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农村反贫困问题解决中社会工作的介入实践

来源:现代农业研究 作者:庞慧;李树文
发布于:2019-11-09 共3973字

  摘    要: 社会工作在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中具有着一定的专业优势,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原则以及专业的工作方法解决农村反贫困问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务领域,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增权赋能和优势视角,为农村反贫困问题提供理论上的指导,通过内力和外力推动模式,发挥农村贫困群体的优势,提升其脱贫的主动自觉性,从而解决贫困问题。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农村反贫困; 精准扶贫;

  Abstract: Social work has certain professional advantages in intervening in the anti-poverty problem in rural areas. It can solve the anti-poverty problem in rural areas by using the values, principles and professional working methods of social work, and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winning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At present domestic related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eld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heoretical study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fu can use increases the power and advantages perspective,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rural poverty problem, through the internal force and external force driving mode, play the advantages of rural poverty groups, enhance their active consciousness, to reduce poverty so as to solve poverty problems.

  Keyword: social work; anti-poverty in rural areas; targeted poverty reduction;

  近几年,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之间,我国已经连续六年完成了减少千万贫困人口的任务。2018年我国共减少1386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比2017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2018年农村贫困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村数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加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步伐进行部署,这一举措能够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支撑。2017年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服务内容,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泛的空间。

  目前,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以及农村反贫困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多位学者结合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直接工作方法以及间接工作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仅能够加快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同时也为我国解决农村反贫困问题提供了借鉴,以此能够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

  1、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

  1.1、赋权增能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

  我国在以社会工作赋权增能视角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理论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外力推动模式”到“内力推动模式”逐步推进的过程。陈树强主张通过外力的参与和支持来激活案主的主体性,促进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达到持续赋权的目的。程萍认为外力推动模式是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前期的主要模式,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内力推动模式。赖晓蓥、黄婷等人进一步分析了由“外力”到“内力”逐步推动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的思路,提出农村贫困群体受到文化知识水平、工作技能、抗风险能力等主观及现实因素的影响,农村贫困群体在解决自身贫困问题中处于弱势。通过政府、社会组织等外部力量,改善农村贫困群体所处的生活环境,为其提供资金等经济援助,促进自我增权能力的提升。当农村贫困群体具有一定的外部资源支持后,则推动“内力推动模式”的普及。重视农村贫困群体在整个赋权增能过程中的地位,激发并支持农村贫困群体脱贫的主动自觉性,增强农村贫困群体的“内动力”。
 

农村反贫困问题解决中社会工作的介入实践
 

  1.2、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

  优势视角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正式成为一个理论模式取向,为我国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洪姗姗认为我国农村反贫困大多以问题视角出发,忽视了贫困群体的优势、资源以及潜力,而解决农村反贫困问题也需要相信每一位案主都是有潜力的。高梅书,季甜甜表示可以聚焦于农村贫困群体的经验、优势和潜能,发挥主体性,相信每个个体、家庭在解决贫困问题中都存在着一定的潜在资源和可能性[8]。余忠庆进一步提出了优势视角在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中的应用,立足于农村贫困地区的资源和优势,发挥传统文化优势、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提升农村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能力。

  但是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在运用优势视角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时,由于农村贫困对象与农村贫困地区现状的不同,在实施理论过程中的效果有所差异,需要我们遵从个别化的原则不断完善与更新,进行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的持续探索。

  2、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的实践研究

  2.1、政府部门加强重视,完善相关制度

  我国政府在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中始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部门由优先完善扶贫政策到推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准入机制,再到制定制度后精准执行,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提供了前提保障。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强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应共同推进精准扶贫。2017年民政部发布《扶贫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时的具体举措进行明确规定。随着不同农村贫困群体的贫困的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对社会工作精准介入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民政部于2017年7月开始逐步推出针对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农村贫困留守老人的相关指导意见。将扶贫的对象进行细化,促进了我国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的制度初步形成体系。

  2.2、社会组织推进多元合作,构建资源链接网络

  解决农村反贫困问题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能,社会组织也参与到了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的实践之中。1989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为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反贫困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由于处于探索阶段,多为借鉴国外民间社会组织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并考虑到我国当时的国情,为农村贫困群体提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维持农村贫困群体的基本生存。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类社会组织开展了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专项扶贫,拓宽了扶贫的领域和范围。

  自2014年社会组织积极采取“三社联动”的方式解决农村反贫困问题。社会组织积极和政府、村委会、村民进行联系,通过多方合作、整合资源链接的模式,从政府、企业等各个社会团体获得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和资助。社会组织根据农村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发挥农村贫困地区的优势,链接企业的资源,为农村贫困群体提供信息和技术的支持。由于社会组织注重扶贫的可持续性、具有细致化、专业化、制度化等特点,2016年开始在宁夏等地区深入推广社会组织结对精准扶贫工作。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的本土化发展。

  2.3、高校发挥专业优势,实施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

  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重要孵化平台,在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的实践中具有优势。高校在教育扶贫、项目扶贫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过去的二十年中,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大多留在城市,导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农村贫困地区的比重与在城市的比重完全失衡。

  我国在2017年在社会工作教育界启动实施“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计划”,113所高校将对口77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援助。鼓励高校与农村贫困地区合作建立社会工作培训、教师实践及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通过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专题调研、直接提供服务、扶贫项目督导等方式参与解决农村反贫困问题。高校与社会工作机构共同实施的“牵手计划”也充分发挥了社会工作专业的优势,以“助人自助”为价值理念,精准识别农村贫困群体,针对其需求进行评估,分析其所处的环境,为农村贫困群体链接正式和非正式资源,帮助他们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其主动脱贫的意识。

  2.4、挖掘地区优势,创新产业扶贫机制

  贵州省作为我国扶贫攻坚中的重要省份,率先推动产业扶贫模式的发展。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根据贵州省的地理条件等资源,开发农业产业、提升农村贫困群体的种植技能,带动其就业,增加农村贫困群体收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

  自2015年开展逐步发展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精准扶贫,社会工作在链接资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挖掘特色旅游、农副产品等优势,制定扶贫方案,链接企业的资源,提升农村贫困地区的旅游知名度。拓宽农村贫困群体收入的来源渠道、倡导农村贫困群体以积极地态度面对贫困,达到企业、社会组织、农村贫困群体合作共赢的效果。

  3、结论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将现有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进行汇总与整合。将理论作为指导实践的依据,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我国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的新路径。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理论以及工作方法在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中的优势,体现社会工作在解决农村反贫困问题的优越性。同时通过不断实践,促进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专业化的发展,推动扶贫工作顺利进行,协助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 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观察,2003,(5):70-83.
  [2]程萍.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精准扶贫:阿马蒂亚·森的赋权增能视角[J].社会工作,2016(5):15-23.
  [3]赖晓蓥,黄婷,陈思思,等.增权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精准扶贫的策略思考——以广东省LC县为例[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5):27-29.
  [4]洪姗姗.优势视角下的农村反贫困社会工作——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J].传承,2009(5):40-41.
  [5]高梅书,季甜甜.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探索[J].理论导刊,2018(3):46-50.
  [6]余忠庆.优势视角下对庆阳市XX村精准扶贫研究[D].新疆:新疆大学,2018.
  [7]李迎生.郭燕.推动社会工作精准介入反贫困实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5):92-103.
  [8]张玉霞.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助力研究[J].现代交际,2018(16):45-46.

作者单位:大连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原文出处:庞慧,李树文.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9(10):8-1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村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