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王传》 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是一部活形态的史诗。在西藏那曲、昌都等地区广为流传。日前,在首届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上,那曲地区群艺馆的艺人把 《格萨尔王传》 唱段搬上了舞台,演员们用抑扬顿挫的旋律,再次唱响古老民族的英雄赞歌。2009年10月1日, 《格萨尔王传》 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目前已经搜集到的资料显示, 《格萨尔王传》 有120多卷、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从字数来看,远远超过了世界几大着名史诗的总和,堪称人类伟大的口头表达艺术生动鲜活的样本。 《格萨尔王传》 在我国民间流传千年,让人迷惑不解。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的杨恩洪采风研究,其传播方式大致有如下五种。
第一种,说唱艺人。神授艺人。
艺人称在梦中得到故事。他们认为,自己头脑里的关于格萨尔的东西不是自己学来的,不是听别人说的,而是神把格萨尔的故事降到他的头脑里,然后他就开始说唱了。此类说唱艺人有如下特点:记忆力超群,少年做梦。有的人在梦中梦到格萨尔,让他说唱 《格萨尔王传》,要弘扬格萨尔的事业。扎巴老人做梦梦到格萨尔的一位大将叫丹玛。丹玛大将就说,你这个肚子里都是没用的东西,于是把他的肚子打开,把里边的五脏六腑全部拿出来了,然后,把 《格萨尔王传》 的本子一部一部的装到他的肚子里。醒了以后老觉得想唱,这样一点儿一点儿开始了他说唱 《格萨尔王传》 的生涯。再如桑珠老人本来是个文盲,但在做梦时,他会一部一部的阅读 《格萨尔王传》 的本子,这样获得了 《格萨尔王传》 中的故事。像这样的梦的内容每个艺人说的都不一样,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童年都做过梦。扎巴老人是这些说唱艺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神授艺人都是一些优秀的说唱艺人,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经历了游吟高原、以说唱史诗为生的生涯。像扎巴老人,他的家乡在西藏的昌都地区边坝县,处于很偏远的地域。他流浪至阿里、冈底斯山。在民主改革的时候,他流浪到林芝地区,后来在那里定居并当了一名养路工人。桑珠老人的家乡在丁青县,就是西藏那曲和昌都地区交界的地方,最后流浪到拉萨说唱。当时正当民主改革,所以就在墨竹工卡县给他分了土地和牛羊。从此,他在那里定居下来。像这样的老人还有一些。如那曲班戈县的老艺人玉珠擅长“脱帽说唱”。他一辈子因为家里非常的贫困,然后说唱 《格萨尔王传》、浪迹高原、走了很多地方、吃了很多苦。在这类艺人当中有一位西藏昌都江达县的叫扎巴森格的艺人,他是一位文盲艺人。他说唱的时候必须要拿着一张纸,且对纸没有任何的要求,看到白纸他就开始说唱了。这位艺人说唱时用的道具是一张纸,而其他艺人用的是艺人帽。他们认为,帽子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先要介绍帽子。帽子的寓意很多,可以代表须弥山、宇宙等。唱完帽赞,把帽子一戴到头上,故事之神就降到脑海里了,就开始了正式的说唱。
第二种,闻知艺人。
这些艺人是闻而知之的艺人,就是他听到别人的说唱,然后他就学会了。这类艺人的人数比较多,大概占被调查艺人的一半。他们不能说唱整部史诗,只能说唱史诗当中非常精彩的章部,这对史诗的流传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明确地说,我们的故事是听来的、是学来的。比如青海果洛甘德县的才旦加,小时候是个孤儿,生活非常贫困的一个孤儿,喜欢 《格萨尔王传》。后来,为了生活,他就以说唱 《格萨尔王传》 为生,每天晚上他到每个帐篷里去说唱,牧人们就给他一点糌粑,一点肉吃。就这样,他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后来,他说唱得越来越好,在当地很有影响。所以,这种闻知艺人是闻而知之、听别人说唱而学来的艺人。
第三种,吟诵艺人。
他们是照本说唱的,其特点是首先要有文化,可以看得懂藏文;第二,必须掌握有关《格萨尔王传》 的曲调。比如说,我们在玉树调查中就发现玉树的 《格萨尔》 曲调非常丰富,有八十多种。有的艺人非常有才华,他们把 《格萨尔王传》 里每个主要人物都配了专曲,有固定的曲调,比如格萨尔有格萨尔的曲调,珠牡有珠牡的曲调,丹玛(音) 有丹玛大将的曲调。表现了民间艺人极高的音乐素养和艺术造诣。
他们在评价一个艺人是好还是不好的时候,不仅要看他说这个故事的生动与否,而且要看她运用的曲调种类的多少。他们最反感的是一个艺人一曲套百歌,那样不是优秀艺人。由于玉树地区是藏族歌舞的海洋,所以当地群众对民间的歌舞和音乐是非常了解的。他们对 《格萨尔王传》 的曲调了如指掌,当他们一听到艺人哼唱一个曲调,就能够辨别出什么人物要出场了。所以在玉树地区这种吟诵艺人非常多,他们在丰富 《格萨尔王传》 曲调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德格地区有这样一位艺人,她叫卓玛拉措,已经去世多年。卓玛拉措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她父亲是当时德格王的一个大臣,是一个非常喜爱 《格萨尔王传》 说唱的人。当时,他们家收藏了30多部 《格萨尔王传》的手抄本和木刻本。她的父亲每天晚上都要拿出本子来唱几段,附近的邻居和朋友们聚到他们家来听。这样,久而久之,卓玛拉措也就学会了。她有一口特别好的嗓子,等她稍大一点,也开始照本说唱,在当地非常有影响。改革开放后,她应邀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录音 《格萨尔王传》。录音完成后,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卓玛拉措说唱的 《格萨尔王传》。当时,远在印度的同乡听到了她的说唱,就给她写了一封信,说自己从广播里听到了她说唱 《格萨尔王传》 的声音,唤起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第四种,挖掘艺人。
叫掘藏艺人也不一定很合适,这类艺人很少,他们挖掘史诗的方式跟一般人是不同的。他们通常用类似宗教的形式来挖掘史诗。在藏传佛教宁玛派广泛流传的地域,就有这样的传统。这个传统是源于莲花生大师以及源于苯教和宁玛派的传统。他们认为,先前的大师们把一些重要的经典埋藏在山里,或者是埋藏在宇宙的空间,后人在一定的机缘下可以挖掘前人所埋藏的这些东西。有一位艺人叫格日尖参,青海果洛人,他在冥冥之中得到了一种灵感,某一部史诗就来了。他拿出笔来就可以把全部的史诗写下来。经专家鉴定,他写的有关 《格萨尔王传》 中的内容非常精彩。目前,他已经被录用为青海果洛州群艺馆的正式工作人员,让他将头脑中记忆的史诗 《格萨尔王传》 写出来。据本人讲,他可以写出120部,到现在已经写了30多部。这种艺人人数不是很多,但是他们却代表了 《格萨尔王传》 传承的一个方面。
第五种,圆光艺人。
这种艺人在藏区只发现了一位,他就是西藏昌都地区类乌齐的卡察扎巴,于1994年去世。1986年,我采访他的时候,专程把他从牧区接到类乌齐县委办公室,请他表演。他说,唱史诗前,首先是要发掘史诗。他用一个铜镜,前面摆放一些他认为应该供奉的东西,然后手里抓上一把青稞,吹吹气,把青稞撒到铜镜上。他说,铜镜上开始出现一些图像、文字,最后出现 《格萨尔王传》 的诗行。他将铜镜“出现”的诗行抄写下来,然后就可以说唱了。
这种艺人在当地是以一种巫师的方式出现,巫师是用铜镜来算命、占卜的。而他用占卜的方式来传承 《格萨尔王传》。到他去世之前,他从铜镜中一共抄写了11部 《格萨尔王传》,西藏人民出版社已经出版了其中的一部,分成上下部,叫 《底嘎尔》。
如今,当我们再次回想那些艺人为什么能够记住如此之多的 《格萨尔王传》 内容的时候,我们不禁为他们那惊人的记忆力而叹服,更为这种传播方式的神奇所震撼。在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些传播方式就像谜一样永远铭记在藏族人民的心中,铭记在中华文化的机理中,成为中华文明的千古之谜。
各民族的口传文学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要素,是研究各民族历史,尤其是早期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料。鲜卑族作为北方存在时间长,且建立多个政权的少数民族,有丰富的口传文学。学术界对于这些口传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学价值和形式方面,对于其史料价值的研究尚显薄弱,...
民间叙事长诗是与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相并列的一种叙事长诗类别。它不像创世史诗和古代英雄史诗那样反映部落历史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而主要表现个人生活中的爱情纠葛,个人合理欲望与社会制度、社会习俗的矛盾关系,是当时社会婚姻制度和习俗的反映和当时...
民间资源与少数民族现代文学的关系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对少数民族现代文学与民间资源关联的研究,却长期处于表面化和片面化的状态。因此,对二者间深层次的内在关系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现代少数民族作家不同的民间立场,导致民间进入其创作中的情...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这个民族因为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主要靠口耳传承。关于这个民族的信仰崇拜,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看法。...
羌族文化;民间文学;英雄崇拜;民族自信心;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这个民族因为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主要靠口耳传承。关于这个民族的信仰崇拜,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看法。...
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活动的轨迹。关于瑶族的来源,说法不一,或认为源于山越,或认为源于五溪蛮,或认为来源是多元的,但大多数认为瑶族与古代的荆蛮、长沙武陵蛮等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由于主要从事极易受自然界和人文条件...
《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研究》全面描绘满族民间说唱的艺术画卷,追溯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的源流,探寻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的规律,分析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的综合特征与个体特征。同时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它在开放的视域中,在广阔的满汉蒙文化场域中观照满族民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