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社会教育论文 >

怎样有效开展校外儿童主题教育活动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作者:崔岳
发布于:2019-08-14 共4030字

  校外儿童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探讨

  摘要:从破冰、活动的引导和管理、实现充分的儿童参与等三个方面, 探讨了校外儿童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破冰有助于消除陌生感、增进了解, 要注意让每个人参与进来;活动中要帮助儿童做好分组和分工、引导和管理好儿童、正确评价儿童, 并适时进行活动的即时调整;要通过活动游戏化、鼓励儿童探索和表达、为儿童赋予角色和责任等方式, 促进儿童参与。

  关键词:校外教育; 儿童主题教育活动; 组织; 开展;

  校外儿童主题教育活动, 是由校外教育机构举办的, 根据儿童兴趣选定主题,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的, 以参与、体验和实践为主要方式的教育活动。校外儿童主题教育活动, 是校外教育主要的教育形式之一, 其特点主要有团队性、参与性和生成性。团队性是指活动通常由儿童集体参加, 并组成团队协作完成, 而不是个人独立完成;参与性是指儿童全面参与活动, 不仅通过观察、体验、思考、表达参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也参与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生成性是指活动内容形式在前期设计的基础上, 随着场地条件、儿童之间的互动和师生之间的互动, 会有现场的补充和调整等即时性的变化。

  校外儿童主题教育活动是校外教育主要的教育形式之一, 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 其组织和开展中有以下一些要点值得探讨。

  一、用破冰拉开活动的序幕

  破冰活动, 是指在主题教育活动开始前进行, 用以创造参与者之间的互动, 从而消除成员间的陌生感、增进了解, 并初步建立团队和归属感的游戏和活动。

  开展破冰活动的目的, 一是让儿童相互熟悉, 建立安全感。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 尤其是主题教育活动, 不同于学校教育活动, 具有时间不定期、人员不固定的特点, 每场活动的参与者大多数都是相互间并不认识的陌生人。通过破冰活动, 能够让儿童快速与他人建立联系、相互熟悉起来, 从而消除环境和人员的不确定、不熟悉带来的不安全感。二是让儿童熟悉活动, 找到节奏感。破冰活动是主题教育活动的前奏, 在破冰活动中, 儿童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 熟悉教师和同伴的风格并初步磨合, 能够为后续活动做一定的准备。

  常用的破冰活动包括“大风吹”“说出我是谁”等。“大风吹”是请参与者围圈坐好, 由站在场地中间的教师发出口令“大风吹, 吹所有具有某特征 (如戴眼镜) 的人”, 参与者中具备该特征的人就要起身跑向另一个位置坐下, 要求所有具备该特征的人必须换座位, 如果原地不动或是没有坐到椅子上 (椅子被原本站着的教师占据) , 就成为出局者, 接受一定的惩罚。“说出我是谁”是先请儿童自由交流, 尽可能多的记住所有团队成员的名字, 然后分成两队相对而站。教师随机报出两个数, 两队中相应编号的队员要立即向前站一步, 尽快叫出对方的名字。先叫出对方名字的队员获胜。这两个活动较为典型, 代表了破冰活动的两种主要类型, 一是创造与其他成员尽可能多的互动机会, 二是促进个人对其他成员信息尽可能多的了解。

  破冰活动需要注意的是, 让每个人真正参与进来。要为每个人建立与他人的联系, 促进每个人在活动中的思考和表达, 帮助其获得其他成员的关注。那些表面看起来很热闹, 实际上只有少数人表现活跃的破冰活动是不成功的, 只有所有成员被关注、能表达,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破冰活动。

  二、做好活动的引导和组织

  (一) 儿童的分组和分工

  校外儿童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团队协作, 分成小组是团队协作的必要前提, 也是集体活动中便于组织管理的重要步骤。小组分好后, 要进行组内的分工, 这是团队协作的基础, 也有利于充分调动儿童积极性, 促进儿童参与活动, 培养儿童的责任感。

  分组可以根据活动需要和儿童特点来进行, 比如在混龄儿童活动中, 可以根据年龄段将儿童分组, 并为各组设置符合其年龄段认知和心理特点的任务和目标;也可以通过破冰活动的游戏自然分组, 在游戏的最后形成的各个团队即为最后的小组, 与主题教育活动的衔接流畅、过渡自然, 这通常适用于小组成员特质没有特殊要求的活动;还可以通过简单直接的方式分组, 如按一定数字区间依次报数, 报出同样数字的成员形成相应的小组, 这也适合对小组成员特质没有特殊要求的活动, 且省时、易操作。

  组内分工可以设置组长、纪律委员、卫生委员、发言人等, 以保证小组能实现基本的自我管理。在分工安排上要充分调动儿童的自主性, 实现最大程度的儿童参与。可以让儿童通过自荐或推荐的方式完成分工。教师要引导儿童分析或表达各自的特点, 包括性格和特长, 同时分析岗位职责的要求, 并做好匹配。在具体意见发生争议时, 要引导儿童通过协商的办法取得一致。

  (二) 引导和管理儿童

  第一, 教师要布置明确的活动任务和要求。

  换言之, 教师的指令要清晰、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在每一个环节, 教师需要提供清楚的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 还要解释清楚活动的规则、目标任务、过程中对于儿童的要求, 以及教师可以提供的具体支持。清晰的指令能够保证活动顺畅进行, 维护整体的秩序和公平, 也给儿童充分的创造和发挥空间。

  第二, 教师要与儿童“在一起”。

  所谓“在一起”, 首先是指教师要与儿童处在同一个情境中, 共同参与到一件事情中。教师和儿童共同参与活动, 在不同的角色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起完成一项活动。其次是指教师要与儿童一起在活动中投入情感和专注。有位校外教育领域的特级教师曾经说过, 教师组织的活动, 首先要让自己喜欢起来、投入进去, 这样才有可能感染孩子, 让孩子也能投入进去。投入才能用心, 才能保持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敏感性, 才能把握住活动的教育性, 适时给予儿童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第三, 要加强活动中对儿童安全的监管。

  有相当一部分校外儿童教育活动都是在不固定的室外场地进行, 并且活动中通常都会有动手实践和适量运动环节, 这就要求教师提前熟悉活动场地、评估安全风险, 并做好相应的预案。在活动进行中, 也要提高防范意识, 做好安全管理。

  (三) 正确评价儿童

  首先, 教师要尊重和鼓励儿童的思考和对自身感受的真实表达。儿童的认真观察、用心思考是非常可贵的学习品质, 而自信、真实的表达也是值得被鼓励的社会适应能力。任何基于观察和思考的表达, 都是应当被肯定的。然而, 这并不代表教师要不加选择地盲目鼓励。在儿童表达中出现的常识性错误和价值观问题, 需要得到教师的及时纠正。

  其次, 要注重对儿童的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相较于结果性评价, 更加能够发挥评价的激励、引导和校正作用, 对于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儿童, 有着更加积极的意义。同时, 过程性评价着眼于儿童的具体行为, 能够有效避免结果性评价带来的刻板和标签效应。教师要在活动中密切观察儿童, 对儿童的行为和表现做出及时反馈, 以记录或口头表达的方式进行呈现。

  此外, 要注重评价后的引导和启发。评价并不是最终目的, 通过评价对儿童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启发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对于儿童的合理发言和行为, 一句“你的思考很好”或者“你做得真好”, 能会带给儿童更多的积极影响。

  (四) 活动的即时调整

  因活动场地的开放性、参与活动的师生和儿童之间并不是很熟悉等特殊性, 儿童校外教育主题活动具有较强的生成性, 也就是说, 活动开展过程中会有经常性的即时调整。最常见的是各环节活动时间的重新分配, 因场地条件的变化、人员磨合情况等先前难以预估的因素等造成某些活动环节需要更多或更少的时间。还有活动内容和方式的调整。比如, 在某次活动中, 教师设计了“最特别的叶子”生态教育活动, 而到了活动场地后, 发现没有树叶, 只有小草, 于是临时将活动内容调整为“最特别的小草”。而如果发现活动场地大小或材料数量不足以让所有人一起动手操作, 就可以将活动形式从所有人都动手操作改成一部分人操作, 其余人观摩。

  活动的即时调整需要注意这样两点:一是保证活动的完整性。一个完整的活动需要导入、开展和总结反思三个部分。即便变换形式, 也要保证这三个基本要素都存在。二是保证活动的主要教育目标能够达成。在外在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要把握住活动主要意图传递给儿童的观点、培养儿童具有的品质, 通过变化的教育载体完成不变的教育目标。

  三、让每一个儿童参与进来

  儿童参与能够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 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探索、思考和表达, 更加主动地承担责任、更加严格地自律。促进儿童参与能够帮助儿童更加有效地参与活动, 也能使得活动的教育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促进儿童参与有这样几种常用方法:

  首先, 是活动游戏化。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将活动设计成有趣的游戏, 会极大地吸引儿童, 使儿童不自觉地全心投入。可以突出活动的情境性, 如假设活动现场是一个有生命存在的外星球, 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也可以将竞赛在活动中一以贯之, 这样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刺激性, 也会提高儿童的积极性。

  其次, 是鼓励儿童的探索和表达。一方面, 儿童天生具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另一方面, 儿童天生都是演说家, 儿童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的表达应该得到支持, 这是人类一切创造力的源泉。激励永远是人类进步最有效的动力, 对于儿童更是如此。在一个不断得到鼓励的支持性环境中, 儿童会获得充足的安全感, 从而愿意投入更多, 更加愿意探索和尝试。

  除了对活动本身的参与之外, 儿童参与还体现在对活动组织和管理环节的参与。而为儿童赋予角色和责任, 则能有效促进儿童在活动组织和管理环节的参与。比如, 分小组以后进行组内分工。当儿童成为“纪律委员”后, 就会对各个环节的遵规守纪具有更强烈的意识, 除了在各个环节监督组员外, 也会更自觉地以身作则, 从而形成有意识的主动发展。

  不过, 使用常用的儿童参与方法如何提高儿童参与的实效性, 仍然是一个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怎样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对每一个儿童的发言都给予肯定和表扬, 就是鼓励, 就能促进儿童参与?显然不是。不分方式和不经选择的肯定实际上是一种无意义的回应。此外, 如何能通过教师对儿童发言的适时适当评价, 引导儿童进一步思考, 也是促进儿童更高水平参与的重要问题。让儿童分组, 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也并不一定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参与。小组分工是否明确、每个儿童是否在与他人充分沟通、并在小组整体思路下完成自己的任务, 这些都关系着高水平的儿童参与是否能够实现。

作者单位:中国儿童中心
原文出处:崔岳.校外儿童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1-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