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种养殖业、种植业,用传统方法,没有竞争优势,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而通过种养结合发展循环利用,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增效手段,也符合现代人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
黄鳝是名优淡水鱼类,历来价格不菲,营养价值也较高,被消费者所推崇。蚯蚓是鳝鱼的优质活饵料,利用各种动物粪肥及作物秸秆就可养殖成功。而蔬菜的根系能充分吸收水中的营养元素及鳝鱼的排泻物,使水变得清澈嫩爽,得以充分净化,再循环进入鳝鱼池重复利用。同时蔬菜池中进口处放一定数量的蚯蚓,专门吃水中鳝鱼的排泻物。
1 蚯蚓养殖
利用农村作物秸秆及各种动物粪肥养殖蚯蚓,品种以大平2号为好,采用专门的塑料大棚,常年生产,供鳝鱼的活饵料。同时在蔬菜种植池的进水口附近投放一定量的蚯蚓,数量视鳝鱼数量而定,以能够消耗这些粪污为好。定期收取蚯蚓,饲喂 鳝 鱼,不 足 部 分 可 适 当 补 充 一 些 配 合饵料。
2 黄鳝养殖
2.1 养鳝池建造
在温室棚内,按长方形设计,每个池为2m×3m×0.6m。四周顶部设防逃壁檐,两端高出池底20cm,分别在两端设进水口和出水口。池底铺粗砂,出水口设防逃网,多池串联,一般不超过十个,一串为一组,可以有多组。在上游设一个小型蓄水池,保存从蔬菜池由虹吸过来的清水。养殖池一般保持24cm水深及10cm厚的粗砂。在水池中放一定量的水草,供鳝鱼呼吸及遮阳之用。
养殖池几个死角要抺成钝园形状,以利于水循环及黄鳝活动。进水口与池壁60°角以利于水循环。水泥造面灰应用墨汁掺兑成黑色,以利于寒冷季节增温。
2.2 养殖黄鳝
2.2.1 鱼种放养首先选择体质健壮,规格一致,体色鲜艳,无外伤的苗种。规格为25~30g/尾,投放密度100尾/m2,投放密度可视情况适当调整。投放前,将水的几个重要指标进行测定,如溶氧、氨氮等,也可提前放一些其他的鱼试水,看水质是否合格。入池前用30~40g/L食盐或高锰酸钾消毒。
2.2.2 养殖饵料以蚯蚓、蝇蛆等为鲜活饵料,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2.2.3 投饵驯化入池三天后进行投饵驯化,驯化期约15d,开始在傍晚投喂,然后逐渐提前到下午14:00-15:00或上午10:00。每日投饵量为其体重5%左右,早晚2次。对黄鳝的投饵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池中应放一些水草,以利于鳝鱼在上面呼吸,同时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2.2.4 日常管理每半月一次,开大流水阀门,从上游开始用工具搅动砂底,冲洗砂石中的残渣粪便等污物。经常巡池,观察水质、水温情况,同时注意防范猫鼠等的侵害。池水温度要控制在18~28℃,不能忽冷忽热。
2.2.5 鳝病防治每15d消毒一次,用生石灰5~10mg/L,同时关闭阀门,使池水停留一定时间,达到药浴防病效果。如有发病,可用0.7mg/L硫酸铜或0.2mg/L敌百虫进行治疗。
3 蔬菜种植
蔬菜种植池,也是水泥和砖砌成,长条形,水泥造面、打底。池底高于黄鳝池水面5~10cm,便于排水,池宽2m左右,池深30cm,长度可根据情况自定。池中设自动虹吸装置。池中放置陶粒,用来定植蔬菜。在陶粒中掺一定比例粗贝壳砂或生石灰碎块,以调节水的pH值,使pH值经常保持在中性偏碱一些,为7~8之间。池中水每隔20min利用虹吸原理清空一次,以利于根系发育。在上游蔬菜池中同时放一定数量的蚯蚓,用以清理水中的各种污物。
一般1.36kg鱼配1m2蔬菜,同时进行动态调整,菜不要一次性收获,应该轮种轮采,每次采不超过1/4。
根据情况配备微动力水泵,用于抽取黄鳝池中的水,先注入到储水池中,然后流入到蔬菜池。
利用虹吸原理,当蔬菜池中水位到20~24cm时,自动进行放水,约20min一次。利于陶粒中微生物有益菌吸收氧气,促进根系健康生长。
4 小结
通过一个大棚内的鳝鱼、菜共生,以及相应的蚯蚓、蝇蛆等养殖,充分利用各环节的优势,做到互生互惠。从而降低了综合生产成本,同时也达到了绿色环保,生产无公害鳝鱼和蔬菜的目的,同时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可创造极大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全椒县有近20万亩低洼稻田适宜发展稻虾连作、共作:2013年按照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关于组织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的通知》(皖渔技[2013]02号)文件精神要求,全椒县大力发展稻田养殖和稻虾连作,改变农民养殖结构,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稻田生态种养技术是一种采用共作或轮作的方式在稻田中养殖水产动物的方法,从而在稻谷收获季节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福建的内陆山区素有稻田养鱼的传统,但在20世纪80、90年代,由于集约化养殖的兴起,稻田养殖水产动物一度被认为是低端、过时的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