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力特有机物料秸秆腐熟剂是江苏天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为验证该产品在金湖县麦稻轮作条件下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的使用效果,特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田选择在银集镇天堂村 3 组,由于交通便利而易于观察并便于管理,且具有代表性,田块方正、田面平整、肥力基本均匀、排灌方便、种植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
试验田远离村庄、公路.小区间筑埂相隔,试验点田块地力中等.参试腐熟剂为微力特有机物料腐熟剂(江苏天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验点水稻品种为当地主推品种皖稻 153.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 3 个处理,分别为:无秸秆还田(A)、全量秸秆还田(B)、腐熟剂+全量秸秆还田(C),重复 3 次,每个小区面积36 m².腐熟剂的用量为 30 kg/hm².
1.3 试验实施
每个处理的秸秆量基本相同,秸秆还田方式为当地主推方式-机械化全量还田.即在小麦收获后,将小麦秸秆及腐熟剂、肥料均匀撒施后,用大型机械将小麦秸秆翻入土中,然后放水泡田[1-2].施肥按测土配方施肥要求进行 .基肥 :施45%复混肥(15-15-15)375 kg/hm²、碳铵 225 kg/hm².追肥:返青肥施尿素 150 kg/hm²,穗肥施 45%复合肥 187.5 kg/hm².灌溉、除草、防病治虫等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按高产栽培要求进行,各处理田间农艺措施一致.6 月 19 日施肥旋田,6 月20 日人工移栽,6 月 26 日追施返青分蘖肥和除草剂 ,8 月 7日追施穗肥.7 月 20 日防治二化螟、纹枯病,8 月 2 日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8 月 12 日防治稻纵卷叶螟、稻曲病、稻飞虱,8 月 19 日防治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飞虱[3-5].
1.4 观察与测定
1.4.1 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试验前采集供试田块 0~20 cm耕层土壤样品,对其理化性状分析.
1.4.2 秸秆腐熟情况测定 .定期测定秸秆腐熟程度 . 秸秆腐熟剂使用后 10、20、30 d 和成熟期对秸秆外观和腐解程度进行调查[6-7],并调查水稻苗情动态、生育进程、病虫发生、倒伏等情况.
1.4.3 测产与实产.收获前进行田间测产 ,每小区采集 5 株样品,进行室内经济性状考察.水稻收获后,各小区单打单收,计算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秸秆腐熟剂对小麦秸秆的腐熟效果
从试验点的考察情况看:使用腐熟剂的处理秸秆颜色、气味、软化程度 3 个方面考察变化较明显,施用秸秆腐熟剂后 10 d 秸秆基本被软化(不施秸秆腐熟剂秸秆稍硬),10~20 d 未施腐熟剂秸秆颜色由微黄色变为黑黄色 ,气味由霉味变为酸臭味,在施用秸秆腐熟剂 10~20 d 秸秆颜色变化由褐黄色变为黑褐色,气味由霉味变为臭味;施腐熟剂 20 d 后秸秆开始腐烂,颜色由黑褐色变为黑色,气味由腐烂味变为烂泥味,秸秆全量还田施用秸秆腐熟剂的处理小区(处理 C),与秸秆全量还田不施腐熟剂的处理小区(处理 B)相比,施用秸秆腐熟剂均能显着加快秸秆软化腐烂(表 1).施用微力特有机物料腐熟剂后秸秆失重率测定结果见表 2.
2.2 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在水稻栽插后 10 d,施用腐熟剂对水稻株高及茎蘖数的影响不大.在水稻栽插后 20 d,施用腐熟剂产品的处理,株高及单株茎蘖数略有增加,在水稻栽插后 30 d,与处理 A、B 相比,秸秆腐熟剂处理的水稻株高及单株茎蘖数均有一定增加(表 3).
2.3 秸秆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对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测定,分析施用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其结果见表 4.
2.4 秸秆腐熟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根据成熟期田间考查秸秆还田处理均比无秸秆还田处理产量高,以秸秆全量还田+微力特有机物料腐熟剂处理产量最高,比无秸秆还田处理平均增产 799.5 kg/hm²,增产率达9.1%,比秸秆全量还田平均增产 298.5 kg/hm²,增产率 3.2%;秸秆全量还田处理比无秸秆还田处理平均增产 501.0 kg/hm²,增产率 5.7%.从穗粒结构看施用秸秆还田处理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比无秸秆还田处理高,以秸秆全量还田+微力特有机物料腐熟剂处理产量最高,这是因为施用秸秆还田的土壤造成对水稻中后期养分供给的增加以及水稻根系生长土壤环境的改善,从而促进了有效穗数、穗粒数增加和结实率、千粒重的提高增加了产量(表 5).对各处理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处理间差异达极显着水平(表 6),经新复极差测验,秸秆全量还田区、秸秆全量还田+微力特有机物料腐熟剂处理区、与无秸秆还田对照区达极显着水平,秸秆全量还田+微力特有机物料腐熟剂处理与秸秆全量还田区处理间达显着水平(表 5).水稻田施用秸秆腐熟剂进行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具有相当理想的增产效果.
2.5 施用秸秆腐熟剂的经济效益分析
对处理 C 产投比进行计算:施用秸秆腐熟剂的平均产出=增产稻谷×稻谷价格=298.5 kg/hm²×2.7 元/kg=805.95 元/hm²;平均投入=腐熟剂用量×腐熟剂价格=30 kg/hm²×6.5 元/kg=195 元/hm²;产投比=805.95∶195.00=4.1∶1.0.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应用秸秆腐熟剂对水稻株高、单株茎蘖数均有一定影响,分蘖前期影响不大,后期影响较大,各项均有所增加.在稻麦轮作区,在水稻栽插前对小麦秸秆实施全量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能显着加快小麦秸秆软化腐熟,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增产增效明显[8-9].因此 ,推广施用秸秆腐熟剂是加快秸秆腐熟转化,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耕地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4 参考文献
[1] 莫福圣,秦绣勤,潘新华,等.水稻秸秆还田应用腐熟剂试验示范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8):171-172,174.
[2] 邓国英.不同秸秆腐熟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作物研究 ,2013(3):249-251,254.
[3] 覃芳花 ,卢森香,潘明权,等.不同秸秆腐熟剂筛选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13(19):60-62.
[4] 覃杏芬 ,梁红 ,张永龙,等.五种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比较试验[J].吉林农业,2011(6):98-99.
[5] 段亚冰,陈洋洋,康业斌.F1 菌株对玉米秸秆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9(4):30-33.
[6] 张传辉,杨四军,顾克军,等.秸秆还田对小麦碳氮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3(6):214-219.
[7] 高翔.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 ,2010(12):130-133,140.
[8] 杨文兵,胡正梅,杨长斌,等.不同秸秆腐熟剂在湖北省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190-192,194.
[9] 王建光 ,常志州 ,黄红英 ,等.秸秆腐熟剂对土壤微生物及养分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3):161-168.王仁华等:微力特有机物料腐熟剂应用效果研究.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农垦区,肩负着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任。以灌溉为特征的绿洲农业是新疆的经济基础,维系着全疆95%以上人口的生计[1],在社会经济和民族和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国以来绿洲土地一直面临人口增加所带来的垦植压...
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小麦实现了连年增收。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据农业部调查,化肥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超过了40%。只有科学、合理地施用肥料,才能发挥其增产效应。目前农资市场上化肥种类繁多、养分含量各异,农民对化肥了解不全面,导致选择肥料...
施用有机肥培肥地力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农业得以发展的悠久传统和精华所在。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各种无机、化学肥料由于见效快、使用方便而广泛应用,直接导致有机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比例下降。据农业部农技...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资源在不断消耗,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而利用有机肥料参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再利用和培肥土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绿肥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其鲜草中养分含量丰富齐...
中国南方是水稻的主产区,其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水稻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但其中低产田占据相当大的比例[1-2]。因此,提高我国南方中低产水稻田的供肥能力显得尤其重要。紫云英是中国的主要绿肥作物,在培育土壤、改善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减...
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全县21.5万人,玉米面积25万亩,谷子5万亩,蔬菜2万亩,是代县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2009年开始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三年来,通过健全制度、狠抓落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创新思维、深入宣传,规范运作、强化管理,总结出了成功的...
由于茶树的自身代谢作用、氮肥的过量施用以及环境恶化等原因,茶园土壤酸化日趋严重。相关调查研究表明,苏、浙、皖3省茶园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由1990~1991年的59.4%下降到了1998年的20.3%,重庆市约有80%的茶园土壤处于不适宜茶树生长的pH范围,福建省宁德市...
崩岗是指山坡土体或岩石风化壳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分解、崩塌和堆积的侵蚀现象,属于水力-重力侵蚀类型。根据2005年崩岗普查结果可知,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共有崩岗23.91万个,总面积达1220km2。崩岗侵...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桦甸市,位于吉林中部偏东南的长白山麓(42.2N,126.76E),全境分为山地、低山丘陵和沟川河谷平地3部分,土质多为灰棕壤和白浆土。年平均10℃积温2783℃,59月降雨量593mm,年日照2372h,无霜期在120~130d。玉米是该区域主...
引言随着我国人口数量日益增加,粮食需求持续上涨,耕地面积却在不断缩减。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文件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相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9533万人增加5.8%。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