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图书馆学论文 >

图书馆情报系统中信息融合的运用分析

来源:信息通信 作者:况石
发布于:2020-10-28 共4189字

  摘    要: 采用信息融合技术对从多个信息源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关联和综合,可以获取位置及身份信息,以及对态势、威胁及重要程度进行全面及时评估,通过估计、评估和评价额外信息源需求,实现自我修正,以改善结果。文章分析了信息融合的技术特征,介绍了图书馆情报信息系统,并对信息融合技术在图书馆情报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信息融合技术; 图书馆情报; 信息采集;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融合技术可以发挥检测、关联、相关、估计和综合信息与数据的优势,能够获得精确的状态以及类别判定,并快速估计完整的态势和威胁,在军事、商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由于信息融合技术可以提供稳定工作性能,通过传感器几何合成法提高空间分辨力,通过统一目标的多次测量值的反复综合而获得更准确的信息,通过传感器之间的频率互补而增加测量维数,因此,可以获得单个传感器无法比拟的性能[2]。针对当前图书馆情报系统中,由于图书的馆藏数目庞大、文献及资料的存储量巨大、数据的查询及保存也日益增多,造成图书馆情报系统管理压力增加而不堪重负的情况,可以引入高性能信息融合技术,提高图书馆情报系统的运作效率[3]。

  1 、信息融合技术的技术特征

  信息融合技术能够支持空间和时间的融合,通过对多个传感器的观测,按照先后时间顺序进行目标观测值的融合,可以利用单个传感器实现时间融合;对同一时间不同的传感器信息进行融合,可以通过空间融合实现多传感器的一次空间融合。信息融合技术的融合包含数据层、特征层和决策层三个层面。

  (1)数据层。原始数据层为数据采集的信息源,该层次主要用于提供数据,因此信息融合内容相对较少。数据层处理数据的原则是使数据的原始性得到保证,但是随着数据量的急剧增加,在处理大数据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不及时或存在丢失及数据传递的过程中出现误码,也会导致数据的失实。

  (2)特征层。特征层为信息融合的中间层,在对原始的数据进行处理时,允许对数据进行压缩以便于传输,而所传输的数据依据高层需求,确保数据融合的有用性。

  (3)决策层。该层次为信息融合最高层次,通过融合可以实现数据的有效判决,对于问题决策起决定作用,其可以基于测量数据,产生最终有针对性的决策。
 

图书馆情报系统中信息融合的运用分析
 

  2 、图书馆情报系统

  2.1、 图书馆管理系统简介

  图书馆管理系统包含日常工作、基本资料维护、查询及系统管理等工作内容,其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工作目标是满足读者对于资料检索和借阅归还、监测率的高效性、图书查阅高效性、回单列表的快速返回以及条形码的高效准确识别等要求。针对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数据处理的需求为图书馆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1 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框图
图1 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框图

  按照子系统划分,图书馆管理系统主要依据用户权限对用户进行管理的登陆子系统,用于进行图书信息查询的查询子系统、对借还信息进行处理的借还子系统及通过管理员对图书进行信息处理、分类管理的管理子系统组成。

  2.2、 图书馆情报系统

  针对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用户多元化需求,图书馆成为了多种信息汇集的场所,且信息量日益增大,这些信息的分类、存储及处理过程都需要一个能够进行数据汇集、分析和决策的机制进行数据的融合,确保信息能够被有效整合,并形成可应用结果。随着图书馆多种不同业务量的增加,图书馆内启用计算机通信网,并通过网络将多台不同的设备连接在一起,而各设备在业务与需求数据方面是独立的,各设备之间不会相互影响。书籍、文献资料物品的传递、读者流通量及对书籍信息的信息反馈是图书馆信息流的主要来源。信息流随着传递过程、信息载荷、读者等信息的变化而变化,图书馆信息已经从报纸、刊物等传统纸质读物,转变成了网络信息化时代的电子书、光盘及多媒体资料等新兴载体。读者在进入图书馆后,在对于书目、索引、借阅和检索等传统业务提出需求的基础上,还对图书馆利用网络信息手段的信息源的汇集、分析和处理提出了需求。图书馆作为数据源,对于数据的提供而言是可靠的。

  图书馆需要及时处理信息,优化运输及读者需求,以实现信息之间的有效弥补,实现有效决策、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信息流的融合可以基于计算机网络实现多个设备的有效识别和处理,满足有效进行信息融合的目的。

  图书馆搜集来自于读者对信息的个人理解及应用情况,并对不同的信息进行对比融合分析,基于分析的结果调整选择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图书馆将所接收到的大量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并将信息反馈给用户,实现其原始的预定目标。并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线上交流等形式,了解读者需求变化的原因,找到影响信息和信息需求的相关性,进一步满足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

  3 、信息融合在图书馆情报系统中的应用

  3.1、 信息采集

  采用信息融合技术客观的采集人员信息,避免图书馆专职人员、工作人员及专家的主观意识,而导致收集到的信息不具有普遍性而仅仅代表个人观点。由于图书馆中搜集到的信息种类、信息量巨大,采用传统的人工手段进行信息汇集和处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而采用信息融合技术,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可以很轻松的处理上述问题。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可以对图书馆中的工作记录进行分析、比较、提取和融合,并删除无用信息及时补充需求信息,提供信息采集的效率。

  3.2 、技术支持

  图书馆的数据库内容急剧增加,在面对大数据的处理时,图书馆需要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并建立用户个人信息平台,对读者关注的历史、兴趣及信息需求等问题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比对,能够降低图书及文献的购置费用。

  3.3、 信息的收集

  图书馆每天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可靠评价和有效分析。采用信息融合技术可以有效分类和整理复杂网络中的数据,形成科学性、丰富性的信息资源,实现用户记录、检索要求、不良记录的融合处理与分析,为图书馆的业务决策进行指导。

  3.4 、信息数据的优化

  针对图书馆情报系统的数字化、资源共享及网络化等特点,可以实现数据库信息和合作方共享信息之间的综合,以扩大图书馆信息储备,合作共赢。

  3.5 、图书馆团队建设

  面对信息融合技术在图书馆情报系统中的应用需求,开展相关技术培训,让员工理解信息融合技术,能够运用信息融合技术进行图书馆业务流程操作,并培养专业人员,能够建立或完善图书馆情报系统,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能够通过技术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升社会影响力。重视提升员工市场营销及创新意识培养,进行有针对性的图书馆企划方案设计,增强图书馆文化类产品的艺术属性,并结合馆藏,推出具有图书馆特点的文化艺术品,以提升图书馆的文化价值。

  3.6 、激励机制

  通过信息融合技术为工作人员建立信息库,并对人员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并形成数据表格,实现人员工作情况的量化。通过量化表格,真实、客观的评价每个员工的工作情况,便于形成合理的考核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4、 基于信息融合的图书馆情报系统的应用实例

  4.1、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图书馆情报系统简介

  RFID通过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或反射传输特性,用于非接触的识别物体,其通常包括阅读器、软件及电子标签等主要部件。该技术主要基于大规模的数字集成电路,无线通信、数据库及硬件固件。RFID的工作流程为:阅读器对数据进行编码,并在特定频率上发送;阅读器可以在电子标签进入有效范围内后,产生出感应电流;电子标签通过内置天线发送自身编码;阅读器接收标签发送的编码,进行解码,并送由主机处理;主机控制阅读器按要求完成读写操作。

  4.2、 工作流程

  (1)借书、还书流程。通过RFID技术实现借书与还书。借书和还书的流程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借书操作
图2 借书操作

  借书环节通过RFID借书机进行找书操作,系统根据作者、发行年号、关键词等信息找到借阅想要的书籍,接着自动化下架机输出借书,并通过管理员在窗口办理借阅手续,在窗口进行标签复验,借阅成功。

  图3 还书操作
图3 还书操作

  还书过程是借书过程的逆向操作,首先借阅人在窗口手工还书,同时RFID还书机进行还书操作,分拣系统根据书籍标签,将书籍送至其分区放置处,由图书管理员放置制定书架位置,还书完毕。

  (2)盘点流程。通过数字点检仪在书架上水平移动,读取图书的标签,即可完成图书的点检,用时短,准确率高,盘点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书籍盘点
图4 书籍盘点

  在盘点流程中,数字点检仪识别书架上的书籍,分别对放置分区及书架上书籍的数目进行盘点,如果出现书籍分区不正确,按照正确的分区重现放置图书;如果书籍的数量有误,查询图书,并归位放置;图书管理员对信息进行复查,并将盘点记录完成、如实的记录下来。

  4.3 、硬件结构

  基于RFID图书馆情报采集系统的硬件组成如图5所示,主要由射频标签、射频天线、射频收发模块、处理器、串口卡、显示控制、报警控制、门闸控制、门闸监测电路、PC接口及阅读器接口组成。

  图5 基于RFID的图书馆情报采集系统硬件结构
图5 基于RFID的图书馆情报采集系统硬件结构

  (1)RFID电子标签。射频识别系统真正的数据源为电子标签,其内部由天线、调压器、控制和存储单元构成,可以进行图书信息的存储,实现读者与阅读器之间的信息交互。

  (2)阅读器。阅读器用于连接应用系统和电子标签,能够接收主机指令,主要由控制单元、天线和射频接口组成。射频接口提供必要能量,实现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控制单元实现应用程序接口,依据应用程序发送不同指令,进行信号的编解码、控制与标签之间的通信。天线是阅读器信号发送接收的必要装备,通过天线发射信号识别电子标签,通过电磁场界定阅读器的可用范围。

  4.4、 软件

  RFID图书馆情报系统由应用软件和中间件构成。RFID中间件具有较强通信能力,且扩展性和通信能力较强,用于管理资源和网络通信,实现资源共享。应用软件为图书馆情报系统的业务提供服务支持,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

  5 、结语

  将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情报系统中,能够发挥信息融合技术的采集信息、分析信息和进行信息决策的优势,使得图书馆情报系统的信息采集、技术支持、信息收集、优化信息数据、推动团队建设和奖励机制等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基于RFID图书馆情报系统是信息融合技术在图书馆情报系统中的典型应用,能够显着提升图书馆情报系统管理效率,优化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刘哲.浅析图书馆情报系统中信息融合技术的作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07):105-107.
  [2]李飞.信息融合技术在图书馆情报系统中的运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04):141-142.
  [3] 刘归榛.信息融合技术在图书馆情报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2019(04):27-28.

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原文出处:况石.信息融合技术在图书馆情报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信息通信,2020(09):150-151+15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
返回:图书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