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企业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企业管理论文 >

解决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2-16 共373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5 、解决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

  5.1  从上到下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消费习惯也就应运而生。随之带来的是企业管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有企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带来新的风险,在某些国有企业内部,特别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某些处于高级职位的领导层干部思想观念桎梏老化,没有跟上时代,对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的新风险没有正确的认识,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更不用说采取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这种面对风险的态度对国有企业改制和创新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面对新的风险,国有企业从上到下,从顶层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到中层管理者,甚至到通员工都应该调整态度,积极的面对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风险,并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风险管理。

  首先,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财务报表法、环境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等。从财务的角度上看,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进行整体分析,也可以从各个账户认定的层面进行分析。

  其次,识别完风险就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定性的评估方法有:观察法、分析法、调查法、同类估测法。定量的评估方法有:分析审核法、指标评价法等等。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对风险进行分级划分,对于风险系数高且发生频率高的风险事项进行全面审计;对于风险系数一般且发生频率中等的风险事项进行重点审计;对于风险系数低且发生频率也低的风险事项实施抽样审计。

  再次,对于企业中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完识别和评估后,就要采取措施进行风险应对。常用风险应对的方法有:风险回避策略、风险转移策略、风险降低策略以及风险接受策略。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针对存在风险的业务采取适合本企业情况的方式策略。

  5.2  优化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提高内审部门的独立性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选择和建立是企业平稳迅速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下,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模式主要有六种,即:第一、内部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总经理;第二、内部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董事会;第三、内部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监事会;第四、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财务副总经理或者总会计师;第五种、内部审计部门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第六、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企业内部的独立审计委员会。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企业性质多种多样,有国有独资企业、国有企业控股企业、国有企业参股企业等等......不同的企业性质下设立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也不尽相同。

  每种组织模式都其各自的特点。第一种,内部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总经理,这种模式下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最高,职权范围最大;第二种内部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董事会和第三中内部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监事会,这两种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看似比较高,但是,因为其没有实际权力,从实质上来说其实独立性并没有看似的那么高;第四种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财务副总经理或者总会计师和第五种内部审计部门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这两种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模式独立性最低,隶属于财务总经理或总会计师,或者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致使审计业务成为了其他职能部门的附庸。而第六种,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企业内部的独立审计委员会,这种模式下内审部门的独立性也很高,但是目前只有上市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设置了独立审计委员会,大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设置这个部门。

  国有企业找到和采取适合自己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才能提高审计业务的独立性,保证审计质量。

  5.3  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加快企业内审业务信息化建设

  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是内部审计的关键,如果质量不能保证,审计结果不能被信任和采用,又何谈什么整改、创新等等。内部审计业务质量的保证和提高,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关注和控制:

  第一、内部审计业务的工作质量几乎与整个内部审计的各个环节都密切相关,因此,在分配审计任务的时候要把好每一道审计程序和审计划进,做到环环相扣,彼此制约;

  第二,要关注和把握内部审计工作结果的运用,有的同志想当然的认为,审计报告或者内部审计工作汇报都已经上报了,内部审计工作当然就结束了,其实不然,企业组织内部审计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而检查,而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把思想意识提升至此,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稳定,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第三,重视专项审计,提高内部审计的服务意识和咨询质量。在国有企业中,内部审计的业务除了账务报表审计,控制外部审计发现的风险,还有诸如领导层离职经济责任审计、工程竣工审计、专款专用审计等专项任务审计,内审从业人员要端正态度,不要总把自己当成检查人员,还应当具有服务意识,对于检查工作中被检查方提出的问题和疑惑耐心给予解释帮助。

  第四,提高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加快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如上文中对 GD公司的研究可知,目前 ERP 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在大多数国有企业中已经开始实施,整个企业经营运作过程已经基本实现无纸化操作。然而,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进程却远远落后于财务会计的信息化建设。因此,要优化内部审计风险评估技术,优化内部审计抽样技术,降低由于统计数据不准确而带来的风险。

  5.4  重视沟通和配合,提高内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沟通和配合的重要性在此不再赘述,要想有效的进行沟通和配合,首先,要提高国有企业内整体对沟通和配合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使从管理层到职工都从思想上意识到有效沟通、积极配合内审工作的重要性;其次,沟通和配合不仅指发生在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之间,还只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沟通和配合。外部审计人员接触到行业和问题比较多样,对内部审计从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因此,在审计范围、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的应用,特别是审计程序的设计和审计技术方法上,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该积极的与外部审计人员进行沟通,配合其完成工作,同时也是完善和提升自己的过程。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合理配置内部审计岗位的职员。应该从专业技术水平、学历层次、从事岗位年限、年龄层次,等等多角度多方面选拔内审从业人员。第二,加强内审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紧跟时代,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5.5  健全国有企业内审法规和制度,吸取国外先进经验

  首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时,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审计法》 ,要严格遵守国家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以及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其次,国有企业应该结合自身企业所处行业特点,编制适合行业内企业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如工程质量控制、往来资金专项审计制度等等。在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里,应该明确本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机构设置、岗位要求、岗位职责、实施内审程序的操作规程;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审计部门的管理层,到普通审计岗位人员,每个职工,每项工作都要有规章制度的约束。

  第三,积极学习国外的内部审计制度,对比国内政策,找到既适合中国国情,有适合企业发展的经验,"拿来主义",学以致用,完善自己。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实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职业化、制度化和国际化。

  5.6  实施内部审计工作绩效考评,建立奖惩制度

  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主要是应用于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其使用者还是企业本身,根据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关系,内审从业人员将审计报告报送上级。要解决内部审计机构“检查而不能自查”的问题,可以应用平衡计分卡模型对内部设计的绩效成果进行考评。平衡积分卡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对企业组织战略的绩效评价体系,它以企业的组织战略为核心,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对企业组织战略进行考评,即:财务层面、业务运营层面、学习和成长层面、顾客层面。

  同时,还有必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对于爱岗敬业,积极完成内部审计岗位工作的职工给予奖励,对于徇私舞弊,知情不报的现象严惩不待,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质量。

  5.7  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方式

  我国某些国有大型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很具有中国特色,在这些大型国有企业中,不设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只设置董事会和监事会,国有企业的董事的董事长以及监事会的成员都由国务院或国资委直接任免,国有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在董事会成员中选举产生。从国有企业的这种组织结构可以看出,董事会和监事会依然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也就导致监事会下设的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内部审计职权受到制约。要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还应该从正在改制中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弊端出发,逐步健全国有企业董事会的权力职能,加强监事会的监督手段和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理顺混乱的产权关系,优化国有企业控制管理的环境。

  5.8  宣传企业文化,鼓励内部审计业务创新

  宣传企业文化,加强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鼓励职工进行技术创新。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角度上看,就是要鼓励审计技术的创新,鼓励从业人员紧跟时代脉搏,进行头脑风暴,吸收新的知识,对现有的内部审计技术、内部审计方法进行完善推进。鼓励创新的方法,可以通过提升审计人员的岗位或者给予薪金奖励等激励方式进行。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mba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