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框架、脚本、图式、情景、认知模式和隐喻
Fillmore 提出了场景框架语义学,认为在人们理解任何一个概念之前必须要先理解这个概念所在的系统。当遇到一些很难解释的词语时,我们就会勇以前的概念背景知识来理解它们的意义。这个概念背景就是 Fillmore 所谓的“框架”。
Minsky 提出,每当人们遇到一个新情况时,就会从记忆中选择一个结构,也就是框架,来适应现实,若有必要,有时为了理解现实遇到的情况的需要还会改变已有场景的细节。“框架就是再现以前既有情形的数据结构”。
Guy Cook 介绍了图式和脚本两个概念。图式理论的基本宣称是,人们对新经历可以通过跟记忆中存储的固定版本的相似经历做比较而理解。脚本是这样一种结果,它“描述在特定语境中恰当的事件顺序……定义已经知晓情形的预定的和固定的事件顺序”。
Lakoff and Johnson 讨论了隐喻这个概念。“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我们以一种态度谈论一件事,是因为我们以这种态度感觉它,我们根据我们对某些事物的感觉来做出相应判断和行动。
Ungerer F. 和 Schmid H. J. 用认知模式这个术语来蕴含在某个领域中已经存储的认知代表,也就是说,人们或社会团体能拥有存在脑中的关于某些领域的知识。这种解读跟框架和图式等概念大同小异。
尽管如此,Ungerer 和 Schmid 把脚本比框架更加细分,“我们越过简单的框架跨向所谓的脚本,脚本就是专门为经常出现的时间顺序而设计的知识结构”。除此之外,他们还认为,框架、脚本和情景应当被包括子认知模式里,因为它们三个概念是认知模式的变体。换言之,这几个概念在认知语言学里处于不同的等级。
二、框架等认知概念的相同之处
以上的语言学家们细致地阐释了框架等认知概念,一言以蔽之,框架、图式、脚本、情景、认知模式和隐喻是不同语言学家用在不同场合但却表示相同意义的概念,虽然有昂格雷尔和施密德的分等级,但大多数认知语言学家的对他们的看法是相同的。这些语言学家清晰的解释了这些认知概念并成功的运用它们解释了语言现象,但却没有把各自的概念联系起来。基于不同语言学家对这些相似认知概念存在的连接很少的问题,本论文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这些认知概念结合起来,以看它们在意义传递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只有当说话人双方具有同样的图式时,话语才能连贯。因此可以这样说,当源语作者、译者和目标语读者具有相同的图式时翻译才是充分和可接受的。另外,隐喻在我们理解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感知事物,不是基于事物本身,而是基于我们对事物已有的印象。隐喻让我们用概念的一方面来理解概念的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隐喻能强调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这会造成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有偏见,比如只强调好的方面或只看到坏的方面。
因此,框架、脚本、图式、情景、认知模式和隐喻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代表存在人们记忆中的能让他们理解新事物的信息或经历。从意义传递角度来说,当人们遇到一个新文本时,他们用自己对知识的了解和对世界的看法来解读他所遇到的新文本。人们对原文本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意义传递过程中会有缺失。
三、框架等认知概念在意义传递中的作用
正如 Ogden 和 Richardz 所指出的,“任何一个句子的意义都是说话人想让听话人理解的意义”。在从说话人到听话人的意义传递过程中,听话人所得到的话语意义并不总是说话人希望他理解的意义,因为每个人的想法和经历不同,那么对某些话的解读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这两者的交流中肯能会有意义的缺失,所以意义很难绝对准确地传达。比如在传话过程中,最先说出的那句话被很多人转达后,意义可能完全变了味儿,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交际中总会产生误会的原因。
John Lyons 提出,词语和句子的意义只有在交际情景中才能使用和保持自身的意义。换言之,词语的意义决定于它们所在的语境。因为框架是一个词语的概念语境,所以它能影响一个词语的意义,不同语境则有不同意义。
正如 Lyons 所说,“speakers of a language normally operatewith what have come to be called prototypes ( or stereotypes) ; andusually what they want to refer to conforms to the prototype. ”。换句话说,当讨论某个东西时,人们通常会使用它的原型形式,例如,人们会用 dog 来指代自己的狗,而不是用 puppy。因此,在日常交际中人们用原型来交际,这样能让我们能更容易理解对方,但也能造成误会,因为用油不同框架的人们会形成自己不同的场景,也就会造成不同的理解。所以在意义传递过程中,从框架的角度来理解意义既会转达意义又会造成意义缺失,可谓得失参半。
四、案例分析
从上文可看出,框架等等相似概念就是我们大脑里储存的对于过去经验和信息的记忆,它们可以帮我们用一些概念去理解另一个概念。因此可以这样说,我们用自己已有的只是去了解世界,用已有的文学背景来理解文学作品,用共有的对生活的认识来与人交谈。
因为我们共有的储存在大脑里的经验和信息,我们可以轻易地理解别人并保持我们的生活圈。例如,苏格兰人用 wee 这个词来表示一个小人或小东西,但是他们也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的亲近感和喜爱感。当你走进一家苏格兰饭店,服务员会打招呼说,“please take a wee seat”或者“do you want a wee cof-fee?”,如果我们只知道 wee 表示“小”的意思,那么我们一定会生气,认为他们的服务态度真差,为什么要坐小椅子,为什么要喝小咖啡? 然而,如果我们知道,wee 这个词不仅激活的是“小”的框架,而且是“喜爱”的框架时,我们就会转怒为喜了,他们只是表达对客人的亲近和喜欢而已,并非看不起人。从这个例子看,框架在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
当我们共享一个框架时,交际和理解就会变得轻松而融洽,因为意义可以通过话语自由的传达。
但是,框架帮助我们理解意义并不意味着它不会阻碍我们的理解。要是我们没有共同的框架怎么办呢? 当然会导致误解。不同的读者从同一篇文学作品中会得出不同的理解,就是因为他们不同的知识背景让他们有不同的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比如,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爱丽丝和皇后有一段对话,充分体现了不同的框架造成不同的理解的事实:
“How is bread made?”
“I know that! ”Alice cried eagerly. “You take some flour…”
“Where do you pick flower?”the White Queen asked. “In agarden,or in the hedges?”
“Well,it isn’t picked at all,”Alice explained: “it’s ground…”
“How many acres of ground?”said the White Queen.在此例中,因为这几个同音异义词,爱丽丝和皇后一直在误解对方,因为同一个读音激活的是不同场景,爱丽丝的 flour和皇后的 flower 只是谐音却没有一点意义相同,爱丽丝的ground 和皇后的 ground 虽是同一个词却意义完全不同。另举一例,不同的读者对《红楼梦》这一经典巨着也有不同解读,因为里面有太多意象,能激活太多框架和场景。恋爱的中的人会为宝黛之恋长吁短叹,位高权重者会从四大家族的兴衰沉浮中吸取教训,文人墨客则会对里面的美妙诗词把玩不已。总之,不同的框架会造成不同的解读,也就能造成对同一件东西的不同理解。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讨论了这几个认知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意义传达过程中的作用: 当共享相同的框架时,它们会促进意义的传递; 当有不同的框架时,则会阻碍意义的传递。后者则会导致误解的产生。本文理清了这几个相似的认知概念,并从意义角度对它们进行分析。也从一个新的角度,即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了意义的传递。
参考文献:
[1]Minsky M. 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M].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1980: 2.
[2]Cook G. Discourse and Literatur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4: 81.
[3]Lakoff G. and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语言的学习和语言的认知也在不断发展,语言中语义的快速提升需求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语言中多义词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多。新词语的出现将很快替代原来的一些旧词语,随着新词语的不断使用,新词语所包含的词义也会发生很大的转...
1引言词汇附带习得(incidentalvocabularyacquisi-tion)(也称偶然词汇习得或伴随词汇习得)是近二十年来国内外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者们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索它在学习者习得词汇中的作用。附带习得和其对应术语有意习得(intentiona...
传统转喻研究以指称转喻为主,涉及低层次的转喻思维操作;高层转喻思维则与语境有关且常涉及多域操作。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广告中高层转喻理论与认知推理的修辞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广告文体中的高层转喻思维与认知推理操作摘要:...
近年来,概念迁移理论日益成为国内外语言迁移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并已取得一定的发展。概念迁移理论不同于以往的语言迁移理论,它是从概念层面研究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现象。Ogden和Richards在其《意义的意义》一书中指出,一个语言符号和它所指的具体事...
1.引言幽默话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幽默以轻松戏谑但又含有深意的笑为其主要审美特征,表现为意识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内庄外谐的态度。在引人发笑的同时,竭力引导人们对笑的对象进行深入地思考。(舒新城等1989:891)幽默除了可以给人们的...
0引言西方最初的隐喻研究诞生于古典修辞学,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按其研究的范围与方法大致可归纳为隐喻的修辞学研究、隐喻的语义和语用研究、隐喻的多学科跨域研究三类[1].按照从修辞到认知的发展轨迹来分可分为四类---亚里士多德的比较理论、昆...
一、意境、意象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概念,指抒情性作品通过形象性的艺术描写,所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令人想象无穷、继而产生更丰富的情景和哲思的艺术境界。其基本构成为情景交融:情是主观之意,即作者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景是客观之境...
隐喻和转喻作为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被理论学家研究并且广泛使用。纵观以往人们对这对概念的理解,基本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的:修辞学领域、认知方式、词汇学领域。但是,通过对雅各布逊的阅读和理解进行新的考察,会发现这一对概念的使用远远不限于此。雅各...
一、引言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结合而成的新的边缘学科。温格瑞尔和施密德指出:认知语言学是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感知和概念化世界的方式为基础来研究语言。(UngererSchmid,2001:F36)。认知语言学研究包括隐喻、转喻、概念合成等(孙亚,2008:...
复杂结构隐喻的认知过程区别于传统的二元结构隐喻,要求至少三个或三个以上语义体参与隐喻映射过程。复杂结构隐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隐喻现象,其最主要特点在于将三个或三个以上事物建立认知关联,该类型隐喻是汉语和英语中常用的语言表达和修辞结构,如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