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

新课程下中小学图书管理员队伍的素质提升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28 共1751字

  学校图书室是学校重要的教育机构,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服务的办事部门,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可忽视的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提升图书管理员的素质是实现中小学图书馆(室)功能的关键所在。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加快了素质教育的步伐,崭新的图书管理工作会遇到新的机遇,当然图书管理的工作者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笔者基于当前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的现状,分析当前中小学图书管理员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

  一、中小学图书管理员队伍现状分析

  当前,不论是繁华的城市学校还是薄弱的农村中小学,图书管理员队伍的能力、素质、结构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1.学历偏低一般来说,图书管理人员在学校专业技术人员中不占据主流,属于教学辅助人员,对学历没有硬性要求,因此,学历水平相对来说偏低。从本地的调查数据来看,在56人中有本科学历9人,占16%;有大专学历29人,占52%;有中专、高中及以下18人,占32%,在大专以上学历中有80%都是培训后学历。

  2.年龄偏大在不少学校,图书馆通常是安置照顾剩余人员的地方,或是接收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从事管理或教学工作而转岗安置的员工,造成管理人员年龄偏大,使得图书管理人员往往表现出精力不足,对图书管理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和上进心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3.图书管理能力偏差图书资料不断朝着多元化的角度发展,内容形式单一的纸质图书逐渐转变为电子图书,信息量成数倍增长,不断更新。然而,许多图书管理员自身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对于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缺失,导致在图书的分类、整理、借阅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4.专业培训偏少大部分学校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并不把图书管理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不能足够重视,所以图书管理员很少有参加培训的机会,随意性很大,培训质量标准不高。

  二、图书管理员队伍业务素质提升建议

  1.完善培训机制

  学校安排新进人员到县级、市级以上图书馆等专业机构进行专业培训,一定达到不培训不上岗、先取得资格再上岗的标准。制定《学校图书工作考核评分表及实施细则》,并且认真贯彻执行;编制每一学期的学校图书的督查工作,并严格遵照执行。按照制定的标准,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把每学期的监督检查工作做到位,把存在的问题作为内容要进行专门的培训指导,不断提高图书管理员工作能力。

  2.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学校在同一地区不同的学校之间,组织图书管理员经常交流工作经验,就图书管理工作中的疑惑和建议进行沟通。通过不定期地拜访学习图书管理队伍中的佼佼者,使他们对新图书管理员的理念进一步加强,提高自身操作能力。学校可以不定期组织图书管理人员走出校门,参观各个地方图书馆阅览室,进一步了解专业馆所的规范管理流程。

  3.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部分图书管理员参加工作时间较短,基本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学校开展短期培训仅能够解决一些基本问题,而对于实际操作的特殊问题却无法解决。因此,学校可外聘一些富有经验的、具有良好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人员作为导师,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等形式,开展针对性的辅导,把新分工作人员快速培训成业务骨干。

  4.加强学习

  图书管理员素质的提升,不仅要依靠业务主管部门的培训引导,更需要充分调动自身工作积极性。图书管理员要学会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图书管理员每年可以订阅图书管理专业杂志,多抽出一些时间阅读专业文章,做好学习笔记。学校可针对图书管理工作确定一些主题,让管理员结合工作实际,把工作中的疑难杂症和建议总结出来,进行汇报和交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5.转变管理角色

  最近国家新课程积极推进,笔者学校的图书馆的功能也在日益增强。济宁地区已开设了图书活力课堂、阅读指导课等,图书的研究性课程纳入了国家课程计划,学生把图书馆当成了研究性学习的课堂。这些由新课程的改革带来的变化,赋予学校图书管理员全新的使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目标和职业追求又开辟了更具创造性、挑战性的空间。图书管理员应该调动图书馆所拥有的全部课程资源,并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研究开发,把自己转化成课程资源开发者、研究者。

  总之,中小学图书管理员要正视现实,不断更新观念,密切关注新课程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环境下对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图书管理员。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图书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