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西方对移情和同感的审美认识异同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26 共2944字
摘要

  一、西方"移情""同感"说

  "审美心理学"中的"移情说"可谓是中西方美学的共同点之一。康德后,西方美学整体由客观论转向主观论,从美的哲学转向审美心理学,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学说,如"游戏"说、"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等。审美心理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在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所谓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而心理活动则指人的知、情、意。因此,审美心理学可以说是一门研究和阐释人们美感的产生和体验的知、情、意的活动过程,以及个性倾向规律的学科。

  "移情"说是近代西方美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种学说。其思想先驱是意大利的维柯,最主要代表是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利普斯(Lipps)。他在《空间美学》中提出美感享受中的移情(Empathy)理论,认为审美快感的特征在于审美对象受到审美主体的"生命灌注"而自我产生欣赏的心理活动,并认为美感的根源不在对象而在主观情感中。

  作为利普斯所用的德语词 Einfuehlung,由其前缀ein- 与名词词根 fuehlung 组成,而 fuehlung 则是动词fuehlen(感受)的名词化。利普斯的同感理论是在与心理学类比推理理论的对峙中形成的。借助于与他人的类比,推断出其他与自己类似的自我存在,是利普斯之前关于他人经验的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

  这种理论的问题在于:将他人经验最终归结为一种逻辑推断关系,即建立在一种间接性的基础上。这个理论首先与一个认识论的提问与回答相关:我们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对其他自我的意识?利普斯认为,是同感的能力。同感是一种认识和理解另一个心理生物的思想、情感、意图等人格特征的心理活动或心理能力。

  这种认识和理解是通过一种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中,从而感受他人之感受进行的。这就是利普斯"同感"一词的基本词义。"同感"也可以指对他人的心理体验或心灵生活的觉知[1].

  利普斯的"同感"理论涉及对他人心灵的感受问题。毫无疑问,作为社会参与者--众主体的可能性问题、对他人心灵感受的可能性问题,是整个社会学的基础。主体间性的问题已经属于现代西方哲学的范畴。

  自 1905 年起,继承利普斯理论的胡塞尔开始关心和思考主体间性的问题。早期的胡塞尔经常使用带有利普斯烙印的"同感"概念进行他人心灵的体验研究分析。在胡塞尔现象学中,"主体间性"用来表示多个超越论的自我或多个世间自我之间所具有的所有交互性。主体间性的问题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并非一个自身封闭的课题。相反,主体间性的问题经常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当然,这些问题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也相互制约。所以,胡塞尔现象学的开端方法,即向纯粹意识的还原,已经具有了交互主体的角度。此外,对本己地被意识到的和陌生地被意识到的"世界"区分,成为一个主体间性的问题。对各种不同对象的构造分析而言,存在特殊意义上的主体间性问题:客观世界的构造、客观空间的构造、本己身体性的构造、本己人格的构造、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构造。即使在科学论的问题中,例如,在对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的区分中,即在对自然观点和人性观点的区分中,主体间性也起着根本性作用[2](P257).

  这便是胡塞尔在开始对他人经验进行现象学分析时所面对的理论局面,以及其中包含的理论困境。虽然对胡塞尔本人来说,他最终使用"共现"概念解决主体间性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利普斯的"同感"概念对胡塞尔的思想具有重要影响。对"同感"方法的反思是哲学的工作之一,正是美学家利普斯等人提出的"同感"概念,启发了哲学界的思考。

  二、中国美学思想中的同感思想

  相比西方哲学界、美学界对"移情"说近乎苛刻的概念分析,中国美学思想对移情现象早有精辟见解和精辟表述。这里,庄子的"庄周梦蝶"堪称经典。"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以庄子的例子为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步:物我交感、物我两忘、物我齐一。这段文字是庄子在"梦醒"之后写的。物我齐一是"梦"中的状态。只有当庄子开始意识到这一切、其目光开始转向自身、开始反思的时候,"物我齐一"则开始下降到"物我交感"的境界。庄子从那种相忘、齐一的状态,开始意识到两者的不同。随之的结局是庄子对自身与蝴蝶"齐一"境界体验的迷惑。

  他无法用纯然的理性清晰表达、把握这种理想境界。

  中国古代文化的这种表述,确实不是一种理性的方式,但它非常准确深刻。感性的方式也是把握世界和存在的一种方式,有时是一种更直接、更本质的方式。美学上,我们不应只把它作为认识的一个初级阶段去评价。

  一个成功的"移情"体验,能成功克服物我之间的距离。这种体验涉及到如何看待"物"的问题。自康德以来,外部事物无论怎么认识,始终是外在于我们。我们尚且不可完全认识外在于我们的东西,又何况与之齐一呢?然而,如果随着康德"哥白尼式"的目光转向,或随着胡塞尔心理活动构造心理对象的思路,这种齐一的体验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与我齐一之物是内在于我的、是由我构造出的,那确实可以达到齐一的境界。不过,仍需注意,我们的目光注意力不可集中在这种"构造活动"行为上,否则这种反思行为会让我们意识到"与我齐一之物始终是由我所构造的""我所构造之物与进行着构造的我是不同的".

  这种后反思是从原印象中的脱离,是从"物我齐一"状态中的抽离。因此,在改变物我观的前提下,还必须远离这种后反思行为,才有可能达到同感境界。然而,"反思"本身作为一种思维训练,可以让我们不断为下次的同感体验做好准备。

  以上是从同感的主观极进行的分析,即"我"的分析。另外,还有一客观极分析,即对象方面的分析。如宗白华先生在《艺术生活--艺术生活与同情》中提及,"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无限的同情对于自然,无限的同情对于人生,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无限的同情对于死生离合,喜笑悲啼。这就是艺术感觉的发生,也是艺术创造的目的![3](P102)"宗白华先生的同情类似于上文所言的同感,是一种将自身情感投射、投映到事物之上的能力。宗白华先生还认为,同情是社会结合的原始,同情是社会进化的轨道,同情是小己解放的第一步,同情是社会协作的原动力。艺术的目的是融社会的感觉情绪于一体,譬如一段人生,一幅自然,各人遇之,因地位关系之差别,感觉情绪,毫不相同。但是,这一段人生,若是描写于小说中,弹奏于音乐里;这一幅自然,若绘画于图册之上,歌咏于情词之中,则必引起全社会的注意与同感。而最能使全社会情感荡漾于一波之上者,莫如音乐。所以,中国古代圣者极注重"乐教".

  他们知道,唯有音乐,能调和社会的情感,坚固社会的组织[3](P104).在宗白华先生眼里,同感、同情的能力以及成为社会组织正常运作的要求之一,不单单存在于美学审美中,也与上文提及的西方"主体间性"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感、同情的能力,或许是解决"体验他人心灵"可能性的重要钥匙。

  三、结语

  通过细读中国美学史对美的本质探讨,以及西方美学史、哲学史的发展,发现中西方对美的探讨具有许多相同之处。美学的基础是哲学,可以从中西方哲学中找到更多美学资源。而其中,"移情""同感"的理论问题都曾对中西方的哲学领域、美学界产生重要影响、启发。虽然中西方对"移情""同感"的理论运用领域不同,但仍不失为一个跨学科交流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倪梁康 . 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现象学[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5-87.
  [2]倪梁康 .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 北京:三联书店,2007.
  [3]宗白华 . 美学的散步[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