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重视海量数字资源的建设与管理
近几年来,各国图书馆都加快了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的步伐,但数据安全、数据查询、数据资源特色等方面还有待加强。为了适应电子资源管理与浏览分开的需求,国内外许多图书馆机构和数据库厂商等都在数字资源管理方面开展了研究和开发工作。如数字图书馆联盟(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DLF)、加利福尼亚数字图书馆(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CDL)、EBSCO等。
1999年,宾州大学图书馆开发的ERLIC(Electronic Resource Licensingand Information Center)是一个很好的管理系统。它主要通过订购、授权信息及检索等功能实现数字化建设与管理.
5我国图书馆应用及推进大数据的基本框架
既IBM总裁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以来,国内外雨后春笋般衍生出了"智慧城市"、"智慧医院"、"智慧图书馆"等。何为"智慧城市"?何为"智慧"?其本质特征就是"知识化"与"智能化".大数据的魅力也在此。记得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进曾提出"新技术让图书馆服务更精彩".但现实和研究表明,新技术也将使图书馆遭受技术困惑甚至被边缘的趋势。大数据时代来临,图书馆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柱之一,如何利用数据思维、数据技术来推动图书馆建设,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更有效地服务社会,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数据觉醒,理念重塑
数据,对图书馆而言并不陌生。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有大量的门禁数据、传感器数据、RFID数据、读者评价数据等。然而,长期以来,管理者们习惯以馆藏数量、读者人次、借还量作为衡量标准,有多少人会去关注、分析甚至挖掘这些数据中所蕴含的价值?
每位读者都会发出清晰的声音,众多读者行为轨迹的聚合便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集。
数据,即服务。忽视数据,就等于脱离用户,就会困扰并制约图书馆的发展。正如宏源证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赵国栋所说"缺少数据思维,无以言未来;缺少数据资源,无以谈产业".大数据来临,在数据为王的时代,我们要充分运用数据思维与数据技术去对待数据资源,本着"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重塑理念,即由资源依赖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要让馆员成为科研工作中的一员,成为真正的知识工作者。
(2)角色定位,服务转型
大数据时代,随着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馆员的角色从文献"提供"者变为知识"加工"者,其服务也在创新和转型,逐渐走向数字化、泛在化、智能化、知识化。
从读书到"阅人":"真人图书馆"服务。真人图书馆(Living Library或Human Library),顾名思义以人为阅读对象,读者与真人图书实时交流来完成"图书"阅读的借阅形式。作为一项新兴的知识传承与文明交流的回归式尝试,真人图书馆诞生于新世纪初丹麦哥本哈根5位年轻人创立的"停止暴力"组织。
2000年7月,该组织受丹麦罗斯基德音乐节邀请,举办了一次活动,被称为"真人图书馆".75本"真人书"首次走向观众,拉开了从"读书"到"阅人"活动的帷幕。加拿大成为自2006年引入真人图书馆理念以来世界上开展此项活动最活跃的国家之一。
2013年1月26日,加拿大15个城市的不同机构联合开展了加拿大"真人图书馆日"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一对一的交流,消除偏见、分享知识,创新了真人图书馆服务模式。活动注重合作、准备充分:一是真人图书主题丰富且数量多,二是借阅规范:读者借阅前要先预约注册,包括电话注册、电子邮件注册、在线注册等;借阅中,其时间和过程有明确规定,一般在30分钟左右,并在结束前5分钟提示。
该活动得到国内外许多人的认同。一项返璞归真的阅读潮流--"真人图书馆"正在全球兴起,由欧洲出发,经美洲、澳洲和日韩进入中国。活动中,艾滋病患者、脱衣舞女郎、断指者、"垃圾掏客"等,都相继走上"书架",供公众"借阅".在中国,2009年3月1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首次尝试。随后,迅速遍及中国十多个城市。如,洛阳的某英语沙龙有模仿,台湾世新大学图书馆则将教师作为真人图书纳入了馆藏等。然而,真人图书馆在中国遭遇了水土不服,在意识壁垒、功利主义和商业诱惑的干扰下,成为与现实妥协的产物。
即便如此,真人图书馆有它自身优势:能提供读者通常在其他地方无法获知的服务,如能提供真人书丰富的生活经验,能与读者面对面地探讨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或者信仰等;场所不受限制,在图书馆、书店、咖啡厅甚至公园的草地上均可。相信图书馆开展此项服务,能一定程度上起到宣传图书馆,避免服务价值质疑和吸引力危机等问题。
从被动到主动":移动图书馆"服务。传统图书馆只是被动地等读者前来图书馆借阅,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读者的阅读方式,"信息无处不在,5亿网页不过是一个按键的距离".因此,图书馆要想留住读者,必须变被动为主动,推出上门服务--"文献快递"服务。
文献快递服务是将营销理论运用到图书馆的一项有偿服务。在美国,以收费为基础的文献提供服务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在附属于学术研究机构的图书馆内开始出现,以后逐渐向其他类型的图书馆普及。据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编辑的1998年版《图书馆互联网文献快递服务指南》(Internet PlusDirectory of Express Library Services)统计,设有该项服务的学术图书馆有192家,科研机构和特殊图书馆有92家,公共图书馆有77家。在国内,开展此服务项目的图书馆也不少。
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终极"化,电子文献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窃以为未来图书馆有必要向物流快递学习,将文献及时送到有特殊需要的人手中。有了这些服务,我们相信未来图书馆不是离您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上海图书馆做出了表率,从2002年起他们与市残联、市邮政局合作,为视障读者提供上门送书服务。视障读者通过电话向"上图"提出外借请求后,便能在家坐等图书上门。现在,这项特殊服务的对象已逐渐发展为本市9个区的250位视障读者。
除此之外,近几年条件好的图书馆新推出了"移动书亭"服务,这是一项微型智能图书馆服务。有关它的使用还有待进一研究和试用。从封闭到开放":开放获取"服务。受历史影响,图书馆往往重藏轻用、封闭式管理。大数据时代,信息爆增,加上期刊价格上涨,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购买所有期刊以满足用户。最好的办法是资源"开放获取".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应世界范围内的"学术期刊危机"而产生。
OSI(Open Society Institute)于2001年12月布达佩斯会议上提出了开放获取的思想并创立了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先导。此后,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等共同掀起了OA运动,2001-2003年先后发表了《布达佩斯倡议》、《百斯达声明》、《柏林宣言》(简称)。目前,已有3000多个政府机构和个人签署了《布达佩斯倡议》,我国也于2004年5月签署了《柏林宣言》。可以说,OA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出版界、图情界的极大关注,其发展可谓蓬勃。OA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全新的文献出版模式。即基于数字网络环境,学术文献放到网上,由作者付费,用户免费获得,而不必考虑版权或注册的限制;二是全新的学术交流与共享模式。基于"自由、开放、共享"的理念,学术成果可在全球无障碍传播;三是全新的服务模式。用户通过共享能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更更多资源。可见,0A的优势就在于:一是免费开放,打破了价格障碍,图书馆不再为购置费紧而烦恼;二是支持全文下载使用,打破了权限障碍,用户获取便捷。因此,OA服务模式,能实现"双赢".
从泛在化到个性化:"个人门户"服务。
大数据时代是泛在的网络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任何软件、任何设备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获取网络服务。在这种泛互联范式的服务模式下,一方面人们越来越需要便捷的个性化服务,而非标准化的应用软件;另一方面人们需要的是"拿来即用"的信息,而不仅仅是信息的聚合。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使图书馆有必要建立"个人门户".
在图书馆,建立个人门户(Person Portal)就是基于用户行为习惯的组合式网页根据终端自适。具体而言,利用个人门户平台,图书馆可以开展图书预约通知、文献邮件传递、在线参考咨询等业务信息推送。如,有人习惯访问CNKI,主页就将CNKI的信息放前面推荐给用户;图书馆还可根据读者曾经借过的图书,经过相似分析过滤后将本馆相近或同类的,特别是新到的同类图书推荐给读者。关于门户的终端技术目前已较成熟,国外有好多数字图书馆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门户。如,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国内有条件的图书馆也在近几年开展了"门户"服务。象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Metalib+SFX统一检索型数字图书馆门户、北航图书馆TRS搭建数字图书馆门户等。其运行模式如图2所示。
从单一到合作":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团队合作、信息共享,是大数据时代的典型特征。在图书馆,随着用户需求的复杂多样,加上咨询人员个人能力和数量的限制,传统的以提供文献单元(一本书、一种期刊、一篇文章)为基础的参考咨询服务已经落伍,单个图书馆很难满足用户多元需求。从实体到虚拟,从单一走向合作,将是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咨询服务的创新点之一。
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DRS),简称合作DRS,是指由多个图书馆或信息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将专家、学科专门知识与用户交互联系起来所形成的一个分布式的虚拟参考服务系统。可见,开展合作DRS有利于发挥各合作系统的资源优势,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促进资源广泛共享,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咨询质量,树立咨询服务品牌优势,进而满足用户深度、多元需求。当今任何一个图书馆的资源和知识储备都有限,不可能样样兼具,走合作DRS道路,将本身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给合作图书馆中的具备相关优势的专家来解答,不仅能实现优势互补,还能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减轻合作方在服务时间和经费上的负担。因此,基于网络的合作数字参考咨询将成为图书馆未来咨询服务发展的方向和主流模式。
(3)资源发现,知识管理
探索资源发现工具:Summon搜索引擎。
2013年10月,在广西桂林召开的"图书馆与出版发展新方向--iGroup2013年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提出"只需一个检索栏"."简则易之,易则易从".一种检索若想广受欢迎,也必须符合易知、易从的原则。苹果手机正面只有一个按键,百度、谷歌页面仅一个大大的搜索框,他们都是践行"一个检索"的典范。与图书馆已有的检索软件相比,用户更习惯用Google、百度。因为用户认为虽然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质量高、权威性强,但其检索系统分散、复杂,经常不是用户首选的检索入口.
Summon是由美国ProQuest公司于2008年推出的一款专门针对图书馆使用的搜索引擎产品,它整合了来自全球6000多家出版社的资源,通过类似Google的简单检索框,采用统一的路径,实现对图书馆各种资源的发现和获取。
优势:一是统一发现、统一检索。使用单一的检索框,用户不必在各个数据库系统之间跳转,不必费精力去学习和掌握各个数据库系统的使用方法。二是检索速度可以达到秒级,甚至毫秒级,检索结果可进行不同版本、不同媒介形式的聚类显示。三是原文链接与获取,并可实现对图书馆书目系统(OPAC)、全文数据库、文摘和引文数据库,乃至原文传递、参考咨询等服务的集成。四是Web2.0功能及移动服务的支持。
Summon的引入将改变图书馆传统的工作模式。一方面将重点转移到如何从相对集中的海量数据集群中挖掘出真正需要的知识,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以及如何通过大规模协同处理方式,降低信息处理的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以此为契机,可进行二次开发,升级用户使用体验,开展有特色的服务。
缺点:一是缺少中文资源,这一点将成为它进入中国市场后遭遇国内学术搜索产品竞争的最大软肋;二是造价高,也会限制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探索资源发现系统:维普"智立方".
"智立方",是维普资讯公司"智立方"团队,在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对文献资源全方位整合后推出的一个资源发现系统。目前,正在国内许多图书馆进行试用。它不仅是一个文献类型全覆盖的资源发现平台,也是一个情报分析视角的知识服务平台,更兼具知识管理的功能,为图书馆、科研单位和个人用户提供全方位、基于云平台架构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概言之:资源发现价值、情报服务价值、知识管理价值。
特点:一是资源集成化:文献类型全覆盖,包括期刊、学位论文、专利、产品样本等中外文文献资源元数据3亿余条。同时支持对客户本地特色资源、文献之外的科学数据等相关资源的整合扩展。二是数据对象化:增加了实体对象的数据颗粒度组织与描述、强调情报分析服务。三是隐藏知识的直观呈现:揭示隐藏着的知识结构、趋势和变化、构建知识架构和知识地图,洞悉知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四是知识图谱的可视化:采用可视化呈现方式,对学科领域的知识模型和知识对象的相互关联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不同描述,方便用户直观认识学科发展方向、人物研究重点、机构的热门研究主题等.
6结 语
与其说大数据是新技术,不如说是新思维。虽然目前它对我国图书馆的影响还不大,因为国内大多数图书馆应用大数据的相关技术还不成熟,但作为一种新理念,它为我国图书馆建设打开了一扇窗。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图书馆不能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我陶醉。对资源,要开放共享;对信息,要"去芜存菁";对技术,要资源发现;对服务,要树立品牌意识等。总之,面对挑战,作为图书馆人,我们应积极思考:会做什么,能做什么,希望做什么,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关于大数据的应用,国内外已有图书馆开始尝试。他们积累的经验、经历的挫折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郭晓科.大数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7.
2赵国栋.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1.
3孟广均.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最新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