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区慨况。
青龙河项目区位于夏县中条山前山沿地区,东以中条山分水岭为界,西以青龙河为边,北与闻喜县裴社乡接壤,南以横洛渠为邻,由南北晋河、大沟河和龙王沟3条小流域组成。总面积 119.6 km²,涉及埝掌镇、南大里乡和瑶峰镇 3 个乡(镇)的 23 个行政村,86 个自然村,农业人口 2.76 万人,农业劳动力1.58 万个,人口自然增长率 7.5‰,人口密度 232 人/km²,贫困人口 3 300 人。
项目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沟壑纵横,土地破碎,植被稀少,土壤侵蚀严重。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海拔 1 359 m,最低点海拔 417 m,相对高差 942 m.
主要土壤类型为黄土质褐土性土,质地中壤,肥力较低。植被主要由天然林、人工用材林、经济林、灌木林和天然草地等构成,林草覆盖率仅19.73%.
项目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3.1℃,年≥10℃的积温 4504.9℃;年均降水量 567.3 mm,季节分配极不均匀,70%以上的降水量集中在 7-9 月,多以大雨或暴雨出现;年日照时数2 217 h,无霜期205 d;年平均蒸发量为 2 281.6 mm. 各业用地中,林地2 100 hm²,经济林260 hm²,农地3 778 hm²,草地 4300hm²,水域 550 hm²,其他用地952 hm².
2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保持现状。
2.1 水土流失状况。
项目区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重力侵蚀呈点位分布,随着生产建设项目的发展,人为水土流失亦较严重。据调查,水土流失面积 112.7 km²,占总土地面积 94.2%.其中,轻度侵蚀 17.8 km²,占水土流失面积 15.8%;中度侵蚀 37.5 km²,占 33.2%;强烈侵蚀39.2 km²,占 34.9%;极强烈侵蚀 14.5 km²,占 12.8%;剧烈侵蚀3.7 km²,占 3.3%.共有大小支沟 115 条,沟壑密度 2.8 km/km²,土壤侵蚀模数为 5 260 t/km²·a,年土壤侵蚀总量59.3 万 t,年土壤流失厚度 4 mm.
流域上游为土石山区,天然植被较好,土壤侵蚀较轻,多为轻度和中度面蚀;流域中下游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烈。
2.2水土流失成因。
2.2.1自然因素。
项目区地形复杂,梁峁起伏,地块破碎,沟壑纵横,相对高差大,地面坡度陡,主沟道平均比降3.76%,加之土壤抗蚀力差,植被覆盖率低,遇暴雨极易形成面蚀和沟蚀,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由于降水集中,且强度大,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来源。
2.2.2 人为因素。
近 30 年来,项目区采矿、采石、采砂、修路、建窑等生产建设活动强烈,破坏了地面植被及水土保持设施,产生的大量弃土弃渣随意堆放在河道或沟坡,一遇暴雨,加剧了水土流失,同时造成环境污染。
2.3 水土保持现状。
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60-80 年代时断时续,90 年代以后由零星治理逐步转向集中连片治理。截止目前,共完成各项水土保持措施面积3 484 hm²,其中建设基本农田1 124 hm²,营造水土保持林2 100 hm²,经济林260 hm²,现有水库 3 座,淤地坝 3 座,治理度 30.91%.
3综合治理目标与任务。
3.1治理目标。
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做到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力争通过三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开发,使项目区达到小流域综合治理一级标准。具体目标:①水土流失治理目标。累计治理度达到75%以上,流域泥沙减少 70%以上;②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各项治理措施合理配置,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保水保土效益,林草覆盖率达到 25%以上;③农村经济发展目标。
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年人均粮食产量 430 kg,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3 500 元以上。
3.2治理任务。
项目区通过三年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可新增治理面积 5 340 hm²,其中,机修梯田 110 hm²,保土耕作600 hm²;营造乔木林 520 hm²,经济林 450 hm²,封禁治理 3 660 hm²;建设小型提引水工程 3 处,淤地坝 3 座,田间道路22 km.
4 防治措施布局与要求。
4.1坡改梯。
选择土层较厚、土质较好、坡度 15°以下,距村庄较近、交通方便、集中连片、便于机械施工和经营管理的坡地为坡改梯主要区域。规划梯田 110 hm²,共涉及 12 个小班,其中坡度 5°-10°的坡耕地40 hm²,占 36.4%;坡度 10°-15°的坡耕地 70 hm²,占63.6%.
在规划梯田的同时,考虑田间道路和灌溉渠系的合理布设。坡度 5°-10°的坡耕地改造成梯田后种植作物,保证粮食生产;坡度 10°-15°的坡耕地改造成梯田后用作果园,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4.2保土耕作。
实施保土耕作措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5°和 5°-10°的坡耕地上,共涉及 54 个小班,面积 600 hm².
主要采取等高带状间作方式,增加地面粗糙度,就地拦蓄雨水;采取深耕、增施有机肥料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入渗,保持水土、提高单产。
4.3水土保持林。
在立地条件较差、离村庄较远的“四荒”地上,营造水土保持林。新规划水土保持林 520 hm²,共涉及52个小班,选择根系发达、抗旱、耐瘠薄的侧柏为造林树种,营造纯林,苗木等级为 2 年生 1 级营养钵苗,鱼鳞坑整地,株行距 1.5 m×2.0 m,造林密度3 300株/hm².
以雨季植苗造林为主,做好幼林管护。
4.4经济林。
经济林主要分布在离村庄较近、立地条件较好的坡耕地上。规划面积 450 hm²,共涉及 41 个小班。
树种选择当地生长良好的核桃,苗木为 3 年生 1 级成品苗,株行距 4.0 m×4.0 m,造林密度 625 株/hm².
栽植穴规格 0.6 m×0.6 m,秋季整地,翌年春季栽植。
栽后加强抚育管理,每年做好刨树盘、深耕松土、施肥与节水灌溉,结合生长情况进行整形修剪,及时防治病虫害,力争尽早挂果。
4.5 封禁治理。
封禁治理区域主要分布在离村较远的沟壑陡坡地带,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提高林草覆盖率,达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规划封禁治理面积 3 660 hm²,机械围栏长度42 140 m,涉及 36 个小班。封禁方式根据林木破坏程度、植被恢复速度等,采用全年封禁和季节封禁。
结合封禁,对疏林、残次林进行育苗补植、平茬复壮、修枝除蘖等抚育管理措施。
4.6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规划在项目区老杨庄、西口及北晋的支沟上建设淤地坝 3 座,其中,老杨庄为中型坝,西口及北晋为小型坝,既可防止沟道继续下切,拦泥淤地,增加基本农田,又可以坝代路,解决农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规划小型提引水工程 3 处,分别为余家引水工程、探马沟提水工程和石泉沟引水工程,以解决经济林灌溉和改善部分水浇地。
4.7田间道路。
为了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规划新建道路 22 km.采用砂石路面,设计路面宽 4.0 m.路两旁栽植国槐,株距 3.0 m,共 1.47 万株。
5结语。
项目区规划措施的实施,可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度达到 78.3%,林草覆盖率达到 27.84%,预计年拦沙量22.26 万 t.项目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减轻区域的水土流失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可使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提高农民收入。
自新世纪初水利部提出加强封育保护,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水土保持新思路以来,各地均启动了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程项目。经过多年的研究探讨与示范,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及相关理论已逐步成熟,作为一项适宜大面积治理水土...
1小流域概况。党家山小流域位于古县东北部的北平镇党家山村南侧,总面积6.9km,其中水土流失面积5.18km,占总面积的75.1%.水土流失形式以水力侵蚀为主,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758t/km.流域地面坡度较陡,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严重威胁...
1项目及项目区基本情况。小中甸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小中甸乡硕多岗河中游,距离香格里拉县城约32km,是硕多岗河一库八级开发方案的龙头水库,水库总库容1.5478亿m,装机容量15MW.小中甸乡面积878.94km,人口0.97万人...
甘肃东部地区主要是指以六盘山为界的东部黄土高原地区,即陇东黄土高原。主要包括平凉、庆阳地区,海拔1000m~1500m,以泾河水系为主干,黄土平均厚度达50m,最厚可达100m以上。由于黄土质地疏松,经长期河流侵蚀、风力等作用,形成黄土塬、梁、峁、坪、川等地...
1引言。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在植被日渐缺乏保护的情况下,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极易发生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特别是黄土分布地区属于季风性气候,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汛期,6-9月降水量约为年降水量的60%~80%,...
生态脆弱区的环境承载力十分有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也比较薄弱,某个要素发生变化会给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尤其要注重生态平衡,保证生态系统的诸多要素处于一个平衡状态。生态系统脆弱区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生态系统的基本...
0引言。簸箕李灌区一干渠原长28.5km,2005年簸箕李灌区向庆云县送水,一干渠延伸到德州庆云县境内,现长46.384km.一干渠周围农田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为主;植被为人工次生林及自然生长的杨、柳等乡土树种,规格多为自然生长状态。渠道多为土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