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学术期刊 >

古生物学报杂志_古生物学报投稿

整理:学术堂 发布于:2018-12-20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古生物学会

出版地方:江苏

国际刊号:0001-6616

国内刊号:32-1188/Q

邮发代号:2-310

创刊时间:1953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复合影响因子:0.674

综合影响因子:0.535

《古生物学报》杂志社详细信息

杂志社主编:戎嘉余

杂志社邮编:210008

杂志社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期刊简介

期刊封面:

  古生物学及其相关的生物地层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古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学科动态、学术讨论、论著评述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等
  被国际检索系统《Zoological Record》、《JST》、《Georef》等收录
  获评“2012、2013、2014、2015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6、2017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古生物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主要刊载古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原创性研究论文、学科动态、学术讨论、论著评述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等。

《古生物学报》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古生物学报》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古生物学报》征稿要求

  1.本刊为中文版,附有较详细的英文提要和300字左右的中文提要。提要以第三人称写,说明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关键词一般不超过8个词组,每篇文章(包括插图、表、参考文献、外文提要)不超过2万字,不连载。简报1000字以内为宜。
  2.来稿要求学术观点明确,文字精练,图表应用得体,文中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的译名等均应按国家颁发的有关标准书写。需排斜体的外文请斜体。外文字母要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的数字、符号等要标明。建立新分类单元需严格按照国际动植物命名法则和符合正式出版要求。新科、新属、新种等新分类单元必须有英文描述。
  3.插图说明须中英文对照。插图图名及其说明选用六号字,中英文内容分段排。插图和图名及其说明排入同一页,最大实用面积为17 cm×24 cm。
  4. 本刊不单独排列图版。所有化石图片均应制作成插图,安排在正文的适当位置。图示标本须有标本登记号及保存地说明。插图大小与图中文字要协调,缩放后图中文字等同于小五号。图中文字应中英文对照。
  5.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引用文献在正文中由作者和年份组成,在参考文献中按字母顺序排列,中文和俄文等文献均译成英文,后注“in Chinese”,或“in Russian”,中文作者姓名英译后不缩写,须在英译名字之后用括号加注中文姓名。凡正文中引证的文献,在参考文献中必须列出,论著作者应全部列出。出版地、出版者、期刊名均不缩写。中文期刊须在英译名之后用括号加注期刊中文名。
  按国家对参考文献著录标准,各论著的著录格式为:
  a. 连续出版物的著录项目和符号
  作者,年份,文题名,刊名,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b. 专著的著录项目和符号
  作者,年份,书名,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页码
  c. 析出文献的著录项目和符号
  作者,年份,文题名,In:编者(ed.或eds.),文集名(多卷集加卷集号),出版地:出版者,参阅文章的起止页码
  d. 本刊不采用“脚注”,非正式出版的引用资料在该条参考文献的最后请用括号注明“未刊资料”或“unpublished data”。
  6.请提交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编排的稿件电子文档。计算机绘制的图件须用CorelDRAW(CDR文件格式)、Photoshop(PSD文件格式)软件绘制,或提供TIF,JPG格式的文件(分辨率为600dpi)。
  7.作者应采用《古生物学报》网上投稿系统进行投稿,投稿时请按照系统要求逐项填写,并上传文稿以及与文稿有关的全部材料。作者不可一稿多投。
  8.编辑部收到来稿后将对稿件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将邀请国内外两位同行专家对稿件进行审稿,审稿意见收到后,编辑部和执行主编将决定是否返回作者修改或者退稿,修改稿再次投入《古生物学报》网上投稿系统后,编辑部和执行主编将决定是否最终录用该稿件。编辑部收到符合出版要求的修改稿才作为收稿日期。编辑部有权对来稿作格式和部分必要的文字修改。对于正式录用的稿件,编辑部将按规定核收出版费用。稿件刊出后,酌付稿酬,并提供论文PDF文本和少量单行本。
  9.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和本刊的影响,本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文摘刊物收录,并加入了国家科技部和清华大学等有关单位数据库。有关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已在作者论文发表后本刊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或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相关内容推荐
返回: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