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赘生物,好发于面部、手背及前臂等处,皮损为针头至粟粒大小的扁平隆起丘疹,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楚,质不硬,淡褐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或密集成群,数目不定,从数个至数十个或更多不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尤其是青春期前后的女性为多.其病程长,虽无明显自觉症状,但影响美容.笔者自 2005 年 8 月至 2013 年 5 月采用化瘀软坚平疣汤口服联合外敷治疗扁平疣患者80 例,疗效满意.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
189 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符合扁平疣的诊断标准[1],近2 周未用过其他药物,随机分为3 组.治疗组 80 例中男 33 例,女 47 例; 年龄 14 ~55 岁,平均( 30. 56 ± 18. 23) 岁; 病程 3 月至 3. 5 年,平均( 2. 36 ± 1. 56) 年.中药外敷组 56 例中男 25例,女 31 例; 年龄 15 ~48 岁,平均( 31. 25 ±13. 48)岁; 病程4 月至3. 8 年,平均( 2. 41 ±1. 63) 年.西药组 53 例中男 27 例,女 26 例; 年龄 14 ~ 44 岁,平均( 20. 78 ±15. 89) 岁; 病程 5 月至 3 年,平均( 18. 86± 14. 56) 年.3 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化瘀软坚平疣汤,药物组成: 当归12 g、赤芍 10 g、桃仁 10 g、红花 10 g、牡丹皮 9 g、木贼草 15 g、香附 10 g、山慈姑( 打碎) 15 g、皂角刺 9g、板蓝根 12 g、红藤 20 g、金银花 15 g、甘草 6 g.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用.同时另取此方,凉水 1500 mL浸泡 40 min,武火煎开,文火煎煮 30 min,反复 3 次,再将 3 次药液混合浓缩至约 300 mL,取浓缩液适量加热至不烫皮肤为宜,以 8 ~ 9 层纱布浸湿,趁热湿敷于患处 30 min,每天2 次.口服药与外用药疗程均为 1 月.中药外敷组外敷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西药组给予聚肌胞 4 mL 肌肉注射,隔日 1次,同时以 0. 025% 迪维霜在皮损处外涂,每晚 1次,疗程同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
2 结果
2. 1 疗效标准( 自拟).
治愈: 皮疹消退≥90%.显效: 皮损消退≥60%.
好转: 皮损消退≥30%.无效: 皮损消退 <30% 或无改善.以治愈率与显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2. 2 3 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75%,中药外敷组为 60. 71% ,西药组为 41. 51% ,经 χ²检验,治疗组疗效显着优于其他2 组( χ²= 18. 157,P < 0. 05) .见表 1.
2. 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治疗组及中药外敷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西药组出现面部红肿 2 例,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扁平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以针尖至粟粒大小的褐色扁平丘疹为临床特征性表现,成片分布,好发于青少年颜面等暴露部位,常无自觉症状,病程长,既往多采用西药抗病毒、免疫调节、激光及冷冻、药物腐蚀疗法治疗,但物理疗法治疗后患处易出现色素沉着及瘢痕,患者往往难以接受.中医称之为"扁瘊",认为其病因、病机是脾失健运,湿浊内蕴,复感外邪,凝聚肌肤所致; 风邪侵袭,热客于肌表,风毒久留,郁久化热,气血凝滞而发; 肝火妄动,气血不和,阻于腠理而生[2].治疗应以疏风清热、解毒散结、化瘀通络、平肝潜阳、固坚为法.化瘀软坚平疣汤中当归药性辛行温通,补血活血,为活血行瘀之要药,《医学启源》载: "当归,气温味甘,能和血补血,尾破血,身和血."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能活血通脉以化滞消斑,《本草汇言》言: "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花醇提物和水提物有抗炎作用,红花黄色素有免疫抑制作用[3].板蓝根能清热解毒,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之功能.桃仁味苦,入心肝血分,善通血滞,祛瘀力强,又称破血药,为治疗多种瘀血阻滞病证的常用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桃仁水煎剂及提取物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过敏作用.皂角刺能活血化瘀.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木贼草、红藤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能.香附疏肝解郁、理气调中,其成分中挥发油有轻度雌激素样作用,香附水煎剂可明显增加胆汁流量,并对肝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赤芍、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消肿之功.山慈姑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温热湿敷既可扩张皮肤微循环,又可使汗腺管开放,有利于药物的有效成分渗入、吸收,起到透皮吸收的作用.临床观察表明,化瘀软坚平疣汤口服联合外敷内外兼治扁平疣,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外敷及西药治疗,并且此方法短期应用安全性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学军. 皮肤性病学[M]. 8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68.
[2]杨志波,范瑞强,邓丙戌. 中医皮肤性病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36 -37.
[3]高学敏. 中药学[M]. 2 版.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23 -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