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人类学论文 >

南阳地区汉族成人掌纹特征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12 共3037字

  皮纹具有家族遗传性、高度稳定性、个体特异性三个特征,因此皮纹学被广泛的应用于人类学、遗传学、临床医学、法医学及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1-5].皮纹主要包括掌纹、指纹和足纹等。通过皮纹观察,建立各民族正常肤纹参数数据库,对于准确区分种族和民族,探求人种起源以及进化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4].目前国内学者对汉族皮纹研究显示,汉族的皮纹特征表现了很强的民族杂合性,汉族是在与各少数民族的融合中繁衍生息,由于汉族历史成因以及我国地域辽阔,需要对汉族各个主要族群均开展人类肤纹学调查,才能最终得到汉族肤纹学特征的全貌。郭跃伟[6]等曾对河南新乡地区汉族人群掌纹进行调查,但不能完全显示河南这一人口大省的肤纹全貌。本研究建立在笔者前期对河南汉族指纹调查分析[7]的基础上,对处于中原西南部的南阳地区汉族成人掌纹特征进行研究,建立该地区的掌纹模式样本。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 年 8 月至 2011 年 4 月在南阳市某高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 660 例(男 360 人,女 300 人)汉族正常成人,调查对象祖籍三代均在河南南阳地区,身体健康。获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现场对其肤纹学特征进行调查。

  1.2 方法 采用油墨或印泥印迹肤纹捺印图法,捺印调查对象的整体掌纹,每人捺印两次以上,选取符合标准的肤纹图,输入电脑,进行分析。肤纹图像的分析和分类依照《CDAB 标准》和《ADA 标准 -CDA 版本》[2,4]进行判断,调查项目主要有 atd 角、tPD、a-b 嵴线数、主线指数、掌区真实花纹出现率和掌褶纹类型出现率等,调查数据使用SPSS 17.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 u检验或 χ2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

  2 结果

  2.1 掌纹 t 距比(tPD)掌纹 t 距比是指掌轴三叉(t)点到第一腕线的距离与掌中线长度的比值,南阳地区汉族成人tPD参数见表1.同侧手不同性别间t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于男性。相同性别左右手 tPD 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2.2 atd 角 Atd 角度是以 t 点为顶点,分别与 a 三叉及 d三叉连线所成夹角。南阳地区汉族成人 atd 角见表 2.不同性别间、不同手别间 atd 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a-b 嵴纹数(a-bRC)a-b 嵴纹数是指三叉 a 和 b 之间的直线单位距离所通过的嵴纹数。南阳地区汉族成人 a-b纹嵴数见表 3.不同性别、不同手别 a-b 纹嵴数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2.4 大小鱼际及指间区纹 掌纹大鱼际、小鱼际、指间区都只计算真实花纹的频率,南阳地区汉族成人手掌各部花纹的频率见表4.大鱼际真实花纹频率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手别大鱼际真实花纹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小鱼际真实花纹发生率男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手别发生率左手高于右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二指间真实花纹发生率性别间、手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指间真实花纹发生率不同性别间、手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指间真实花纹发生率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手别发生率男左高于男右,有统计学意义,而女左、女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2.5 掌主线指数 南阳地区汉族成人掌主线指数见表 5.

  掌主线指数在不用性别、不同手别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2.6 掌褶纹 掌褶纹分为普通型和变异型两类五型,南阳地区汉族成人掌褶纹五种类型分布见表 6.五种类型掌褶纹的出现率,男女均以普通型出现率为最高,悉尼手出现率最低。性别间不同掌褶纹分布无显着性差异。
  
  3 讨论
  
  在本次调查中,共获得南阳地区汉族成人掌纹 1320 份。tPD 男性 16.16±6.22,女性 17.49±6.51,与其它地区汉族人群调查结果基本一致[8,9].不同性别间比较男性高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而同性别左右手 tPD 值无差别,与山西上党地区汉族的调查结果较为相近[10],与河南新乡地区汉族的调查结果稍有差异[6].

  Atd 角是一个随年龄变化的掌纹特征,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手掌随着生长发育而变宽延长,而 atd 角则变窄变小。因此在计算 atd 角时,应考虑年龄因素。同时在按捺手掌印时,手指伸展或并拢也会影响到 atd 角度的大小,因此按捺手印时,应采取手指自然伸展状态,不应有意并紧或伸开手指[1,9].本次调查中,选择高校学生均已成人,atd 角已经定型 ;结果显示,左右手间、性别间 atd 角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Atd 角在 42°左右,与我国正常人atd 角平均值 41°相比,属正常水平。而atd 角度的改变往往与某些遗传病有关[10,11].a-bRC 男性 37.10±5.26,高于女性 36.76±5.40,与苗族、瑶族[12]存在明显差异,与湖南侗族结果相近[13].

  本次调查中,男性大鱼际真实花纹发生率 10.83%,高于女性 7.50%,差别有统计意义 ;但左右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小鱼际真实花纹发生率女性略高于男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相同性别不同手别的发生率左手高于右手。

  指间区真实花纹发生率二指间、三指间差别无显着意义,而四指间男左高于高男右。掌主线指数同性别右手均高于左手,这与宁夏回族[14]报道一致,而与湖南侗族[13]报道不符 ;同手别男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与湖南侗族[13]报道一致,与宁夏回族[14]报道相悖。我国人群 MLIT 公式以 7.5.5 出现的频率最高,而 A 线又以止于 3 区最为常见。

  掌褶纹可分为主要褶纹、次要褶纹和二级褶纹三种类型,褶纹是在胎儿发育早期形成的,主要褶纹有种族差异并有医学诊断意义[1].本次调查中各类型无性别间差异。

  与文献[6,10,15]中各样本皮纹特征进行比较,南阳地区汉族成人皮纹参数处于各样本的平均数左右,南阳地处平原,与山西汉族[10]皮纹参数较为接近,提示南阳汉族与山西汉族存在某些生物学渊源关系。本文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南阳地区汉族成人的掌纹特征,为补充中原地区汉族人群掌纹资料,建立肤纹的模式样本,最终得到汉族肤纹学特征的全貌积累了基线数据。另有南阳地区汉族人群指纹、足纹特征分析,将另文报道。【表略】

  参 考 文 献
  
  [1] 席焕久,陈昭 . 人体测量方法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0.10.
  [2] 郭汉璧 . 人类皮纹学研究观察的标准项目 [J]. 遗传,1991,13(1):38.
  [3]Nithin M D,Manjunatha B,Prethi D S,et al. Gender differentiationby finger ridge count among South Indian Population[J].Journal ofForensic and Legal Medicine,2011,18(2):79-81.
  [4] 张海国 . 人类肤纹学 [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4.
  [5] 杜若甫 . 中国人群体遗传学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653-718.
  [6] 郭跃伟,赵林静,黄艳梅,等 . 河南新乡地区在校大学生汉族群体掌纹调查 [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3):145- 146.
  [7] 范迎,徐国昌,侯俊然,等 . 河南汉族指纹纹型研究 [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1)91-95.
  [8]陈晓燕,邱捷。广东汉族的指纹研究[J].解剖学研究,2006,28(4):288-292.
  [9] 孙红 .366 名护生的手纹分析 [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2(26):111-113.
  [10] 聂晨霞,张海国,车德才,等 . 山西上党地区汉族肤纹研究 [J].人类学学报,2011,30(1):91-101.
  [11] 杨文赞,唐洗敏,刘春雷,等 . 德宏州景颇族指嵴纹数和 t 三叉的分布 [J]. 解剖学杂志,2011,34(6):817-820.
  [12]杨贵彬。广西瑶族肤纹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86,(8):21-28.
  [13] 皮建辉,佘朝文,舒孝顺 . 湖南侗族的手纹研究 [J]. 生命科学研究,2002,6(3):261-266.
  [14] 党洁,霍正浩,彭亮,等 . 宁夏回、汉族皮纹学研究(II)掌纹 [J].人类学学报,2008,27(2):174-181.
  [15]Zhang Haiguo,Chen Yaofeng,Ding Ming,et al. Dermaloglyphicsfrom All Chinese Ethnic Groups Reveal Geographic Patterning[J].PLOS ONE,2010,5(1):e878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人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