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中高层转喻理论与认知推理(4)
来源:未知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1-30 共7484字
5广告文体中高层转喻思维的功能
广告文体中高层转喻思维主要有三个功能:保证话语的经济性与韵律化、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和提升语篇深层次的连贯性,并常与特定的高层转喻类型相对应。第一,保证话语的经济性和韵律化。转喻尤其是高层命题转喻带来诸如“Re-everythinged”“Beast inside”这样的创造性表达,使广告词在语音上富有韵律性,在形式上更为工整对仗,在表达上更为简洁,表意上更为生动形象。短小精悍的表达不仅给读者留下直 观 深 刻 的 印 象,也 更 富 有 感 染力。第二,增强话语的说服力。某些高层命题转喻如“Get a Mac”和大 多 数 的 高 层 情 景 转 喻 如“Thephone you have been waitingfor”“1000songs inyour hand”“AFathers'daygift he will open it ev-eryday”一样,都是通过选择性地凸显受众情感上较易接受的部分,激活了受众认知背景中与“购买”场境相关联但并非场境核心的边缘信息如购买后的获益、享受 和愉悦感,人为遮蔽 了 如 刷 卡、付 现、消费等可能削弱广告说服力的核心信息,从而增强了广告语言的说服力。这种选择性的凸显和遮蔽与言者的话语意图相关,并依赖于双方共知的认知背景而发挥作用。第三,提升语篇深层次的连贯性。高层篇章转喻以伏应激活为主要实现手段。伏应激活强化了广告语篇认知上的连贯性,同时也激活了字面意义之外更为丰富的联想意义,有助于凸显和升华广告主题。
6结语
随着转喻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开始用转喻解释更普遍的语言现象,转喻研究的焦点也从早期的指称转喻转为更多地关注高层转喻的操作。高层转喻思维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工具之一,深刻影响着人类认知推理的方式与路径。本研究表明,高层转喻思维存在于广告语言中,发挥着特定的认知和语用功能,影响着受众对隐藏在语言表象之下的深层话语意义的解读。前人关于高层篇章转喻的初步结论也在此得到了例证。研究选取的广告词中除个别 表 达 如“Re-everythinged”具有 临 时 性、特 异性、文体依赖性之外,其它语言现象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语言多有共通之处。因此,研究高层转喻思维在文学之外的其它语体中的操作模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身处的客观世界的语言现实。鉴于此,转喻尤其是高层转喻的研究还有待学术界做更多的探索与努力。
参考文献:
[1]Thornburg,L & Panther,K-U.Speech act metony-mies[G]∥In:Liebert,W.et al(eds)。Discourse andperspectiv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Amsterdam:JohnBenjamins,1997.
[2] Ruiz de Mendoza I.F.J.& Díez Velasco,O,L.High-level Metonymyand Linguistic Structure[J].At-lantis,2001(1):297-314.
[3]陈香兰。语言与高层转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徐盛桓,何爱晶。转喻隐喻机理新论---心智哲学视域下修辞研究之一[J].外语研究,2014(1):1-6.
[5]徐彩霞。认知模式下高层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 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416-419.
[6]邹春玲,王浩然。言外转喻属性模式的微观操作层面分析[J].外语学刊,2014(1):54-60.
[7]李怀奎,李跃平。人类交往有效性条件的转喻基础--语用学理论系列研究之五[J].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学 报(社 会科学版),2014(3):53-58.
[8]袁鹏举,李奕蓉。认知视角下的“的”字结构转指构式及其认知转喻观[J].现代语文,2015(1):57-60.
[9]樊玲,周流溪。认知语用推理框架中的转喻[J].外语学刊,2015(2):18-22.
[10]曹燕 黎。转 喻 研 究 的 学 科 路 径、方 法 及 其 融 合 趋 势[J].现代外语,2014(4):269-277.
[11]Panther,K-U.& L.Thornburg.The Effective forCause Metonymyin English Grammar[G]∥In:Baece-lona,A(eds.)Metaphor and Metonymyat the Cross-roads:ACognitive Perspective. Berlin and NewYork:Mouton de Gruyter,2000.
[12]Goldberg,Adele E.The Relationshipbetween Verbsand Constructions[G]∥In:Verspoor,M.,Lee,K.D.&Sweester.(eds.)。Lexical and Syntactical Con-struction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Amster-dam:John Benjamine,1997.
[13]潘振。情感致使构式的认知转喻特质[J].外语教学,2014(2):6-9.
[14]吴淑琼。汉语反义词共现构式的转喻解读[J].外文研究,2014(1):15-30.
[15]武仲波。汉语融合型聚合体语义生成的认知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4-68.
[16]魏在江。语篇转喻综观[J].外语学刊,2007(3):32-37.
[17]幸君珺,史晓慧。语篇转喻:照应的符号学分析与分类[J].上 海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2014(4):349-352.
作者单位: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