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有益尝试。它以方言为桥梁,将群众喜闻乐见的信息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方式送达受众,受到市场极大的青睐。各地电视台纷纷开办方言类节目便是这一现象的重要体现。地方方言不单只是简单的日常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我国各地形态各异的文化资源和瑰宝的重要载体。
使用地方方言作为电视栏目信息传播的工具,其对地域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持续走高的收视率背后,其对普通话推广的消极影响,是不得不正面回应的话题。
1 方言类电视栏目兴起的原因
1.1 媒介竞争的推手作用
在当下,不断推陈出新的传媒环境竞争越发激烈,在保证内容不断求新求变的同时,在传播工具上的选择也是电视栏目赢得竞争的重要抓手。创新的方式是赢得市场的重要法宝。方言与电视栏目的结合,是创新性思维在电视节目更新换代中获得实现的重要体现。从根本上讲,方言类节目的诞生主要是市场和环境的需求所引致的。在众多影响竞争的因素中,收视率的竞争直接促成了方言类电视节目的发展。
1.2 方言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
方言类电视栏目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爱,其原因在于精准的定位和对受众心理的科学剖析,更在于其与普通的电视栏目有着很大的区别。方言是建立在受众角度上的定位因素,其成败均系于方言的运用。该因素的成功运用,极大地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受众能够将自身植入其中。正是方言的这种魅力和功用,才使得方言类电视栏目在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萌芽和发展。
语言自身的差异性使得其外在表现具有千差万别的形态。
无论是在口语表达还是在书面呈现上,人们都是通过这其中的差异性来区分语义所表达的事物。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其具备强烈的主观性和非常大的随意性。在相异的语言环境下,不同的词语对应着同一事物。但是,词语和所指代的事物之间,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从这个角度上而言,语言的符号与一定的习惯和规则相关。也就是说,方言类栏目之所以受到某一地区的观众欢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迎合了地方群众使用语言的习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有着千差万别的生活习惯。正是如此,各地区之间的方言,根植于当地百姓的普通生活,根植于他们在长期生活发展过程中的一整套语言符号体系。方言承载和真实地记录着当地的历史和人们的情感。因此,方言类栏目在播出时,更能使得受众产生共鸣,受到他们的喜爱。
2 方言播报与普通话推广之间的矛盾
我们国家方言众多,各个使用方言的地区之间的民众在进行交流时,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得国民可以更方便地沟通信息,进行交流,新中国成立后便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应用。
国家的有关部门通过立法的方式,确立了普通话在我国官方场合和相关信息传播领域的地位。但是媒体作为全球覆盖面最广,受众最多,接收最方便的传播媒介,责无旁贷肩负着普及普通话的义务和责任。同时,电视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强大号召力,有着非常高的权威性。其普通话发音的标准化、规范化,使得其成为广大群众学习的对象。由于其受众广,电视媒体给社会营造出普通话使用的良好的氛围。在各地区人们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良好的语言沟通环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电视节目中的方言类栏目,极大地弱化了普通话的示范效果。由于地域的亲近性,使得方言类节目对普通话节目形成事实上的挤出效应,这对普通话的推广构成了很大的危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方言类栏目和普通话推广之间,有着事实上的矛盾。其不单只误导青少年对规范用语的学习和使用,同时也弱化了电视媒介对公共话语的影响力。
3 坚持原则把握尺度,办有媒体责任感的栏目
方言类栏目虽然与某一地区群众之间,有着强烈的亲近感,在收视率方面能够取得极大的成功。但是其在播出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瓶颈和约束,为了促进这些栏目在法定的轨道内取得良性发展,必须把握一定的尺度,坚持一定的规则,不断提高电视媒体的责任感,从而使得所办的栏目符合国家的需要,也适应市场的需求。
3.1 适度原则
要在方言类栏目的播出过程中,坚持适度原则,就是要保证其与普通话节目之间的协调和平衡。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关于推广普通话,在新闻媒体中使用普通话作为标准用语的规定,电视媒体应该坚持推广、示范普通话的使命不动摇。因此,要在播出方言类栏目过程中,要注意其在全部栏目之中的比例,不能为了收视率而牺牲原则。在播放时段的确定上,要注意其对受众的影响。努力通过对方言类栏目的控制和指导,一方面坚持国家法律和整体发展的大利益,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地方特色的展示需求。
3.2 适当考虑特殊受众,注意节目的精品化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在这个年龄段的观众中的,他们正处于语言基础的学习阶段,电视栏目的权威性和强烈的示范性,使得他们对电视栏目的信任度较高。正处于模仿学习阶段的青少年群体,如果过多地从电视节目中模仿方言,将对他们正确掌握普通话的发音和交流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界限在他们的表达中将出现模糊。如果在这个阶段错失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的机会,必将对其普通话的发音和交流产生重大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将严重阻碍普通话在青少年群体当中的推广。因此,方言类栏目在播出时必须充分注意青少年群体收视的时间,尽量避开这些时段。
综上所述,要充分提高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坚持适度原则,保护青少年学习普通话的环境不受影响。方言类电视栏目作为能够近距离与基层百姓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和栏目形式,在迎合百姓需求的同时,还要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坚定地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将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紧密结合,努力构建一种倡导健康和谐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 和立勇。方言电视节目与城市文化形象的建构[J].新闻界,2006(6):124.
[2] 姚亚平。中国语言规划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 喻国明。渠道过剩,如何抢占制高点[J].南方电视学刊,2004(6)。
[4] 李莉。中国博客的话语权现状研究[D].西北大学,2009.
[5] 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50-51.
[6] 解娜,于惠淑。探析民生新闻节目《拉呱》的成功[J].新闻世界:87-88.
[7] 李军林。方言类新闻节目热播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以《阿六头说新闻》为个案[J].新闻知识,2011(9)。
[8] 邵培仁。语言是桥也是墙[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5)。
[9] 滕朋,黄蓉。电视方言新闻节目思考[J].新闻前哨,2006(12)。
[10] 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1] 袁家骆。汉语方言概要[M].语文出版社,2001:7.
[12] 黄良奇。穿唐装,执折扇,说新闻,议天下--对电视新闻采用方言播报的思考[J].新闻界,2006(1)。
壮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统计,壮族的人口总数为1600多万人,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广东省连山县壮族瑶族自治县等地。壮族的民族语言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泰...
在提升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评分性能,改进系统评分机制这项研究工作中,语音识别是关键技术,而声学特征的提取与选择是语音识别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在文献[1]中,笔者提出了一种依据噪声污染情况自适应选取不同策略滤波的算法.首先判断噪声点,然后对轻度噪声...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国家要求要求幼儿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必须达到二级甲等(测试分87.0分)以上。如果...
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PSC,是测试应试人员普通话水平等级的全国范围内的一项考试,是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于1994年10月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普通话测试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对于普通话测试的实际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进行普通话测试的优化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对于影响普通话测试质量的几个因素的总结研究,总结出恰当的解决对策方法,促进普通话测试质量的提升,...
本研究表明, 在不同前字调和不同语境下, 粤语人群的普通话轻声偏误存在差异。针对粤语人群的普通话轻声的教学, 应当尤其重视轻声的时长特征、重视焦点位置轻声词的音高特征, 有针对性地纠正轻声偏误。...
一、引言音高是语音的基频心理对应物,即基频的知觉相关物。频率越高,音高也越高,但它们的关系是非线性的[1]205.音高是研究声调的重要参量,音高取决于基频。本文关于普通话声调调素的音高实验也是通过提取基频值完成的。调素是声调的最小单位,它既...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自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标识语言。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上具和信息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
豫方言动物名词中也极少有多音节单纯词,有一个是模拟动物的声音所形成的词“蚂叽妞”,夏季时,河南地区知了有很多,人们便根据知了的叫声而对知了进行了命名。...
在当下的推广普通话工作上,要做到继承过去的优秀传统,总结并发扬实践积累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推普模式,通过强化测前培训、改革测评方式、加快信息化推普进程,更好地完成推广普通话的目标和任务。坚持普通话培训测试的社会公益性,构建多层次、广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