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环境美学产生的背景是全球的生态环境都出现了严峻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将以往以人文思想为主的环境思想与新的审美思想相融合。而西方的环境美学思想在发展的过程当中, 不断融合借鉴东方的美学思想, 其中, 中国的传统生态思想更是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将具体分析中国传统自然哲学思想的特征及其对西方环境美学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环境美学; 生态思想; 中国传统思想;
20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得环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危机,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环境美学在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加深远的发展。环境美学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进行再发现,在西方古典美学的基础之上借鉴了世界各个文化的美学思想。以往自然美曾经受到西方世界的不重视,直到文艺复兴开始之后,人文思潮的涌起使得人们对自然有了更多的关注,人们对自然审美价值有了更多的重视。
一、中国生态思想特征
1、禅宗山水
中国的道教和禅宗思想与山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僧人道长往往隐匿在山水之中,在与闹市隔绝的环境中体会自然之美,并领悟更加深层次的哲学思想。这一生态思想对加里·斯奈德有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他将禅宗思想当中的山水美学思想引入到了西方的环境美学当中,打破了以往西方人对于荒野的恐惧,将西方思想当中对于荒野的陈旧印象打破,为自然山水笼罩了一层更加浪漫的美学印象。斯奈德自身也投身到自然山水当中,在山水间亲自去领悟自然当中丰富的美学思想。他的这一做法与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感受自然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将山水、阴阳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自身的西方环境审美思想结合在一起。
这一思想重点强调山水是富有生命的独立体,它们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审美价值。山水不再只是人类情感的一个投射物,不仅仅是人类思想的一个附属品。山水间有着其自身的独特灵性,营造出一个特殊的精神体。这一切都不是人类构造和反映出的,而是自然山水自身所拥有和呈现出来的[1]。对这一点的深刻认识使得西方的环境美学学者对自然山水有了新的认知。
2、佛道自然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佛教和道教等都将自然生态放在了中心的地位,人们的一切哲思都是从观察自然生态万物中得来的。自然界中有着一套既定的运转规律,而这套里面同人们的生活也有着十分类似之处,自然界中的定律和理念能够成为人类规范其自身生活的一条准则。中国的传统佛教道教都从自然界中吸收了足够多的养分,这也帮助西方的环境美学思想家在研究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将其与人类自身的实际生活更多的联系起来。对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的借鉴不能将其与宗教神秘色彩联系在一起,中国传统哲思当中的生态理念是反映出更加深层次的生态思想,与西方环境思想中的工具理性不同,中国的生态思想加入了更多情感和精神层面的思考,这能为西方的环境美学思想注入更多的养分[2]。
3、中国现代生态思想
现代的生态思想中想要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得人类生活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保护能够形成科学合理的协调关系。以往的传统环境观念当中,往往是以人的需求为核心的,一切的组织建设都是以人为中心,忽视了对环境的整体关照。且西方的传统环境思想当中,往往极度推崇科学和理性,认为只有以科学理性的方式认识自然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式。而在现代的生态思想当中,情感特色被更多的引入到环境的思考中来,更多的发现自然环境自身存在的美学价值。在被技术理性统治的现代环境思想当中,从古典的环境思想当中汲取养分是目前的一条发展路径,使得人们从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中解脱出来,更多地从情感世界去了解大自然,体会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对自然界有更多的哲学反思和情感体验,以此来帮助构建一个更加良善的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对西方环境美学的影响
1、对西方环境美学学者的影响
中国的生态思想对许多西方环境美学学者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例如美国学者阿诺德·伯林特就将中国的生态思想引入到自身的参与美学思想当中,使得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之间产生了良好的联系,促进了环境美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伯林特对环境提出了新的定义,他认为环境是人类生活着的自然,在这一认知当中加入了更多的体验美学[3]。这一思想使得人们对于环境的考量加入了更多的体验思考,在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更多的发现自然中的美感。他认为传统的环境美学思想阻碍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真实体验,他更加推崇人们对自然进行参与式的观察,更加了解环境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人类的各个感官来感受和了解自然环境。
2、中国生态思想的渗透
中国的传统思想当中将天地和人的关系视为一条最高的准则,这一思想蕴含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并使之成为一个很好的精神象征,对人类社会的运转规律和人的行为都构成了一个很好的规范和约束。这一传统思想当中所蕴含着的哲理对西方环境学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方环境学者了解到了自然环境的深层次哲学意涵,并将这一思想引入到了西方的环境学中。例如中国的园林美学思想当中,环境不仅仅提供了美学的价值,更是在其中注入了人与自然环境的沟通。环境不仅仅是人类生活的一个补充,更是在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充当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使得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深刻的融入了人们的实际日常生活当中。中国生态思想的融入使得环境美学从简单的自然景观审美转入了伦理、思想和审美的多重思考[4]。
3、环境美学的跨文化发展
中国的传统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认为自然间的万物都可以纳入审美范围之内,且人在自身的日常活动当中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成为其环境思想的主要目标。在进行现代性的环境思想构建当中,中国的传统环境思想更好地与西方的环境思想进行了融合,使得更多的西方环境学者看到了东方的智慧。在这样的融合和借鉴当中,中西方的环境美学思想能够构建起一个更加多元化多色彩的全新环境美学思想,也使得环境美学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生态思想也在今天的时代环境之下有了更好的发展,重新焕发出活力。
三、结语
环境美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自然界万物有了更加平等的认识,对自然界事物的评判少了以往的功利色彩,不再是只对那些对人类的实际生活有助益的自然事物才给予较高的评价,而是真正的发现自然界万物自身的审美价值。原本因人类的不了解而被定义为丑陋或可怕的自然事物或自然现象都得到了新的美学评价。而在中国的传统思想当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一直被歌颂和推崇,且自然环境在中国传统文人的描绘当中一直是令人向往和充满美感的,这一类中国生态思想对西方环境美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岳芬.阿诺德·伯林特的环境美学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J].中州大学学报, 2017, 34 (1) :82-84.
[2]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 谢梦云.环境美学在中国:东西方的对话[J].鄱阳湖学刊, 2017 (1) :5-14.
[3] 马明, 李静, 等.生态智慧与中国环境美学思想史研究 (笔谈) [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9 (4) :21-24.
[4]程相占.中国环境美学思想史研究的当代意义[J].江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4) :26-29+38-39.
在我国生态美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回顾很多问题,其中对于生态与环境之辩的回顾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到生态美学研究的本体问题,而且主要是中西之间的对话问题,至今仍在进行,意义重大。首先是在2006年的成都国际美学会议上,当我就生态美学问题发言后,国际...
结束语生态美学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现实背景下产生的,生态危机是个复杂的问题,其解决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合作:经济方式的转变、法律法规的制定、技术上的改进但是要想在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就需要克服现代性弊端,因此,观念层面上的改变具有深层长远的意...
众所周知,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是先秦法家代表人物,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据《史记》介绍,他“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韩非子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是奠定了以法治国的重要传统。...
一、环境美学在西方的起源在20世纪的最后三十年间,对环境美学的兴趣开始出现在西方学者之中。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兴趣:对自然界美的事物的重新认知,对融入自然的各种活动的不断期待,例如徒步旅行、野营、划船、游览州立与国家公园等。这些活动过去一...
一、卡尔松的环境美学思想--肯定美学下的补充诠释艾伦卡尔松是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环境美学的创始者之一。环境美学起源于对自然欣赏的反思。卡尔松早期的美学思想建立在自然美学的基础上,因而他将这种新的美学模式称为自然环境模式.该模式...
环境美学所引发的美学转向是显而易见的:它将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从艺术转向艺术以外的环境以及环境之中的各种事物。但是,研究对象和范围的转向只不过是美学转向的表层,在这种表层下面还隐含着深层的美学转向。概言之,由环境美学所引发的美学深层转向至...
摘要在当今美学界,环境美学已成为无可争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引起中西方学者的极大兴趣,对此展开了广泛的、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各自不同的见解,相关论述也非常多。然而,就有关内容看,学界对于环境美学的研究还主要汇集在自然环境美学领域,尽管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