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图书馆学论文 >

公共图书馆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5-22 共3451字
论文摘要

  1、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权益就是公民享有的权利、利益。文化权益就是公民在文化方面享有的权利、利益。顾名思义,基本文化权益就是公民在文化方面无条件享有的权利、利益。换言之,就是公民不用买单就能享受到的一些基本文化消费,它是一种底线权益,是每个公民都能无条件享有的权益。

  2、公共图书馆的特征及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在政府主导下,以税收和财政为投入方式,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社会整体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的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收集、保存与组织文献信息来传播知识、传承文明,为公众提供阅读学习、文化休闲、查阅文献、知识援助等作用。公共图书馆因自身具有的鲜明特征使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公益性

  公共图书馆的存在是以非营利性为目的,它为全社会提供了非竞争性、非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使一些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机会和个人发展机会的人们,特别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获得一个可以自由地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的机会。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实现并保障了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2系统性

  公共图书馆本身是一个知识的系统,又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基于文献信息的有序化,使知识和信息得以有效的利用,在满足人们对文化知识需求的同时也促进其自身事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所具有的系统性,准确地定位了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满足了公共图书馆在公益服务中发展的需要,使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教育性

  公共图书馆被人们称作“社会大学”、“没有围墙的学校”,担负着对全民进行终身教育的重任,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又是专业教育的补充。它可以从多层次、多方位对公众进行教育,这是任何一个教育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公共图书馆依此可以成为个人和社会团体进行终生教育的基地,为全社会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2.4人文性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遗产保存和文化知识传播的场所,它体现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精神文化载体的高度珍视;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图书馆服务的全过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是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的需求。

  3、公共图书馆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对策和措施

  3.1坚持“零门槛”

  在我国的文化体系构建中,公共图书馆是为大众提供公共阅读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场所,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公共图书馆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公益性,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的文化服务,这是其性质决定的。免费向全社会开放,公民免费使用和享受文化权益,是它作为公共事业机构的职责。为了对全社会成员实行普遍均等的文化服务,维护公民平等接受服务的权利,公共图书馆必须充分尊重读者,对到馆的大众一视同仁,使读者充分享受到自己的阅读权利。图书馆的免费开放让知识的传播、文明的传承更为广泛,保证了任何有需求的读者都不会被拒之门外,显示出国家、社会对于文化事业的关注和对于公众文化权益的保护。

  3.2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求

  3.2.1设立“流动图书馆”、“汽车图书馆”。“流动图书馆”、“汽车图书馆”的建立与发展,不但创新了图书馆服务形式,也延伸了文化服务领域,使得较偏远地区也能及时看到最新书刊、了解最新信息,是实现文化权益面前人人平等的有效载体与平台。例如:盘锦市盘山县图书馆作了有效尝试,在吴家、太平、坝墙子3个乡镇设立了6个图书流通服务站,服务网络触及到农村的最基层。其每年定期由县图书馆派人送书,实行通借通还,为当地农民提供有关种植业、养殖业方面的资料,以及最新的农业技术信息,每次平均送书500册左右,深受农民欢迎。

  3.2.2举办展览和讲座。公共图书馆可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开辟文化共享大厅,通过组织专题展览、举办知识讲座、开展网上阅读、开办读者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延伸服务空间,满足人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盘锦市图书馆从2008年起推出了“公众审美教育系列展览”,定期展出盘锦市书画、摄影及名家收藏的书画精品,截至2012年底,共举行专题展览30余次,深受市民的喜爱。2009年起,盘锦市图书馆向社会推出了以挖掘盘锦地域文化、培养盘锦精神为宗旨的“鹤乡讲坛”公益性讲座,先后聘请省市优秀学者、行业精英,组织开展20余场讲座。

  为了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盘锦市图书馆在有限的购书经费中设置专款用于购买1,800多种优秀的科教视频光盘,并从2012年9月起把讲坛改为“鹤乡讲坛·盘图视频”,每周播放三天,为市民提供便捷优质的文化服务。盘锦市图书馆在2013年7月开通了“移动图书馆”服务,读者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就可享用本馆提供的80万册电子图书、7,000多种电子期刊和500多种电子报纸的数字信息资源。为了增强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和互动,盘锦市图书馆还设立了“读者QQ群”,创新了服务方式,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品质与内涵。

  3.2.3为弱势群体服务。弱势群体的先天弱势,决定了他们在平等获取公共文化知识方面也处于弱势,所以,需要在文献资源建设、阅览环境、阅览设施建设以及相应的阅读服务方面应该给予倾斜,关注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共文化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公共图书馆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从他们的角度考虑其阅读需求,设立未成年人阅览室、残障人士阅览室,充分保障残障人士、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盘锦市图书馆2012年成立了特殊群体服务部,设立了专门的阅览室来为弱势群体服务,购买了专为弱势读者使用的阅览桌椅,以及为视障读者提供的点字图书、有声图书,为聋哑读者观看的影视光盘等,使每一位到馆读者读到书、读好书,真正实现文化权益面前人人平等。

  3.3实行总分馆制,有效实现资源整合

  按照国际图联颁布的每5万人应有一所公共图书馆的标准,我国大部分城市,尤其中小城市均达不到其要求。以盘锦市为例,市区只有一所市立公共图书馆,市民借还书非常不便,且不利于图书馆发展读者和满足全体市民读书学习的需要。为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需求,政府应在投入上加大力度,在社区、乡镇设立分馆,或与当地高校图书馆联网,形成以中心图书馆为核心、覆盖全市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上海市图书馆早在1999年5月就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联网,形成以上海图书馆为总馆,各区县图书馆、学校、科研图书馆作为分馆的联盟格局,为上海市民提供完善、便捷的服务的同时,更使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居于全国前列。

  3.4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和互联网工具,构建图书馆公共服务网络。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在新形势下构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文化基础工程。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加快“共享工程”建设,尽快实现文献信息数字化、全覆盖、村村通。在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还应充分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使“共享工程”与图书馆传统服务和数字图书馆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建数字参考咨询与馆藏服务平台,加大资源开放力度,让公民的文化权益充分的满足,提升公众信息使用水平和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构建图书馆公共服务网络,还必须依托互联网,大力发展数字图书馆,通过自己的网站,积极开展网上参考咨询、知识导航等远程服务,提供强大的网上检索功能,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网络,以充分实现图书馆服务于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职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许纪庸.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EB/OL].2009-03-15.
  [2]汤文琴.论如何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保障人民基化权益[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91,161.
  [3]李海春.图书馆培养新型农民之我见[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7):193,200.
  [4]刘莉.市级图书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实践———以盘锦市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1(12):90-92.
  [5]刘隽.基层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研究[D].安徽大学,2012:29-33.
  [6]刘建秀.建立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6):34-35.
  [7]张建跃等.浅论公共图书馆如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1):17-1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图书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