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

发展中国家现代农业现状及我国农业发展(本科论文)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4-10-22 共5181字
  目   录
          
  摘要
  
  一、“现代农业”概述
  (一)现代农业的定义
  (二)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状
  (一)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增长方式
  (三)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
  
  三、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三农问题”
  (一)新时期“三农”问题呈现出三大特点
  (二)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摘要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历程,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速度则取决于每一个国家的综合因素与社会条件。尽管如此,在过去几十年里,发展中国家为推动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努力,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就,积累了许多经验与教训。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正进入关健时期,如何促进农业向集约和高效方向转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可说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值得研究,以供借鉴。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现代农业”、“三农问题”、“世界市场”
  
  一、“现代农业”概述

  (一)现代农业的定义

  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逐渐形成并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第二,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着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

  第三,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

  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第一,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农业成 为一个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这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第二,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产业。农业发展本身是可持续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

  第三,农业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产业。农业主要为市场而生产,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商业化是以市场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离开了发达的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产业商品率可达到100%。

  第四,实现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以比较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包括水、电力、农膜、肥料、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

  第五,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

  第六,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比较完整的紧密联系、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具有很高的组织化程度。有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有高效率的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的组织体系,有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

  第七,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也是现代农业的突出特征。

  第八,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

  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状

  (一)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20世纪末以来,现代农业产业日益成为高新技术生长点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贡献点,也日益成为具有较高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目前,农业产业在世界各国主要呈现出四大发展趋势。

  1、高科技

  向高科技密集的集约化、精确管理方向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在农业上得到了应用,形成了围绕农产品生产的协作配套体系,积极推动了高科技密集型农业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农业技术的不断反馈与革新,使得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农业成为国家农业获益的产业。例如智能化系统使得农业由经验化生产管理到如今的科学化管理,温室大棚内的精量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化的农产品保鲜储藏技术消除了时鲜产品的季节影响等。

  2、高生态

  向资源节约、产品和环境安全的生态型方向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快速消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生产优质安全的生态型产品已成为农业追求的方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业提出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模式转变的要求,对于高档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再加上不同国家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对于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挑战。因此,农业环境保护、安全产品生产以及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3、多元化

  向区域优势突出的多元链型、多功能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由于各地资源禀赋等立地条件的不同,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调依据优势进行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借助这种区域化优势,实现了农产品加工的多层次和多环节的转化增值,促进了产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由单一型向多元链型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例如玉米在美国就有200多种加工产品,增值数倍至数十倍,效益显着。多元化不仅体现在产业链的延伸上,也体现在自身的多功能上,兼顾了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价值的挖掘。例如世界各地农业观光园、农家乐等农业服务业的兴起,充分显示了农业多功能的发展趋势。

  4、一体化
  
  世界现代农业正向全球一体的标准化商品型方向发展。由于现代化交通物流条件的改善,加速了大区域范围的农产品交易乃至全球贸易的发展。世界很多国家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生产、加工、储运和营销检测等体系,制定包含农业生产和加工以及农产品质量标准等一系列措施,加速了农业向着全球一体的标准化商品型方向发 展。例如我国畜牧业标准化程度就比20世纪90年代提高了1/2——2/3,美国78.5%的农产品物流链条为“生产地——配送中心——超市与连锁店——消费者”。

  (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增长方式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方式处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农业是经济发展的母体与起点。农业对社会分工的产生及其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部门所以能够独立化的自然基础”;“超越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超越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分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而超越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借助农业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可以说,农业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向技术、资金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这对于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是整个国民经济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与基础。当然,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

  (三)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

  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的30多年里,发展中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部门一农业,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巨大变革。这一变革进程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促进商品农业的发展,适应和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保障人口所需的粮食和各种基本消费的供应,提供工业化所需的原料、资金和廉价劳动力。农业的这种变革是在工业化推动下的现代化进程,它既反映在生产规模上量的水平扩大又包含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方面质的提高。而且,这一进程涉及到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体制的根本变革,并与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因此,农业的发展,也就是农业现代化进程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其进展速度是缓慢和曲折的,并受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种种制约。

  尽管如此,在争取农业发展和持续稳定增长方面,发展中国家和世界有关机构组织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作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积累了大量经验。

  1、不断认识和确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应用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推动集约化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关键。

  3、建立和健全开放性的商品生产市场机制,扩大和完善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三农问题”
  

  (一)新时期“三农”问题呈现出三大特点

  1、农村——落后地区特点(1)城乡差别继续扩大(2)农村城镇化程度低(3)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2、农业——弱质产业特点(1)农业生产力水平低(2)农业市场化程度低(3)农业的比较效益低(4)农业组织化程度低3、农民——弱势(贫困)群体特点(1)农民综合素质较低(2)农民生活水平低(3)农民收入增长幅度缓慢(4)农民就业压力大
  
  (二)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

  1、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基本制度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进程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经济社会全局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基本现状。同时,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农村资金向城市转移主要是通过强行压低农产品价格,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把一部分农民的收入强制转化为工业化启动资金。

  由于国家在发展工业和农业、对待城市和农村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造成了城乡二元制结构。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逐步优化,但二、三产业层次不高、比重仍然偏低,特别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有限,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落后等。因此,必须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人口的比例,鼓励农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打破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经济体制。

  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土地资本化

  国家出于稳定农村大局的考虑,严格限制土地产权的私有行为,加之其他各种社会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影响了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开发,规模经营进程艰难,专业化分工难成气候。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对有条件、也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进行组织协调,使农民手中的土地使用权得以流转,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土地集中连片,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也改变了有些农民“亦工亦农”的兼业状态,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对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的土地,实行有偿转让,使他们在土地流转的收益中获得进入城市的安置费用,使农村土地逐步向有能力的个人和企业集中,这样才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首先,在国内,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弹性逐渐降低。同时,在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也难以扩大的背景下,只有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加城镇人口,才能解决农产品的过剩问题。其次,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3%,只有加快城镇化的进程才能实现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在农产品供需大体平衡的情况下,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是由农业生产水平决定的,而是由居民消费水平决定的。只有加快城镇化才能提高农民收入。

  4、推动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新户籍制度。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户籍管理制度。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应实行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有差别的户籍管理办法:适当控制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尽量放开小城镇。

  参考文献:

  [1]陈玲欢,肖贝.三农问题呈现出的特点及其解决途径.湖南农业科学.2010
  [2]党国英.三农问题在变化农业竞争力问题凸显.粮油市场报.2011年5月21日
  [3]张学英.从典型国家城镇化发展看我国城镇化道路选择[J].技术经济与管理.2003
  [4]谢云,雷海章.新时期农村城镇化的制度因素与对策[J].农村经济.2005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农学毕业论文
返回:农业基础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