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自2010年争创“全区肉牛产业大县”以来,紧紧围绕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富民为先、产业为要、以人为本、富民强县”的主题,按照“抓扩繁、打基础、增后劲;抓育肥、出效益、强实力”的发展思路,以畜禽良种繁育、标准化饲养、秸秆加工调制等技术为支撑,通过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着力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采取制定优惠政策、整合涉农项目、积极联系小额担保贷款等有力措施,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了肉牛养殖业的发展步伐。但在发展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影响了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从实际出发,总结出同心县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建议及对策措施。
1 基本情况
同心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全县辖13个乡镇196个行政村,回族聚居相对集中,当地回族群众有着丰富的牛羊养殖经验,人工种草面积大,饲草料来源途径广泛。自2010年以来,全县累计建成并饲养营运的养牛场(小区)达80个,年牛饲养达26万头(存栏牛117 320头,出栏牛142 560头),肉牛产业总产值达1.5亿元。
2 存在的问题
(1)育肥牛年龄越来越小,过去是4岁以上的退役老牛居多,现在绝大部分是3岁以下的小牛,任其发展下去,牛源将越来越紧张。
(2)可繁殖母牛价格涨幅过大,说明可繁母牛数量偏少,全县各乡镇正大量从外省购进母牛。
(3)营养物质搭配不平衡,能量饲料品种单一,如黄豆、菜籽、胡麻饼,很少将其搭配使用;矿物质饲料一般只注意Ca、P和食盐的供给,所使用的骨粉一般自制,结果造成供应不足等问题。
(4)非蛋白氮饲料使用率低。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在饲料中添加的尿素,常因用量不准确或与其他饲料混合不当及管理不善造成肉牛中毒事故。
(5)繁殖、育种技术落后。初配年龄偏小,许多养殖户在肉牛12~14个月龄就配种,认为妊娠不影响身体发育,又可提前受益,妊娠期内又不注意饲养管理,其结果往往造成初胎难产、犊牛出生后,生长、发育迟缓,同时也使母体本身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造成终生体重不足和产肉量不高。
(6)犊牛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个体养殖户在犊牛培育上早期不注意早期补充饲草料,使犊牛消化器官未能得到锻炼而降低了犊牛的培育质量,造成其后消化器官容量小、采食量少,消化能力差,日增重必然也低。
(7)资金不足、信贷困难。有许多养殖大户,资金周转缺口大,信贷又困难,只能维持原有的经济形式。因此需要政府从扶贫、信贷资金上加大扶持资金,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鼓励群众退耕还草养牛,寻求更高的经济增长点。
(8)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企业。肉牛养殖以农户散养具多,没有龙头企业拉动,管理粗放,效益低,不能形成“统一供种,统一防检疫,统一饲养标准,统一销售”的管理格局。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养牛户以初级产品形式(犊牛或牛肉)销售,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效益低,收入少。
3 对策措施
3.1 推行标准饲养
(1)引导个体养殖户选用正规饲料厂的育肥肉牛精料作为补充料,也可选用其生产的专用预混料或浓缩料,并按其推荐配方进行配制饲喂。
(2)合理使用尿素。正确用量:成年肉牛尿素最大添加量为150 g/d,添加时量由少到多,在7 d添加至最大量,犊牛应减半饲喂,3次/d喂前、喂后禁止供给饮水,中间如停喂2 d以上,须重新开始添加,这样可促进肉牛增重。
(3)做好犊牛的饲养管理。为了提高犊牛的培育质量,要作好早期补充草料,草料于初生期结束后就应提供,开始可由其自由采食青干草。同时,按犊牛的生长和特点配制犊牛料,当采食量达到0.5 kg/d以上时便可断奶,断奶后精料采食量会迅速增加,待其采食量达到2 kg时不再增加犊牛料,只供给充足的青粗饲料即可。
(4)掌握最佳初配年龄。肉牛初配时间应以体重为主要依据,初配体重以300~400 kg为宜,18月龄以上;同时大力推广冷配技术,提高肉牛品质。
3.2 政府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建设
搞好产品深加工,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增加养牛户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全区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3.3 加强品种选育工作
有目的地培育牛群在类型上的差异,以便使畜群的有益性状继续保持和扩大到后代中去。将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体或类群,采用同质选配的方法就可以将该品种这方面的优良性状继续保持下去。采用此法,在一个品种内建立若干个品系,每个品系都有其特点,以后通过品系间的结合(杂交),即可使整个牛群得到多方面的改良。
以“贵州刺梨.维C之王”作为核心理念,持续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继续在央视、人民网、贵州卫视、广州卫视等投放刺梨公益广告,强化“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建设,扩大“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影响力。...
第6章赣州市茶油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及对策6.1赣州市茶油产业发展战略选择通过对赣州市茶油产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该市茶油产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一个矩阵分析,根据矩阵分析得出的结论再进行一个战略选择,有利于更...
肉牛产业是西畴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县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是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实现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是落实三农大规划的具体体现。发展肉牛产业已成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的重大战略和增加群众经济收入...
1基本情况近年来,崆峒区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把牛产业发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按照特色优势产业扩量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万千百十规模养牛工程,狠抓肉牛养殖小区建设、玉米秸秆转化利用、基础母牛保护和冻配改良技术应用等关键环节...
绥江县地处云南东北端,四川盆地边缘,面积761平方千米,海拔290~2054米,耕地18500公顷,其中水田3433公顷,人口14万,主要作物是玉米、水稻、小麦、油菜、魔芋,以及近年发展迅速的半边红李子。绥江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民收益甚低,加之向家坝电站又淹没200...
2基本理论2.1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领域的延伸及具体体现。早在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关于可持续农业及农村发展的意义: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制变化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动植物...
摘要呼伦贝尔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是我国欠发达地区。肉羊产业是呼伦贝尔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得天独厚的广阔草原与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为肉羊生产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
大姚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山区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1.7%,山区经济的发展优势在山,潜力在林,念好山字经,发展核桃产业是山区经济发展的好出路。核桃树作为我国传统的优良乡土树种,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很高的经济价值。大姚县栽培核桃历史悠久,大...
第三章民勤县肉羊产业发展存在问题3.1肉羊产业科技水平急需提升民勤县的养羊规模比较大,但是纵向上和全国的一些养羊强县相比,无论是良种覆盖率、优质肉羊比重等科技进步指标,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引起重视,民勤的肉羊产品不光在国内打不开市场,甚...
摘要近年来,民勤县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和实际,瞄准自身资源禀赋,抢抓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