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

从四方面对市场分割进行梳理和评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20 共10268字
论文摘要

  国内贸易由于避免了国家主权所带来的诸如关税等方面的贸易摩擦和贸易障碍,而本应享有充分的“大国优势”.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一国之内的区域市场之间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壁垒,国内市场仍然是不同程度分割的。尽管美国宪法明确禁止任何阻碍州际贸易的行为,各州实行固定汇率、具有文化和制度的同质性,并且该国的一体化进程已经超过200年,但仍未形成完全一体化的市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在大力推动建设国内统一市场,然而市场分割的现象却始终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可见,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而言,市场分割都是长期困扰国内统一市场建设的难题。对市场分割进行正确辨识、实现有效测度并找出背后原因,是加快打破市场壁垒、制订针对性政策的基础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四方面对市场分割进行梳理和评述。

  一、市场分割的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概念
  关于市场分割的直接定义比较少见,多数强调它是与市场一体化(或市场整合)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主要指贸易和要素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不能自由流动的现象.臧跃茹(2000)认为,(地方)市场分割主要指地方政府利用行政力量对外地商家进入本地市场、本地企业及资本流出加以限制或歧视的行为.银温泉和才婉茹(2001)认为,(地方)市场分割主要指一国范围内各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的利益,通过行政管制手段,限制外地资源进入本地市场或限制本地资源流向外地的行为.一些学者也将行政垄断、地方保护、“诸侯经济”、行政区经济等概念等同于市场分割。

  本文认为,上述对于市场分割的认识都有失偏颇。要全面理解这一概念,最根本的是要抓住市场分割的特点。首先,除了对市场的人为干预,空间距离、产品特性和贸易规律等,也决定了产品和服务更容易进入一些市场而更难进入另一些市场。

  其次,尽管最早的研究始于商品和服务,但是应该看到,资本、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也会遇到各种壁垒,也就是说,市场分割的对象除了贸易,还包括生产要素。再次,市场分割既不是中国转轨阶段特有的现象,也不是特定时期的暂时现象,而是在各个国家普遍、长期存在且无法完全消除的经济现象。

  因此本文认为,市场分割是指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跨区域流动时受到各种阻力,从而导致无法形成全国统一市场的现象,它既与市场干预、壁垒设置等“人为的”因素有关,也与要素特性、空间距离等“自然的”因素有关。反映市场分割程度的量化指标就是边界效应,边界效应越大,说明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流动阻力越大,即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越低。由于早期的边界效应研究集中于贸易领域,因此Obstfeld and Rogoff(2000)认为,边界效应已经成为“贸易研究领域的六大谜团之一”.

  (二)研究方法
  综合国内外文献,本文认为市场分割的研究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8种。

  1.贸易联系法
  该方法是从流通和贸易领域测度市场分割程度,绝大部分研究都采用引力模型进行估测。其基本思路是:地区之间的贸易量与地区的总体规模(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等)正相关,而与贸易距离(直线距离、运输距离、大圆距离等)负相关。

  McCallum(1995)最早利用引力模型估计区域间市场分割程度.其基本模型如下:【公式】

论文摘要  
  其中ij表示不同的州(省);Xij表示州(省)际的进口额;Dij表示州(省)之间的距离;Home为虚拟变量,如果两州(省)属同一国家,则取1,否则为0,参数α4表示国界对贸易量的影响;εij表示误差项。

  McCallum的研究成果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兴趣。学者们陆续从主流的贸易模型中,推导出了“理论性”引力模型,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

  贸易联系法是进行市场分割经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应用也最为广泛。但该方法也存在两个明显不足:一是研究领域单一,主要集中于商品贸易,忽视了服务贸易和生产要素领域,从而可能低估边界效应;二是容易受到数据的限制,因为国内区域间贸易不像国际贸易那样有翔实的记录,导致在具体应用中不得不进行估计或替代,因而对于边界效应的测算容易出现偏差。

  2.市场获得法
  市场获得是新经济地理学中普遍使用的一个概念。Redding(2008)认为,一个地区的市场获得就是周边地区(包括该地区自身)对该地区的产品需求之和,这个概念强调综合运输成本与需求规模.该方法通过引入市场获得这一典型的新经济地理模型来模拟相关经济活动的变化程度,特别是将规模收益递增条件下的区域工资差异、运输成本与产品价格、收入等微观因素纳入分析框架,间接测算贸易流并估测边界效应。

  市场获得法是近年来研究市场分割的新兴方法,具有更加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为认识市场分割提供了新的视角。它有两方面优点:一是对影响市场分割的变量分析更加全面,可以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变量的影响程度,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探寻造成市场分割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二是数据受到的限制较小,不需要直接采用区域间贸易数据,因而能够在相对微观的层面对市场分割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该方法的不足在于属于间接判定方法,因而对边界效应的测算也会出现偏差。

  3.生产效率法该
  方法是从生产可能性领域测度市场分割程度。市场分割的本质是对产业结构和市场配置功能的扭曲,产业结构扭曲的结果是实际产出受到抑制从而达不到生产可能性边界。郑毓盛和李崇高(2003)认为,影响宏观技术效率的因素可分解为自身技术效率、产出结构效率和要素配置效率,后两者可以看作是区域市场分割的反映,因而能够对分割程度进行测度.生产效率法通过将整体的技术效率进行分解,能够更为清楚地认识影响技术效率的问题所在,是从“纯技术”的角度研究市场分割,更加符合新古典研究范式。不足之处在于对市场分割的判定比较模糊,也没有考虑区域的空间差异,因而无法分离出造成市场分割的具体因素,政策含义不明显;同时也无法测算出边界效应的大小。

  4.相关价格法
  该方法是将商品和要素价格作为衡量市场整合程度的指标,通过区域间商品和要素价格差异研究市场分割状况。如果要素或商品能够自由流动,那么不同区域之间的产品价格会趋同,即市场分割程度较小.相关价格法的优点在于研究的领域比较广泛,既包括商品领域,也包括要素领域,因而对市场分割的认识更加全面。不足之处在于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市场分割只是其中之一,因而对市场分割的估测有可能被夸大。

  5.经济周期法
  该方法是从区域经济周期领域测度市场分割程度,如果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高,则市场一体化程度就高,市场分割程度就小.经济周期法更加突出动态性和跨时期的研究,这与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思想一致。但与相关价格法的不足相类似,市场分割也只是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区域经济周期在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表现并不显着,也难以进行有效判定,因而该方法很难用于省级以下区域的市场分割研究。

  6.产业结构法
  该方法是从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专业化分工程度等领域测度市场分割程度,如果产业结构越相似、专业化程度越低,则认为市场分割越明显、边界效应越强.产业结构法简单明了、便于操作,所需数据的限制较小。但是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有三点:一是研究的空间尺度和行业领域不同,对于产业“同构化”的判定结果就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对于市场分割状况的判断;二是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从专业分工中获取的收益不同,可能会导致专业化程度降低,这也表现为产业“同构化”,但并不能由此判断市场分割;三是区域间、特别是临近区域之间的产业“同构化”很可能是由于该地区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而不全是市场分割造成的,因而运用该方法研究市场分割可能不甚准确。

  7.区域趋同法
  该方法是从区域一体化角度测度市场分割程度,认为区域一体化的实质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内城市间差距,实现区域内城市增长趋同;如果在行政区内部城市经济水平增长差距不断缩小的情况下,跨行政区比较的城市经济水平增长差距出现增加的情况,就说明存在边界效应.区域趋同法的研究也比较简便灵活,但不足之处也与产业结构法类似,一是研究空间尺度不同,可能得到的趋同结论不同,从而对于市场分割的判断会产生矛盾;二是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城市间、特别是邻近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可能更多的是由于规模经济的原因、而非市场分割的原因造成的,因而可能会夸大市场分割的影响。

  8.问卷调查法
  该方法是通过发放问卷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进行抽样调查,将市场分割及其影响因素细化为具体问题,列出主要问题的备选答案,并给受访者留有补充余地,从而更加直观地认识市场分割及其变动状况.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在于能够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和相关数据,对于市场分割具体表现形式、手段和感受的了解更能接近事实真相,提出的政策建议更具有针对性。不足在于主观性较强,样本容量、样本分布和抽样方法也会直接影响判断结果,并且无法测算边界效应。

  二、市场分割的程度与变化趋势
  
  (一)分割程度的大小
  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对于市场分割的测度结果都存在显着的差异。比如同样对于美国,Wolf(2000)根据1993年商品流通调查数据,测得美国本土48个州总体的边界效应在3.15-4.39之间,远小于OECD国家之间(8.58)和美国加拿大之间(21.11)的边界效应;Hillberry和Hummels(2003)则利用1997年商品流通调查数据,测得美国各州总体的边界效应约为Wolf的1/3.再比如对于欧盟的,Head and Mayer(2002)测得欧盟的边界效应仅为3.12,约为之前认为值的1/6.

  从对中国大陆市场分割的研究来看,边界效应的测度结果更为悬殊。比如Poncet(2002)认为1987年、1992年和1997年的省际总体边界效应分别为12、16、27;赵永亮等(2008)认为1997年和2005年的省际平均边界效应分别为25.28和27.66,与Poncet(2002)的测度水平比较接近;黄赜琳和王敬云(2006)则认为区域间边界效应接近欧洲统一大市场内部独立国家之间的情况.但行伟波和李善同(2009)认为省际总体边界效应约在3-6之间,远小于Poncet(2002)的结果.

  (二)分割的变化趋势
  总体而言,对于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表明,市场分割程度是逐步下降的。由于中国大陆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完全市场经济过渡的特定时期,因此市场分割现象更为突出、演化路径更为典型,但是对于市场分割演变趋势的判断却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可以概括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中国大陆的市场分割趋于严重,比如Young(2000、Poncet(2002,2005)、郑毓盛和李崇高(2003)、赵永亮等(2008)学者的观点。第二种认为中国大陆的市场分割趋于缓解,比如Naughton(1999)、Xu(2002)、赵奇伟和熊性美(2009)、陆铭和陈钊(2009)、赵永亮(2012)等学者的观点。第三种认为中国大陆的市场分割呈现波动变化,比如赵永亮和刘德学(2009)认为边界效应呈N型或∧型变化,在1995-2000年到高点;同时赵永亮等(2011)也认为边界效应具有L型变化特征,以2004年为拐点,之后稳中趋降.

  (三)结论迥异的原因
  如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于市场分割程度与变化趋势的研究结论还不尽相同,特别是对于中国大陆市场分割的判断存在诸多争议,甚至同一学者得出了看似矛盾的结论,给我们准确认识这一问题带来了困惑。本文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选取的研究方法不同,每种研究方法的假设条件不同、选取变量不同,都会有所侧重、也会有所遗漏,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释市场分割也难以确定。二是内部的参数认定不同,比如同样是利用贸易联系法测度边界效应,对于内部距离不同的认定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测度结果,Wei(1996)认为区域内部距离为该区域与毗邻最近区域 之 间 距 离 的1/4,Leaner(1997)and Nitsch(2000)采用 ,Redding和Venables(2000)采用 ,Head和Mayer(2000)采用 ,Helliwell and Verdier(2001)采 用.三是研究的时空尺度不同,特别是在趋势判断上,如果选取的时间跨度不同、空间层次不同,那么就很容易得出不同的结论。要克服以上问题,需要选取尽可能完整的时间跨度开展研究,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结论佐证,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判断。

  三、市场分割的原因与主要表现
  
  (一)分割产生的原因
  综合国内外文献,本文认为造成市场分割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七方面。

  1.自然原因
  (1)地理分割与距离障碍。Daumal and Zignago(2010)认为,地理分散与基础设施可能会造成区域之间在行政、法律、财政等方面的差异,进而造成潜在的贸易障碍;特别是由于在国际市场的专业分工,使得区域与港口的运输距离直接决定了本区域的边界效应.另一方面赵永亮(2012)认为,由于保存的难易程度和特定的自然属性,一些商品异地销售具有高额成本,仅适合于近距离销售;同时远距离的空间容易造成信息壁垒,从而隔绝了地区间贸易交往的纽带.应该说,地理距离是决定区域经济联系和市场状态的“第一物理因素”,但许多学者在研究市场分割时却忽视了这一根本原因。

  (2)运输方式与营销策略。Hillberry and Hummels(2003)认为,制造商和批发商之间是一种类似轮毂和轮辐的关系,制造商是分散的,他们通过长途运输将产品发往全国各地的批发商,然后批发商再通过短途运输将产品发给零售商。由于批零环节的运输成本显着增加,因此批发商的物流更加地方化,往往囿于州界之内。另一方面,类似于特许经营的方式,制造商往往要求批发商只能在划定的市场范围内销售,不能跨界。这种市场分割有效地契合了美国厂商之间不得低价转售商品的规定,因而州界就自然而然成了市场边界.这种基于客观经济规律的原因,在国内目前的研究中考虑的还很少。

  (3)本地偏好与产品特性。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相同贸易条件下企业仍然倾向于和本地企业进行贸易往来,即地区间贸易存在“本地偏好”;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生活习惯、文化认同、地域感情和售后服务等因素,也更加偏爱本地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Evans(2006)认为,边界效应可能确实是由于商品更容易从国内贸易获得还是从国际贸易获得这一自身特性产生的.可见,本地偏好与产品特性也是造成市场分割的自然原因之一,但这并未剥夺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因而不会对福利产生影响。

  2.人为原因
  (1)财税收入。从1980年起,中央政府实施财政分权制度改革,将许多财权下放至地方,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包干;1994年起,中央政府再次对财税体制进行改革,将包干制改为分税制,建立了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臧跃茹(2000)、银温泉和才婉茹(2001)、刘小勇和李真(2008)、马光荣等(2010)的研究均认为,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强化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和经济激励,因而各地区倾向于保护本地的资源、市场和税基。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出于区域利益最大化考虑,确有动机实施市场分割。可以预见,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从制度上削弱市场分割的这一动机。

  (2)国企保护。一般认为,国有经济在地方经济中所占比重反映了区域的市场化水平,进而反映了地方政府对本地经济的保护程度。白重恩等(2004)认为,地方政府从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利益远超过其他类型企业,因而有更强烈的动机保护它们.平新乔(2004)认为,地方政府对国有资本的保护主要是为了获取较高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

  本文认为,从更深层次的行政体制来看,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一样也具有行政级别,企业管理层与政府部门官员可以相互调动,许多企业管理层也都以进入政府部门为仕途目标,因此他们有动机游说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实行特殊照顾;而许多政府部门官员也有在国有企业的工作经历,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惺惺相惜,这是国企保护的制度因素。同时现有文献多用地方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反映,但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国有资本将逐步从一般制造类领域退出,商贸类、开发类、建设类、公用事业类国有企业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这一方法已经难以全面反映对国有企业的依赖和保护程度。

  (3)促进就业。李善同等(2004)、行伟波和李善同(2009)的研究均认为,出于政绩和维护本地社会稳定的考虑,地方政府有动力对本地居民的就业进行保护。本文认为,促进就业虽是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但为此而限制外来人员或强制企业优先录用户籍人口的做法是逐渐减少的。一方面,出于控制成本考虑,企业特别是制造类企业的基本工资标准往往就是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即使通过高强度的加班,能够获得的边际收入也非常有限,这样的收入对发达地区的户籍居民而言,缺少足够的吸引力,许多就业困难人员宁肯领取低保也不愿在这样的企业就业。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每年的登记失业人数是由上级政府下达的,在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会想方设法把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下达指标内,从各地的统计数据来看,城市登记失业率都是很低的。所以促进就业是否是造成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值得探讨。

  (4)政治晋升。周黎安(2004)从晋升激励的角度探讨了处于政治晋升博弈之中的中国地方官员的非合作倾向,反映在跨区域经济互动上就表现为地方保护和重复建设.刘君德(2006)也认为,现有的干部任用制度使得地方官员为了实现晋升而想方设法维护本区利益、加剧市场分割.周黎安(2007)进而认为政府官员是处于一个非常封闭的内部劳动力市场,有一种很强的锁定效应,一旦进入官场就必须努力保住职位并争取一切可能晋升的机会,这种锦标赛式的竞争机制造成官员过度重视本地区利益最大化,从而使得中央政府旨在改革政府职能、完善市场秩序的努力失去效力.白重恩等(2006)则从另一个侧面进行了验证,认为地方领导人在更高一级的政府中任职,将有利于减少地方保护.本文认为,政治晋升是上述人为原因的综合表现,地方官员无论是增加地区收入、保护地方国企、促进本地就业还是进行重复建设,都是为了政治晋升。

  同时现有文献也表明,对外开放与市场分割存在密切联系。朱希伟等(2005)认为,较高的外贸依存度是市场分割的表现;刘小勇和李真(2008)认为,较高的FDI比重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白重恩等(2006)则认为,对外开放会削弱市场分割.因此,对外开放究竟是市场分割的原因还是结果,如果是原因,那么是加剧还是削弱市场分割,还没有形成一致结论。另有部分文献认为,发展历史、文化背景、金融体制、司法制度等也是造成市场分割的原因。

  (二)分割的主要表现
  就中国大陆而言,在改革开放早期阶段,市场分割更多地表现为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权力设置的产品进入和资源流出壁垒,但随着中央政府对于市场分割的打击和整顿,市场分割的表现更加隐蔽以致难以察觉。本文认为,目前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已经很难再发现明显直接的市场分割现象,可能更多地表现为以下形式。

  1.干预企业架构与企业流动
  一般来说,企业的运营总部和结算中心会布局在中心地区,而生产基地则布局在外围地区。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额集中在总部进行结算,那么税收就会全部缴纳在中心地区,而外围地区几乎得不到收益。不仅如此,由于生产基地的占地面积广、能源消耗多、环境影响重、交通压力大,而单位土地收益、节能减排等又是对地方政府考核的关键性指标,因此外围地区的地方政府就会干预企业架构,要求生产基地升级为独立结算的企业,确保税收落地。另一方面,如果当地的纳税大户企业要进行迁移,地方政府在“感情挽留”无效的情况下,也会采取或明或暗的行政措施,增加企业的迁移成本。出于财税收入的考虑,地方政府会设置资本要素流动的壁垒,限制资本的组织结构和自由流动。

  2.招商引资大战与无序布局
  一方面,长三角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已经不大,地方政府为吸引优质企业,不得不重回成本竞争,比如实行土地价格补贴或定向招投标;即使对外资的“三免两减半”已经取消,但仍然承诺对引进企业通过返税实施税收优惠,其结果是容易造成重复建设与无序布局,同时这也是向区内企业的一种暗中补贴,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引进企业的过度依赖,使得一些企业也会要求政府承诺在一定范围内不再引进类似的企业,在企业正式运行后,也会利用自身的影响来向政府寻租。由于地方政府对资本的争夺,会暗中增强对企业的保护,无形中增加外区产品和服务的进入壁垒。

  3.增加人口流动阻力
  世界银行指出,当今一国之内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不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而是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如果这种流动是出于发达地区遥遥领先的公共服务和福利保障,那么人口的流动会显得无序,带来的拥挤成本就会更加突出.目前上海等发达地区就面临着这种情况,由于能够提供比中西部地区更为优质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上海,给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和基础设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地方政府为了维持区域的正常运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管理力量和支出更多的财政资金。出于降低拥挤成本的考虑,地方政府会设置人口流入的壁垒。

  4.刻意回避交通联系
  地方政府对于改善与外界交通联系的积极性不高,可能出于几种考虑。一是投资成本。对于跨越行政边界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而言,至少涉及到两个行政区域,如果道路等级属于地方级,那么出资主体就是地方政府,双方往往会就投资意愿、出资比例、建设标准等问题进行博弈。二是协调成本。对于两省毗邻的区域,如果想要实现道路连接,那么协调的主体就要上升到省级层面,并且规划调整和投资计划也要省级层面安排,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三是管理成本。一方面,跨界道路打通后,可能会吸引大量的交通流量,给区域带来较大的交通压力;另一方面,两省交界的地方政府还承担着道口检查的任务,如果跨界道路增多,管理任务就会加大。出于降低投资、协调、管理成本的考虑,地方政府可能不会主动打破区域间交通壁垒。

  5.忽视行政边缘区域的发展
  地方官员为了在短期内体现政绩,往往会将资金和政策聚焦到那些基础好、见效快、收益高的地区(往往是中心地区)。因此行政边缘区域的经济活动相对较弱,而且现有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使得外围地区高度依赖中心地区,无形中削弱了跨边界的经济联系。也就是说,行政边缘区域的滞后会增加区域之间的边界厚度。

  四、研究展望
  
  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而言,市场分割都是普遍存在、并将长期存在的。可以预见,对于市场分割和边界效应的研究仍将是贸易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

  本文认为,未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化。

  (一)关于次级行政区域市场分割的研究
  目前对一国内部的边界效应研究几乎全部集中于省级行政区域,许多研究认为省内的政策具有同质性,因而假设省内商品和要素流动是无障碍的,这显然是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的。特别是对于中国的五级行政体制而言,中央政府主要集中于宏观决策,省级政府主要集中于中观决策,市级政府主要集中于微观决策,县级及以下政府主要进行执行和操作。在决策的细化和执行过程中,下级政府往往会选择性执行并制订有利于自身的措施。因此,研究具有微观决策权的城市间的市场分割与边界效应,对于进一步认识市场分割及其程度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二)关于市场分割与区域结构的研究
  如果将市场分割细化到市级层面,那么市场分割与区域结构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心区域与外围区域从市场开放中的获益是不同的,那么哪种区域更趋向于封闭?对于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而言,哪种结构的城市更为开放?毗邻城市的结构是否会影响到城市本身的市场开放?这些问题有待回答。

  (三)关于网络时代的市场分割研究
  在现实世界中,市场分割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壁垒造成的,那么在网络贸易时代,这些壁垒是否依然存在?其影响程度有多大?就当前国内的网络市场监管而言,政府的干预还非常有限,那么剩下的主要的贸易壁垒也许就是空间距离了。然而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现代,可能这唯一的壁垒也不复存在了。而网络时代是否会迎来真正的统一市场?

  (四)关于市场分割因素分离的研究
  Gluschenko(2010)在对俄罗斯市场分割现象的研究中认为,70%是由于市场整合难以消除的障碍、距离造成产品难以进入市场等“自然”的原因造成的,30%是由于地方保护、有组织犯罪等“人为”的原因造成的;而美国的市场分割中,90%是由于“自然”的距离因素造成的,只有10%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在中国大陆的市场分割中,有多少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多少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这些将是学界未来关注重点。

  (五)关于市场分割对福利影响的研究
  Wolf(2000)、Gil-Pareja等(2005)都曾经指出,市场分割可能会对福利产生影响。直观地说,市场分割增加了产品的进入成本,从而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提高了消费价格。但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看,市场分割究竟会在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有多大,目前尚未有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叶裕民.中国区际贸易冲突的形成机制与对策思路[J].经济地理,2000,(6).
  [2](法)库姆斯,迈耶,蒂斯着,安虎森等译.经济地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4]林志鹏,龙志和.中国区域市场分割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2,(2).
  [5]臧跃茹.关于打破地方市场分割问题的研究[J].改革,2000,(6).
  [6]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J].经济研究,2001,(6).
  [7]Obstfeld Maurice and Rogoff Kenneth.The SixMajor Puzzles in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s:IsThere a Common Cause?[J].NBER MacroeconomicsAnnual 2000.
  [8]McCallum J.National Borders Matter: Canada-USRegional Trade Patterns.[J].American EconomicReview,1995,(3).
  [9]何鸣,柯善咨,王华.引力模型与商品市场分割研究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10,(1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区域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