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忽视阶级斗争的作用。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对立,在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中还有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对立,他认为穷人和富人在共同劳动中可以消除对立。但是显然这种根本对立是无法消除的,最终只能通过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来消除这种矛盾。在法郎吉的经济基础中还可以看出资本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在和谐制度中依然还有剥削的存在。这说明傅立叶提倡的和谐制度根基是不稳定的,如果按照这种模式的发展,和谐制度迟早会分崩离析。社会经济关系的不同必然导致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平等,这样和谐制度中提倡的人人平等就无法实现,阶级之间的根本对立也不是共同参加劳动就可以消除的。
2.错误的指导思想。傅立叶生存的那个年代,还是历史唯心主义统治的时代,历史唯物主义还没产生,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的“和谐制度”也是无法实现的。
他认为情欲引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这种引力是由上帝支配的,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和谐制度建立在人类情欲得到满足的基础之上,这就忽视了物质资料生产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如果说人的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那么社会的发展将会陷入混乱。人的欲望是可以激发对劳动的热情,但是这种热情会消退,这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而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就需要物质生产资料和市场调节。
3.无政府主义特征。傅立叶在国家和政治方面,主张绝对民主,具有无政府主义特征,没有看到无产阶级专政长期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它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傅立叶认为是由于政权和暴力的产生才导致不和谐的产生,政权的消失标志着和谐社会的形成,但是在科学社会主义中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还是会有管理机构来进行组织和管理。在现阶段,无政府主义只会让人们的生活陷入混乱和贫困。所以,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一开始就主张政权的消失显然是不合理的。
三、和谐制度对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启示。
(一) 教育应适应社会的发展。
傅立叶在他的“和谐”制度中提出教育制度应该同社会的经济制度紧密联系,这个观点也是值得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所要考虑的。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他们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每年的就业大军中都会发现专业不对口的问题,有的大学开设的专业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的专业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在与专科学生的比较中,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本科生找工作反倒没有专科生好找,究其原因是专科学校的专业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本科生的专业尤其是文科类的专业大多数都是在就业后发现学到的知识无处发挥,或者是直接从头学起,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这就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充分发挥自身所学的知识,只能随波逐流。所以,教育应该面向市场。
这里所说的教育面向市场是说专业的培养计划里应该注重社会实践,因为有些专业虽然不是很好就业但是却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这种专业还是需要存在的。建议大学所开设的专业要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这样才能减轻我国的就业压力,为我国的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 消除城乡差别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环。
城乡二元结构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城乡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傅立叶在“和谐制度”中提出消灭城乡对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这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形成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我国的现实状况是城乡收入差距大,贫富差距悬殊,这种情况不利于社会稳定。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农业人口还占据着大多数,我国正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城镇化速度加快,大批农民工人涌入城市,这就需要我们妥善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这样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是建立在现代农业基础之上的,农业发达城镇化的根基才会牢固。
我国要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共同发展,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鼓励科技创新。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农业工业齐头并进,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 和谐社会并不是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
在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中,他认为经济平等与自由是不相容的,协会制度也与财产的平等不相容,和谐社会主义中绝没有清一色和平均主义的情况。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走了一段歪路,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一次平均主义的运动,吃大锅饭、集体劳动是鲜明特征,结果证明在社会生产力还没高度发达的时期就推行平均主义是行不通的。推行平均主义不但没有提高人民的积极性,反而挫伤了人们劳动的热情,导致社会不和谐现象的产生,最后导致了生产力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我们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并不是说平均主义。由于教育水平等多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会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通过这些富裕的人来带动还没有富裕起来的人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注重社会公平,要致力于缓解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但是同时也要防止平均主义思想的盛行。
(四) 不断满足和发展人民的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在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中提出压制大多数人的情欲是不合理的,和谐的制度要求情欲的自由,和谐的制度要求完全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对我们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一定要同时推动全面法治社会的建设,使人们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就目前看来,在这一方面我们国家做得还很不完善,经常出现群众上访无果的新闻,人民群众的正常要求和咨询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有些地方的不合法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才被媒体公布出来。人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人民的需求得不到政府的回应,这样是无法达到社会的和谐的。
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不压制人民的正常需求并给与他们发挥才能的充足空间,这样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们的合理诉求能够得到政府部门的回应,人们的权利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傅立叶选集[M]. 北京:商务印务馆,1982.
[2]李君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丁保会,李玉琴。傅立叶和谐社会思想与当前中国和谐社会思想比较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01)。
[4]丁保会。 关于傅立叶和谐社会思想与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比较[J]. 法制与社会,2009,(10)。
[5]史少博。 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探“情欲引力”与“和谐社会”[J]. 学术论坛,2010,(02)。
[6]袁慧敏。 中西方和谐社会思想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J]. 宁夏党校学报,2015,(01)。
构建社会的和谐,应该包含民主、法治、诚信、有爱、和谐等因素。从古至今,法治在构建社会和谐中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因素就是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治建设依赖于法律文化的完善和繁荣,法律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启蒙...
社会的建设需要法律来进行制约,现在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法律也应该要趋向人性化,法律的人性化价值取向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对法律人性化价值取向与和谐社会建设做了以下探讨。一、法律人性化价值取向的含义人们对于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