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普通教育论文 >

基于新教学理念对小学生学习习惯进行调查(本科)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4-11-10 共10765字

  题目:基于新教学理念对小学生学习习惯进行调查

  目 录

  摘要(详见正文)

  关键词

  一、 引言

  二、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语

  

  以下是正文

  摘要:为了了解分析目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水平与特点,帮助教师、家长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参考信息,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对永川区部分小学进行调查分析,本研究力求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从新的角度对小学生学习习惯进行界定,从而丰富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教学;学习习惯;问卷调查


  

  一、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 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1]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与他的性格命运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习惯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 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2]

  埃德加·富尔则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奈比斯特断言“在不断变动的世界上,没有一门或一套课程可以供 可见的未来使用或可供终生受用,现在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如何学习。”[3] 当今的时代,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发展的前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才成长、终生发展的基础。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会使学生受益无穷。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习惯的关键期,那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哪些方面? 现状如何?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其具体维度上的养成状况又存在哪些问题?本研究将对以上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二)小学生学习习惯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

  1.明确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结构体系  对学习习惯提出操作性定义,构建学习习惯的结构体系,拓展对学习习惯的研究,丰富了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认识。

  2.了解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本研究要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调查,了解学习习惯的基本情况,分析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因素,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3.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教育建议  由于学习习惯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了解分析目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水平与特点,帮助教师、家长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参考信息是这次调查研究的重要目的。

  (三)研究现状

  吴阿坚、张明珠采用《学生作业习惯测评量表》和《学生学习习惯测评表》对漳州市萝城区巷口中心校2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校作业习惯有缺点要改进和学习习惯有待改进 的同学占很大比例。[4] 学生的作业习惯和学习习惯不存在年级差异。作业习惯在性别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男生的作业习惯相对于女生好,学习习惯总体情况在性别上差异却不显著。  丹增罗布对本校农牧区三、四、五、六年级两百多名学生及所有教师进行学生学习习惯的问 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

  湖北省黄石市铁山三小中心课题组运用湖北师范学院田澜教授编制的问卷对该校四年级学生进行测试,该问卷包括“学习态度、听课习惯、作业习惯、记忆习惯、课外阅读习惯、时间利用习惯”6个分量表,结果表明目前学生的总体学习习惯较差,女生的听课习惯、作业习惯、课外阅读习惯及总体习惯优于男生,城乡孩子的学习习惯差距不明显。湖北省黄石市沿湖路小学也采用该问卷对本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作业习惯、复习习惯和课外阅读习惯的得分相对较低, 总体学习习惯不高。[6]

  在已有的研究中,提到了学习习惯的维度,大多数是从学习过程的角度,也有从学习心理策略的层面的,有从中学生的角度分析的,也有从小学生角度的,已有的文献中对学习习惯的分析大多数是在经验层面上的,定量分析的较少。本研究力求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从新的角度对小学生学习习惯进行界定,从而丰富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

  二、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本课题采用两种研究方法,一是文献法,通过小学生学习习惯方面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理清本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二是调查法(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第一是对永川区红旗小学、汇龙小学、南大街小学教师进行访谈调查,访谈内容涉及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内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二是在永川区红旗小学、汇龙小学、南大街小学中抽取16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是90.91%,其中三年级25份、四年级53份、五年级48份、六年级24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访谈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与随机课堂教学观察等形式,发现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与学习成绩提高密切有关的学习习惯欠缺。

  1.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

  多数教师反映,大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的注意力分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也有家长跟教师反映孩子在做作业时,有的边做边玩,有的边做边看电视,不够专心,部分孩子在做作业时需要家长陪做。

  2.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

  许多学生认为认真听讲就是专心听老师讲课,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在访谈中,教师普遍表示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喊着“老师我”,有抢答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

  3.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

  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一些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文章读完后,就等待着老师提问,没有自己先思考的习惯。从期末考试看,有一些题目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缺乏细心与朗读技巧,没有读懂题目,不知道从何做起,不会审题。

  4.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

  做作业的姿势不端正,需要教师与家长反复提醒。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发现学生的姿势为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学生很少。年级越高,字迹越不端正,涂改随意,不整洁,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学生用笔随意,同一本作业本用了三种笔(钢笔、铅笔、圆珠笔)。家长时常反映孩子做作业粗心,漏题、看错题意、边看电视边做作业。

  5.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力

  许多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部分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比较喜欢看电视,有的每天看,有的放下作业就看,有的一有机会就看。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

  (二)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学习习惯问卷主要用于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包括课后复习习惯、作业练习习惯、课堂听课习惯、独立细心习惯、课外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习惯和学习卫生习惯等十个方面,问卷共25个条目,采用自评式5点(完全是、有时是、不好说、有时不是、完全不是记分),依次记为5,4,3,2,1分,得分越高表明学习习惯越好。为了避免心理定势的影响,问卷有4个条目为反向题,在计分时作相应地分数转换。

  1.小学生学习习惯总体分析

 论文摘要

  表1结果表明,在小学生的总体学习习惯中,课堂听课习惯、作业练习习惯得分相对较高,这与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与家长对小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视程度有关;但课前预习习惯、课后复习习惯与学习卫生习惯得分却相对较低,这与家长和学校没有予以足够重视有关。除此之外,作息计划习惯与课外阅读习惯情况也不容乐观,小学生的自主能力仍需得到更大程度的关注与培养。

  2.课前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习惯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老师要讲的内容,并且会利用工具书或参考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习,熟悉教学内容,上课时就能紧跟教师的讲授进度,能抓住讲解重点,能够积极思考,不断地质疑问难,提高听讲效率。因此,课前预习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据本次调查统计(见表2),只有30%的小学生总是提前预习老师要讲的内容,而38%的小学生表示有时会提前预习,7.33%的学生甚至完全不会去预习。在预习时使用参考书和工具书方面,22%的学生在预习时从不使用课本以外的参考书和工具书,30%的小学生表示有该习惯,48%的学生则需视情况而定。

  论文摘要

  3.课堂听课习惯

  课堂听课习惯是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包括提问、答问、注意、思维等方面的情况。课堂听课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渠道,学生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和最高的效率获得知识。一个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课堂学习效果。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敢于探索、敢于提问题,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善于听课,获得最佳的课堂学习效果。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从上表的调查结果来看,小学生的听课习惯情况大体较好,没有人完全不听课或做课堂笔记,这表明小学生有认真听课和做笔记的自我意识,是较为可喜的一面。但在上课时会完全专心听讲的学生仅为38%,其余学生则仍会有“开小差”的情况。在课堂上总是能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只占了26%,甚至有10%的学生表示不会积极回答问题,其余大多数则视情况而定。在听课质疑方面,48%的学生在听课时有疑问会向老师提出或做上标记,而仍有14%的学生没有质疑的意识。

  4.课后复习习惯

  课后复习习惯是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解课堂上所学知识,在课后能够做到自觉而正确有效地复习。

  课后复习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融会贯通,独立地消化、吸收,复习是深入思考、加深理解、记忆和提高的过程。复习可以防止遗忘,也可以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这样才便于掌握和灵活运用它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温故知新。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从表4可以看出,小学生的课后复习习惯情况不容乐观。及时复习的习惯较按单元复习习惯的养成状况更为不佳。每天睡前都会想一想当天老师所教内容的学生仅为18%,而每天会复习老师所讲内容的学生比例为22%,有按单元复习习惯的学生则相对较多,占到了44%,据了解,这与教材设置和老师的引导有一定关系。由于平时复习意识不强,从而导致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只用看一遍书就够了的比例仅为8%,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则不能仅靠看一遍书进行复习。

  5.课外阅读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外学习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手段。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伸和补充,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智力。没有阅读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是缺乏个性的人生,也是暗淡的人生。学生要能够定期阅读,懂得阅读的技巧和方法,逐步养成阅读习惯,提升人生境界,更好的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学生要有效地利用课外时间,合理安排课外活动。

  

  在课外阅读方面,有26%的学生表示会定期阅读课外书或报刊等,22%的学生则没有定期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有记忆精彩文字习惯的学生占36%,而20%的学生则没有该方面的意识。形成做读书笔记习惯的学生则更少,只占了28%。由此看来,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方面还有待大力培养。

  6.作息计划安排

  合理的学习计划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是实现学习目的的有效路径。它促使学习活动渐进有序地进行,在执行学习计划过程中意志的锻炼、成功的体验等心理品质均能得到发展。因此,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表6结果表明,小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与玩耍之间的重要程度有一定的清晰认识,74%的学生会先完成家庭作业然后才玩耍。但自己安排寒假或暑假的学习计划的学生只有38%的比例,习惯自己制定学习作息时间表的学生则更少,仅为18%。小学时期是培养自觉性和自控力的良好时期,因此,教师与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小学生计划学习的好习惯。

  7.作业练习习惯 

  作业练习是学生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的过程,是学习活动的主要环节之一。作业练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实践活动过程。认真地进行作业练习有利于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促使自己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全面、正确地理解。同时有利于培养自己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检验、判断自己的学习效果。

  论文摘要

  从调查结果看,小学生在作业练习完成过程中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专心意识,56%的学生表示不会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或做别的事情,但仍有12%的学生会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的事情,32%的学生自控意识不够强。对于作业本发下来后及时纠正错误的习惯,则有60%的学生已经养成,仍需提高。

  8.独立细心的学习习惯

  论文摘要

  小学阶段是形成独立意识与细心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于细心与独立的学习习惯主要体现在能在学习生活中独立处理自己的事物,日常学习与考试中仔细不马虎等。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在考试时仔细读题的占56%,相比没有会写错字情况的6%反差较大,这说明小学生在应对考试时比在日常学习中的细心程度要高很多。而在考试过程中不抄同学试卷的占了68%,不轻易放弃难题的占78%,这些都表明小学生在应对考试中已经有较高的独立和细心应对习惯。但在学习生活中对家长的依赖仍不容忽视,完全不用家长帮忙检查必要的学习用品是否带齐的学生只有26.67%。  9.检查纠错的学习习惯  完成作业后再认真检查,是培养学生自我反省和严密逻辑的方法,所以在一半的学习活动中,无论是考试还是平时的练习或者作业,如果有时间,学生们都应该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论文摘要

  从表9可以看出,小学生的检查与纠错习惯养成状况并不算好。有思考错误原因习惯的学生只有40.67%,而在考试中有验算和检查习惯的学生只占42.67%。  10.合作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论文摘要

  从表10不难看出,小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未能受到足够重视。对班上所有的同学都一样地喜欢的学生只有18%,向同学请教问题或教同学解决问题的学生占28%,而有10%学生表示从不和同学一起讨论功课。合作学习的中心在学生,在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往。合作学习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合作学习中,大家通过互相学习,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有助于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中不断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由此,它的作用不可忽视。  11.学习卫生习惯  学习卫生是从保护学生健康的角度出发,保证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必须的条件。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要科学用眼、用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使大脑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当学习感到疲劳反应迟钝时,要及时休整。或听听音乐,或看看风景,或利用课间时间活动身体,都会减弱大脑的疲劳。

  论文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小学生“减负”也受到更大的重视,学习卫生习惯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会影响到他们一生中的学习习惯。目前大多家长与老师偏重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导致对小学生的学习卫生习惯造成一定的轻视(见表11)。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注意力不集中了会选择休息一会的学生仅为16%,学习时如果眼睛疲劳了就稍加休息的学生只占了34.67%,而不会持续看书到两个小时以上的学生也只占了32.67%。

  (三)调查结果分析:当前小学生学习习惯中突出的问题

  1.小学生学习习惯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学校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较为关注,因此,在小学生的总体习惯中,课堂学习习惯与作业练习习惯相对其他习惯来说得分较高,而课后复习与学习卫生习惯则得分较低。这主要与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程度有关,一直以来,教师、家长都非常关注学生的成绩和课堂学习状况,学生在这方面表现较好,而对学习卫生习惯重视不够。新课程改革倡导合作学习,城镇的教师也能看到它的意义,但是又觉得条件不具备,而农村学校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居多,从而造成小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表现不尽人意。

  2.小学生作业练习习惯亟待改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布置一定程度的作业,除了使学生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外,还有利于孩子认识到自己对新知识的认识有哪些不足。然而教师和家长作为学生作业的督促和检查者,除了注意学生的作业质量之外,还应该培养他们在作业过程中的良好习惯。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作业习惯虽在其总体习惯总得分较高,但在作业过程中还有明显的不良习惯,譬如作业时的坐姿不端正、专心与自控能力不够、字迹不整洁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尤其是家长转变意识,在日常的督促中刻意去培养学生的作业练习习惯。

  3.课堂课外学习需衡重  这里指的课外,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与课外阅读等方面。综合对教师的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时间一般都集中于课堂,使得学生对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重过课外的学习。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习惯的学生只占少数,而有定期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所占比例则更少。课堂学习与课外的自我培养与充实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边读边思考和独立细心等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对其人生态度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学生在学习意识上必须衡重课堂与课外的学习,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4.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性。然而此次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小学生在学习中仍处于被动状态。这主要体现在小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作息计划安排、学习独立细心习惯以及主动检查纠错习惯等方面。由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没有充分的正确认识,所以造成了在学习中缺乏动力,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这与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教学机制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小学生处于心理生理成长阶段,这就要求受到刻意的培养和促进从而使他们正确认识学习动力及其来源。

  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能有一个好的习惯真的让人终身受益。对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是他一生中完成各阶段各项学习任务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稳定、持久的作用,能够形成优良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通过点滴的小事而形成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教育方式、家庭氛围、家庭结构等都会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学校氛围、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以及学生的个人主观心理特点,都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古训有“养其习于童蒙”之说,我们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 重视学习习惯培养,明确提出具体要求

  多数学生过分关注考试分数,而不是学习本身,大多数学生从没接受过学习方法的教育。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进行具体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多种形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时进行勾画或做标记,会使用工具书或参考书教给学生复习的技巧和方法课外阅读时,懂得做读书笔记,并记忆精彩文字学习过程中要知道劳逸结合指导他们制定学习时间表和学习计划等。家长在家里也要进行一定的指导,最终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7]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己经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应该从何处入手,关键要明确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具体包括的内容。同时让学生也心中有数,做起来能联系到自己的实际,并落实到实处。  课堂听课习惯:专心听讲,认真做练习,积极回答问题,善于倾听。 课后复习习惯:每天主动复习、总结,复习深入。  课外学习习惯:坚持阅读,会做笔记,阅读时积极记忆,有效安排课外学习活动。 作业练习习惯:专心做作业,作业保质保量,能及时纠正错误。 应对考试习惯:考试时审题、检查或演算,不轻易放弃。  合作学习习惯:与同学相互帮助、互帮互学,乐于与同学交流。 学习卫生习惯:学习过程中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自主学习习惯: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主动学习,检查整理学习用品。

  (二)树立典范,发挥榜样作用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班杜拉认为,行为获得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离不开他所接触的榜样。[8]

  家庭作为教育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的行为必然成为孩子模仿的首选对象。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表现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学习型家庭氛围,父母与孩子互相影响,共同进步。要让学生形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家长首先要做爱读书的表率,经常读书、读报,并和孩子一起读课外书,共同交流读书心得等。家长在节假日还可以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城去看书、买书,使读书成为一种经常的家庭活动,让家里充满浓浓的书香气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书的热爱。在孩子学习做作业时,除做家务外,陪她一起学习,看看书,帮她搜集一些学习资料,辅导她做作业等等,养成她认真学习的习惯。[9]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你要学生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你自己首先得养成这方面的好习惯。陶行知先生说过“要使学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方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10]  除了父母和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外,孩子最容易受同辈的影响。同学之间由于年龄、性格、经历上的接近与相似,就更容易相互接受与模仿。教师要经常注意发现和了解班级中出现的好榜样,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榜样,有意识地宣扬这些榜样。对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听讲、作业干净整洁、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学生,老师注意引导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会收到极好的效果。[11]

  (三)严格执行范围要求,长期坚持训练

  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些规范要求,如不准抄同学的作业、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布置预习作业、考试时要审题和检查等,这就使他们在学校里能够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惜有些孩子在学校的好习惯到了家里似乎就全忘了,因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有一个过程,这时还不成熟、不稳定,主要还在于家长没有制定严格的规范。有时即使有这些规定,但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娇宠,使这些规定也形同虚设。许多习惯的形成光靠人们内心自律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严格的他律。我们要严格要求学生自己整理学习用品、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先写作业再玩、写作业要专心、每天要预习和复习等,而且要坚持执行,执行时可以使用适当的奖惩措施,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12]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以我们在制定规范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13]如首先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自主学习、课外学习习惯等。

  (四)及时反馈,积极鼓励

  要使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要坚持正面鼓励,循循善诱,使之成为学生的内部心理需要。当学生看到自己认真做作业取得好成绩时,自觉性和积极性就会随之高涨,按时、认真、细致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就会逐渐养成。家长和教师发现了学生具备某些良好学习习惯时,应及时以正面积极的方式,运用表扬、鼓励等强化手段,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自觉自愿地巩固已有的良好学习习惯,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1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细致而艰巨的任务,要从小抓起,越早越好。因为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既要做到严,又要做到韧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急于求成。只要善于诱导,及时指点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学校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主阵地,家庭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催化剂,社会是检验学生学习习惯的场所。[15]教育学生必须是各方面的力量协调一致,才能形成一种合力,形成一般强大的教育力量,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结语

  本次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和访谈法,由于人力和资源的不足,问卷数量有限,问卷的分布也不够广,致使研究结果可能掩盖某些真实的情况。对此,今后还有待更全面、深入地研究。不过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具体地了解和认识到了当前小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总的研究结果,我们看到,当前小学生学习习惯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小学生作业练习习惯亟待改进、课堂课外学习需衡重、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等。本次研究对上述的问题从家长和学校以及社会这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徐汉林.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M].北京:海豚出版社,2005:8 .
  [2]黄正平.小学养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4 .
  [3]施玉兰.浅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8  .
  [4]吴阿坚,张明珠.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与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07,6:185~187.
  [5]丹增罗布.农牧区小学生自觉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J].西藏教育.2005,11:40~41 .
  [6]林建华.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24~26.
  [7]吴阿坚.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与思考[J].文教资料.2007,17.
  [8]周静芳.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刍议[J].贵州教育,1999,9 .
  [9]吴雨明.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切入点[J].职业技术教育.1997,11 .
  [10]康俊杰.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几点认识和做法[J].石油教 育.2001,6 .
  [11]王新明,巫惠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1.
  [12]范文.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践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07 .
  [13]幺秀芹.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0,4 .
  [14]郑明娜.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J].教育评论.2000,5.
  [15]王新明.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1.

  致谢语

  本论文在何万国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论文撰写到具体访谈实施,无不凝聚着何万国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和生活期间,我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使我受益匪浅。在此向何万国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其次,我要向永川南大街等小学的教育与学生表示感谢。他们给我的撰写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再次还要感谢我在论文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朋友们。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论文研究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重庆文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普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