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与现当代教育观融会贯通, 通过对六大解放、因材施教、由学而教理念的解读, 针对小学习作教学现状存在的教学内容繁复、教学模式固化、教师引导作用缺失的问题, 得到的相关教学启示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及处理好学与教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陶行知; “创造教育”; 小学; 习作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作文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从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 教学内容过于偏倚教材, 教学模式缺乏新意, 以及教师引导作用失调, 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 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解放学生的思想, 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一、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
1. 六大解放。
陶先生在1944年《创造的儿童教育》专题演讲中首倡“五种解放”, 后来又在《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和《民主教育》等文中加以补充, 主张把学习自由还给孩子, 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双眼、嘴、空间和时间, 使孩子有开放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有开阔的视野追求真知, 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真理, 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大胆交流, 设疑辩难。
2. 因材施教。
学生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人, 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下, 每个人的个体差异都不相同, 作为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特点来设计适合个体的教学模式。陶行知将自己这一想法付诸于实践当中, 他所创办的育才小学采取对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和特殊测验的方法, 将学生们选入最适合、最感兴趣的一组去学习, 教师再针对各自不同的情况, 采取不同的教法, 各扬其长, 各得其所。
3. 由学而教。
教师的教法并不是死板的或者一成不变的, 通常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 根据学生的学法来改变教学策略, 正确处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关系。陶行知强调, 一个好的老师不是教书本上的知识, 也不是教学生, 而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如何去研究, 如何去创造, 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学生与老师之间应构架一座平衡桥, 教师采取适度的教法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创造, 认清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二、当前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1. 教学内容繁复, 忽视创造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学习、机械学习, 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机械的写作, 将词藻生搬硬套缺乏真情实感, 观察和发现才是作文素材的真正来源。此外, 学生对于形容词滥用、错用的现象比比皆是, 大量的知识只是机械的识记, 仅仅局限于课堂的教学内容, 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创造的能力。
2. 教学模式固化, 束缚学生个性发展。
通常教师在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之后, 一般很难再将其改变, 并且会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固化, 导致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固化, 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每位教师的教学观不同、教学模式也不同, 所达到的教学目标也是不同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建立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采取多样化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3. 教师引导作用的缺失。
当今的教学观已逐渐从赫尔巴特的传统教学“三中心”转变为杜威的现代教学“三中心”教学理论,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已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 已从之前的“满堂灌”课堂变成如今的“满堂问”课堂, 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重视学生主体的同时, 不应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有效作文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教师是教学中的重要保障。
三、陶行知“创造教育”对小学习作教学的启示
1. 自由探索学习, 培养写作创造力。
《课标》指出, 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1]在写作教学中, 只有让学生亲身体会、观察发现, 才能有感而发、主动创造, 教师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 要真正领会“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创造来源于生活, 每一个人都是创造者”的教育理念, 使学生自由探索学习, 在灵感中创作, 培养习作的创造力。
2. 激发写作兴趣, 注重因材施教。
教师应注重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天生蒸民, 有智愚强弱之不同”, 学生们作为独特的个体而存在, 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结合学生的天资特点进行教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相对灵活的, 它不像做数学题有严格的标准答案, 也不需要特定的写作情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自由选取作文题材, 真正做到以写作为出发点, 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更好的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作用。
3. 处理好学与教的关系。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援助者、和支持者, 应积极地为学生们创造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富有创造性的精神。如果只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忽略了教师的积极引导, 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可能陷入混乱而无所适从的境地, 因此, 不应片面地看待师生单方面的作用, 在作文教学中正确处理好学与教的关系, 将二者的作用恰如其分的发挥出来, 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前提。教师应在课堂中积极引领学生,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给学生们发挥的空间。
四、小结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是一种思想的引领, 也是教学启发的源泉, 创造教育为小学习作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学的方法, 将创造教育理念运用于习作教学中, 让学生在写作中创造。在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 改变教学方式, 积极探索, 总结经验, 不断提升小学习作教学的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R].2011年.
现行英语教材有个共同特色,那就是单元组合均以一定的主题为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可以通过单元整体组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笔者任教小学英语教学,在单元整体组合教学上有自己个人的思考。现拙于笔端,期求得到同仁教正。一、紧扣单元主题,优化整体教学程...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英语故事比赛、英语演讲竞赛、英语辩论赛等口语交际活动,并让学生踊跃参加积累口语交际的丰富经验,并在这些平台上展现自己,收获信心与成就感,消除自卑心理障碍。...
新课程倡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即在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而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其效果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紧抓课堂四十分钟时间,向四十分钟要效率,努力...
小学《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将本课程教学与社会重大事件等紧密结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加强时事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要求,是每个学生个体生活、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品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将时事...
6结论与不足6.1结论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著作,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获得了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探究长期以来英语口语相对薄弱的原因,教师、学生、学校和家长对小学英语口语重视的真实情况,分析小学生现有口语水平相对低的因素。研究发...
作为小学教师,要从多方面着手,减少教育中的性别不公平因素,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别化,减少刻板性别印象的形成。...
我不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论孩子(学生),即便这个事情赤裸裸摆在我面前,我仍旧相信孩子的内心是善良、阳光的,只是一时的贪玩儿或淘气而犯下了某些错误,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加以纠偏,及时引导他们就能回归正途。品德与社会的教化与熏陶的功能就可以发挥得...
一、做好衔接问题的切入点(一)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衔接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老师一般通过听和直观感受积累,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到了初中,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
美术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美育,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多种版本的小学美术教材的研究,以及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观摩,本人认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比其他学科更...
本文将重点探讨和分析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式,以期能够塑造具有独立健全人格和良好思维能力的现代化人才,从而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