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人类学论文 >

安徽淮北汉族群体的手纹特征研究

来源:解剖学报 作者:李晋;刘再群;花兆合;
发布于:2019-06-19 共5349字

  摘    要: 目的 调查安徽淮北平原汉族群体的手纹模式样本参数。方法 在知情同意原则下, 茚三酮-味精法采集安徽淮北1590例 (男796人, 女794人) 汉族的指纹和掌纹样本, 体视显微镜下鉴定计数。结果 统计了指纹类型及递减次序、指纹组合、指纹指数、指嵴纹计数总和 (TFRC) 、a-b嵴纹计数 (a-bRC) 、a-b嵴线密度 (a-bRD) 、atd角、tPD、掌部真实花纹和掌褶类型等参数。结论 此调查为人类学、遗传学和医学等提供较完整的皮纹数据。

  关键词: 皮纹学; 安徽; 淮北平原; 体质人类学; 汉族;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port hand dermatoglyphics parameters of Han individuals living in Huaibei plains of Anhui. Methods Fingerprints and palmar prints were taken with informed consent, collected sample by ninhydrin-gourmet powder method, appraised and counted with stereomicroscope. Total samples were 1590 Han, including 796 males and 794 females. Results The result were obtained from finger pattern types, and order of decreasing, combination, fingerprint index, TFRC, a-bRC, a-bRD, atd angle, tPD, true patterns of palm and flexion creases etc model sample. Conclusion Its dermatoglyphic database will be useful for future studies in anthropology, genetics and medicine.

  Keyword: Dermatolyphics; Anhui; Huaibei plain; Physical anthropology; Han nationality;

  目前, 我国皮纹学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1,2]。就人类皮纹学来说, 现有资料多是以一个省区为研究对象, 缺乏较小区域的群体资料。我们1986年曾分析过安徽汉族的手纹[3], 与谢惠安等[4]和杨元元等[5] 近期报道的安徽汉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与河南[6] 和陕西[7]汉族资料则基本一致,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值得深入分析。一个省区因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相差很大, 不能看作是人类学的一个群体或遗传学的一个隔离群。安徽是我国人口大省之一[8], 以长江、淮河为界, 分为江南山地、江淮丘陵和淮北平原三大区域。为提供较小范围内的皮纹参数, 我们分析了安徽淮北平原地区汉族群体的手纹, 建立皮纹的模式样本。

  一、材料和方法

  1. 取纹对象

  被试者为安徽淮北颍上县耿棚中学学生及周围农村居民。此处位于东经116.27°, 北纬32.63°, 属中原官话阜颍方言区。根据知情同意原则[1], 选择3代均为汉族的健康个体为研究对象。共分析1590例 (男796人, 女794人) 的手纹, 年龄15~50岁。

安徽淮北汉族群体的手纹特征研究

  2. 取纹方法和数据处理

  茚三酮-味精法采集手纹[9], 按皮纹协作组《项目标准 (CDA标准) 》的二级模式样本[1]进行分析。数据使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

  二、结 果

  1. 指纹类型

  指纹按3型6类统计:3型为斗 (whorl, W) 、箕 (loop, L) 、弓 (arch, A) , 每型分两类, 分别是简斗 (simple whorl, Ws) 、双箕斗 (double whorl, Wd) , 尺箕 (ulnar loop, Lu) 、桡箕 (radial loop, Lr) , 简弓 (simple, As) 和帐弓 (tented arch, At) 。男女各型指纹频率见表1, 各指各型指纹频率见表2。表1显示W男>女, L和A女>男。

  表2显示, 各型指纹在各指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其中Ws Ⅳ指最多, 男女均右手>左手;双箕斗 (Wd) Ⅰ指多见, 男女均左手>右手;LuⅤ指最多, 男性左手>右手, 女性左右手间差异不明显; Lr多见于Ⅱ指; As和At亦是Ⅱ指稍多。Lr、As 和At在男女左右手间差异均不明显。

  表1 安徽淮北平原汉族各型指纹频率 (%±sp)
表1 安徽淮北平原汉族各型指纹频率 (%±sp)

  2. 指纹组合

  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左右对应手指指纹组合 (表3) 和一手5指指纹组合 (表4) 。表3显示, 同型组合的观察频率明显偏多, 表现为同型花纹组合的亲和性 (affinity) 。异性组合中, L/W、A/W的观察频率明显减少, 表现为不相容 (incompatible) 。A/L组合差异不明显, 但有增多的趋势。

  表2 安徽淮北平原汉族左右手各指各型指纹频率 (%)
表3 安徽淮北平原汉族左右对应手指指纹组合频率

  表3 安徽淮北平原汉族左右对应手指指纹组合频率
表3 安徽淮北平原汉族左右对应手指指纹组合频率

  (fA+fL+fW) 2得期望频率, 式中fA、fL、fW 为A、L、W观察值的小数频率

  n=总手指数, p、q、r是一种组合中A、L、W的具体格局, a、b、c分别为指纹A、L、W的观察频率。在1590人的3180只手有978只手的5个手指为同型花纹, 其中5指同为W的有613只手, 同为L的为364只手, 同为A的仅有1只手。一手5指同型花纹的观察值也极显着多于理论值, 同样表现出同型花纹组合的亲和性 (affinity) ;异型组合中, 0LW、ALW和A0W组合明显减少, 而AL0组合则偏多。

  3. 指嵴纹计数

  指嵴纹计数 (finger ridge count, FRC) 的计数方法, Ws取大值, Wd按协作组法取3线之和除以2[2]。各指FRC和指嵴纹计数总和 (TFRC) 见表5。

  两性FRC均以Ⅰ指最多, Ⅳ指次之, 这与Ⅰ指Wd多, Ⅳ指Ws多有关。Ⅲ指、Ⅱ指FRC较少, Ⅴ指最少, 这与Ⅲ指、Ⅱ指Lr、As、At较多, Ⅴ指W最少直接相关。TFRC男>女。

  4. 指纹指数

  统计了斗箕指数 (furuhata’s index, FI) 、弓斗指数 (dankmeije’s index, DI) 和花纹强度指数 (pattern intensity, PII) [2]。各指纹指数和与有关数据的比较见表6。

  表4 安徽淮北平原汉族单手5指指纹组合格局
表4 安徽淮北平原汉族单手5指指纹组合格局

  表5 安徽淮北平原汉族指嵴纹计数(x?±s)(x?±s)
表5 安徽淮北平原汉族指嵴纹计数(x?±s)(x?±s)
  表6 安徽淮北平原汉族指纹指数与其他种群的比较
表6 安徽淮北平原汉族指纹指数与其他种群的比较

  除本文外, 其他种群的指纹指数均为我们根据原文数据计算的

  本样本各指纹指数与陕西汉族[6]、西藏藏族[10]、因纽特人[11]、澳大利亚 (土着) 人[12]基本一致;与美洲印第安人[12]、日本人[13]接近;而与俄罗斯人[14]和利比里亚黑人[12]相差甚远。FI、DI和PII在同一民族的不同种群间基本一致, 同一人种的不同民族间稍有差异, 而不同人种间差异极大。

  5. 各型指纹在各指的递减顺序

  本样本W、L、A在各指的递减顺序及其与相关资料的比较见表7。

  本样本W、L、A在各指的递减顺序与陕西汉族、安徽亳州回族[15]一致, 与日本人仅A的递减顺序稍有差异;与英国人、利比里亚黑人明显不同。

  6. 掌部测量值

  测量了a-bRC和a-b嵴线密度 (a-b ridge density, a-bRD) [16]、atd角和tPD, 各测量值见表8。

  掌部a-bRC男>女, 而a-bRD, atd角和tPD均为女>男。

  7. 掌部花纹

  各掌区真实花纹见表9。Th/Ⅰ和Ⅲ均为女>男。

  表7 不同群体的指纹类型在各手指上的递减次序
表7 不同群体的指纹类型在各手指上的递减次序

  除本文外, 其他种群的指纹递减顺序为我们根据原文数据计算的

  表8 安徽淮北平原汉族 a-bRC、 a-bRD、atd角和tPD均值参数
表8 安徽淮北平原汉族 a-bRC、 a-bRD、atd角和tPD均值参数

  表9 掌部各区真实花纹频率 (%)
表9 掌部各区真实花纹频率 (%)

  表10 安徽淮北平原汉族的掌褶纹各型频率 (%)
表10 安徽淮北平原汉族的掌褶纹各型频率 (%)

  8. 掌褶纹

  掌褶纹又称屈肌线, 各型频率见表10。通贯型男>女, 悉尼型女>男, 余无性别差异。

  讨 论

  与安徽1986年汉族资料[3]相比较, 本样本指纹L、atd角、tPD和Ⅲ区真实花纹高于1986年值 (P<0.05) , 而指纹W、Ⅳ区真实花纹低于1986年值 (P<0.05) , 其余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虽然我们的两次样本都是安徽汉族资料, 前者主要在淮南市和芜湖市采集样本, 而这次都是在淮北取样, 两次取样地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环境有较大差异, 其皮纹特征有稍许差异就不难理解了;本样本与谢惠安等[4]、杨元元[5]的指纹W、L、A差异均有极显着意义 (P<0.01) , atd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仅tPD大于谢氏值 (P<0.05) 。掌褶的通贯型与悉尼型大于谢氏值[4] (P<0.05) 和杨氏值[5] (P<0.01) 。谢氏在合肥市取样, 杨氏采集的是安庆医药高专的学生, 这可能是差异的原因所在。安徽淮北属华北大平原的南端, 人体特征属华北群体, 充分显示远东人种的形态特点[17]。这说明指纹参数在同一民族的不同群体之间不能替代。今后应尽量在较小范围内进行皮纹学调查, 分析同一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范畴内的皮纹特征, 为皮纹的实际应用提供更精准的参数。几份资料相比较也显示, 指纹类型差异较大, 而掌纹差异相对较小, 这可能是历来在皮纹学研究中注重指纹的原因之一。

  我们的研究中1986年资料[5]男性比女性多百人, 男女合计值就有误差, 这也是进行本研究的原因之一。近来看皮纹学文献时发现, 人数悬殊的例子还不少, 这样均值就会向多数性别偏移, 取样时尽量保持性别人数相近, 最好相等。

  安徽淮北汉族指纹参数与国内陕西、河南、多数兄弟民族及因纽特人[11]、澳大利亚土着人[12]基本一致, 与日本人[13]、美洲印第安人[12]接近, 而与北美白人[12]、俄罗斯人[15]和利比里亚黑人[12]相差甚远。人类学界曾有这样的论点, 认为远古时亚洲人曾通过“白人陆桥”到达美洲, 也曾“漂洋过海”到达澳大利亚[2]。三者之间指纹的相似也间接证明这一论点有一定的可靠性。在人种学上, 一般将澳大利亚人与黑种人合称为赤道人种[17]。但从皮纹学特征分析, 澳大利亚人与黄种人接近, 而与黑种人相差甚远, 值得深入研究。

  本样本按二级模式样本 (model swatch) [1]的要求进行分析。中华56个民族皮纹数据库中无安徽淮北平原居民的模式样本, 本研究提供了淮河流域汉族皮纹模式样本数据, 为人类学、遗传学和医学等提供了较完整的较小局部范围皮纹数据。

  参考文献

  [1] Zhang HG.Dermatoglyphics from 56 Chinese Ethnic Groups [M].Shanghai: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2012:87-161. (in Chinese) 张海国.中华56个民族肤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87-161.
  [2] Hua ZhH, Chen ZF.Dermatogyphic Exploration[M].Yinchuan:Ningxi People Publishing House, 2010:69-105. (in Chinese) 花兆合, 陈祖芬.皮纹探秘[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0:69-105.
  [3] Hua ZhH, Xia ShM, Hu HL, et al.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Han dermatoglyphics of hands in Anhui, China [J].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1986, (2) :52-57. (in Chinese) 花兆合, 夏殊蔓, 胡惠玲, 等.安徽汉族手纹的调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1986, (2) :52-57.
  [4] Xie HuA, Zhang ChY, Gao FH.The study of dermatoglyphic parameters on 220 Han nationality[J].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1995, (2) :98-104. (in Chinese) 谢惠安, 章澄宇, 高凤华.220例汉族手皮纹参数的研究 [J].安徽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5, (2) :98-104.
  [5] Yang YY.Dermatoglyphics analysis of Han college students in Anhui [J].Journal of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2018, 25 (2) :129-132. (in Chinese) 杨元元.安徽地区汉族大学生皮肤纹理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8, 25 (2) :129-132.
  [6] Fan Y, Xu GCh, Hou JR, et al.A study of fingerprint patterns of Han nationality in He’nan[J].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2013, 44 (1) :91-95, 120. (in Chinese) 范迎, 徐国昌, 候俊然, 等.河南汉族指纹纹型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34 (1) :91-95, 120.
  [7] Mi YJ, Tian JY, Dang Y, et al.Dermatoglyphic analysis of Han population in Shanxi [J].Chinese Journal of Birth Health & Heredity, 2018, 26 (2) :117-119. (in Chinese) 米亚静, 田建颖, 党阳, 等.陕西地区汉族人群皮纹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 6 (2) :117-119.
  [8] Anhui Census Office.Census Information in 2000 Year of Anhui Province [M].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2:1-12. (in Chinese) 安徽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安徽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1-12.
  [9] Hua ZhH, Peng YW, Wang LP.Introduce several methods of dermatoglyphic collection [J].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1991 (2) :42-44. (in Chinese) 花兆合, 彭玉文, 王丽萍.介绍几种皮纹拓印方法 [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1991 (2) :42-44.
  [10] Hua ZhH, Pan Y, Hu YSh, et al.The finger dermatoglyphic study of the Tibetans from the suburbs of Lhasa[J].Acta Anthropological Sinica, 1995, 14 (3) :233-239. (in Chinese) 花兆合, 潘阳, 胡玉山, 等.拉萨郊区藏族的指纹研究[J].人类学学报, 1995, 14 (3) :233-239.
  [11] Ducros J.Finger ridge counts of the Ammassalimiut Eskimo of Greenland and other Eskimo population groups:the founder effect and interbreeding [J].Man New Series, 1978, 13 (4) :651-656.
  [12] Schaumann B, Alter M.Dermatoglyics in Medical Disorders [M].NewYork:Springer-Verleg, 1976:365-369.
  [13] 塩野寛.皮肤纹理と临床応用[M].东京:南山堂, 1983:61-72. (in Japanese)
  [14] СоВ J.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kin lite rature[J].Антропология, 1957, (1) :83~90.
  [15] Hua ZhH, Liu BR, Guo H, et al.A dermatoglyphic study of the Hui nationality in Bozhou area of Anhui, China[J].Acta Anthropological Sinica, 1992, 11 (4) :319-329. (in Chinese) 花兆合, 刘必融, 郭华, 等.安徽亳州地区回族的皮纹研究[J].人类学学报, 1992, 11 (4) :319-329.
  [16] Hua ZhH, Liu ZQ, Li J, et ai.The study on fingerprint ridge density and palm print ridge density of Han nationality in Anhui [J].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2017, 40 (6) :731-734. (in Chinese) 花兆合, 刘再群, 李晋, 等.安徽汉族指纹嵴线密度和掌纹嵴线密度的调查[J].解剖学杂志, 2017, 40 (6) :731-734.
  [17] Xi HJ, Wang RS.Medical Anthropology [M].Beijing:People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4:175-178. (in Chinese) 席焕久, 王如松.医学人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75-178.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原文出处:李晋,刘再群,花兆合,张守芳,鲁益林.安徽淮北平原地区汉族手纹特点[J].解剖学报,2019,50(03):358-36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人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