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观念即语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指人们对语言价值的评定,具体来说是对语言的作用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评价。语言态度又是一种解释,它不仅仅是对某一种语言的认知,而且还是对这种语言情愫的感知,进一步表现出来就是对语言的感情倾向。这种语言的感情倾向会与社会历史的认知以及社会价值的核心体系息息相关,在整个社会上烙上深深的语言印记。
一、语言
什么是语言?答案多种多样。马克思与恩格斯是这样定义的:触及现实的直接思想;列宁认为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
而现代语言学创始人索绪尔则认为语言有着一种强大的自足体系,而且还有着一种自行分类的功能。韩礼德这样对语言进行解释,语言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的一种重要的活动表现,它拥有对人类自身分类的强大作用。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人们把简简单单的字符的组合拼写形成了各个不同的语言要素,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这些语言要素逐渐形成不同的语言。语言对人类来说也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历史文化,在发展中不断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程度不断提升,对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深入认知,对语言的认识也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二、语言观念
(一)语言观念的形成在历史的长河中,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息息相关。因此,人们彼此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时,语言的使用价值就会凸显出来了,人们也就会形成对语言的一种认知,产生对语言价值的各种评价,这也就是所谓的语言观念。语言观念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的,它是随着语言的产生而出现的。
(二)语言观念的标准在不同的时代,对待语言观念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国度以及不同的民族之间,由于社会历史、经济状况以及文化底蕴的不同,进一步导致语言观念也不尽相同。例如东南亚一些国家,最典型的就是新加坡,语言的观念就比较开明,乐于兼容并包,很容易接受其他国度的语言。我们都知道新加坡实行的是双语制,它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对待英语的教育是很重视的。学校运用双语教学,讲课可以用母语,也可以是英语,日常的生活中同样可以是英语。但是,也有些国家仅仅把外语作为一门课程。例如我国就是最典型的,把英语或者其他小语种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课程,而不是在全国范围内的都必须要成为主要的沟通工具。
众所周知我国是民族众多的国家,我国对待少数民族的语言也是兼容并包,在学习自己民族语言的同时并学习汉语普通话,因为汉语普通话作为在全国范围内沟通交流的标准语言,是要求学习掌握的。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对汉语普通话的主流地位的认知也是不相同的。在南方聚居的壮族以及白族等民族,因为与汉族来往交流比较频繁,对汉族文化在经济以及文化上都得到了认同,认为汉语普通话的学习很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和母语同样重要,因此,他们对待语言的教育就格外重视,从小今开始实行双语教学。
(三)语言观念的认知语言观念往往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认知以及年龄的差别而不尽相同。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显着特征之一,语言是一个民族情感的纽带,蕴含了民族的历史底蕴、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的认知,这是民族凝聚力以及亲和力的体现。在同一个民族内,本族德高望重的老人总是告诫年轻的一代时刻牢记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因为族人之间说自己的语言能体现出亲切感,语言是一个民族最显着地特征,语言象征着民族的根本。因此,老一代人们对待第二语言就相对来说比较保守一些,年轻的一代接受事物的能力较强,对待第二语言就比较开放,更容易接受。我们都知道中国地域广阔,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导致不同地域之间语言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方言。但是,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待语言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
居住在内地偏远的人们,到外面进行沟通交流时更愿意说普通话,因为他们认为说普通话是进步提升的体现,但是对于广州、上海沿海城市来说,那里的人们更倾向于说本地方言,尽量不说普通话,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本地方言是一种优越的体现。
三、语言观念的体现
(一)语言观念在语言地位的认知一般来说,语言是没有等级的,语言仅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但是,不同的阶级所要求的语言也是有所不同的。阶级或者等级对语言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的。因为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同时它也是阶级或者等级进行表达的工具。不同的时代就会有不同的统治阶级,相应的就出现体现自己统治阶级意志的语言,进一步对语言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我国藏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藏族的贵族们以及上流人士就直接规定了一些为维护贵族阶级的地位的语言,长期以来逐渐形成藏语中独有的敬语。在众多语言的沟通交流中,因为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在交际中的语言态度也是不一样的,体现出的语言观念也就不尽相同,为了体现出人际关系的不同。
(二)语言观念在语言感情上的体现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对自己本民族的语言都有着独特的情感,这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对待外来的语言,有时候也会在感情方面存在差别。我们都知道当国家或者民族受到外来入侵时,这时候语言情感体现的尤其明显,任何入侵都不能磨灭一个民族的语言。语言观念对人们的语言归属感的认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香港没有回归的时候,香港地区的人们主要以粤语和英语为主,在当地的人们绝大多数都不说普通话,甚至对普通话都不了解。但是,香港在回到祖国的怀抱以后,大多数的香港人都开始学普通话了,甚至有些人以说普通话为骄傲。
(三)语言神秘魔力的体现语言神秘的魔力主要体现在禁忌语上。禁忌语言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广泛存在的,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文明中,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发达的欧美,禁忌语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都是存在着的。可以来说,由于中国受到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人对禁忌语言相比欧美国家的人们程度更甚。例如,对死的禁忌语言。在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谈论生,而尽力避免谈论死。中国传统文化是最忌讳谈论生老病死的,生病和死亡使人们最不愿提及的话题。在历史的积淀中不断对死进行弱化,死的语言逐渐被去世、走了等一系列委婉的语言所代替。
四、影响语言观念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语言观念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底蕴的不同,导致社会环境的不平衡,从而对语言观念产生影响。社会发展程度的高低对人们语言观念的认知的有着重大的影响。普遍认为社会经济发达的以及文化底蕴雄厚的地区,对语言的认知感就比较强烈,往往他们使用的语言也会认为拥有较高的地位。英国极盛时期,被誉为日不落帝国,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极高的地位,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对英语的认知感不断提高,而且英语运用的范围不断扩展,这与英国当时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是紧密相关的。往往由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人们对语言的认知感也就会不尽相同。
(二)历史文化的制约独特的语言观念往往是由于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的。相对来说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首先,历史文化在语言方面留下深深地烙印,形成独特的语言观念。其次,语言又承载着历史文化的使命,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三)受到民族关系的影响长期发展来看,民族关系和谐的地域对语言的态度也就相对比较积极,往往会彼此尊重,甚至是兼容并包的态度。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比较和睦融洽,这样就会促使彼此对待语言态度就会和缓,并产生有好感,甚至会有学习彼此语言的提议。但是,在民族矛盾不可调和的地域,各个民族之间会更加注重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加强对自己民族语言观念的培养,甚至把对方的语言视为最低下的,完全是仇视的态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观念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四)语言观念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个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该民族对其他民族语言态度的好坏。以卢森堡为例,卢森堡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且也是欧洲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优越的地理让成为欧洲经济纽带的位置,这些有利的条件决定了当地对运用语言的态度,可以采取德语,同时也可以采用法语。个人的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对语言观念的认知,例如英国贵族就不愿意采用方言,因为他们方言不具有高贵的血统。但是,在德国的贵族对地方的方言就很感冒,乐于去说方言。
(五)受到语言教育的影响语言教育取得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语言态度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以欧洲的安道尔为例,由于历史原因,法国和西班牙是其宗主国,因此,该国要求从幼儿教育开始学习本族语言的同时还要学习法语和西班牙语。多种语言的教育为其国民赢得了广泛的交际能力,首先可以使安道尔人畅通无阻的到国外工作;其次,还带动了本国旅游业的发展,因为多种语言带来了便利。安道尔这个袖珍国家的经济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多语言的教育。
(六)受到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影响年轻人由于眼界相对来说比较开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相对较强,也乐于接受新的语言观念。但是,老一代的人们就相对比较保守,对待新事物不是很感冒,总认为老祖宗留下的就是最好的,对待新的语言观念更是难以接受。例如,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年轻的人们去市区就愿意穿不穿自己的民族衣服,更愿意用普通话和人们进行交流沟通。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们对语言的认知感更强烈,因为他们有更多交际的需要。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们也更容易接受其他语言,对其他语言态度体现出乐于和包容。
五、语言观念对语言的影响
语言观念的形成是由于人类的发展和交流的需要。人类发展和交流的效果对语言观念产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语言观念也会对语言自身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语言观念对语言有着重要的影响,关键是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语言使用价值,人们对某种一语言的态度,对语言的认知如何,一般会影响人们对这个语言使用价值的评定。如果人们对其评价都很高,也就会对这种语言有好感,进而会乐于接受。在一定程度上,语言使用价值会跟着语言观念的改变而改变。其次,对语言结构的影响,假如人们对某一种语言的认知感很强烈,往往语言观念就会影响母语语言的结构的变化,母语就会收到其他语言的影响,甚至是对母语的抵制和排斥。
由于对语言观念的认知不同,语言受到影响的程度也就不尽相同。如果在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时,在不断交往融合的过程中,政治经济发达的一方的语言认知感就会比较强烈,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很容易对其他民族的语言造成影响。历史文化底蕴雄厚的民族,其语言观念的认知感也就相对较强,对文化水平较低的民族语言产生较大的影响。民族语言是民族的显着表现的特征之一,对于民族语言的爱是每一个民族共同拥有的。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显着特征之一,语言是一个民族情感的纽带,蕴含了民族的历史底蕴、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的认知,这是民族凝聚力以及亲和力的体现。哪怕人口极少的民族或者很落后的民族,对自己的语言文字也是极其热爱的。因为语言和本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有民族的存在就会一定会有语言的存在。
六、总结
综上所述,语言观念对语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学,而且是一种社会语言学。语言观念的形成是由于社会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我们深入对语言的探究,不仅仅有助于了解错综复杂的语言底蕴,而且对语言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涂青.浅谈语言和语言观念[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5):53-56,98.
[2]王丹.语言意识与语言批评的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郜元宝.现代汉语:工具论与本体论的交战———关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语言观念的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02,(2):40-52.
[4]刘进才.语言认同的困境———延安作家的语言观念与创作实践[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7.
[5]张卫中.新时期文学批评中语言观念的变革及意义[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35-42.
一、引言语言学概论(以下简称语概)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普通语言学的入门课。作为研究全人类语言共性规律的一门课程,语概课程的任务是阐明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生学习各门具体语言类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指...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非常注重对日常语言的使用分析。但是,日常语言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又是极其复杂而多样化的,这表现在:一方面,旧的表达除了继续使用原意外,也在不断地出新出奇;另一方面,新的表达不断地涌现,与旧的表达混合、交织,共处、代谢...
哲学家奥斯汀于1952年开始在牛津大学讲授他的理论,奥斯汀将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身于教学工作,其作品中最著名的论作当数《怎样用词做事》(howtodothingswithwords).1955年,奥斯汀去美国哈佛大学做威廉詹姆斯讲座时,后逐步修改并完善了自己的...
弗雷格1892年发表的《论涵义与所指》,尤其是其中对符号、专名、句子及(后续文章提到的)概念词等语言表达的意义所作的涵义和所指的重要区分,为语言表达的分析提供了必要和有效的分析框架,丰富了语言表达意义本身的构成,成为日后分析哲学语言分析的范...
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从学科体系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语言学(代码为740)与文学(代码为750)是并列的一级学科,其学科重要性毋庸置疑。1994年,伍铁平教授出版了专着《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