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农村拆迁户的社会保障制度运作机理研究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作者:孙烨
发布于:2018-11-20 共6104字

  摘要:拆迁是依法对农村居民原居住房屋拆除, 并对其居民实行迁移安置。这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利益调整, 关乎民生的重要工程。南通市通州区在迁移安置中, 针对强制拆迁, 先后补偿标准不一, 黑恶势力公行暴力, 致使一些群众反映强烈、行为过激, 引发矛盾和纠纷, 酿成群体性事件等问题, 采取构建多元化的拆迁户社会养老保障机制、落实拆迁户职业培训及工作推荐制度、规范拆迁户的住房保障制度及保障子女教育权益等几点措施, 并且逐级落实责任, 确保安置补偿措施落实到位, 保障农村拆迁户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平稳秩序。

  关键词:农村拆迁户; 安置补偿; 供求偏差; 南通通州;
 

社会保障

 

  一、通州区农村拆迁户的拆迁安置补偿状况

  (一) 农村拆迁户的基本状况概述

  基于城市发展需要, 通州区不断扩大拆迁面积, 为建设沪通铁路等项目做准备。每一项重大工程的实施, 无疑要牵涉到原居民的拆迁安置。

  1. 拆迁户的数量及家庭规模

  截至当前, 通州区实施新开工项目22个, 竣工交付项目18个, 共安置拆迁户13000余户, 建筑面积总达776万平方米。农村拆迁户家庭较为复杂, 如多子多女户、独生五保户、四代同堂户等特殊困难家庭。针对各个特殊家庭的情况, 我们应当倾听拆迁户的诉求并结合实际状况, 集体商议处置办法, 尽最大努力为被拆迁户解决实际困难, 在处置过程中秉持公正透明原则, 力求做到一事一议, 一户一办。至于不同之处, 根据具体情况合法合理另行处理, 力求做到拆迁补偿安置标准公正透明, 真正为百姓干实事, 维护农村拆迁户的权益, 从而保障拆迁安置工作平稳有序向前推进。

  2. 拆迁户的受教育程度及其职业

  农村拆迁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被调查的人群中, 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比重仅为12.3%, 大部分都是初中学历, 这是制约农民工再就业的重要因素。拆迁以前, 大部分农民工以务农为生, 并依靠家中顶梁柱从事建筑业以谋取生活收入来源;拆迁后, 农耕土地的缺失使得部分农村拆迁户不得不寻找新的谋生手段来维持生活需要, 他们主要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 还有部分从事服务业和餐饮业。农村拆迁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 大多数没有经过培训, 缺乏专业技能, 以至于只能日复一日干着辛劳低工钱的生活。为此, 构建农村拆迁户技能培训机制, 提高拆迁户就业率是通州区人民政府刻不容缓的责任。

  (二) 农村拆迁户的拆迁安置补偿状况

  1. 拆迁安置补偿标准

  依据通州区人民政府网站公示的相关文件规定, 该区对农村拆迁户的各项安置补助标准做了详细规定:

  (1) 属于中低收入家庭的被拆迁人, 其住宅面积小于40平方米的, 按40平方米予以补偿;被拆迁人选择产权调换方式的, 40平方米以内部分不结算差价, 超出10平方米以内部分按建筑成本价结算差价, 超出10平方米以外部分按市场价结算差价。

  (2) 搬迁补助费:每户拆迁居民搬迁补助费为500元;至于房屋内原有物品, 按照规定标准向拆迁户支付相关费用。

  (3) 临时安置补助费:第一, 按原自住建筑面积每月20元/平方米向被拆迁人支付3个月的临时安置补助费;第二, 过渡期内, 拆迁人给被拆迁人提供不少于原有房屋使用面积的周转房, 自行安排住处的居民, 按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每月每平方米20元计付临时安置补助费;第三, 使用周转房的被拆迁人自负其水电费, 超过原拆迁房屋地段单价标准的部分由拆迁人支付。

  2. 拆迁土地补偿方式

  拆迁农民为城市发展做出了牺牲, 为保障这部分人群在特定时期的基本生活及其以后的长远生计, 通州区政府采取以下几种征地补偿措施:

  (1) 货币补偿。如征收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补偿费为每亩19000元, 未利用地的土地补偿费, 按每亩10000元计算。

  (2) 产权置换。一般根据拆迁面积与人口给予相应的房屋优惠面积, 通过统拆统建的方式, “相对就近”原则规划建设拆迁安置房。

  (3) 社会保险安置。农民可申请一次性支付部分补偿费来满足当前生活所需, 剩余部分由政府分期支付给保险公司, 再由保险公司按期支付给农民个人。

  3. 先后拆迁补偿标准高低不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 拆迁户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相同的情况, 可先后补偿标准却相差甚远。早期拆迁户所获补偿额较低, 后期拆迁居民所获补偿待遇较好, 这势必会造成拆迁居民内心不平衡。有居民表示:最初政府动员我们拆迁搞开发, 当时动员人员口头承诺先签协议与后签协议, 补偿标准肯定一样, 我们就签了协议, 并领了补偿费,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延迟拆迁, 几年后, 当地政府又组织人员动员拆迁, 现在的补偿标准远远地高于以前的标准, 可拆迁单位给我们的答复是, 我们已经签订协议并领取了补偿费, 已经两下无事了。虽被质问, 可他们却说空说无凭, 死不认账。同样40平米的拆迁面积, 早期就只补偿不到2万元, 后期补偿12多万元, 多数拆迁户内心不满情绪飙升。

  二、通州区农村拆迁户的社会保障供求偏差分析

  (一) 农村拆迁户现有社会保障供给程度

  笔者选取平潮镇、二甲镇、平东镇、金沙镇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 收回有效问卷67份, 并且通过分析问卷了解他们目前对生活水平状况的满意度。

  表1 通州区拆迁户对拆迁前后生活水平的评价

  数据显示, 有22%的拆迁户认为拆迁后生活有所改善, 对于这部分群体来说, 他们所获得的补偿较多, 这与不断完善的农村拆迁户社会保障制度有关。另外, 有36%觉得拆迁后自己的生活水平较之前降低了, 这部分人群多拆迁较早, 获得补助少。还有42%的人群认为生活基本没有变化。拆迁居民普遍表示, 原有房屋拆迁, 不得以租房居住, 小别墅变高楼, 生活方式的改变让一部分人不适应, 严峻的生活挑战加重了居民负担, 政府应立即采取措施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

  (二) 农村拆迁户社会保障供求存在偏差

  虽然《南通市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办法》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村拆迁户的基本生活, 但目标人群社会保障供求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

  1. 不同时期拆迁经济补偿差额大, 很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拆迁人应当依据房屋拆迁许可证颁发之日评估出的的市场价格来计算被拆迁房屋补偿额, 可部分黑势力为了自身利益, 故意把评估时点提前, 目的是压低价格, 减少拆迁补偿, 致使不同时期拆迁经济补偿额大。以一家三口为例, 在2009年以前, 只可获得100000元左右人口补偿, 和以400元/平米购置60平米住房的优惠, 而在2009年改革后, 则可获得近200000元人口补偿和230平米的房屋换购补偿, 这种补偿标准的差额悬殊, 已经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

  2. 就业推荐及培训措施不力, 拆迁户失地又失业现象突出

  通过调查了解到, 绝大多数农村拆迁户缺乏就业培训, 为此只有部分农民工了解自己工作所在地就业政策, 大部分人还都处于迷茫的打工挣钱状态。就业乃民生之本, 有工作才有收入来源。有关数据显示, 通州区拆迁户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2年, 相当于初中三年级文化程度, 这直接决定了大多数拆迁居民缺乏专业技能。通过走访调查, 发现有30%不到的拆迁户失业, 中断原有生活来源, 大部分农民由于缺乏培训和就业推荐, 再就业时只能从事粗、重、脏、累的工作。

  3. 部分拆迁户存在短视行为, 不文明消费现象令人堪忧

  农村拆迁户普遍受教育程度低, 法律意识薄弱, 为获得更多的补偿额不惜违法。

  4. 农村拆迁户对新环境适应性差, 市民化角色转换难以到位

  首先, 经济压力增大。虽然政府逐年加大对农村拆迁户的扶持力度, 但是面对未来养老、就业、治病、城市消费, 子女教育等问题, 他们普遍感到经济压力增大。其次, 在心理层面上, 中国式的二元城乡管理模式致使农民在生产生活方式及发展理念上和市民有着本质的差别, 在诸如职业技能、家庭收入来源、子女教育、未来规划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 再加上其对城市的畏惧心理、社会排斥等因素的制约, 难以快速融入城市生活中。第三, 人际交往的不适应。搬迁后, 人与人之间互动减少, 原来的邻里可能已不是邻居, 其日常交往对象多是家人。高楼的居住环境让人与人之间开始有了阻隔。生活环境的改变致使相互交流减少, 很多人内心感到孤独和焦虑。

  三、通州区拆迁户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建议措施

  (一) 完善多元化的拆迁户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老年人口持续增多, 社会的养老责任加重, 单靠家庭养老方式已逐渐适应不了日益严峻的生活挑战。为了维护社会的平稳运行, 完善多元化的拆迁户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便成了必然选择。

  1. 明确以政府为主导的养老救助责任机制

  一直以来, 老年人都被界定为特殊的弱势群体, 是救助对象之一。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直是政府主导型, 一般适用于收入水平偏低, 生活较为贫困的拆迁户群体。对于被征地农民来说, 拆迁补偿要着眼长效保障, 不仅要在财政上加大经济扶持力度, 更要优化被征地农民心理健康生活保障制度衔接机制。具体如表2所示。

  2. 广泛开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

  一方面, 由增龄引起的抵抗力减弱, 身体机能下降, 致使老人照料需求增加, 而年轻人因工作繁忙常常无暇照顾家中老人, 另一方面, 老年人就居于家和所在社区, 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差, 更不愿离开熟悉的氛围到一个陌生的住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这种模式既能让老年人继续生活在长久以来熟悉的家庭氛围中, 又能够借助社会的各种力量和资源, 给老年人提供更加多样安心的养老服务, 满足老年人的经济和精神需求, 充分迎合了老年人的养老意愿, 也给家庭中的年轻人减轻了生活压力, 展现了自身多全其美的的独特魅力。

  表2 农村拆迁群体的养老救助体系

  3. 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的养老保障作用

  农村拆迁户在拆迁后基本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 因此可以探究“以房养老”保障政策, 即允许老人抵押自己的产权房, 生前以定期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或者接受养老服务。同时, 通过个人养老计划, 利用税收优惠激励政策、自由缴费制度等措施吸引投资者, 让居民更好的接受长期资产配置理念, 真正实现养老金与市场运作的相互依存关系。此外, 政府应鼓励在提高社会保险征缴费用成效基础上重点投向基金保值增值领域, 合理划分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的第一、二、三准备金, 按不同比例确定不同的投资方式和期限, 以期取得最佳收益, 并且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针对养老服务需求, 利用市场化运作模式集中建设养老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的养老保障作用, 更好的保障老年群体生活需要。

  (二) 加快落实拆迁户职业培训及工作推荐制度

  “民以食为天”, 就业是解决农村拆迁户基本生存的根本。

  1. 消除就业歧视, 为农村拆迁户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企业有权决定自我公司的人事安排, 但这并不意味可以明目张胆的歧视他人。作为社会公民的一员, 只要遵纪守法, 积极上进, 他们的经济收入与职业发展都不应当因自己是某一特殊群体而受到不公平对待。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任何人力资源的闲置、浪费以及错位, 都将阻碍经济发展, 甚至导致社会冲突。因此, 为保障这一特殊群体,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完备的政策法规, 完善制度设计, 减少审批程序, 给企业松绑, 增加市场活力, 力求从根本上减少就业歧视, 为农村拆迁户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例如:给予招收残疾人多的企业部分税负减免;对于招收弱势群体多的企业, 政府在社保等方面进行适当奖补。

  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增加农村拆迁户的就业机会

  在这个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的世界里, 企业为占一席之地, 对员工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农村拆迁户由于种种因素难以适应企业生产运作的需要。为此, 政府应整合社会教育资源, 构建农民素质教育大平台, 帮助被拆迁居民全面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一是针对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 开办文化培训班;二是健全就业政策, 完善就业培训机制, 如:基础职业技能培训, 技能提升培训, 自我创业培训……三是宣传教育, 帮助农村拆迁户破除封闭保守、急功近利的传统思想, 树立正确的人身价值观。在完善就业政策外力和增强拆迁户技能内力的联合作用下, 帮助他们提升职业技能, 尽可能达到企业岗位用人的基本要求, 为农村拆迁户增加就业机会。

  (三) 严格规范农村拆迁户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

  拆迁使得被拆迁人被迫放弃自身房屋居住权, 虽然他们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拆迁补偿, 可由于各种费用不合理, 使房屋拆迁补助标准与市场不适应, 再加上他们的子女大多长大, 即将结婚生子, 住房成为他们面临的新挑战。

  有居方能安, 建立规范的农村拆迁户住房社会保障制度, 无论是对于维护拆迁群体利益还是国家平稳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此,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 对于拆迁时间早, 所获补偿较少, 生活相对贫困的农村拆迁户, 政府可以提供大量的经济适用房, 增加他们所需的住房数量, 通过提供廉租房解决贫困拆迁人员对于的住房的新需求;其次, 对于部分生活较为贫困的农村拆迁户, 为使他们能购买得起或租赁到合适的住房, 政府可通过相应的优惠购房政策, 如福利贷款、购买补贴等方式给予帮助;第三, 政府可加大保障房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让拆迁户能够享受到优质的配套设施。此外, 为保证保障房片区的社区环境, 应加大资金力度, 提高绿化水平, 为居民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住房环境。

  (四) 切实保障农村拆迁户子女享受城镇同等教育权益

  住的地方安顿好了, 可孩子们的教育却成了问题。有杨先生爆料:由于当时没有签拆迁协议, 所以孩子在适龄入学时只能读私立学校, 每天上学回家的路程让一家心累, 拿到协议后, 却又因各种规定无法办理转学手续。农村不良的教育水平和拆迁导致的子女教育权益受损让部分拆迁居民感到忧虑。

  针对拆迁群体子女教育问题, 首先, 可调整拆迁户子女入学、转学政策。教育部门的人员最清楚孩子入学的具体规定, 面对个别案例时, 工作人员应当认真细致的告知孩子家长, 避免多次奔波;其次, 政府应整合当地社会教育资源, 在安置集中区建立几所高标准学校, 满足中低收入农村拆迁户的子女也能享受高质量教育;第三, 设立贫困助学金奖项, 严格审查资助对象, 让那些家境贫困的孩子也能读的起书, 接受高等教育, 给那些贫穷且品学兼优的学生申请额外奖学金, 并且给予在校期间住宿学费全免的优惠服务。此外, 完善相关就业体制, 帮助拆迁户子女接受正确的教育理念, 真正了解就业需求, 为他们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前景规划, 确保学生及时、优质就业。保障农村拆迁户子女享有城镇同等教育权益, 培养新一代优秀人才, 于国于家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参考文献
  [1]王必武。广州旧城改造中城市住房拆迁补偿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1.
  [2]包凌凌。论我国土地征收中的行政补偿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 2014.
  [3]王春杰。长春市政府征地政策执行的偏差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 2013.
  [4]李勇。郭杜镇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5]吴朗。广州市城乡规划容积率调整规范管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2.
  [6]白岩岩。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多元化实现路径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4.
  [7]杨文平。农户下乡产品购买态度对其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 2014.
  [8]王贝芬。我国社会化养老模式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内部审计, 2014 (01) .
  [9]周梁毅。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 2014.
  [10]陈江红。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调整机制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 2006.

原文出处:孙烨.农村拆迁户的社会保障制度运作机理分析——以南通市通州区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8(33):6-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保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