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人类学论文 >

考古人类学视角“郧县人”研究的价值

来源: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作者:傅广典
发布于:2021-11-30 共4832字

  摘    要: 汉江中上游流域秦巴谷地,是地理学上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是以“郧县人”为标志的汉江远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郧县人”与亚洲直立人关系密切,是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郧县人”、“梅铺人”、“白龙洞人”、“黄龙洞人”构成本区域百万年以来的人类进化链。在中国,百万年前的远古人类主要生活在国家地理的南北2300多千米的二级阶梯上,由于对水的生存依赖,有向水资源丰富的三级阶梯发展趋向。建立远古人类百万年“进化链”和二级阶梯“活动带”理论架构,对于研究百万年前远古人类的生存地理、活动规律以及进化环境,有着重大的远古人类学价值。

  关键词 :     “郧县人”;直接祖先;进化链;活动带;

  Abstract: Qinba Valley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Hanjiang River is a unique geographical unit with Yunxian Man as the indicator of ancient humans living in the Hanjiang River reaches.Yunxian Man is the direct ancestor of modern man,with close connection with Asian homo erectus.Yunxian Man,Meipu Man,Bailongdong Man,and Huanglongdong Man formed the humans' evolution chain in this region.In China,millions years ago,the ancient humans mainly lived in the second step of national geography,with a trend towards the third step for their dependence on water.It is of great archaeological anthropology significance in studying the ancient humans' living geography,moving rules and evolution environment to construct the evolution chains of the ancient humans and the 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active zone in the second step.

  Keyword: Yunxian Man; direct ancestor; evolution chain; active zone;

  汉江中上游流域秦巴谷地,是地理学上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是以“郧县人”为标志的汉江远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郧县人”是我们在考古学上最早认识的百万年前的“汉江人”族群的主体人类。因而,研究“郧县人”在秦巴谷地的生存与进化状态,是我国远古人类文化研究的具有核心意义的重要部分。

  一、东方亚当与夏娃: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

  1989年5月,在汉江中上游流域秦巴谷地的湖北省郧县(现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学堂梁子,出土了完整的头骨化石,第二年在同一探方、同一文化层发掘出更加完整的第二具头骨化石。两具头骨化石水平距离为3.3米,垂直距离为0.35米,创下了世界考古记录之最。两具头骨化石的考古学年代为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00万年,承载着汉江中上游流域秦巴谷地的汉江远古人类族群弥足珍贵的考古人类学信息。美国《Discover》杂志将其列为世界1992年50项科学重大成果之一。法国、英国和美国等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考古学者都参与了对“郧县人”的讨论与研究。[1]

  笔者自2009年起在郧县作了为期3年的郧阳文化考察,并将郧阳文化分为考古学文化和历史学文化两部分,以“郧县人”的直立人文化作为郧阳文化的肇始。为此,从头骨化石到出土遗址,对“郧县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两具“郧县人”头骨化石,形状与大小均有不同,有某些互为异性的特征,考古学判定两者均为成年个体,据此完全可以称其为东方的亚当与夏娃。笔者在所完成的《郧阳文化考察报告中》,将两具头骨化石的活性个体以出土地的地名命名为青曲和梁子,使其以活性个体的面貌进入当代人的语境和视野,从而强化大众对这一对百万年前的成年男女的亲和力,加深认知和了解。《湖北日报》为此作了《近百万年的“郧县人”有了名字》的专题报道。

1.png

  物种起源和物种繁衍,需要一定的种群数量。因此,“郧县人”定然不是我们已经发掘和看到的仅仅两个活性个体,而是“郧县人”群体,并且属于整个“汉江人”族群。此时“汉江人”生存环境中的秦岭和大巴山已在中生代印支运动时定型、在新生代喜山运动时定格。秦岭与大巴山是纬向山脉,绵延一千多千米,海拔两三千米,屏南蔽北,阻挡了南热北寒,营造出特定的秦巴谷地的地理小气候。更新世晚期处于鄱阳冰期早期阶段,气候由冷变暖,趋向亚热带,非常适合动植物的生存与繁衍,因而动植物异常繁盛,“汉江人”进化的速度也较其他地域远古人类进化速度快,“郧县人”的脑容量为1059毫克,而与其考古学年代相当的“蓝田人”脑容量仅为778毫克。特别是“郧县人”打制出双刃对称的石斧,正反两面都有中轴线,成为汉江直立人进化在百万年前就趋向智人的标志性器物,也是而今我们所能够直接看到的100万年前的人类就有了中轴意识和对称审美的实物。为此,笔者于2011年发表研究文章《汉江人类百万年》,阐明汉江远古人类的生存环境、文化面貌和连续进化的特定品质。

  2010年6月在郧县举行的“‘郧县人’头骨化石发现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笔者作了《关于“郧县人”考古学研究的四点主张》的发言:一、将“郧县人”作为亚洲重要人类种属进行研究;二、将“郧县人”作为秦巴谷地汉江族群进行研究;三、将“郧县人”同周边族群进行比较研究;四、“郧县人”与环境研究。考古学证明,“郧县人”与“蓝田人”有某些关联,与亚洲直立人关系密切。同时阐明“郧县人”填补了亚洲人类进化链条上的缺环,是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大会认同了这一观点,笔者在为大会起草会议宣言时,将此观点写进大会宣言。[2]

  二、四大遗址:人类连续进化的典型地域

  以“郧县人”遗址为中心,半径50千米之内,有郧县直立人亚种75万年前的“梅铺人”,有50万年前的“白龙洞人”和5万年前的“黄龙洞人”,构成了汉江中上游流域秦巴谷地远古人类百万年进化的大致链条。若将旧石器灰坑遗址按照年代序列填充到4个连环之间,可画出间隔5-10万年的“汉江人”一百万年以来的进化链条,证明汉江中上游流域秦巴谷地远古人类的生存与进化是持续的,人类没断代,文化没断层。这一点,对于研究人类连续进化意义非凡。

  在“‘郧县人’头骨化石发现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笔者在发言中与大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吴新智进行探讨,在介绍了以“郧县人”遗址为中心的4个遗址的年代关系之后,说:“吴老,您有个着名观点:人类连续进化,偶尔有杂交。可否认为,以郧县为中心的汉江中上游流域是人类连续进化的典型地域呢?”吴新智为之一振,对其随行人员说:“你们查一查,在如此狭小的地域里,有这样4个大的文化遗址,其他地方还有没有?如果没有,那么在我们国家就是惟一的,在世界上就是独一无二的。”吴新智的人类连续进化的观点,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但是,没有持续生存的人类,缘何谈及连续进化呢?

  汉江中上游流域秦巴谷地,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百万年以来远古人类持续生存连续进化的典型地域。笔者以这4个大遗址为年代节点,在各节点之间以不同时期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建立年代序列,构建了远古人类年代进化链,并完成其理论架构。

  “郧县人”和“梅铺人”属于完全的直立人。“白龙洞人”生活的年代距今50万年到30万年,晚期的“白龙洞人”处在直立人与智人交替阶段,承载着晚期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人类进化的节点信息。“黄龙洞人”生活年代距今10万年到4万年,是目前所认定的百万年以来“汉江人”最现代的远古人类,是离我们今天的现代人类最近的远古人类。这个时期,人类已经走过300万年的历程,从猿人、能人、直立人到智人,在年代上已经接近村落定居和农业起源。因而,“黄龙洞人”堪称旧石器与新石器两个时代之交的智人,承载着比“白龙洞人”更鲜明的由直立人到智人的进化信息,同时又承载着完全智人的生存与进化信息。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以“郧县人”为中心的四大文化遗址,和目前已经发现和发掘的诸多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表明汉江中上游流域秦巴谷地,是远古人类密集分布区。[3]如果可以设立一个猜想,那么由于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秦巴谷地不仅是汉江土着人的家园,也是黄河中上游流域的“黄河人”和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长江人”的“移民”家园。据此可以猜想,“汉江人”族群与“黄河人”族群、“汉江人”族群与“长江人”族群,不仅毗邻,而且有密切的交流与交往,乃至杂交。秦巴谷地动物的南北融合和过渡性特征,石制品的北方片石工业和南方砾石工业特征,暗示着汉江远古人类南北融合的必然。这对于研究黄河和长江的远古文化与原始文明,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三、第二级阶梯:远古人类活动带

  我们国家的国家地理以海拔高度划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和天山,与第二级阶梯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一线为界;第二级阶梯是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太行山、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第一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之间的山地,与第三级阶梯以大兴安岭、阴山、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线为界;第三级阶梯主体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关中平原。

  将“郧县人”同周边族群进行比较研究时,笔者愕然发现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考古学地理格局:“郧县人”遗址以北200千米,是与其考古学年代相当的“蓝田人”遗址,以北220千米是180万年前的“西侯度人”遗址,以北1200千米是200万年前的“泥河湾人”活动遗址群;向南200千米是180万年前的“巫山人”遗址,向南250千米是200万年前的“建始人”遗址,向南1150千米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遗址;向西360千米是120万年前的“龙岗寺”人遗址。这8个距今百万年以上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址,一线串珠般地分布在南北长2350多千米的我们国家地理的第二级阶梯上,而在第一和第三级阶梯,鲜有百万年远古人类遗迹。尽管远古人类生活在第二级阶梯上,却不在山顶上,而是在山谷河边台地上,“郧县人”在汉江边,“蓝田人”在渭水边,“西侯度人”在黄河边,“泥河湾人”在桑干河边;“巫山人”在长江边,“建始人”在清江边,“元谋人”在金沙江边,这种现象充分表明远古人类对水的生存依赖。据此笔者以这一考古学地理格局创建了百万年前的“远古人类二级阶梯活动带”理论架构。

  水中捕鱼,山中采集与狩猎,是远古人类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泥河湾远古人类活动遗址群,更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泥河湾遗址群包括马圈沟、小长梁和东谷坨等远古人类的活动遗址数十处,分布在整个泥河湾的河湖相地域。200万年前,泥河湾地域是一座9000多平方千米的大湖。湖边采摘、湖中捕捞,是“泥河湾人”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采集和渔猎,是远古人类进化所依赖的基本的行为方式和内在动力,是远古人类演化模式的两个基本模块,也是远古人类生存研究的两个基本学术范畴。

  大数据分析显示,“远古人类二级阶梯活动带”有持续向第三级阶梯发展趋势。目前汉江流域发现旧石器遗址一百余处,呈现出越靠近第三级阶梯遗址越多、年代越晚的文化面貌,甚至在第三级阶梯地带大面积没有旧石器文化遗址,人类活动仅仅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据此可以推断,农业是在第二级阶梯的山川和盆地起源的,农业起源后,随着人口的增加,需要大面积的开垦与种植,需要大量的水源支持灌溉,于是人类便开始持续不断地大批量地迁入地域辽阔、土质肥沃、水源丰富的第三级阶梯。

  有理由坚信,一纵一横“进化链”与“活动带”两个理论架构,对于研究百万年前的远古人类生存地理、活动规律以及进化环境,有着重大的非一般远古人类活动地域可比拟的远古人类学价值。

  人类诞生已有300万年,但是有成熟文字依据可以说得清的信史仅仅3000年。以这3000年长度作为一个历史脚印,其身后有999个长度相同却模糊不清甚至是难以分辨的脚印。辨别这些脚印,辨认人类的历程,辨析进化的年代,我们不得不依靠考古人类学。借助考古人类学,我们就可以遵循采集和渔猎两个维度,分析人类在300万年的进化里程中心智进化状态和思维演进轨迹,以利现代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演化朝着更加理性、更加文明的方向。这是我们重视远古人类文化遗址,重视“郧县人”研究的终极理由。

  参考文献

  [1]李天元,冯晓波.郧县人[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胡玖明,周兴明.郧阳文库郧阳文化研究文集[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2.

  [3]胡文魁,祝恒富,胡勤副. 鄂西北考古与研究[M] .武汉:长江出版社, 2009.


作者单位: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原文出处:傅广典.“郧县人”研究的考古人类学意义[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41(05):1-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人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