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选题的根据:
1、选题背景
XX公司是由XX集团投资控股的高科技民营企业。集团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民营高科技企业。集团主要从事高效节能、零排放纯电动汽车的开发、研制、销售业务。集团宗旨:倡导绿色、驱动未来。集团在唐山、辽源、长春分别创建生产电动汽车核心部件锂电池、电机、控制器、充电系统及动力总成系统共五家新能源有限公司,分别承担生产型号不同的锂电池、电机、控制器等市场订单。公司即其中之一。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是吉林省新能源、新材料重点产业基地项目,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电动轿车、电动客车电池组,产品应用在纯电动汽车上可以持续行驶300km以上,最高时速可达150km,电池使用了磷酸亚铁料,不含重金属,全部材料可回收处理,无污染,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一家年轻的小型生产企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首先,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目前还处于传统的事务性管理阶段,并未与公司的战略规划进行有效的融合。其次,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理念滞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生产部门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再次,管理者对员工的培训与激励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内部未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2、选题意义
中小企业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到底是融资还是技术创新是市场局限还是管理水平在管理诸问题中是管理模式创新还是管理技术的运用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同时就是经营者,两者同一使得所有者能直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控制。这使企业的管理缺乏明确的分工,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多为亲属或好友,家族管理色彩浓厚。机制灵活,创新性强,成长迅速和决策快捷,管理效率高是其主要特点。研究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主要是应该针对其固有特点,发挥其管理尤其是人才资源管理的优势,才能发挥其灵活性特点,激活其创新功能,从而赢得成长机会。
本文以公司为例,在详细分析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以及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公司设计了一套新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论文研究方法
本文根据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过程中所学的有关战略管理及人力资源方面知识,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全方位分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况,详细探讨了公司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原则以及如何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方法,指出在构建中要注意的问题,结合搜集到的有关公司的有关数据进行研究,制定出适合公司实际情况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方法
本人搜集并研读了国内外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的相关书籍及文章,并通过互联网查阅了大量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资料,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规范性理论分析方法
本文对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论述,并在对其详细论述的基础之上对其在公司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3)调查研究法
本文搜集公司相关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制定出了适应LYNY公司战略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4、要解决的问题
公司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小型民营生产型企业,尽管拥有经营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快速和适应多样化需求等优点,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企业在管理的整体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落后性十分明显,尤其是体现在对人的管理方面。企业只有通过有效的战略性人资源管理实践才能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要解决的问题有:
(1)提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及其总体要求。
(2)指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依据战略的要求提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策略。
论文基本结构与内容:
论文摘要
引言
第1章公司发展现状
1.1公司简介
1.2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1.3公司总体发展战略
第2章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2.2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
2.3公司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意义
第3章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3.1公司人力资源远景、使命及理念
3.2公司人力资源需求规划
3.3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提升规划
第4章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
4.1公司招聘政策的制定
4.2公司薪酬福利政策的制定
4.3公司对内进行组织变革政策的制定
第5章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施
5.1公司非生产部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施
5.2公司生产部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施
5.3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持续运行的保证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图书文献
[1][英]迈克尔·阿姆斯特朗。战略化人力资源基础[M].张晓萍,何昌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李亚,袁庆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3]邢传,沈坚。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4][美]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M].孙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张景安。人才致胜-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指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6]杜映梅。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7]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8]颜士梅。战略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9]彭剑锋,饶征。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湛新民。薪酬制度设计[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11]杨清,刘再炫。人力资源战略[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12]弗雷德·R·戴维。战略管理[M].李克宁,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3][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4]王先玉,王建业,邓少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5]李宝元。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6]张炳申。21世纪亚太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与支持系统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17]Becker G S.Human Capital[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4
[18]BEER M,,SPECTOR B,,LAWRENCE P R.Managing Human Resource Assets[M]. New York:Free Press,1984.
[19]Gary Hamel,C. K. Prahalad.Competing for the Future-Breakthrough Strategies for Seizing Control of Your Industry and Creating the Markets of Tomorrow [M].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4. 54.
[20]MacDuffie J,Krafcik J. Integrating technology and human resource for high-performance manufacturing[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论文类文献
[1]王西文。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内容研究[J].商业时代,2010,(5):55-72.[2]王飞。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讨[J].经济问题,2006,(12):36-37.[3]谢景芬。民营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4,(3):15-18.[4]刘颖。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转变[J].上海管理科学,2003,(5):56-58.
[5]彭良英,孟莉,郭鑫。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初探[J].森林工程,2006,22(3):57-59.
[6]石庆华,李龙振。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架构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4):299-310.
[7]张玲玲,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2):185-186.
[8]王朝晖,罗新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J].财经科学,2009,(5):72-79.[9]薛丽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3):203-206.
[10]石磊,张寒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内容及实践[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4-18.
[11]李会欣,邱阳东。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和途径[J].商业研究,2006,(3):99-101.[12]张剑,徐金梧,王维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作用机制研究综述[J].科研管理,2006,27(3):135-145.
[13]杜贵成,陆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481-483.
[14]Lepak D P,Snell S.Human Resource Architectur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24(1):31-48.
[15]Wright P M,Boswell W R.Desegregating HRM:A Review and Syntheses Management Research[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2,28(3): 247-276.
[16] Patrick M Wright,Scott A Snell.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for Exploring Fit and Flexibility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23(4):756-772.
论文写作计划:
2010年11月-2010年12月,确定研究方向,与导师商议,拟定论文题目,并针对所研究的问题搜集资料。
2011年1月-2011年2月,继续资料搜集工作,并认真研读,完成开题报告的写作,列出论文写作大纲,并开始论文初稿的写作。
2011年3月-2011年7月,完成论文初稿,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初稿,并最终定稿,完成论文。
2011年8月-2011年10月,最终定稿,校对格式,完成论文,装订,提交并准备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