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求助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献求助 >

我要一篇中国古代头饰文化的论文

发布于:2021-05-30  发布者:学术堂

求助主题我要一篇中国古代头饰文化的论文

需求说明

求助时间2021-05-30 06:54

  您好!中国古代头饰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魏晋以后,插梳之风渐行,到唐代盛极一时,宋代妇女崇尚插梳尤甚于唐代。下面学术堂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整理了2篇关于我国古代头饰文化的论文供大家写作参考!

第一篇:中国古代妇女头饰

作者:杨青青

  中国古代妇女的发式千姿百态。然而这些发型若无梳理固定的饰物是不可想象的,何况红花还要绿叶扶衬呢,奇姿异态的发式若无饰物,岂不是有姿无色有态无妍媚吗?中国古代妇女的首饰正是妇女装饰艺苑中一枝盛开怒放的奇葩。

  1、小梳满头行

  中国人自古就注重仪容的修饰。相传孔子的一位弟子与群寇搏击至酣时,为束带正冠而身亡。晋傅威《栉赋》曰:“我嘉兹栉,恶乱好理。一发不顺,实为耻。”栉是古代理发的工具,其中包括梳与篦,梳篦之别主要在齿部:梳齿粗而稀,篦齿则细而密。《释名·释首饰》曰:“梳言其齿梳也,数者曰篦。敷,密也。”因而梳理头发时用梳,清除发垢则用篦。为了追求美观整洁,妇女们几乎身不离梳篦.日久便成插梳之习。

  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妇女就有用梳理发之风尚。不过,插梳为饰者甚少。直到魏晋以后,插梳之风渐行,到唐代盛极一时。

  唐代妇女不仅喜欢插梳,同时还喜欢插篦。元稹《恨妆成》;“满头行小梳”,白乐天《听商如琵琶》:“钿头云饱击节碎"等,正是这种习风的写照。唐代的梳篦有金制的。如薛昭蕴《女冠子》词:“翠钿金篦尽舍”;银制的,见花蕊夫人《宫词》:“斜插银篦慢裹头":玉刻的,有元稹《六年春遣怀》诗:“玉梳钿朵香胶解’,李沟云:“镂玉梳斜云鬓腻”,犀角雕的:象牙镂成的,可佐以罗隐的《白角篦》:“白似琼瑶滑似苔",及崔涯的《嘲李端端》:“独把象牙梳插头”的诗句。梳篦的插戴方法有:斜插法:鬓前横插一把梳或篦,鬓前后插两把梳,梳齿上下相对。

  宋代妇女崇尚插梳尤甚于唐代。据陆游《入蜀记》记载,西南一带的妇女,未嫁者同心鬓高二尺,插钗至六只,后插象牙梳如手大。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也记述了,北宋时期的京都妇女。发冠上缀数把白角大梳.号称“冠梳”。由于冠梳的尺寸很大.长宽皆逾尺。以致妨碍了乘轿走路。元朝以后,插梳之习渐衰。

  梳篦的历史上下几千年,其形制也有很大变化。春秋以前的梳子都是:直竖形,梳把较高,横面较窄,梳齿少。殷商时梳形别具一格,顶部两端伸出一段,制成两肩以便插拔。

  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梳篦的造型多上圆下方形似马蹄,梳齿密而薄。有把梳子宽度不到10厘米,竟刻有一百多根梳齿。隋唐五代的梳篦多呈梯形,高度明显降低。宋代以后,梳子形状趋于扁平,呈半月形,篦齿由先前的一排变成两排,中间贯以横梁。明清时期的梳篦式样,基本上承宋之遗风。

  2、簪钗步摇姿韵生

  《礼记·内则》曰:“栉纵笄总拂髦。”早在新石器时代,妇女就用笄贯连固定发髻以止松散坠落。不过,远古时的笄多为石、竹、蚌、骨类质地,造型上也比较原始粗糙。只是在进入文明社会后,笄的造型日趋精美,而且贯笄已演化为女子成年的一个标志。据《仪礼》记载,15岁以前的未成年女子著丫髻,到15岁成年则要梳髻贯笄。若已许嫁,则宴宾客举行婚礼。若未婚嫁,则礼毕,再取下发笄,仍恢复原来的发型。

  最古老的笄是竹笄。故笄字从“竹”。战国至西汉时期的竹笄为三棱形、圆柱形等。秦汉时有一种竹笄由五根纤细的竹针合并而成,顶部还包有一段铜头。做为远古产物的石笄在秦汉以前仍盛行不衰。其器身呈扁平,顶端有三角形托,插入发髻的一端则略呈钩状。骨笄的形制千差万别,夏朝以前的可分为四种:呈圆柱体,一端尖锐,一端截平;呈扁平状,断面呈拱形、椭圆形或长方形,中部则鼓起,另一端磨

  尖;两端均磨成尖状,断而为圆或扁形;为圆钉形。商周时的骨笄首呈:伞形、几何形、飞兽状、夔龙形。

  秦汉以后,笄被称作“簪”。这时的簪无论在材质上、设计上,还是加工精制上,都更趋完美。上古时的石竹骨质的笄被淘汰,代之玉、金、翠羽等簪。玉簪在汉代以后,一直是妇女宠爱的首饰。对此,古诗文中有不少描述,如南朝刘孝威诗:“玉簪久落鬓,罗衣长挂屏”,唐代李商隐诗:“矮堕绿云髻,敲危红玉簪”等。至于金银发簪,其形制繁简不一。相传晋惠帝元康时, 妇女的头簪首有斧钺戈戟之形。清代遗有一枚金丝编成的发簪极别致,首作松、竹、梅之形,寓意为“岁寒三友”。诸簪中,最为精美的首推翠羽響。它是在金银簪架上沾贴羽毛而制成。唐代盂浩然《庭桔》诗:“骨刺红罗被,香占翠羽簪。”即此。

  历代发簪尽管千变万化各现异姿,但其变化主要表现在簪首。常见的有:首为球体或半球体;花顶形,如元代《茉莉曲》:“乌银白镪紫磨金.斩出纤纤茉莉簪,斜插女郎倭堕髻”;耳挖形;如意形;飞禽走兽游鱼形,南朝吴均《去妾赠前夫》:“凤凰簪落鬓”。

  在古代妇女首饰中,还有一种饰物发钗。发钗的作用与发簪一样用来插发,但发簪作成一股,发钗则作成双股似树枝丫叉,故而得名。三国以前的发钗形制一般比较简单,通常以金银丝为之,形成并列的双股。两晋南北朝时,钗的式样呈马蹄形。隋唐时,发钗不仅由多种材料制成,而且钗首被制成花朵状。韦应物《长安道》:“丽人绮阁情飘鹞,头上鸳钗双翠翘”,白居易《酬牛思黯》诗:“鍾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等,描绘了妇女头著花钗的楚楚风韵。

  宋金元时,发钗双股夹得很紧,以夹住头发。明清时,发钗制作工艺十分精湛,一枝小小的以云为形的发钗上,竟雕有巍峨宮殿,环以虹桥、人马、树木花草等,而且钗背面还镌刻了两首诗,真可谓诗情画意。明代“仙人楼阁”钗更是巧夺天工,钗首以垒丝方法编制成方寸大小的楼阁。若凝神视之,只见玉宇琼楼,层云叠峰,婀娜多姿的仙女在花间游赏,令人赞叹不绝。

  至于发钗的安插方法,常见的有横插法,即两鬓对插,如《虞美人》词:“小鱼衔玉鬓钗横”;斜插法如《闺思诗》中有“金钗逐鬓斜”的描述;由下朝上反插的倒插法,如《楚妃叹》诗:“金簪鬓下垂"。发钗安插的多寡,一般视发髻的高低而定,发髻越高安插就越多。《捣衣》:“鬓插九枝花”,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即指此。

  步摇是在簪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首饰。步摇的底座通常为钗,钗上缀眷活动花枝,会随者步履的颤动而不停地摇曳,故名“步摇"。唐代妇女尚盛装好高髻,著步摇也自然成一代风姿。白居易《长

  恨歌》:"云鬓花冠金步摇”,《赠佳人》“步摇金翠玉搔头”等,描绘了步播的盛况。当口衔珠串的金鸟雀步摇,随着仕女款款移动时,便会摇曳,鸟雀则若跳跃欲飞之势。

  3、春华奇姿尽风韵

  头簪鲜花之习亘古有之。魏晋南北朝时,受夷戎内迁的影响,鲜花别头之俗日盛。《素馨洁》曰:“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鬓”,《石城乐》云:“阳春百花生,摘插环髻前"等,均是插花风情的描绘。

  盛唐时,妇女好高響,“插花著高髻”蔚然成风。李白《官中行乐词》:“山花插宝髻”,《比红儿》诗:“柰花似雪簪云髻”,描述了著花的情景。每逢春回大地万花争艳时,长安仕女都要参加斗花竞赛,戴插以求奇姿异态,多者为花中之魁。

  鲜花由于命短,逐渐被假花取代。假花一般以罗绢或通草或彩纸为之。由于它经久耐用,故深受妇女的喜爱。宋代《武林旧事》诗戏曰:“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明清时期,苏吴地区的妆花倍受青睐。清李渔《闲情偶寄》记:近日吴门所制像生花,穷精极巧,与树头摘下者无异。纯用通草,每朵不过数文,可备用月余之用。绒绢所制者,价常倍之,反不若此物之精雅,又能肖真。”可见苏吴的假花,已达到乱真的程度,故而被称为“像生花”。

  金钿是一种金属制的假花。《敬酬柳仆射征怨》云:“耳中解明月,头上落金钿”,《咏照镜》诗:“羽钗如可间,金钿畏相逼”,即金钿之印证。金钿有两种:背面装有钗梁,可直接插戴;背面有孔,可以簪钗固定在发髻上。若在金钿上贴一层翠绿色鸟羽,则是翠钿。《西溪子》词:“金镂翠钿动,妆罢小窗圆梦”,《女冠子》词:“求仙去也,翠钿金篦尽舍”,即此。如果在金钿上镶以宝石,则称为“宝钿”如唐朝张柬之诗:“艳粉芳脂映宝钿"。

  金胜、方胜及宝镊也是古代妇女的首饰。“胜”是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用来象征长生不老的吉祥之物。《山海经》中就有“西王母蓬发戴胜”的说法。金制的胜,称“金胜”;玉制的称"玉胜”;布帛制的称“织胜”;胜上有花纹则称“花胜”。胜的形状是以一圆体居中,上下各附一梯形翼翅,圆心有方孔。方胜是由两个菱形叠压相交的饰物,有联绵不断的吉祥寓意。镊子本来是妇女摄取发的工具,也可用来插发,俗称“宝镊”。《咏歌姬诗》:“宝镊建珠花,分明靓妆点",《女红余志》有;“袁术姬冯方女,有千金宝镊,插之增媚”的叙述。中国古代妇女的首饰,犹如五彩缤纷的万花筒.给人留下的是美的愜意和无限的遐思。

第二篇:中国古代女子头饰浅谈

作者:李媛

单位: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

  摘要:古代头饰文化博大精深,本文介绍了古代女子头饰的种类并对头饰的发展变化作出分析和总结,女子头饰的演变不仅蕴含文化因素。而且也蕴藏着审美和传承因素。

  关键词:头饰;种类;文化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女子的发型和首饰都异常精致。发梳置于人首,自然是受到重视的,古代的女子更是喜欢佩戴精美华丽又形式复杂多样的头饰以保持住精心设计的发型,使两者相映成趣。因此,头饰成为古代女子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古代女子佩戴的头饰。

  1、原始头饰

  原始社会早期,人们尚未有美化自我的意识,人们都披散头发,发型,头饰更是无从谈起了。直至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才渐渐萌发对美的追求,头发由自然披散演变成束发盘起并用小树枝加以固定,树枝因而便成了簪子的起源。髻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最早的发型,最开始的髻为挽发成髻,无束发的头饰,而后变为以绳束发成髻,又有以笄贯发成髻。随着髻的发展,原始的发饰有束发的羊毛绳、丝、采绢、名头巾以及贯发的骨笄之类。传说舜帝为妇女创造了钗,有两只脚,可将多余的发尾叉住。

  2、笄,簪,钗

  笄是古时常见的用以贯发或者固定发髻的。在《仪礼·士冠礼》中记载:“皮弁笄,爵弁笄。”[1]郑玄注:“笄,今之簪。”由此可见,古代妇女经常使用笄来固定发髻。古代女子成年时就用笄将头发绾起,所以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

  簪是由笄逐步发展而来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一般由石、竹、玉、骨等多种材料制成,也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因为古代女子洗头的条件稍差些,头皮会发痒,所以用簪子挠头,因而簪子俗称为搔头《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官人搔头皆用玉簪。[2]《后汉书·舆服志》有:“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3]的记载。

  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古人用它绾住头发,或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风头,以玳瑁为脚,号日凤钗。”[4]钗不同于簪,发钗一般作成两股,而簪有两股。

  3、华胜,步摇

  华胜,又叫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一般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5]

  步摇,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见图一)早在战国时便有。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6]《长恨歌》中用“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来形容杨贵妃。

步摇

图一

  4、梳篦,钿花

  古代女子头上一般还会出现一种比梳子更密的梳头工具,称为篦,亦可用篦梳头剔除发垢。古代有鸾篦的叫法,所以篦大多做成鸾的形象。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之物。梳本为理发具,自魏晋在妇女头上流行插梳之风,至唐更盛。起初只在髻前单插一梳。以后逐渐增加,以两把梳子为一组,上下相对而插同时,梳背的装饰亦日趋富丽。江苏扬州三元路唐墓出土的錾花金梳,梳背镂刻出极细的对风和缠枝卷草纹。元稹在《恨妆成》中描写:“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王建的《宫词》中也有“归来别施一头梳”的描i,这正说明了这种插梳风尚的流行。

  钿花,一种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n,用来别或插在头上。簪钗是用来绾住头发的,而花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装饰作用。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玉》:“凡玉器琢余碎,取人钿花用。”[7]钟广言注:“钿花:用贵重物品做成花朵状的装饰晶,如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等。”湖北江陵出土几件秦木质彩绘角抵图木篦,马蹄形,上绘三人作角抵戏。

  5、结语

  头饰作为女子装扮必备的一部分,成为女子身份的象征,我们从古代女子头饰中便可看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当然经济越发达,女子头饰越精致复杂、华丽。女子身份、地位不同,所用头饰不同,在不同场合所佩戴头饰也不一。这点从《后汉书·舆服志》中可以看出,其中太皇太后、皇太后人庙时所佩戴的首饰:“簪以璋瑁为摘,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风皇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左右一横簪之,以安茴结。诸簪珥皆同制,其j逋有等级焉。”[8]古代女子的头饰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中不可或缺一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文明中的我们,都对美有着不懈的追求,这使得中国头饰文化也不断发展,成为人类文化中的瑰宝。

  参考文献

  [1]彭林注译.《仪礼》.岳麓出版社.2002.3 p4

  [2]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鞋记/(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南朝宋)范哗,(晋)司马彪撰.《后汉书》.长沙:岳麓书社,2008.p1295

  [4](后唐)马缟撰.《中华古今注》.北京:中国书店重印.

  [5]钟谦均辑.《释名》.上海:蜚英馆石印,光绪戊子(1888)

  [6](南朝宋)范晔,(晋)司马彪撰.《后汉书》.长沙:岳麓书社,2008.p1295

  [7](明)宋应星著.管巧灵等点校.《天工开物》.长沙:岳麓书社,2002.4.p399

  [8](南朝宋)范晔,(晋)司马彪撰.《后汉书》.长沙:岳麓书社,2008.p129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献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