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已为世人熟知,思维实验作为爱因斯坦的思维方法也被誉为物理学的经典。作者试图降低两者的难度,通过一个“心理实验”模式,进行“思维实验下的人际关系研究”,以小见大,类比人际关系和心理学的联系,在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实验”中,得到“亲人者人亲之、存小异而求大同”的为人处世结论。
关键词:思维试验;人际关系;探讨
人际关系可看成这样:你越和他讲客套、礼节,他越想和你走近一些。你越想故意和他走近一些,他越要和你讲客套、保持距离。
假想有那么一个杆,杆上有一个无色的环。两方(一红一蓝,不妨设甲红乙蓝)具有对立而互补的特质。(“投桃报李”是游戏的基本规则,即你对我好,理论上我会对你好。否则会循环地互相报复。)任何一方触碰环的时候,环都会变成触碰者的颜色,并且从甲到环的杆也会变成甲的颜色。默认相当长的时间内一方对不同于自己的颜色的环具有“反感”的特质,对于变成对方颜色的杆具有“窘迫”的感觉,直到两种颜色逐渐融合。总之,两个人拨弄一个套在棍上的环,一方总是向另一方拨过去的那个方向回拨一些,一方把环拨到自己附近(在实际生活中就是以客气、客套保持距离),另一方就稍微嫌远,拨近一些,说“没关系”。当一方突然又把环拨的和另一方太近的时候,另一方就会把环儿拨回去,保持距离。只有拨久了,双方累了就没人拨回去了。
现在,环在开始的时候是无色的,而且对于双方来说是居中的。甲开始动环,但是他不确定是拉近还是推远环。如果他冒昧地把环推得和乙过近,那么一个距离过近而且颜色不同的环招致乙的反感是必然的。此时他可以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段,先把环拨的离自己近一些,实践中就是先不要咄咄逼人地靠近(如同把自己颜色的环推得离别人过近),而是谦虚礼让,保持更大的距离(把自己颜色的环拉近自己,远离别人),这样降低了乙对环的反感。于是,由理论上的预测,乙会“投桃报李”,把环朝自己方向拉。‘因为互动过程中必须轮流拨动环,乙理论上必须在甲后动一下这个环。)把环朝自己拉显得谦让而非咄咄逼人,同时环基本上变成乙的蓝色,但是残留着甲的一部分红色。乙把环拉到自己身边的过程使得乙觉得自己对甲做了一件好事,因为甲之前对乙好。
不过,因为环残留的甲的红色,使得甲乙双方的颜色开始初步融合,不那么完全对立了,乙对甲颜色的反感降低了,有了初步的良性互动效应。不过,第三步甲应该把环朝自己拨,因为第二步乙把环拨得离自己已经很近了。如果甲把环继续朝乙拨,就会和乙离得过近,而且主要沾上了甲的颜色,这对于正处于初级阶段的良性互动来说是不好的(这个阶段,两种不同颜色对立的意味远远多于融合的意味)。环,带着甲的颜色,离乙过近,这会使得乙产生反感。所以第三步甲应该直接说再见(谦虚礼让的词性,在实验中相当于把环朝向自己拨),而不是把环拨向乙‘比如主观地过分关切乙,出于自己的主观愿望和认识(实验中就是沾上了自己的颜色)关心乙(实验中关心意味着二者距离的缩小),这相当于把环沾上自己的颜色然后推向乙),甲不应说“你也挺不容易的”,那样的话环离乙就太近了,而且主要是甲的颜色。于是,甲乙先后互道再见,作为第三、第四步。从实验中看来,就是甲把环拉向自己,然后乙把环拉向自己(同样地退让)。两种颜色进一步融合。最终目的是达到两种颜色的和谐共融,这是原本截然不同的两种颜色都消失不见了,出现了统一的新的色彩。也就是达到了互相之间毫无反感,并且没有保持距离的必要(亲密无间)。如果两种颜色本来就一样,那么就不用费劲,一拍即合。最糟糕的情况,不是极度的反感,极度反感的情况下颜色的相融仍然在继续。而是,一方抽身而去,留下另一方孤零零地拨弄环,却永远只有自己的一种颜色。所以,人际关系中,吵架比分手好。分手乃至永远不见面是最坏的情况。
如果你突然近距离关心一个久未谋面的人,看他的反应,来确定你们之间融合的程度。如果他有表示,表示为(在实验中相当于将环推离自己,推远,他不接纳带有你的颜色的环的靠近,但是他至少推了一下环,客观上促进了颜色的进一步融合,因为实验假设两人身体不断分泌出自己的颜色,而且用手推环,手指是可能沾上别人留在上面的颜色的,于是颜色开始融合)就说明他认为你对他如此近距离的关心是多余的,也就是他对你的颜色仍然过敏,你们没有真正融合。如果他没有任何反应,置之不理(连推都没有推环,更不用说考虑方向了),那就是最坏的情况。说明这么多年以来,你们都没有有效地融合,也许是一方打心底里不喜欢你的颜色。黑色意味着各种颜色都曾经融合,它和各种人打交道都能处得好,因为对于黑色来说,各种颜色只是它的一部分,它具有任何人的任何性格特征,所以各种颜色的环迫近它时,它都不反感。
只有涉世已深才能变成黑色的。“小白”对任何颜色的迫近都感到反感,因为没有共同点,白色不包括任何颜料意义上的颜色(光学上来讲,白色包括任何颜色,但这里是实体颜料)。所以,我们虽然涉世未深,而且并不完全是黑色的,但我们却假装对任何人都不反感,所谓“亲人者人亲之、存小异而求大同”,这样才能得到更多人支持。
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自我状态, 分析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他人的自我状态, 选择合适的沟通模式, 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这是缓解和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有效途径之一。...
寝室是学生畅所欲言,进行沟通和谈心的重要处所,也是最容易产生冲突的地方。大学寝室彼此之间关系的好坏,是大学生对人际交往问题处理方法是否得当的衡量标准和直接反映,同样对学生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