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普通教育论文 >

小学特色化教育发展的瓶颈与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19 共2602字
摘要

  创建特色学校的目的, 是通过挖掘自身优势创特色,丰富学校内涵,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为每个学生创造美好未来奠基。 构建小学特色化发展是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凸显教育方针,优化教育发展方向,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举措。 在过去以标准化为主要模式的学校创建中, 教育改革要强化教育的革命性与创造性, 尤其是从个体的差异性出发,探索特色化教育发展内涵。 为此,本文将从学校特色的内涵及特征入手, 就制约特色学校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并提出积极的发展对策。

  一、对特色化学校教育的认识

  对于特色性,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世界上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 对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个体差异性来说,差异的存在是普遍的,尤其是在今天,面对教育改革的全面发展,对于教育的多元性与多样性需求已经成为时代的挑战,如何从教学制度上、教育理念上、教学方法上、课程设置上打破传统理念的束缚, 特别是从学生的差异性上科学的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迫切需要从学校的特色化建设中来完善学校自身的不足, 促进特色化学校建设实践取得更高目标。 为此,对于学校特色的界定,一是体现在教育方针在教育改革中的特色, 要遵照国家总体教育要求下有步骤、 有重点的凸显特色,不能失去最主要的教育功能;二是学校特色要与办学现实相联系, 尤其不能对优良传统进行否定, 要从服务于学校发展上来发掘创新;三是要在学校的管理上体现特色,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从实践总结中来挖掘和提炼教育方法, 促进学校教学特色及教育风格的独特性、优质性。

  特色学校建设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时代本源,特色学校是具体体现。 特色学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产物,有力地推动、丰富和完善着素质教育。 特色学校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中, 显示出特有的令人神往的光环,蕴含着不尽的能量。 创办特色学校是学校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从素质教育出发,要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就必须创办“规范+特色”的学校。 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特色学校是学校的凝聚力,是办学的生命力。 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宗旨,从自身特点出发,大胆探索和实践,锐意进取,深化改革,丰富内涵,着力抓好学校特色建设,突显精神文化,形成鲜明风格,提升办学品位。

  二、制约特色化教育发展的瓶颈

  素质教育是特色化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需要从当前学校特色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查找难题。 总的来说,包括三方面原因。 一是来自社会方面的制约因素,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内容之一, 在推进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该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 对于传统教育背景下的学校特色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的多元化、多样化趋势已经成为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同时,作为学生家长,在面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中,家长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至关重要, 而家长的教育观念同样也为特色化学校的创建提出新的要求。 二是来自教育方面的因素, 我国教育改革工作已经持续数年, 随着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的明确,鼓励学校从特色办学上来应对教育改革,而教育特色发展中的教育政策及内涵的理解上还存在不到位的现象, 尤其是对于教育政策的可操作性都容易产生改革误区。 三是来自学校自身因素的影响,对于学校特色化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从学校的管理上、教育方法上、教育理念上进行逐步深入,尤其是对于教师、学校管理者来说,更要从教育特色化中体系灵活性与创新性,然而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在发展学校特色化上还显得力不从心,还缺乏切实可行的办学实践,如校长在特色化学校建设中所具有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冒险精神等显得不足,对于特色化学校所需要的高素质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三、构建特色化教育的策略

  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创建各类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 构建特色化小学,需要从教育质量、 学校知名度及学校整体教育水平上进行全面统筹, 作为对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来说, 更应该从系统化的研究思路上加以推进。

  (一)学校特色发展的支持力度 , 实现社会、教育部门、家长的积极参与

  学校特色化建设需要从多方面获得支持,首先要从完善国家教育法规建设上,尽快出台相关特色化教育改革方向, 要从强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化办学理念上, 为小学特色化教育创造政策环境; 加大财政教育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对于小学教育基础设施、教育经费的投入, 如设立专项特色化学校建设资金,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特色化规划与发展;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能够从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上, 增进家长对特色化学校建设的参与积极性, 借助于家长会或教育活动来促进家校合作教育。

  (二)小学特色化发展的深度认知 , 强化内在生成理念、学校品牌的合理定位

  学校特色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从复杂性上加以审视, 要从学校特色发展的内在生成上,充分考虑内部因素与外界条件,从物质保障及制度完善上真正激发学校各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听取教职工、及学生、家长的意见,并从座谈会、师资培训会聘请专家进行理念学习,形成思想认同。 另外,在特色化品牌定位上,要尊重学校实际,从理论分析与实践论证上来逐步改善,不能急于求成,要从逐步提升学校的内涵上来加以实施,不断修正。

  (三)学校自身特色化发展优势 , 做好各要素的整合

  特色化发展离不开教育理念的贯彻,尤其是对小学特色化教育改革中, 要从学校自身的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与挖掘中, 确立可行的办学目标及改革思路, 能够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从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上,打造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从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行为习惯、价值理念,并上升成拥有学校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总之, 创建学校特色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本质需要, 是学校实现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办学质量、满足社会教育需求的必由之路。 学校建设与发展是现阶段推进特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纵观全国特色化学校发展实际, 在实践中结合自身学校特色创建实际, 积极从学校自身特色的挖掘中平衡好社会、理论、学校、家长等方面的关系,以促进学校特色化建设工作有序展开。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普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