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话论文 >

普通话推广工作面临的困境与重要性

来源:传播与版权 作者:韩超
发布于:2020-10-22 共4658字

  摘    要: 对于一个拥有56个民族并且地域广袤的中国来说,各民族的语言各不相同,地域之间语言也相差甚远,很多经济较为落后地区,教师的普通话都不达标,这样对于教师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会造成不便之处。因此对于我国如何应对推广普通话,及考虑本国语言的基本特点和推广通用语言的难度,并找到消除推广普通话的难点以便顺利推广普通话。尽可能减少各少数民族、各方言地区人民的困惑和疑虑,从而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顺利实施。

  关键词: 推广普通话; 民族语言方言; 难点; 意义;

  一、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实施概况

  “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国国务院,1956)。法律条文中也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使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每个公民应当履行的权利(非义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过度,并且地域辽阔,因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种类繁多,推广和使用普通话可以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接与融合,国家以及民族的凝聚力也会得到加强。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普通话的推广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14年印发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方案中明确指出将大力提升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力争在“十三五”期间使所有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达标。方案中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设定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根据现有的普通话水平和国家整体目标,各地应预定自身的具体发展任务及目标。

  各级学校成为国家大力推广以及不断普及通用语言和通用文字的重要主战场之一,也是培养大众不断树立使用规范语言和文字的生力军。方案中明确,各地区要严格把好教师入门关,新上任的教师普通话水平须达国家规定的普通话语言标准;通过培训、远程学习、结对帮扶等方式,使普通话未达标的教师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同时使用民族语和通用语言的“双型”教师,迅速提升普通话水平,争取达到国家普通话“二级乙等”的水平;力争能够在“十三五”期间,帮助所有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同时教学的“双型”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指标;少数民族地区的“双型”语言教师,普通话水平能够达到听、说、读、写无障碍,并且胜任少数民族语言和普通话两种语言的无障碍教学工作。

  虽然在我国普通话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近80%,但是有关数据表明,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东西部地区间、城市乡村间存在着普通话水平发展失衡的现象,在普通话发展中其差距有近18%以上,大中城市普通话的普及程度在85%以上,甚至有的地区超过95%。然而农村地区和一些发展缓慢的城市,以西部居多,普通话的普及程度还不足35%,甚至有些贫困地区只有10%左右。该方案明确提出,教师应该成为推广普通话的主力军,把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达标写进了方案之中。着重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应迅速提升普通话水平”。拥有25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全省人口4500万左右,少数民族人口就占了1800多万,约占全省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这样一个拥有大量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区,教师采用民族语言教学成为普遍现象,一些老师甚至不会说普通话,这就成为云南省推广普通话的最大障碍和挑战。老师普通话的局限性也就导致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甚至生活中存在语言隔阂,很多学生虽然能认识文字,能书写汉字,可是根本不明其意。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长期教学质量低下,学生的学习成效不高,所提出的观点、态度及认知,令老师们感到无奈,很多学生在学习能力和个人发展水平上使很多老师困扰(张艳菊,2009)。
 

普通话推广工作面临的困境与重要性
 

  综上所述,该方案的提出,为推广普通话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给推广普通话工作带来了理论依据。但是很多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推广普通话存在疑虑,甚至认为国家是在消除普通话以外的其他语言形式,这就造成了他们对推普工作存在抵触心理,消极对待,从而给推广普通话工作带来难点。

  二、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难点

  明确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疑惑与问题所在,我们就应该针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打开少数民族群众的心扉,从而使推广普通话工作得以顺利实施,这也是2020年“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环节。首先明确推广普通话和少数民族语言以及各地区的方言之间的关系,不要误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不可以把普通话与少数民族语言跟地区方言对立起来,制造矛盾,而应该正确理解,大局看待。我国在各级法律中明确规定:“普通话与少数民族语言、方言同等重要,并行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语言文化源远流长,方言更是凝聚了各地区独有的文化与历史,处理好少数民族语言、方言与推广普通话的关系十分重要,也是发展的需求,保护少数民族和其他地域的语言、文字更是重中之重。

  就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周恩来总理就反复强调并且多次指示,“国家大力发展普通话、推行普通话,是为了更有力地促进多民族融合与经济发展,不是为了废除或者彻底移除方言与民族语言,各少数民族语言和各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同等重要”。各少数民族自己的语言以及各个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类型的方言,不应该采用行政手段予以废除,更不能采用人为的方法予以消灭。我国是一个各民族之间像石榴仔一样紧密团结的大家庭,家庭成员中语言的种类众多、文字的种类众多,这就需要家庭的和谐相处。党和政府十分且一贯重视全国各民族在语言和文字的保护工作,并且长期安排专人整理少数民族语言,对其予以保护与传承。在民族语言文字问题中采用了平等、和谐、发展的准则依据,先后出台了一整套涉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的法律、法规。先后制定多部法律,明文规定我国所有民族都有对自己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使用及发展的权利与自由。从法律上做出规范,足可以证明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保护力度,也给少数民族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消除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于推广普通话的疑虑。

  加强并不断宣传,做好各地区、各民族对于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律地位的解释与普及工作,坚决打击借对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的保护为由,鼓动民族分裂,制造民族对立,鼓吹拒绝推广普通话的实施等违法行为。加强开展以少数民族语言和普通话为教育教学语言的工作,培养熟练的“双型”教师使得少数民族语言与普通话和谐发展,同等重要并肩前行,不要重视一种而轻视一种,必须依法加强普通话学习并且依法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更不可削弱对普通话的学习与推广。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指导工作时提出,“少数民族孩子双语教育要抓好,学好汉语不仅将来找工作方便,更重要的是能为促进民族团结多做贡献”。在中央新疆工作第二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并做出重要指示,“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部署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工作,推进‘双语’教育”。“应该科学地、辩证地、统一地去认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把它们对立起来。各个民族都有民族语言,在民族地区要为民族群众服务,就需要用民族语言。但是在全国,在整个国家的层面,在其他地区要做工作,就需要普通话。这两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统一的关系,既要落实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同时也要落实好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丹珠昂奔,2013)。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对国家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的使用,遵循了语言在发展中的一般规律,并且保护了少数民族在传统与历史的发展中的需求,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做到实事求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以国家需要为准,以时代发展为依据,把促进民族团结放在首位,合理合法合规地推广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大踏步发展做出贡献,这将成为我国经济、人文、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必将成为“脱贫攻坚”战役中的一把亮剑利刃。

  三、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推广普通话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方针,早已写入法律之中。推广普通话随着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不断壮大与融合逐渐发展开来,国家通用语言是国家的重要标志和形象体现(姚喜双,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大力发展和推广使用普通话”,以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律对推广和使用普通话做出法律依据,足见其地位的重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正式出台施行,这也为普通话这一概念在法律上确定“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与重要性。因此,推广普通话成为国家最基本的政策和行动之一,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大国来说,国家语言的广泛分布应是国家大力推广的通用语言,这也可以起到对人民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和科学发展有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关系也不应该被低估。2001出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与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提高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物质文明以及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制度建设。”

  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可以对促进民族大团结、维护国家领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56个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应该像石榴仔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团结起来,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国家的生命线。”普通话的推广,会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交流,使经济顺利发展,人们往来加强,语言可以成为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关系的一条重要纽带。我国语言学家曾说:“语言永远是全民的,它为社会的全体成员服务,作为社会各成员之间交换思想、交流经验、达到互相了解的武器。语言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也反过来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要求统一的时候,语言随之统一起来,而统一了的语言又可以反过来使社会的统一更加巩固,更加紧密。”这段话明确地指出,语言作为各民族之间的纽带,也必将会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团结一致,从而促进国家统一,为维系社会稳定做出不小的贡献。

  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可以增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并且使各族人民对国家的认知与认同得以增强,推广和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对维护祖国统一也起到不可磨灭的效果。认同感,在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经济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全国各族人民就是靠着认同感,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不止一次看到在各族人民支援一线,语言成了纽带,这就是通用语言的重要贡献。再看2020年的“脱贫攻坚战”,语言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如果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不会普通话,没有办法交流,如何走出大山、出门打工、助力脱贫?这也是大力发展通用语言的功效。综上所述,没有认同感,便不会有团结一心战胜疫情;没有通用语言的助力,就不会有脱贫攻坚的顺畅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8月24日中央西藏工作会议上做出重要指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里提出认知与认同,就是上述所属的各民族同胞对祖国认知与认同的升级版,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成为民族大团结的优美乐章。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在全国依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是重要的战略部署,使全国各族人民熟练掌握好中国文明的这把金钥匙,来开启未来民族复兴的伟大之门,帮助世界上渴望了解中华文化的人民掌握这把开启中华文化之门的金钥匙,使得中国的声音能够在世界上传递,让中国的声音更响亮、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7-04-01)[2020-07-09].http://www.gov.cn/xinwen/2017-04/01/content_5182853.htm.
  [2] 中国网.国新办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成就情况新闻发布会[EB/OL].(2012-05-17)[2020-07-09].http://www.china.com.cn/zhibo/2012-05/17/content_25380262.htm?show=t.
  [3]姚喜双.播音导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35-41.

作者单位:吉利学院
原文出处:韩超.浅谈推广普通话的难点与意义[J].传播与版权,2020(08):172-17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普通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