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财务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财务管理论文 >

深圳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改进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10 共526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五章 深圳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改进建议

  5.1 建立供应链金融电子化管理平台

  以电子化管理手段规范“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操作流程。当代经济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银行,日常经济活动的开展和业务管理,都在以互联网为载体,信息就是价值和生产力,现代经济生活的参与这都正在步入一个网络信息时代。从企业角度,融资难在于信息不对称,对商业银行而言,也供应链金融业务有风险也在于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为解决平安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中的信用风险,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企业的道德风险等等,需要建立供应链金融电子化管理平台。

  供应链金融电子化管理平台的建立,需要政府、企业和平安银行共同参与,通力合作,实现税务信息、物流信息和财资信息的交互使用与共享。对政府而言,应当着力搭建公共金融服务链平台,通过搜集企业工商登记信息,营业税等税务信息、物流进出口信息等,这些需要工商系统、税务系统、海关系统等将企业的成立、经营、运作和盈利概况等基本信息整合,以供金融机构采用和参考。对企业而言,加强自身财务信息公开,税收缴纳等基本概括,及时向税务和工商部门上报,以便实现融资业务的便利可得性和可信度;而物流中介企业则应当根据企业的业务量,提供企业仓储、质押、在途物资等物质资料的证明和流动资产的价值评估报告等信息。平安银行则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客观评价客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登记管理,利用电子化管理平台,掌握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偿债能力变化,资信水平和质押登记的可信度,实现科学判断,及时掌控风险变化,并对相关企业做出提前预警,减少应收账款等风险积累。通过诸如以上经济活动主体的共同参与,提高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效率,降低业务风险。
  
  5.2 加强风险控制,提高中、小企业对平安银行的依存度
  
  5.2.1 建立风险防控体系

  平安银行作为以资金流通运作为载体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在向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的商业活动中,为充分规避非系统性风险,降低系统性风险带来的损失,平安银行必须建立层级结构严谨、行之有效的、具有针对“供应链融资”的风险防控体系。这个体系应当由总行牵头,下属各分行通力合作来实现。平安银行总行首先设立相关产品部门,如针对国内供应链金融的和国际的贸易融资业务,充分利用本币的、外币的、在岸的和离岸的供应链金融部门,统筹监管。而下属各分行,特别是重点开展供应链融资服务的事业部门,应当规范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操作规范,明确操作细节,设立专门的业务管理部门,诸如“货押监管中心”、“单证质押监管中心”、“保兑仓监管中心”等等。

  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运作,本质上是为了实现资金、商品和单证的跨区域、跨群体、跨时间的流动,是由企业、平安银行和物流公司共同参与,利益交织的经营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既给各方参与主体带来收益,也蕴含着诸多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如参与主体的信用风险、产品市场风险、单证操作过程中的操作风险、企业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这些风险既有平安银行可以避免的,也有可以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的可行性。而风险防控体系的建立,是一个规范化、系统化、长期性的制度体系,因此,平安银行必须着力加强营销风险控制、操作风险控制和专门化业务的风险控制。

  5.2.2 加强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围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科技信息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和声誉风险。平安银行在供应链融资创新中可能存在贷前、贷中和贷后的管理与契约设计存在漏洞和法律的真空,发生操作风险的概率增大。

  加强平安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可以从一些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强化从业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规范化操作。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经办人员,是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重要参与主体,经办人员的业务规范水平、熟练程度和技能高低,直接影响业务开展的潜在风险的大小,如果经办过程操作规范,符合法规、规章,就会很大程度的降低平安银行的操作风险,相反,则为成为平安银行首当其冲的操作风险因素。第二,加强外部环境检测,及时反馈行业信息。供应链金融是多种金融产品的组合,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是基于对供应链核心企业及整个行业发展层面的考察,因此这项业务的开展行业跨度大,对企业经济技术分析、行业发展前景的判断更加困难。第三,成立专业法律顾问团队,加强专业化监管。在当前法制社会,法律规范下的契约管理与设计成为银行运作的重要环节,平安银行在创新金融业务的同时,应当评估合同的漏洞和真空,防止融资业务中的违约损失等。另外,除了法律和金融知识人才以外,需要引入更多专业人才,客观完成对借贷人员的资信评估和还款能力的鉴定,而且对动产及货权质押的监管也比较困难,这都对平安银行业务人员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3 制定专门相关的信用评级及授信管理办法

  平安银行客户资源众多,正如上一章所分析的,在信用评级和授信管理方面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因此,有必要在满足供应链商品交易的自偿性特点的基础上,加强针对客户群体的“供应链融资”信用等级的评估及企业授信保证的管理。

  这方面的办法,应该保证主体评级与债项评级的对等关系,同时通过深入分析客户的财务结构及提供担保形式的可靠性,对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的重大项目的交易、重要存货的价值评估及本身债务的自偿能力等做可靠、准确的分析。

  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授信评分指标体系平安银行拥有 1300 多家客户群,面对如此众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群体,需要实现信用评级、授信管理办法的针对性。对企业的信用评级不能再单单依靠企业的财务报表等硬信息,而应当注重企业的实际经营能力、盈利能力、资产变现能力及未来发展前景等软环境。同时,不失时机的考察该企业所处的产业链的稳定发展状况和运营的大环境。平安银行要针对客户群的不同特点,适当、适时、适度的调整企业的放贷标准,研究制定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办法和授信评分指标体系。

  第二,加强信用评级及授信管理办法的有效性平安银行强大的客户群,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以上下游企业为附带而发展形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用评级及授信管理办法的有效性的实现。即实现对核心企业的间接授信,最终实现通过信用评级,进行严密的风险监测,从而掌控上下游企业的授信评分和信用等级变化。因而,可以实现一旦出现风险预警,平安银行就可以提前回笼资金,加快应付账款的回收或物权担保业务的行权,从而实现加强对其上下游交易资金的回款控制。从平安银行近 13 年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情况来看,核心企业出问题的案例并不多,而中小企业出问题的会多一些,但因为掌控了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因此平安银行有效化解资金回收的风险会容易一些,损失也很小。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供应链管理论文
返回:mba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