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述建筑造型中的建筑美学(本科)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19 共5658字
  摘要:建筑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建筑的造型只有符合客观的形式美法则才是美的。这类理论最早的代表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学派。公元 1世纪罗马帝国的建筑工程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指出,美是客观存在的,它主要表现在建筑各部分间和谐的比例。 
  
  关键字: 形式美法则  建筑十书  比例1引言      
  
  “美”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见解,其实美一直都存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然而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建筑则是对美最好的诠释,有心人将建筑中的美总结为,“统一、均衡、和谐”等。但是,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时代对建筑之美则有不同的看法与总结。  
  
  1.1 形式美法则的探索    
  
  康德的两部着作《伦理学》和《美学》提到过,美只是人的感受,是客  观概念。  ①这是从形式美规律的心理层面来讲,不同的建筑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高大宏伟的人民大会堂内高46.5米,从功能层面来讲,3米的房高已足够满足人的行为活动,但从精神层面来分析,是为了凸显其庄严的气氛。普通的住宅房高约3米,给人温馨又隐秘的感觉。形式美规律也可以从形式方面去探讨。最早研究形式美规律的是毕达哥拉斯,他认为绘画、雕塑、音乐呈现的美都是一些“数”规律,认为“数学是最高的艺术形式”。柏拉图与毕达哥拉斯派如出一辙,认为对形式美学的研究应建立在完美的数学比例之中,如黄金分割比。之后,亚里士多德从大自然生物界得到启示,提出了有机的整体的观念,从物体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及其节奏韵律的变化中最终总结出“多样与统一的”规律。 ②黑格尔总结了形式美规律“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多样与统一”是建筑形式美的金科玉律。无论是柏拉图从“数”的理念来分析形式美,还是亚里士多德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都强调一个整体之中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存在呼应与协调的关系,每一个部分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整体是高度统一的,增一分太多,减一分太短。 
  
  1.2 形式美在建筑中的表现与应用     
  
  (1)对称与均衡    (2)韵律与节奏    (3)调和与对比    (4)比例与和谐
  
  2.1 对称与均衡     
  
  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历史上有相当一部分建筑是采用对称布局的形式,这种现象很难用功能的因素去解释。如故宫所采用的严格对称的布局形式,沿着中轴线两侧成双成对的排列建筑——东边放一个殿,西边也放一个殿;东边设一个门,西边也设一个门,于是形成一种极为庄严、肃穆的气氛。而功能要求必须采用这种形式?这很难解释。不仅古代的建筑这样,今天的建筑大多亦是如此。如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两侧的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之所以采用对称的形式,也不能用功能的因素予以解释,主要还是取决于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要求——希望获得庄重、雄伟的气氛。这也是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利的体现。        
  
  2.2 韵律与节奏    
  
  韵律原本是用来表明音乐和诗歌中音调的起伏和节奏感,以往一些美学家认为,诗和音乐的起源和人类本能的爱好节奏与和谐有着密切的联系。亚里士多德认为,爱好节奏和谐之类的美的形式是人类生来就有的自然倾向。自然 界中许多事物或现象,往往由于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或有秩序的变化,也可以激发人们的美感。    (1)例如风吹过湖面,荡起层层涟漪,这就是一种富有韵律感的自然现象;或者鸟类翅膀上的羽毛,以及树干的年轮。古代的砖塔,层层出檐不仅具有渐变的韵律,而且丰富了建筑的外轮廓线的变化。  (2)如悉尼歌剧院贝壳节奏的变化,像起伏的音符般和谐优美。  (3)如我们国家的徽派的建筑特征,在传统的徽派建筑中都运用了统一的元素,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马头墙。   (4)在中国传统的古建筑中,很多塔楼都采用了重复的韵律,渐变的韵律。  (5)在中国现代城市建筑中我们也能看见一些建筑表现出节奏感韵律感,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也有体现。如一些相同的小区住宅等。
  
  2.3 调和与对比     
  
  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认为缺乏对比的东西会使人感到单调,但若果过分强调对比以至失去了相互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则可能造成混乱,只有将对比与调和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才能达到多样与统一。对比和调和是相对的,也是统一的。例如一列由小到大连续变化的要素,相邻者之间由于变化甚微,就可以保持连续性。如果从中抽去若干要素,则会使连续性中断,凡是连续性中断的地方,就会产生引入注目的突变,这种突变则表现为一种对比的关系,突变得愈大,对就愈强烈。在建筑设计领域中,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无论单体还是 群体,内部空间还是外部体形,为了求得多样与统一,都离不开调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例如,巴黎圣母院依靠门在形状上的对比与调和,而使整个立面处理既和谐统一,又富有变化。圣索菲亚大教堂,一半圆形拱作为立面的组合要素,大小相同、配置得宜,既有对比又有微妙的差别,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又富变化的有机统一整体。 
  
  2.4 比例与和谐       
  
  在建筑中比例与和谐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一个建筑没有了比例,整个建筑就失去了美感,在最早的古希腊时期就提出了黄金分割比的关系,认为一切美的东西都应该遵循黄金分割比,所以在现代建筑中很多建筑都遵循黄金分割比。就如凯旋门的建设,整个建筑的体量关系完全符合黄金分割比。     
  
  比例在很多时候可以有效地控制建筑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也使很多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符合了形式美法则。人体比例的研究是达·芬奇于1490年根据建筑大师维特鲁维斯在他的建筑作品中提到 人体的尺寸是大自然安排好的,他举例说,“把双腿分开到令身高降低1/14,再抬起双臂,直到左右手的中指与头顶成一等高直线,再沿着  张开的四肢顶端画一个圆圈,那肚脐正位于圆心,而两腿之间的空间会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理论而成。早在古希腊就已被发现的黄金分割比1:1.618正是人眼的高宽视域之比。恰当的比例有一种协调的美感,成为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内容。美的比例是平面构图中一切视觉单位的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如罗马万神庙的圆形平面,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方形平面,后来虽然突破古典建筑形式,出现了多种不规则的构图法则,但有时仍然借助于简单几何图形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来达到构图上的完整统一。凯旋门中心拱门高36.6米,正好是 两个正圆相切的大小。凯旋门的正中心点正好又与拱门拱所在的圆中心相重合,从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3.1 案例分析之有机主义建筑的代表——赖特的流水别墅  (1)有机主义建筑的概念: 有机建筑是种崇尚自然并且有赋予生命的,自然是有机建筑基本和设计的灵感之源。  (2)有机主义建筑的美学特点:1、建筑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特别突出视觉和艺术的统一,常以母题构图贯穿全局;2、空间的自由性、连贯性和一体性。主张“开放布局”;3、材料的视觉特色和形式美;4、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3)流水别墅中的各种美学的应用。
  
  1.统一与变化
  
  首先,该建筑是自然与人工的变化统一体,室内保持了天然的特色,一些被保留下来的岩石,好像是从地面下破土而出。成为壁炉前的天然装饰,门窗的设计很简洁,水平和垂直的线条简单的交叉勾勒出简洁的造型,与粗狂 的墙体带给人一种简陋的感觉其次,就是结构本身,基本都统一在方形块状的造型中,但在这些方形元素的大小,位置,颜色,材质都是不相同的。两者不论从哪个视角观看到的画面都统一在和谐的画面里,中部石墙材质,下部流出的潺潺流水都使其建筑与自然相统一。外观造型上流水别墅的方块形状的房体和周围自然环境形成变化对比。           
  
  2.调和与对比 
  
  设计师的匠心独运把建筑与自然,有机和无机理性和感性调和在浑然一体的设计中,曲直,粗细,长短,虚实不同的各种线及调和的天衣无缝又使其彼此之间有所不同,材质和色彩的的搭配也是如此。凹凸不平的石砌墙体与混凝土浇筑的平面墙体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屋内看去是虚实之间的过度,远处是杂草丛生的草木。中间是规则构造的凹凸墙体,而屋内则是现代工业化的产品。静静的建筑与潺潺的流水也形成强烈的调和与对比。          
  
  3.均衡与稳定 
  
  流水别墅建筑结构重心在建筑本身的中间上,左右和前后生出的天台,减低了建筑的重心高度,使其稳定感很强。达到均衡的效果。            
  
  4.节奏与韵律 
  
  在相同元素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出现会产生节奏和韵律。流水别墅的架构是以长方形不断的重复出现为主,在众多的方块 中,他们的穿插,位置,大小,长短呈现出有节奏有规律的变化,有规律的变化,使人 看了心情愉悦舒畅。          
  
  5.过渡与呼应 
  
  设计师将中间部分的墙体设计为凹凸不平的石材料质,是为了与周围自然之景相呼应,而屋内陈设的工艺制品制作则是取材于屋外的大自然,从屋内看去那堵凹凸不平的石墙便是一个合理的过渡物。 流水别墅的美学提炼     和谐之美:流水别墅这个建筑舞步体现其和谐之美,它生动的将人,自然,和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了,不仅在功能上完全满足了使用要求而且这座建筑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处理的很完美。     
  
  完善之美:流水别墅在室内空间的处理上,更是别具一格,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相互交叉,互相交融,浑然一体。  细节之美:在该建筑中多采用通透的玻璃或者伸出的天台,宽窄厚薄各不相同,相互层次穿插,体现出一种简洁之美,近似风格派的几何化建筑,而悬挑的平台更是别墅的高潮,不仅可以观景,更是一种景色。  3.2美学与解构主义建筑     
  
  解构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界兴起的哲学学说,他是由法国文艺批评家、原来结构主义头面人物之一的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于70年代初所倡导。与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相呼应的新的阐释学与接受美学,把研究的重点从作家与本文(text)转向接受者与阅读理解,并认为本文与对本文的阐释关系是随机的,接受者有绝对的自由,通俗一点讲就是,对于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得出不同的结论。其实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西方的一句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沙翁笔下的哈姆雷特只有一个,但由于读者不同的内外在条件如所处社会环境、个人经历、 爱好等,使每位读者的心目中都会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因此对广大读者来说,哈姆雷特就会有无数个。中国古人看重“言外之意”、“画外之象”、“弦外之音”,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   
  
  受解构主义哲学的影响,在建筑界出现了解构主义的建筑,其最显赫的代表人物要数美国的埃森曼(Peter Eissenmann)和法国的屈米(Bernard Tschumi)。屈米提出了解构主义建筑的创作原则:即由“综合”转向“分解”,由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对立统一转向两者叠置或交叉与并列,强调碎裂、叠置和重组,使分解力突破建筑系统的界限。以解构主义手法设计出的建筑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清华大学建筑史学家吴焕加教授将其概括为“散乱”、“残缺”、“突变”、“动势”和“奇绝”五点。   
  
  散乱,是指解构建筑在总体形象上的破碎、零散,在建筑外廓上的参差交错,在建筑形状、色彩、比例、尺度、方向的处理上极度自由,超脱建筑学已有的一切程式和秩序,抛弃古典的建筑轴线和团块组合。   残缺,与传统的讲求完整统一的构图方式不同,解构主义建筑往往力避完整、齐全,在许多地方故意作成破损状、缺落状、不了了之状,看后令人谔然,但又耐人寻味。   
  
  突变,解构建筑中的各种元素和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往往没有过渡,也没有预示,表现得很偶然,很突然,看上去生硬牵强,似乎无规律可寻。   
  
  动势,是指解构建筑常常采用颠倒、倾斜、扭曲、变形等手法,造成建筑物的失稳、滑移、错接、倾覆、 等动感,使建筑物呈现出某种动态,或有危危然如履薄冰之感。奇绝,解构主义建筑师在设计中常常采用一些超越常理、常规、常 法以至常情的概念和手法极尽标新立异之能事,极力追求一种出人意料的反常效果。 
  
  3.2.1 解构主义之案例分析之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                   
  
  (1)结构之美  丹尼尔在干建筑中成功的运用雕塑的元素,他的倾斜与弧线使他与其周边的水平垂直的的建筑物有着戏剧化的不同,从远处看他的塔楼就像一张帆一样,但当你接近她的时候,他就成为一个互相冲突的大圆形金属形式,前院是十字交错的线条,运用对比的材质,与水泥的雏形体来唤起大众对于坦克陷阱的记忆,其中最宽阔地 一条明确走到用来指引塔楼的入口处塔楼并非是采用一间间的隔间,而是以中空的框架,其中有几个地方可以看到结构系统。
  
   (2)细节之美  整个建筑几乎全部被金属包围,5000平方米抛光过的铝包裹着整个建筑的屋顶,6880米长的标准铝板复合墙面。 博物馆外观呈几何图形,巨大的曲面体相互交错在一起,外墙是深色的混凝土几乎看不见窗户,曲面壳隐喻当今世界被各种矛盾冲突撞击成了许多碎片,改建筑远观时成像三片弧形碎片的组成物,两片躺在地上,一片竖起。  丹尼尔在回忆录中这样说到:我绞尽脑汁想传达这座建筑的本质及意图展现的东西,这建筑与大英帝国无关,而是关乎全球冲突永无止境的本质。我脑中出现一个碎散成碎片的意象,就在那时,在我脑中我就知道这座建筑该长什么样了。
  
  (3)空间之美  走入整个建筑内部,是复杂的几何形状,大角度倾斜的天花板和地板,垂直线也几乎都是倾斜的,只有几条直线,设计师表示这样的设计概念来自于受过战争的创伤身体和心理上造成障碍的一种隐喻。丹尼尔设计的一个长且有角的空间,并利用少许的倾斜长切口的光来照明,在墙上投射出倾斜的字样,这些交错的线条冲击人们的视觉。                                 
  
  4.1 总结 
  
  关于建筑美学在建筑中的应用的探索与研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城市化高度发展并带来一系列问题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谈论建筑美学发展的当今城市建筑,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津津乐道于产业革命所带来的丰厚物质享受的同时,不得不接受现代“美学”的过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并不都是“美”的事物,工业化引发的城市面积膨胀和人口密度增加,造成建筑的急剧增加,从而人们对美的渴求也越来越大。另外,全球一体化的经济趋势,导致发展中国的建筑也出现了雷同的趋势,传统的建筑特征及地方特色逐渐被掩盖,城市间建筑普遍趋同化可识别性低,如何保存自己的建筑形象、传统特色已成为国家化建筑的严峻问题。展望未来的建筑美学观,对于建筑美学的体现与认识也将达到新的层面,它必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美学观,融合系统论、环境学与生态美学等多种学科,把自然、生态和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相互和谐作为审美的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可持续发展的美学观将更加成熟和完善,必将成为建立在广义基础上的审美价值标准。      
  
  参考文献: 
  
  《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   
  《建筑美学》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