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机械化论文 >

水稻育插秧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措施与问题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8-21 共3363字

  杭州市富阳区是浙江省重要的水稻生产区,2012 年水稻种植面积 1.066 7 万 hm2左右, 占粮食播种面积的 70%. 但该区水稻栽植环节仍然以人工作业为主,“脸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手种田”的传统栽植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并且用工量多,人力生产成本高。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逐步转移,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产品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农民迫切需要先进的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 但因现阶段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农机农艺融合问题研究得还不够,相对滞后矛盾凸显,成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软肋”.近两年来,杭州市富阳区在上级主管和业务部门的指导下, 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引进示范工作,积极组织技术培训班、现场操作会、机插效果观摩会等,发放有关宣传资料及技术操作规程、 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等资料。通过一系列宣传示范,水稻机械插秧技术得到当地农民和种粮大户的认同,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1 示范与推广应用基本情况

  1.1 建立试验示范基地

  通过示范与推广应用, 在全区建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基地 2个,分别是富阳元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富阳小庆粮油专业合作社。

  1.2 推广应用水稻机插

  选择洋马、久保田、井关系列插秧机作为富阳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生产的主要机具, 并对选择的插秧机大力引进推广。2013 年全区新增水稻插秧机 17台(其中高速乘坐式插秧机 16 台,手扶步进式插秧机 1 台),播种流水线 1 台,种子催芽器 2 台。 2014年新增水稻插秧机 18 台(均为高速乘坐式插秧机),播种流水线 1 台,床土处理设备 1 台。 截至 2014 年 8月,全区水稻插秧机的保有量 126 台(其中高速乘坐式插秧机 110 台,手扶步进式插秧机 16 台)。通过机具引进,提高了全区水稻机插能力,两年来,全区推广应用机械化育插秧作业面积达到 4 935.8 hm2, 除个别偏远山区乡镇外,全区近 90%的乡镇开展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 实施点机插面积详见表 1.

  1.3 加强宣传与培训

  为加大示范与推广应用力度, 近两年来先后组织水稻机插农机农艺座谈会 3 次,技术培训班 2 次,水稻机插现场操作会 1 次,观摩会 1 次,累计参训人员 274 人次, 累计发放有关宣传资料及技术操作规程、 农机与农艺配套技术等资料 870 余份。 通过宣传、培训和研讨,进一步加强了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一套本土化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操作规程, 并在全区范围内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进行规范和指导。【1】

  
  2 推广应用实施效益分析

  通过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 充分发挥水稻机械化育插技术节本增效、稳产高产的优势,体现水稻连片种植条件下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生产效率和规模效应, 推进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2.1 经济效益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凸现节约水肥、 节省秧田、省工节本、高产稳产的特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 近两年来共推广机械化育插秧面积4 935.8 hm2, 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增加 768 kg/hm2,产值增加 2 457.6 元/hm2(干谷按 3.2 元/kg 计算)。

  2 个示范基地的生产成本对比见表 2【2】

  
  2013 年机 械化 育 插秧 作 业 比 人 工作 业 平 均 节约成本 1 450.5 元/ hm2,2014 年机械化 育 插秧 作 业比人工作业平均节约成本 1 600.5 元/hm2.

  2.2 社会效益

  一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大大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开发耕地,扩大种植面积,减少农田抛荒,提高粮食自给水平, 缓解供需矛盾, 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三是可以促进水稻生产产业化、规模化,稳定和保障粮食产品有效供给,维护粮食供给安全。

  2.3 生态效益

  水稻机械插秧实行宽行密株,透光、透风、透气性能好,有利于防治稻飞虱、纹枯病和增强水稻抗倒伏性能,比手插和抛秧可少施 1~2 次农药,大大减少农业污染和提高稻谷品质。

  3 主要组织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实施要求,及时成立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和实施技术指导和推广工作,并建立区、镇、村三级技术推广网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措施落实。

  3.2 广泛开展宣传介绍,营造推广氛围

  通过编印发放技术、宣传资料,召开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现场会、观摩演示会,广泛宣传和示范,有针对性地宣传水稻机插秧效率高、插秧质量好、产量高、劳动强度降低的技术优势,提高广大农户对水稻机插秧技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营造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的良好氛围。

  3.3 抓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机具操作员的操作水平

  一是利用区农业局、科协、科技局组织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开展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的宣传,使广大农户了解该项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二是单独或与乡镇农业服务站联合举办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作业现场会,提高农户对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的感性认识;三是在关键生产季节,到重点乡镇(街道)举办技术培训班, 讲解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提高农户对该项技术的理性认识。

  3.4 做好机具售后服务工作

  一方面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手把手的培训、示范、操作演示,使操作人员及时了解机具的性能、特点和操作方法,掌握维修保养要点;另一方面,积极联系生产企业和经销商, 督促他们备好备足各种机具易损件,做好机具的售后服务工作,对出现的机械故障尽快加以排除, 确保农户在水稻机械插秧季节能顺利使用机具,不误农时。

  3.5 加强农机农艺结合

  坚持农机、农艺技术协调发展,优势技术集成整合。多次召开农机农艺融合座谈会,通过与农艺专家的交流座谈,建立农机和农业部门的合作机制,共同做好水稻品种选择、育秧、植保、大田管理等技术指导,做好插秧机的选型配套、对比试验,制订完善本地区的标准化育插秧技术规范。

  4 主要技术措施

  4.1 水稻机插秧苗播种机械化技术

  推广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离不开播种机械化技术。传统的人工播种,农民是在大田中劳作,整秧板、摆盘、放泥、播种、覆土等每一道工序都是在泥泞的水田中进行,其劳动强度不亚于人工插秧。采用播种流水线播种,不仅铺底土、喷水、播种、覆土等工序由机械代替人工一次完成, 而且播种流水线一般在场院进行生产,极大地改善了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

  4.2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机械化插秧的作业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同一块田不同的机手来作业,由于经验、操作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作业质量也各不相同。为此富阳区积极进行试验示范,从大田耕整、插秧机调试、插秧机田间行走路线等方面着手, 结合富阳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多次试验、比较,获得了比较完整的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业主要技术要点, 为保证水稻机插作业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4.3 机插秧苗大田管理技术

  积极联系农艺专家,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制定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措施,以促进秧苗早发稳长和低节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足穗、大穗,从农艺上为机插水稻的良好生长提供了技术保障。

  4.4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依照配方施肥技术原理, 通过开展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摸清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状况,获得、校正配方施肥参数, 建立不同作物、 不同土壤类型的配方施肥模型。 土壤肥料方面专家对示范点的土壤取土化验,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制定出了合理的施肥方案, 不仅减少了肥料的浪费,而且保护了生态环境。

  5 存在问题及建议

  通过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应用, 富阳区的水稻机插率有了显着的提高,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育秧难度大。 机械化插秧要与秧苗培育技术、栽插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农艺技术相配套,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一定的难度,对秧苗质量要求高,育秧技术农艺复杂,不易掌握,秧苗培育不好,机械化插秧就难以完成。二是操作技术要求高。由于现在推广的插秧机都是一些新型、高性能插秧机,其性能和技术要求较高, 如操作不当易出故障或影响机插质量。三是农机与农艺需要进一步融合,才能提升育秧水平。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种粮大户、合作社和农业公司投资兴建工厂化育秧设施, 逐步形成商品化供秧模式,以解决个人单户育秧劳动强度大、成本偏高、秧苗成活率偏低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加快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机械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