,还有没有研究的必要?

  人的认识基点不同、参考坐标不同和使用的目的不同,其结果不一样,也是自然的。但是也有几点共识:

  (1)无论“真实”还是“虚假”,意识形态都是一种社会的需要。既是统治阶级或政党的政治利益需要,又是普通民众的心理和精神需要。(2)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实际上都有真实与“虚假”的成分,都有实用性和信仰性之别,即使马克思主义也莫不如此。并且这种“真实”与“虚假”,同现实中的“正确”与“错误”不是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虚假”并不必然指内容是“错误”的。因为,导致意识形态“虚假”原因有多种:或是出现认识上的错误,或是超越现实或落后现实的反映,或是对现实的幻想,或是过度扩大观念的作用,或是故意遮蔽、“以偏带全”.(3)随着意识形态的发展,大家所探讨的“意识形态”含义与其原意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深入理解之又无法摆脱原意认识的痕迹。(4) “意识形态”尽管有一个曲折的发展史,但其有一个发展主脉,那就是人们对意识形态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在正面上使用之,并且有泛化的趋向。这说明,加强党的意识形态研究,是必要的而又现实的。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