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作用(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07 共5669字

  驱动机制包括“动力产生-动力传输-驱动形成-驱动反馈”四个基本环节[27].在山区,受高山峡谷地形、以耕作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较低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坡地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驱动机制[28].在农户层面上,受周围农户的消费攀比心理、家庭规模、经济水平等外在引力和内在压力的双重驱动,通过农户住宅区位选择,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29].当前我国农户建房意愿增强和建房能力提升双重驱使下的建房需求增长与相应监管调控政策的缺位共同作用下的不合理农户建房行为[30],造成农村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在对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驱动主导因子及机制划分基础上,政府应通过政策、管理、服务、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实现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及其空间演变的干预与调控[31].

  4 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效应评估及其优化调控

  4.1 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效应评估

  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对区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具有反馈效应,即对区域人地关系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区域层面上,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大量占用耕地,促使种植业用地数量和产量 (产值) 减少,对区域粮食自给率、农业产业结构产生负向影响[32].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建新不拆旧”,形成了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变过程,造成耕地资源流失、人居环境破坏以及乡村社会经济关系重构,并带来了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33].在农户层面上,农村居民点集聚、分散化过程,改变了农户居住区位条件,导致农户收入结构发生变化[34].在山区,坡地村落空间演进丰富了农户生计资产,但增加了耕作半径,导致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对农户生计模式造成影响[35].农村宅基地的有偿使用及其流转、交易等措施,增加了农户的土地资产性收入,同时也带来了土地冲突等社会问题[36].大规模进行迁村并点、集中居住,打破了原有村内居民之间形成的各种家族关系和邻里关系[37].农村社会迅速分层,出现了居住空间分布的贫富化分异现象。

  4.2 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调控研究

  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重构受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及其农户意愿等多重因素影响,在县域层面上,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优先布局区、适宜布局区、较宜布局区和不宜布局区[38].通过计算各农村居民点的发展潜能值与最近城镇之间的引力值,将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优化划分为就地城镇化型、重点发展型、限制扩建型和迁移合并型4种类型[39],提炼出城镇化引领型、村庄整合型两种典型重构模式[40].在镇域层面上,采用分区思想构建农村居民点的加权Voronoi 图,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重点城镇村、优先发展村、有条件扩展村、限制扩展村、拆迁合并村等5个等级体系[41],形成城乡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调整方案[42].在村域层面上,通过评价农村居民点的综合发展潜力,提出撤村改居、联片聚合、积极发展、控制发展、原址改造、整体搬迁等6种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控类型[43].根据不同类型农户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意愿及其决策因素解析,凝练出农业发展型、兼业型、非农发展型、保留型4种农村居民点整合模式[44].其中农业主导型农户适于中心村整治模式,农工兼具型农户适于村内集约模式,非农主导型农户适于城镇转移模式和产业带动模式。

  5 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效应研究趋势

  5.1 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效应研究核心问题梳理一是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与农户生计转型耦合机制研究。生计转型是促使农户迁居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农村居住区位、环境的改善和耕作距离的增加,进一步诱导农户的生计转向,即由传统的农业生计向非农生计转型。二是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与乡村社会关系重构。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户兼业现象越来越普遍,农户分化现象较为严重,不同生计类型农户之间的居住需求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新农村建设推动下,农户居住空间分异现象进一步加剧,打破了原有相对集中、同族临近的居住空间格局,对乡村传统血缘或亲缘关系带来冲击,形成新的乡村社会关系等级体系。三是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带来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当前,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过程表现出集聚与分散并存的特征。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过程伴随着各种生产生活废弃物排放,并带来生产污染、生活垃圾以及养殖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负向效应。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各类生产生活垃圾的无害化集中处理设施配套。四是农村居民点空间扩张带来的资源利用问题。受自然地理条件、建设成本、居住意愿等因素制约,农村居民点空间扩张往往造成耕地资源的流失。同时,村庄空心化在耕地保护、乡村面貌改善和人居环境改造等方面产生极大的负效应。在农业生产比较利益普遍低下背景下,耕作半径的变化带来农民对耕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效益的变化。五是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带来的景观格局变化。农村居民点作为乡村景观的核心物质组成部分,其用地空间格局演变对乡村地域景观形成、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乡村景观美学功能保护与营造,引导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将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与重构的核心内容。

  5.2 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效应研究内容框架构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是自然、人文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是区域人地关系演进的具体体现。在农户层面上,随着农户住宅质量、家庭人口、收入增长变化,农户住宅改造及其迁居成为可能,势必对农户生计类型、居住分异、农地利用等方面造成一定影响。在村域层面上,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结构体系、空间格局以及乡土景观等方面的演变过程对村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具有反馈效应,即对村域人地关系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研究核心问题进行梳理基础上,从资源效应、环境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5个方面构建村域、农户等微观层面上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互馈效应体系及其研究内容框架(图1)。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达到了世界中等发展中国家水平,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社会经济转型进入较为剧烈、各类矛盾较为突出的关键时期,城乡人口格局、土地利用格局以及人地关系格局发生了显着变化。农村居民点空心化与农户新房“无规”蔓延式扩建过程带来的耕地利用、农村环境保护等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成为新时期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首要难题。在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强化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及其与之相匹配的城乡人口、土地等资源环境演变趋势归纳总结,尤其是对各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构建的新型农村聚居模式进行类型识别与评估,探索提炼出适合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及其调控模式。农村居民点是农村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等要素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涉及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对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产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生态等5个方面反馈效应的研究过程中,在研究技术方法上,应进一步综合采用计量经济学、计量地理学以及“3S”空间分析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即强调多种技术方法手段的综合集成;在数据获取方面,应综合“样点、样区、样带”等空间抽样和区域系统研究;在研究思路方面,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理论指导,逐步建立起我国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效应研究综合分析框架;在研究视角方面,以典型区域为研究基地,开展以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集成示范研究。同时,在决策咨询建议方面,以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等相关问题为导向,从城乡一体发展视角系统梳理促进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及其集约利用的政策体系和调控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裕瑞,刘彦随,龙花楼。中国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变化[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0):1629-1638.
  [2] 田光进,刘纪远,张增祥,等。基于遥感与 GIS 的中国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特征[J].遥感学报,2002,6(4):307-312.
  [3] 蒋旭东,王鹏,马众模。遥感图像自动识别监测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5):740-745.
  [4] 刘巧芹,李子君,郭爱请,等。石家庄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特征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3):100-104.
  [5] 甘枝茂,甘锐,岳大鹏,等。延安、榆林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土地利用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4):101-104.
  [6] 闫庆武,卞正富。基于 GIS-SDA 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3):57-61.
  [7] 冯文勇,陈新莓。晋中平原地区农村聚落扩展分析[J].人文地理,2003,18(6):93-96.
  [8] 徐谦,杨凯健,黄耀志。长三角水网地区乡村空间的格局类型、演变及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3):336-34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村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