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泽州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培肥情况
1.1 泽州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
泽州县土壤养分平均含量见表 1.【表1】
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为 16.3~32.47 g/kg,平均 值 为 26.78g/kg,属 二 级 水 平 . 全 氮 含 量 变 化 为1.26~1.70 g/kg,平均值为 1.43 g/kg,属二级水平。有效磷含量变化为 11.09~19.72 mg/kg,平均值为 13.26 mg/kg,属三级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为 127.64~207.66 mg/kg,平均值为 161.85 mg/kg,属二级水平。土壤缓效钾变化为681~1 206.7 mg/kg,平均值为 890.44 mg/kg,属二级水平。
1.2 泽州县耕地土壤培肥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大多外出打工,因种地时间有限,导致耕作简单、粗放,肥料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土壤后,便不再进行其他作业。同时,因有机肥的施用会消耗更多的人力和时间,而且肥源不足,目前很少有农民使用。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则更少。近几年,虽然在农业部门的大力推广下,小麦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培肥措施的实施面积逐年增加,耕地的肥力情况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 耕地土壤培肥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中低产田面积较大
中低产田是指存在各种制约农业生产的土壤障碍因素,产量相对低而不稳定的耕地。泽州县有耕地面积48 220 hm2,中低产田面积 33 531.6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9.5%,根据土壤主导障碍因素的不同,泽州县中低产田可划分为 4个类型:坡地梯改型、干旱灌溉型、瘠薄培肥型、障碍层次型。
泽州县中低产田类型面积统计见表 2.【表2】
泽州县中低产田面积大的主要原因:①自然条件因素。全县地形复杂,坡、沟、梁、峁、垣俱全,缓坡梯田和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②农田基本建设投入不足,改造措施力度不够。③水利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配置不合理,水利设施不完善。④农民没有自觉改造中低产田的积极性。
2.2 施肥结构不合理
施肥结构上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四重四轻”:①重经济作物,轻粮食作物;②重成本较低的单质肥料,轻价格较高的专用肥料、复混肥料;③重化肥,轻农家肥,有机肥与化肥施用比例严重失调。④重化肥施用数量,轻氮、磷、钾合理配比。
2.3 施肥方法不当
农户为图简便,施肥大多采用“一炮轰”的方式,把所有肥料一次性施入作基肥,致使作物生长后期肥力不足,影响产量。撒施肥料的现象仍然存在,氮肥易分解、挥发,浪费严重,磷肥吸收利用率低下。
2.4 培肥地力观念差
要提高单产,提高复播指数是重要途径之一。但复播指数过高,耕地得不到休养,地力恢复差。泽州县主要耕作模式为小麦、大豆一年两作,茬口简单,土壤养分利用不平衡,还易发生病虫害。
3 解决问题的对策
3.1 多种渠道提高土壤肥力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措施是:①广种饲草,增加畜禽,以牧养农;②种植绿肥,实施绿肥压青;③大力推广小麦玉米秸秆还田。
合理轮作,协调利用土壤养分。通过不同作物合理轮作倒茬,保障土壤养分平衡。大力推广粮、油轮作,玉米、大豆立体间作、套作,小麦、大豆轮作等技术模式,实现土壤养分的协调利用。
3.2 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力度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不同作物的营养需求,确定不同肥料品种及其准确的施用数量、适宜的施用时期和恰当的施用方式,以达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合理配比,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配比,以及基肥和追肥的合理配比。制定出科学的施肥方案,一方面指导配方肥的生产,方便农户施用,另一方面引导农户按方配肥、合理施用,多管齐下,促进全县粮食产量的持续稳定增长。
巧施氮肥。速效性氮肥在施用过程中易分解、挥发、渗漏,所以施用氮肥时要做到:①深施,防止其分解、挥发,施肥深度 5~10 cm 为宜。②避开雨淋,防止渗漏、淋失。③中后期适当追肥。根据不同作物的阶段性营养特征,确定合理的基肥与追肥比例和适宜的施肥时期,以满足作物养分敏感期和快速生长期等关键时期的养分需求。
稳施磷肥。泽州县地处黄土高原,属石灰性土壤,土壤中的磷易被固定而不能发挥肥效。因此,施用磷肥要在保证数量的同时,采取沟施,即把肥料施入播种行内;或采取穴施,肥料直接施在作物根系附近,以免其被固定,提高肥料利用率。另外,增施人粪尿、畜禽肥等有机肥,其中的有机酸和腐殖酸可促进非水溶性磷的溶解,提高磷素的活力。
因地施用钾肥。泽州县土壤中钾的含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短期内不会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但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土壤中有效钾的含量也会处于不足状态,应定期监测土壤中钾元素的动态变化,及时补充钾素。
重视施用微肥。作物对微量元素肥料的需要量虽然很少,但它对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却有大量元素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土壤养分测试结果看,全县土壤硼、锌、铁、铜、锰等含量均不高。按作物的需求合理补施微肥,增产效果很明显,如玉米施锌等。
3.3 因地制宜改良中低产田
泽州县中低产田面积比较大,影响了耕地产出水平。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类型的中低产田,对症下药、分类改良,消除或减轻土壤中的各种障碍因素,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3.3.1 坡地梯改型田的改良利用措施
对坡耕地,要粮、林、草并重,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和牧草种植面积;对缓坡梯田,要采取里切外垫,大平大整,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新建梯田,要施用土壤改良剂,加快土壤熟化。
进行耕作培肥,3 年内深耕一二次,增施有机肥料2 000 kg/0.067 hm2,连年进行。
3.3.2 干旱灌溉型田的改良利用措施
这类地区具备水资源开发条件,可增加适当数量的水井,修筑一定数量的调水、蓄水工程,扩大灌溉面积。积极发展管灌、滴灌为主的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3.3 瘠薄培肥型田的改良利用措施
客土改良,增加有效土层厚度。有效土层厚度应大于100 cm.积极推广小麦、玉米秸秆还田中间膜,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以肥改土,以土保肥、保水的目的。实施粮豆间作,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料,施用量 2500~3500kg/0.067hm2,连年进行。
3.3.4 障碍层次型田的改良利用措施
采取机械深松、深耕措施,打破犁底层,增加活土层,改善土壤结构,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实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培肥土壤,有机肥施用量 2500kg/0.067hm2.
0引言土地利用作为人类利用土地各种活动的综合反映,是影响土壤肥力变化最普遍、最直接、最深刻的因素。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以及改变管理措施可导致土壤性质的变化以及土地生产能力的改变。因此,认识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对于了解农田生态过程和科...
针对微生物化肥对于土壤的改良作用以及其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相关人员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0引言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粮食安全最基本的约束因子。开展耕地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的调查,可以了解耕地的生产性能、准确评价耕地质量,对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国内外学者都非常重视耕地土壤的质量状...
由于茶树的自身代谢作用、氮肥的过量施用以及环境恶化等原因,茶园土壤酸化日趋严重。相关调查研究表明,苏、浙、皖3省茶园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由1990~1991年的59.4%下降到了1998年的20.3%,重庆市约有80%的茶园土壤处于不适宜茶树生长的pH范围,福建省宁德市...
农田土壤养分淋失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资源浪费,进而给经济效益造成损失,其中氮(N)、磷(P)的淋失还给水体环境带来潜在威胁。所以,如何采取措施减少土壤养分淋失、提高养分利用率,是人们长期以来关注的问题。生物炭(biochar)是生物质在低氧环境下,...
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汇的载体,其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大气CO2浓度显着的改变。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增温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仍存诸多未解决的问题。综...
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土壤有效磷是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部分,其含量高低是反映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指导合理施肥和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河南省安阳市龙泉镇有1700多年的花卉栽倍历史,是全国著名的花卉之乡。近年来,该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了龙泉花木生产的发展。全镇花木种植面积已达到1SOOhm2,花木品种达到1500多个,年总产值1.54亿元。一、区域概况龙泉镇位于太行山麓东侧,境...
冻融交替是东北地区土壤常见的温度变化现象。通过室内模拟冻融循环方法,分析秸秆生物炭输入对冻融期东北地区棕壤有效磷影响规律及机理,探讨生物炭还田对东北春季作物生长初期土壤养分供应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在0~5次冻融循环中冻融次数对有效磷含...
土壤是具有一定肥力、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和支撑作用并位于陆地表层的疏松地层,一般含有固体、液体和气体3种物质.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构成了土壤的固体物质,水分是土壤液体物质的主要成分,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即土壤中气体成分.土壤中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