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主要探讨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医治中落实中医内科方案的可行性与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的主体均为到本院医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所有病例收集的起止时间以及终止时间分别为2017年01月与2017年09月, 从中抽取病例人数56例, 以例数对等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予以分组处理。其中参照组的所有患者予以常规性西药医治方案, 研究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落实中医内科方案。分析落实不同的医治方案后对医治疗效以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医治有效率为96.43%高于参照组84.61%, 临床症状积分为 (8.3±1.9) 分, 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参照组, P<0.05.结论 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医治中落实中医内科方案应用的可行性较高, 一方面可有力提升疾病的医治有效率。另一方面可极大的降低疾病的临床症状积分, 对于疾病的医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临床症状积分; 中医内科方案; 医治有效率; 胃食管反流病;
0、引言
临床上将胃食管反流病疾病亦称之为胃酸倒流。属于慢性疾病类型, 对人的生活带来负性影响。因此落实有效的医治方案即为关键。本文以到本院医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56例为参照人员, 以例数对等将所有患者予以分组处理。探讨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医治中落实中医内科方案的可行性与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主体均为到本院医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所有病例收集的起止时间以及终止时间分别为2017年01月至2017年09月, 从中抽取病例人数56例, 以例数对等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予以分组处理。其中参照组男11例、女15例, 最大病患的年龄值为77.9周岁, 最小病患的年龄值为23.2周岁, 平均 (34.2±4.4) 周岁。归纳得到患病最长周期为1.3周年, 最短周期为6.7周年。研究组男13例、女13例, 最大病患的年龄值为78.3周岁, 最小病患的年龄值为22.7周岁, 平均 (35.2±5.1) 周岁。归纳得到患病最长周期为1.2周年, 最短周期为6.9周年。将二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基础资料 (年龄大小、性别) 资料等进行相关比较后发现, 二者匹配性较大, P>0.05.
1.2方法。
参照组的所有患者均落实常规性西药医治方案。即采取制酸剂。一般情况下使用的药剂为H2受体阻滞剂与药物质子泵抑制剂[1].如果病人属于反酸情况较轻者, 则可才取口服药物雷尼替丁医治。该药物的服用剂量为150 mg, 服用频率为一天二次。如果病人属于反酸情况严重且为第一天入院医治者, 则要服用具有强抑酸作用的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此外, 为进一步增强病人胃肠蠕动作用, 可口服吗丁啉, 服用剂量为10 mg, 服用频率为一天三次, 均为饭前的半小时口服。医治期限为二个月。
研究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落实中医内科方案。且依据病人的疾病类型予以不同的中药[2].对于肝胃郁热类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则要以和胃降逆以及泄火与清肝作为主要治疗原则。可使用左金丸配合药物。其配方有:吴茱萸5 g、乌贼骨20 g、黄芩10 g、煅瓦楞30 g、黄连6 g、栀子10 g.对于脾虚气滞类型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则要以健脾与理气作为主要治疗原则, 可使用香砂六君子汤配合药物。其配方有:木香6 g、茯苓10 g、甘草6 g、党参20 g、白术15 g、砂仁6 g.对于肺胃失和类型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则要以化痰与和胃作为主要治疗原则, 可使用柴胡等配合药物。其配方有:甘草10 g、积壳10 g、陈皮10g、香附10 g、柴胡10 g、白芍10 g、川穹10 g.对于胃阴不足类型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则要以清热与益胃作为主要治疗原则, 可使用益胃汤等配合药物。其配方有:乌梅10 g、麦冬10 g、生山植10 g、北沙参12 g、白芍10 g、玉竹10 g.医治期限同样为二个月。待病人医治疗程完成后, 使用胃镜对其进行复查, 评估其治疗情况。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
归纳与观察落实不同的医治方案后患者的医治疗效以及临床症状积分。其中医治疗效以4个等级进行评估[3].如果对患者使用胃镜检查后, 结果显示病人的食管黏膜处于健康状态, 且反酸等症状均消失, 即表明经过医治后患者已经痊愈;如果胃镜检查后结果显示病人的食管黏膜虽然有破损现象, 但程度较轻, 且反酸等症状已经基本没有, 即表明经过医治后已显效;如果胃镜检查后结果显示病人的食管黏膜虽然有破损现象得到改善, 且反酸等症状减少, 即表明经过医治后已有效;如果胃镜检查后结果显示病人的食管黏膜破损现象加重, 或者反酸改善程度较轻, 即表明经过医治后仍然无效。
2、结果
2.1 研究组与参照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医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医治有效率为96.43%高于参照组84.61%, P<0.05, 详细数据见表1.
2.2 研究组与参照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为 (8.3±1.9) 分, 较治疗前比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参照组P<0.05, 详细数据见表2.
3、讨论
对其病因探究得到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胃酸 (十二指肠液) 的分泌处于超标的状态, 导致胃酸出现反流后入患者的食道与口腔当中[4].该疾病虽然不属于严重性疾病, 但是仍然会对患者的食道戮膜有一定的损伤性。此外还看会引发反胃或慢性咳嗽等, 严重者还会引发糜烂性食管炎, 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
中医医治方法以病人的疾病分属类型对症入药, 既能达到医治的目的, 同时也能对病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5].
本次研究显示, 研究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医治有效率为96.43%高于参照组84.61%, 临床症状积分为 (8.3±1.9) 分, 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参照组, P<0.05.
综上, 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医治中落实中医内科方案应用的可行性较高, 一方面可有力提升疾病的医治有效率。另一方面可极大的降低疾病的临床症状积分, 对于疾病的医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项旦加。中医内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120例临床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 2017, (2) :69-70.
[2]周喜忠。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内科治疗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 (21) :335-336.
[3]郑鑫。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内科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双足与保健, 2017, 26 (7) :191-192.
[4]黄军。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 (9) :1180-1181.
[5]张巨中。分析中医内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 (30) :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