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每个民族,都会有代代传承的各类民俗文化。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回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也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因此,回族民俗研究是了解中国回族历史、风土人情不可或缺的档案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源,对2004-2013年近十年的回族民俗研究文献进行检索,依据论文的发表地区、数量、年代、期刊分布、作者状况及研究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力求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国回族民俗研究的现状、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作学术性铺垫。
1、研究方法
1.1样本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具有权威性和全面性,因此,本文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基础研究源。
1.2文献检索方法
在具体检索中,时间段为2004~2013年,每年作为一个独立的检索时间段,并且以“回族民俗”、“回族习俗”、“回族礼俗”进行主题模糊检索,检索范围排除“工程科技”类。之所以会同时选择“回族民俗”、“回族习俗”、“回族礼俗”作为检索项,是因为“民俗”、“礼俗”、“习俗”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研究中,虽然称谓有差别,表达的侧重点不同,但其所表达的内涵与外延都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一个民族特殊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现象。
2、文本分析的特点
2.1文章发表的数量与年代分析
通过对某一领域论文发表年代的统计,可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历程。据统计,2004~2013年,国内共发表回族民俗研究论文60篇,年均发表6篇。
依据表1数据分析,从2004~2013年,关于回族民俗研究的论文数量处于基本均衡状态。这说明回族民俗现象在任何时期都是一个人们关注及研究的领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回族民俗在不同程度也有相应的改变。民俗是生活文化,而不是典籍文化,它没有一个文本权威,主要靠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在人际和代际之间传承。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它也不可能被重复。在千变万化的生活环境中,活动主体必定要进行适当的调适,民俗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比如回族的婚俗、葬俗等习俗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习俗现象。这使得民俗研究者对回族民俗的研究不会停留在一成不变的状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回族民俗研究论文数量处于平稳值的原因。2008年,正值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之际,相对而言,论文发布出现了一个临界值,说明政策环境促进了民俗研究的发展。
2.2文章发表的数量与作者地区比较分析
从表2分析得知,论文的61位作者主要分布在14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比较集中的地区为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分别占37.70%、18.03%、9.84%。
这三个地区的作者占全部作者的65.57%,其发文量占全部论文数量的65%。由此判断,我国回族民俗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宁夏为核心的西北地区。以上数据分析也比较符合回族的居住状况,回族的居住虽然呈“大杂居和小聚居”的状态,但相对还是集中居住在宁夏、甘肃、青海等西部地区。因此,西北地区也成为回族民俗研究的“大本营”。其他地域的回族民俗研究也是回族民俗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地域不同,虽然是同一民族,但在民俗方面也有所不同,其他地域的回族民俗研究拓宽了回族民俗研究领域的广度及视角。
依数据分析,高等院校的作者人数为46人,占作者总人数的75.41%,说明高等院校人才占重要比重,研究实力强,是我国回族民俗研究队伍的主要力量;科研单位有11人,占作者总人数的18.03%,说明科研单位也是我国回族民俗研究的另一支生力军;其余为一些关注我国回族民俗的研究者(文化系统2人,占3.28%;其他2人,占3.28%)。
民俗研究由于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这里特别提到一些民间的回族民俗研究者,虽然他们的著作并没有刊登在一些核心的学术期刊上,但这些民间学者或者一些回族民俗爱好者的研究成果,也属于回族民俗研究文献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中国回族民俗研究的丰富性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将在文章最后一部分对回族民俗民间研究者作出具体分析和介绍。
2.3论文的期刊分布分析
60篇回族民俗研究文献分别刊发在40种期刊上,从表3分析看,载文在2篇以上的期刊有11种,占全部期刊的27.50%。这27.50%的期刊发文31篇,占发文总数的51.67%。因此,可以得出,这11种期刊在我国回族民俗研究领域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3、发文作者情况分析
3.1发文作者特点分析
3.1.1作者年龄
在近十年的回族民俗研究中,研究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中,研究者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23岁,整个研究者的年龄段主要在25~45岁之间,约占发文人数的53%。这说明,整个回族民俗研究的群体大体为中青年,这个年龄段无论从精力方面还是体力方面都具有优势,是回族民俗研究的中坚力量。
3.1.2作者性别
从性别的数据统计分析看,在发文作者中男性29人,占作者总人数的47.54%;女性32人,占作者总人数的52.46%。整体而言,女性高于男性。习俗的文化表现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男女社会分工的差异,女性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研究与男性相比更胜一筹。而习俗的具体表现也是在一些生活的细节方面,女性在民俗研究方面会有特有的性别敏锐度与优势。
比如回族的生育习俗研究,几乎都是女性研究,女性因为本身的生活经历及性别的特殊性,在研究这一课题方面会有天然的优势。
3.1.3作者民族
在61位作者中,汉族33人,占作者总人数的54.10%;回族26人,占作者总人数的42.62%。在回族民俗研究领域,本族与他族的研究视角也有所不同。
如本族研究者的优势在于,这些民俗文化本身也是研究者熟悉同时又经历着的一种本族文化,所以有更深的文化底蕴。基于此,在此方面还需扩大本民族的研究队伍,这样才有利于增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3.1.4作者学历与职称
从学历结构分析看,在发文作者中,34人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55.74%。由此看出,高学历人才已经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群体。从职称结构看,以中级以上职称为主,占总人数的67.27%。此外,还有一小部分作者不具备职称条件。对于回族民俗研究而言,民间的研究团体不容忽视。学院派虽然在学术研究理论以及方法方面有很深的根基,但民间民俗研究者则有以长期观察与参与并有深刻体会为基础的研究。因此,学院派应该和民间回族民俗研究者经常开展必要的学术交流活动,让回族民间民俗研究视角为回族民俗研究作必要的补充,使回族民俗研究视角更为宽阔。
3.1.5核心作者与发文情况
对论文作者进行定量的研究,可以确定回族民俗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并通过关注核心作者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一步了解回族民俗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从表4看出,我国回族民俗研究论文的多产作者较少,且主要集中在高校,以女性为主,他们是我国回族民俗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发文最多的是3篇。
3.1.6合作研究情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发展,合作研究将成为科研的发展趋势。在发表的60篇文章中,单人完成51篇,占发文总数的85%。说明绝大多数作者具有独立的研究能力。两人合著的有8篇,占发文总数的13.33%;合作研究者最多为5人,发文1篇,占发文总数的1.67%,合作研究数量比较少,今后应加强有目的、有组织的合作研究。对于回族民俗研究相关的交叉学科,应加强与其他学科人员的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形成较强的回族民俗研究阵营。
4、回族民俗研究发文内容分析
在近10年的回族民俗研究文章中,研究内容大体分为整体性的回族民俗研究、地域性与单一视角的回族民俗研究、回族民俗文化的延伸与拓展研究。
4.1整体性的回族民俗研究
这类文章针对回族民俗的方方面面,涉及的内容也比较丰富,能够全面地阐述不同地域的回族生活习俗,让读者或研究者通过阅读文章就能够对国内不同地域的回族生活、生产及精神领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类论文仅有2篇,占发文总量的3.33%。究其原因,回族的居住状态是“大杂居,小聚居”,不同地域的回族习俗都略有差别。所谓“十里不同天”,即便同一地域的回族,因为教派及生活习俗不同,相差几里地的村与村之间的回族习俗也不尽相同,要想详尽所有地域的回族民俗研究,费时、费力且工程比较浩大。因此,此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
虽然在核心期刊上此类文章比较少,但查询近10年的国内著述,能够对回族民俗进行全面研究的著述还是比较多。有代表性的是回族学者王正伟的《回族民俗学》,回族学者禹虹的《当代回族礼俗文化》,回族学者拜学英的《回族习俗探源》。
4.2地域性与单一视角的回族民俗研究
所谓地域性的回族民俗研究指针对某一地域的回族群体的生产生活及精神层面进行的民俗研究;单一性的回族民俗研究指就某一民俗现象而进行描述和解释,比如回族葬俗、婚俗、回族饮茶习俗、回族禁忌习俗等。但地域性的回族民俗研究又涵盖了单一的回族民俗研究。比如闫国芳研究的新疆昌吉地区回族婚礼中的认“卧曲利妈”习俗研究,这个特定的习俗体现了当地回族乃至整个回族的文化品格之一———信仰与务实相交融的实践精神,同时体现了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长期渗透和交融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此类文章发文数量为34篇,占整个发文数量的56.67%。究其原因,回族地域性的民俗研究较回族民俗研究相对容易,通常就具体地方研究,或者就某单一习俗视角作研究,这也比较符合民俗研究微观田野作业的研究方法。
再如马福源对青海门源地区的回族习俗研究,充分认识门源地区独特的民风民俗,客观评价其良好习俗的积极影响及不良习俗的消极影响,探讨传统回族与当代社会积极适应的途径。
马健君浅谈西安回族穆斯林传统婚丧习俗,彰显多元文化特点、古老文化淳朴的民风民情以及它所具有的浓郁的地域特色。
马永红研究的曲垌回族的丧葬习俗及其传承模式,针对曲垌地方的回族葬俗而进行分析研究,展现出此地回族葬俗在调试中的变迁和在变迁中的传承。
禹虹、李德宽研究的回族饮茶习俗与茶文化,通过研究不同地域回族的饮茶习俗,对回族茶文化的产业开发提供“原生态知识”背景。
这类文章的描述属于“局地性”,但对地方回族民俗而言更容易做到详细和精准,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整体平面上星罗棋布的点或回族民俗的概貌。
除了以上我们在核心期刊上所列举的研究案例,还有一些民间的回族民俗研究者或回族民俗爱好者,为在地域性及单一视角的回族民俗研究也做出了贡献。如云南昭通回族民俗民间研究者在其著作《昭通回族史》第七章节描述的云南昭通回族民俗文化;四川回族女摄影师穆群森的著作《四川回族习俗文化》,图文并茂,多角度地介绍了四川回族的族源、服饰特点、饮食习俗、婚丧礼仪等内容,较为系统地展示了四川回族的民俗文化,同时添补了四川回族民俗文化的图文书籍的空白。
4.3回族民俗研究的延伸与拓展研究
回族民俗研究的延伸与拓展指针对民俗现象而引发的思考,或者通过此类民俗现象的研究而拓展到其他社会领域或者研究领域。此类文章发文数量为24篇,占整个发文数量的40%。
如杨学燕通过分析宁夏回族民俗文化研究的旅游资源及目前开发存在的问题,对宁夏回族民俗文化作出整体评价的同时提出开发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模式。
王存河则以回族习俗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分析了它们的特质与功能以及回族习俗与国家法律之间的一致与差异,旨在探讨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在沟通二者之间关系的地位和回族习俗法规化的问题。
桂榕通过对回族民俗文化空间的建构分析,展现出回族民俗文化超越时空的意义、凝聚精神的社群意义、传承文化的民族意义。
5、结语
通过以上对近10年来我国回族民俗研究文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近10年回族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但研究回族民俗学者解释视角多集中在回族与伊斯兰文化之间,缺少回汉之间的系统解释。回族文化是典型的“伊儒合璧”,即伊斯兰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一种结合。希望在今后的回族民俗研究中能够拓宽回族民俗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展现回族文化更为丰富多彩的状态。
《河南农业科学》创刊于1972年,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主要报道农业科研领域各学科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报告以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目前收录《河南农业科学》的国内权威数据库或文摘刊物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