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求助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献求助 >

《高老头》创作背景

发布于:2020-12-16  发布者:学术堂

求助主题《高老头》创作背景

需求说明

求助时间2020-12-16 10:52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创作的经典长篇小说,成书于1834年。该书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且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可他的两个女儿生活放荡,挥金如土,他的爱轻而易举就被金钱至上的原则战胜了。

  《高老头》故事发生在1819年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但故事中的人物除拉斯蒂涅外,都经历了大革命时代,不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就难以透彻理解这部作品。

  创作背景解读:

  18世纪法国部分地区资本主义已经相当发达,资产阶级成为了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没有权利和地位。1789年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监狱,革命爆发,但上层阶级和人口大多数的底层人民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缓和。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取得政权的吉伦特派把主要力量用于反对雅各宾派,导致欧洲各国组成反法联盟,加强武装干涉。危急时刻,巴黎人民于1793发动第三次起义,建立雅各宾派专政。不幸的是,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使它走向分裂,右派势力发动热月政变,热月党人成立了督政府,但国外围剿革命的势力仍是浊浪滔天。此时,新的政治明星拿破仑在督政府中应运而生。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淘汰了热月党人,担负起扫荡欧洲封建势力和巩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1813年拿破仑在抗击欧洲反法同盟的莱比锡战役中遭到毁灭性失败,1814年路易十八登上王位,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在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中彻底败北。

  复辟时期,贵族从国外返回了法国,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可是他们的实际地位与法国大革命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因为资产阶级已经强大起来。刚上台的路易十八不得不颁布新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向资产阶级做出让步,以维护摇摇欲坠的政权。资产阶级虽然失去了政治权力,却凭借经济上的实力与贵族抗衡。复辟王朝统治一直延续到1830年。由于查理十世的反动政策激怒了人民,七月革命仅仅三天便推倒了复辟王朝,开始了长达18年的七月王朝的统治,由金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高老头》发表于1835年,也即七月王朝初期。

  你好,根据您的需求,学术堂整理了一篇关于高老头创作背景、创作内容及影响的论文《比较不同国度贵族阶级的衰亡--以<高老头>和<红楼梦>为例》供你参考学习!

比较不同国度贵族阶级的衰亡--以《高老头》和《红楼梦》为例

作者:叶松青 蔡钰莹

作者单位: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摘要:法国着名作家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与中国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当时的时代为背景, 同样真实地描写了封建贵族衰亡的过程, 让后人窥见不同国度贵族阶级的衰亡。由于两位作家的经历不同, 其作品的创作理念也存在较大差异, 具体体现在对批判对象、斗争方式和对女性观念的创作中。

  关键词:《高老头》; 《红楼梦》; 贵族阶级的衰亡;

  作者简介:  叶松青 (1973-) , 女 (汉) , 福建南平, 副教授, 硕士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重点项目《跨文化视域下的“娜拉”形象论》 (项目编号:JAS150535);

A comparison on the decline of different aristocratic classes--taking Old Goriot and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s the examples

  Abstract:Old Goriot composed by notable French writer Honoréde Balzac, and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hich is written by Qing Dynasty Chinese writer Cao Xueqin, both describe vividly the process of feudal aristocracy's decline with the history of their times as the background.Both of them mirror the decline of feudal aristocracy.However, due to the distinctions of the writers'personal experience, there are various differences in the views of artistic creation in their works:to be specific is about the critical objects, fighting modes, and the creation toward woman conception, etc.

  Keyword:Old Goriot;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e decline of aristocratic class;

  19世纪的法国是一个动荡的国家, 贵族阶级日趋没落、逐渐走向灭亡。作为忠实的书记, 巴尔扎克将夕阳残照的贵族载入史册。在《人间喜剧》的前言中, 巴尔扎克这样写到:“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学家, 我则充当他的秘书。”[1]恩格斯也认为:“人间喜剧是对上流社会必然灭亡的一曲人间挽歌。”[2]而在十八世纪中叶, 同样揭示这一社会现象的《红楼梦》也问世。作为同样描述贵族阶级的没落经典之作, 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高老头

  一、创作背景比较

  (一) 以亲身经历为素材

  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往往与作者的命运有很大关系, 巴尔扎克和曹雪芹都以自己的经历为创作素材。史料记载巴尔扎克的祖上其实是一个姓巴尔萨的农民世家[3]6, 但他的父亲伯纳尔·弗朗索瓦在大革命的浪潮中巧妙钻研, 逐渐在政界崭露头角并拥有与其地位相适应、具有资产阶级气息的姓氏---巴尔扎克。老巴尔扎克在年老之时为了自己的虚荣心, 即使没有足够的金钱去换取贵族的头衔, 也要偷偷更改姓氏, 悄然跻身贵族阶层[3]6.父亲的这种从资本家成为贵族的举动在巴尔扎克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为《人间喜剧》的“序幕”---《高老头》中的资产阶级形象提供了模型。巴尔扎克在律师迈维尔和公证人巴塞的事务所里当过助手, 在这个被巴尔扎克称之为“巴黎最可怕的魔窟”的事务所[3]9, 巴尔扎克见惯了人性的丑恶。他透过这份工作, 初次接触了巴黎社会, 看到了黑暗, 见证了世界上凄惨的一幕幕, 这为他创作《人间喜剧》这部作品提供了良好的题材。高老头的经历其实就是巴尔扎克曾经亲眼目睹过的, 作品中对金钱观的批判、对贵族形象的描绘, 其实都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了作者的观点。

  与巴尔扎克相比, 曹雪芹同样以个人经历为出发点。红学研究有很多派别, 传统红学派的观点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以自己的家族为原型所创作的, 这也是世人耳熟能详的一个版本, 红学派考证, 曹家曾荣盛一时, 但到了曹父那一代已渐趋没落。少年时的曹雪芹从贵公子直接过渡成穷困潦倒的寒士, 这个重大的人生转折给曹雪芹带来沉重的打击,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人生体验为他今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小说《红楼梦》开篇就写到:“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4]一个小小的曹家集中反映了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复杂性以及封建伦理道德的腐朽性。

  (二) 以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创作背景

  如果说作家的生活环境是造就他们培养敏锐察觉悲剧意识眼光的基础, 那么他们所融入的社会、所接受的文化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是由于巴尔扎克和曹雪芹处的年代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巴尔扎克生活的年代是19世纪的法国, 巴尔扎克作为一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真实地描述了法国封建主义的衰亡以及资本主义兴盛的过程, 他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邪恶的金钱统治。在《高老头》这部作品中, 作品用很大的篇幅来描写贵族们奢华的生活, 高人一等的贵族身份地位, 但小说的最后, 在被资本家的女儿抢走情人后, 鲍赛尔夫人独自落寞地离开上流社会;拉斯蒂涅被金钱迷花了眼逐渐丧失自我……贵族代表们一步步被打败。在这场经济对比较量上, 身份地位毫无优势, 贵族阶级只是一个空壳, 巴尔扎克从贵族阶级经济上的脆弱和政治上的无能来阐述这一历史趋势的必然性。

  而曹雪芹生活的年代, 腐朽顽固的封建社会己延续了两千多年, 为了权势, 皇室自相残杀。封建大家族也为了家族的利益卖女求荣, 背叛情义, 腐朽的清廷必将逐渐走向灭亡。曹雪芹能以敏锐的目光先于他人一步认清这个现实, 鲁迅曾说过:“曹雪芹出身于封建贵族家庭, 却敢于如实描写, 揭露封建贵族家庭的黑暗与罪恶……”[5]曹雪芹的《红楼梦》所描写的就是当时的社会, 贾府内部的争权夺利, 王熙凤的弄权, 贾府的衰败无不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二、创作内容比较

  (一) 对于男女地位的观念不同

  法国当时经历过启蒙运动, 法国人民崇尚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巴尔扎克认为人人生而平等, 所以《高老头》中的贵妇们都能成为社会的主角, 她们有情人, 她们有外遇, 有情夫往往就是对自己盲婚哑嫁的一种反抗, 她们与情人的关系, 也成为了对她们社会地位的肯定。巴尔扎克对鲍赛昂夫人命运的描写, 是以贵族的盛衰紧密相连的, 鲍赛昂夫人是贵妇的龙头, 是贵族阶级的典型形象, 相对于中国封建女性是自由的, 不依附于男人, 在《高老头》这部作品中, 不存在着男人与女人的差别, 只有贵族与资本家的对比。

  而当时的中国, 十分注重封建伦理道德。尽管中国从明代开始, 资本主义经济已经逐渐发展, 民主主义思想和新的社会关系已出现, 但男女等级观念仍很严重, 在曹雪芹的笔下, 所有清白女儿都在“薄命司”, “心比天高, 身为下贱”[4]76, 最终皆落得个凄惨悲凉的下场。曹雪芹尊重女性, 他对女性悲剧命运有着发自内心的同情, 可以说这种理念在当时已经算是一种较为进步的观点, 文中他通过贾宝玉的口说了这样一段话“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男子是泥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 见了男子, 便觉浊臭逼人!”[4]37他是同情女性的, 他也将女性的命运与大家族的盛衰联系在一起, 这群少女是以被害者的身份出现的, 她们受封建礼教的束缚, 压抑自己的本性;她们能容忍自己的丈夫养外室、寻花问柳;她们想要自由想要挣脱枷锁却不能的无奈往往无法为世人所理解。她们或在哀叹中悲惨离世 (黛玉) , 或在长年累月中独守空房 (李纨) , 或在青灯古佛下了此残生 (惜春) , 最终她们都难免为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献身。她们是贵族黑暗腐朽的证据, 曹雪芹把大家族逼迫女性致死看成是贵族阶层衰亡的前奏。

  (二) 贵族斗争方式不同

  封建贵族是必然要被取代的, 但在取代的过程中, 贵族斗争方式截然不同。《高老头》中的贵族阶层是懦弱的。鲍赛昂夫人被抢走情人后, 她选择放弃, 黯然地离开巴黎社会。在法国, 资本主义社会已定型, 贵族再怎么反抗也改变不了他们必然灭亡的命运。在资产阶级咄咄逼人的攻势下, 贵族阶级无能为力。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 封建贵族仍处在统治地位, 大家长在封建社会中依旧存在优势。当时的中国虽存在民主主义思想, 但与封建顽固势力相比还稍显劣势, 所以想要扳倒封建贵族还是有一定难度。成长中的曹雪芹或多或少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 所以从《红楼梦》中反映出了反封建内容, 如《红楼梦》中的宝黛二人志同道合, 想要追求自己的爱情、婚姻, 作者通过贾宝玉之口反对“文死谏、武死战”[4]27;通过探春之口, 批判朱熹, 在《红楼梦》中, 人们可以知道封建伦理已逐渐崩塌, 知道科举制度是朝廷选官取士的制度, 曹雪芹通过贾宝玉和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反叛思想的林黛玉来反对“仕途经济”, 这无异于是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政权。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 借用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来批判当时的社会, 表达自己内心的叛逆。虽然他们的抗争是失败的, 因为封建贵族不可能凭他们的一己之力被改造, 但与鲍赛昂夫人相比他们是勇敢的。一个是懦弱地等着毁灭, 一个却是有宝黛那种精神的“反抗分子”自发地想去打破黑暗。

  (三) 批判对象不同

  《高老头》拉开了《人间喜剧》的帷幕, 它着重于批判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金钱至上的观念, 批判的是资产阶级。巴尔扎克作为一名保王党人士, 他同情贵族阶级。文中通过贫民窟般的公寓与奢华的贵族对这两个不断交替的舞台, 描绘了一幅幅丧失人性、重物欲、人欲、极端腐朽黑暗的图画, 揭示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 淋漓尽致地批判了拜金主义、资本主义。马克思说:“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之外, 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6]作品《高老头》正是这段精辟论断的形象插图。

  《红楼梦》则是以宝黛钗三人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 在期间穿插了无数可怜可叹女子的悲惨命运:贾妃甍逝、迎春误嫁中山狼、黛玉魂归太虚幻境……这些女子命运与所谓的“诗礼簪缨之族”的命运有关, 曹雪芹用这些呼之欲出的女性悲剧形象来谱写一曲缠绵哀怨的葬歌, 从而批判封建主义。在曹雪芹的笔下, 四大家族就是建立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之下的。借用柳湘莲的话说:“你们东府里, 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 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4]477这是曹雪芹对这个封建大家庭的讥讽, 是对这个封建统治最尖锐清晰的批判。细读《红楼梦》我们可以看到, 大观园里的主人家们, 他们草菅人命、腐败不堪, 最后也落败到抄家“享受”牢狱之灾的地步, 可以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全面腐败和崩溃的“病危通知书”.通读整部小说, 人们不难看出, 曹雪芹是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人间喜剧》是站在贵族阶层的立场, 而曹雪芹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三、影响意义比较

  同样作为贵族阶级衰亡的葬歌, 作为中西方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高老头》和《红楼梦》对文学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一) 小说通过典型的环境来塑造人物

  “现实主义作家主张通过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形成过程的描写来反映整个时代的风貌。”[7]巴尔扎克抓住典型环境的细节来显示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形象逼真, 栩栩如生, 环境描写是为活动于其中的人物服务的。作品中, 拉斯蒂涅辗转于两个场景:一个是阴森逼人的贫民窟似的公寓, 一个是豪奢亮丽的上流贵族的patty.不同的人, 生活环境不同, 生活方式也不同, 巴尔扎克结合这两个环境, 塑造了拉斯蒂涅挣扎在两个环境中, 除了拉斯蒂涅还有贵族阶级、初期资产阶级的代表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 作者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中描绘他们悲惨的结局, 对中国现当代作家来说, 巴尔扎克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 小说不再只有喜剧的结局

  人总喜欢一切完美的东西, 生活中的很多不完美, 人们往往会在小说、电影等文化产物中习惯性地弥补这种缺憾。胡适先生在自己的文论中说“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 大部分都是美满大结局。”[8]因为中国人不喜悲剧, 悲剧作品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所占的比例甚小, 就算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小说也要把它们整合成大团圆结局。《红楼梦》没出现之前, 中国文化界的悲剧几乎可以称之为无。而《红楼梦》的惊现, 成为“悲剧之中的悲剧”.[9]给中国文化悲剧开了个好头。通读全部,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 《红楼梦》都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悲剧的典范。《红楼梦》, 一个悲剧世界, 书中的判词已经隐喻了金陵十二钗的悲惨结局。曹雪芹借这些红楼女儿的悲情为线索, 无情地蔑视了即将灭亡的封建贵族。《红楼梦》打破中国传统文学的大团圆结局, 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穷奢极侈, 成为今世的文学创作的范本。

  (三) 小说再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况

  现实主义是把文学作为一种手段来分析和研究社会的, 现实主义作家用它们来向人们展示特定时代多姿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前辈, 曹雪芹和巴尔扎克通过小说创作的形式, 很好地展现了他们当时的年代。《红楼梦》通过叙述贾家衰落的这个事实、四大家族的一损俱损, 从而客观地显示了封建贵族、封建社会衰落的必然趋势。小说从前半部分的繁华走向后半部分的潦倒, 在结尾处上演了一场“墙倒众人推”的悲剧画面, 向世人揭示贵族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曹雪芹运用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叙述了人类历史上封建制度衰亡这一重大变化, 贾府的兴衰实际上就是当时封建社会的缩影。在《高老头》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当时法国贵族的窘迫以及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变化, 从而对法国这个典型环境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感知。从这些作品中, 可以看到当时咄咄逼人的资产阶级、懦弱无能的贵族阶层;看到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以及金钱至高无上的显着特征。巴尔扎克用他犀利的创作揭示了封建贵族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而这无疑是具有很高的社会认知价值。两大巨匠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为后世的现实主义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高老头》与《红楼梦》两部作品的艺术成就是巨大的, 他们对无法挽救的贵族衰亡命运的表现手法至今仍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并在各个方面为现实主义创作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 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1.

  [2]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着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48.

  [3]黄晋凯。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1.

  [4]曹雪芹。红楼梦[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06.

  [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2.

  [6]高敏。马克思和恩格斯家庭思想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11:91.

  [7]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上)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229.

  [8] 胡适。胡适文存[M].合肥:黄山书社, 1996:112.

  [9]王国维, 蔡元培。红楼梦评论石头记索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113.

  原文引用:叶松青,蔡钰莹。比较不同国度贵族阶级的衰亡--以《高老头》和《红楼梦》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02):87-9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献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