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抗战时期延安摄影美学风格的特点探析

来源:中国报业 作者:曹珊
发布于:2021-03-08 共3154字

  摘    要: 本文从抗战的时代背景出发,选取延安时期吴印咸的摄影作品为研究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这些作品中政治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纪实与意境三方面的统一,系统地勾画出延安摄影美学风格的完整轮廓

  关键词: 延安摄影; 美学风格; 吴印咸;

  摄影的美学风格,是指在摄影实践过程中,摄影师运用瞬间思维来确定主题、捕捉画面、安排整体构图并且进行影调处理;是将摄影师的政治观念、艺术素养以及审美情趣结合于一体的综合体现。延安时期具有极强的复杂性以及历史特殊性,这一时期群众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新闻摄影则是通过其直观易懂的特点,成为接收信息的重要途径,成为服务于抗战的重要文艺形式。在此基础上,新闻摄影更需要美的支持,从而让受众更好地接收新闻信息,领略到摄影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使其在最大限度上达到新闻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

  政治与艺术的统一

  延安时期的新闻摄影,必然要达到新闻最根本的目的:向受众传递信息。在此基础上,还要传递价值、传达思想,并由此达到最终的目的:为政权服务。从“延安时期”吴印咸的摄影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一时期最为出名的摄影作品便是展示国际友人白求恩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战的《白求恩大夫》。

  1939年的10月初,日军为将晋察冀地区的八路军主力一网打尽,再次发动了大规模扫荡。白求恩原定在10月20日回加拿大为八路军筹集资金及药品,但在听到日军发起大扫荡的消息后立即推迟了回国的时间并投入到反扫荡的队伍中,冒着风雪来到摩天岭前线,并在距离前线不远的小庙下搭建简易手术台为伤员做手术。就在白求恩全神贯注地低头弯腰为战士处理伤口时,吴印咸按下了快门,采用较高的正侧光将其对工作极度负责、对伤员极端热忱的感人画面记录了下来。画面中,白求恩大夫身着白色围裙,高卷着袖子,半侧面的脸庞使其形象更加清晰,在大面积的阴影中成为最亮影调、视觉中心。图片对三个中国医护人员的处理也相当巧妙,两个自然地处于阴影中,另一个虽然处于阳光直射下,作者却捕捉了他弯腰瞬间的不完整形象,使其自然处于陪体地位,突出了白求恩大夫富有表现力的动作及神情。这幅作品以独特的纪实性与完美的造型手段塑造了一位崇高的国际主义战士形象并广泛流传,激发了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热情。除人物摄影外,这一时期吴印咸的镜头还投向了自然风光,拍摄了诸如《延河》《延安古城》等诸多展现延安等地美丽河山的摄影作品。
 

抗战时期延安摄影美学风格的特点探析
 

  学者鲍昆就曾有过这样的论述:“在中国,风光摄影不能简简单单地概括为以风景为主要表现题材的摄影作品,因为这个词汇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和社会内容都十分复杂,像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谜团。”的确,脱离了历史及文化语境的影像分析是毫无意义的,摄影作为一面镜子,自然而然成为展现社会现实的最好影像解读文本。摄影作品《延河》就展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寒冬河面上的冰雪渐渐消融,一条涓涓细流缓缓地流向远方。这也预示着侵略的寒冬即将结束,胜利的春天将要到来,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向往。

  因此,吴印咸在对每一个对象进行拍摄时,都能很好地抓住被摄主体的主要特征,并且能够将典型内容与具体特征结合起来,使得这些表面看似简单的记录性图片,成为宣传抗日救亡的重要手段,真正做到了政治与艺术的统一。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吴印咸在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总结了摄影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革命题材的摄影一定要将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统一结合,从而达到摄影创作的最高水准。除吴印咸外,同一时期其他革命摄影家也同样有过相关论述。如沙飞曾说道:“如果摄影师缺乏基本的艺术修养,那么他所拍摄的画面必定太过平常,难以使人信服及感动。”从这些论述中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摄影师们十分强调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纵观这一时期的吴印咸的摄影作品,其主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类是拍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物的肖像以及记录他们参加各类活动的场景。第二类是展现工农兵形象以及百姓日常生活的作品。第三类是表现延安等地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相较于前两类,这部分作品占比较少。

  而摄影作品的形式,是通过画面中各美学元素之间相互协调体现出来的。摄影特别是新闻摄影要想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就必须要能够迎合受众的审美期待。因此可见,作品中的形式美极其重要。而这一形式,一般包括图片的线条结构(对称、均衡)、光影效果(影调层次)、空间透视、空白留存等。一位优秀的摄影师,必须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量,力求能在形式上将作品的形式美呈现出来。

  在构图选择上,吴印咸善于针对场景运用不同的景别、构图以及拍摄角度,致力于展现出被摄主体的典型特征。在摄影作品《进军向南泥湾》中,吴印咸选择被摄主体为八路军战士,并利用对角线构图,将战士们放在了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对角线上,使其成为视觉中心。与此同时,利用对角线将画面分割为上下两个空间对比,在视觉上给受众增添了延伸性以及想象空间。

  在用光方面,吴印咸善于通过画面中明暗光影的对比及光线的跳跃来完成自己的作品,从而使整个画面层次丰富且富于变化。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扫荡”加上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出现极为严重的困难,陕甘宁边区物资极度匮乏。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中共中央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拓垦》就是这一时期拍摄于南泥湾的剪影作品。作品以逆光下开垦的战士们为被摄主体,采用仰视的角度取景拍摄,大家随着高高上扬的锄头,种下了对丰收的渴望。

  纪实与意境的统一

  好的摄影作品不仅能够“就事论事”,还可以让受众在欣赏完作品之后于心中反复回味,从而发现隐含在作品中更为深远的意味。作品中不仅要有“景”,更要做到“情景交融”。因此,好的摄影作品往往可以在体现真实内容的同时又给画面留出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可以让受众在看到作品后,用自己的知识、情感以及过往经验填补这些不确定性,从而产生审美的回味。

  在摄影作品《警戒》中,吴印咸利用仰角的角度拍摄了一名战士持枪警戒的威武身影,并且以巍峨的大树作为画面前景,以旭日东升的天空作为背景,把战士保家卫国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画面中,我们难以分辨战士的面容,使得这位战士不再是人民军队中某一个具体的人物,而是成为整个人民军队形象的化身。因此,表面看来“剪影”将被摄对象的细节特征忽略了,使得画面由“实”变“虚”,但事实上,正是由于这种“虚”,画面才能给受众留下了足够的发挥想象空间,更好地体会出事物形体之外的象征意义,使得作品达到了纪实与寓意的统一。

  结语

  延安时期的摄影作品用镜头记录了社会和时代的巨大变迁,展现了中国人民是如何参加革命、如何建设革命根据地以及如何进行革命斗争的画面,用一幅幅经典之作书写了中国人民百年来所进行的艰苦斗争,用形象的手段表现出了革命的精髓。与此同时,这些作品在政治第一的原则下坚持艺术表达,在注重内容的同时兼顾其形式,在纪实的前提下表现意境,使得这些作品在历经几十年历史岁月后,仍然历久弥新,耐人寻味,为中国新闻摄影道路的思考提供了精彩的历史参照。

  参考文献

  [1] 司苏实.红色影像1930—1950[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12.
  [2]顾棣,方伟.中国解放区摄影史略[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3]吴印咸.吴印咸摄影作品珍藏[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吴印咸.吴印咸摄影集[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5][美]本·克莱门茨,大卫·罗森菲尔德.摄影构图学[M].北京:长城出版社,1983.
  [6]顾铮.没有美满结局的童话——战争,宣传与图像[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7.
  [7]兰天峨,袁广斌.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的美学价值探究[J].新闻知识,2019(07).
  [8]李晓洁.“十三年”时期延安摄影文化的历史意义[J].新闻知识,2019(04).
  [9]戴婧瑶.历史转折中的吴印咸摄影作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10]鲍昆.历史中的风景——论中国风景摄影[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10).
  [11]蒋齐生,舒宗侨,顾棣.中国摄影史(1937—1949)[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原文出处:曹珊.延安摄影的美学风格研究[J].中国报业,2021(04):84-8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