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论文第七篇:儿童从众现象成因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重视儿童从众心理在儿童良好的身心发展发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但是, 如果盲目的屈从则会抑制儿童自然成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变化, 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逐渐增加, 需要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勇于探索的创新型人才。积极的从众能够促进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 消极的从众则会抑制其天性, 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在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对儿童进行积极的引导, 强化其希望出现的行为动作。本文将探讨利用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儿童从众心理; 创新; 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 切入点;
Children's Conformity Mentality-the New Breaking Points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
BAI Wen-jin WU Kai-liang
Yunnan Arts University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children's conformity mentality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But the blind submission will inhibit children's natural growth process.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innovative talents, we need the innovative talents who would break the normal procedure, be creative and dare to explore. The positive conformity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s innovation ability, while negative one can inhibit its nature, therefore, it requires us to actively guide the children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 education in addition to strengthen the expected behavior and action.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use of child psychology of conformity as a new breaking point of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所谓从众行为, 即俗称的“对大流”。在群里规范强大的压力下个体会屈从与同群体的一致性, 达到彼此行为规范高度吻合。从众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夫里多作的“光点移动错觉研究”, 美国社会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所做的“线段判断长度研究”等等, 这些学者用实验证明了个体意愿会受到群体行为规范的影响, 趋向于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性。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很多研究, 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本文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儿童的从众心理对儿童心理教育与发展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一、儿童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
(一) 语言从众
我们这里所讲到的语言是指儿童的沟通能力。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幼儿园的孩子 (2—7岁) 正处于思维的前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片面性和我向思维的特性,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 所以在幼儿园里, 常常会发现孩子们有“他说什么, 我说什么”的现象, 如果一个小朋友咋游戏中摔倒, 教师会安慰小朋友例如“宝贝最勇敢, 勇敢的孩子不哭泣”这样的话语, 接着就会听到无数个声音说“老师我也不哭”、“老师我昨天摔倒也没哭”…并且你会发现, 其实有很多孩子是在“撒谎”。如果教师就某个活动的规则提出一些建议, 并问儿童的意见时, 你就很难听到有“不好”的回答。
(二) 游戏从众
3-6、7岁的孩子是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幼儿期, 又称为学前期。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以游戏为主, 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格罗斯把游戏看成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准备活动, 是一种本能性反映。那么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大概可以预见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这时的儿童不同于2岁婴儿, 进行的是群体性游戏。儿童用游戏来反映周围的生活, 由于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 儿童的群体性游戏在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一种高度的默契。一个小朋友将一张纸揉成一个小纸团放在手上, 说“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 马上就会看到很多类似的地球出现, 并且活动过程和举动都是相同的。游戏在这个时候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想象力, 创造力等等思维活跃性的发展, 而在这种情况下, 游戏往往成为了千篇一律的了, 有时候觉得很奇怪, 为什么多有小朋友都会主动, 不自觉的认同第一个小朋友的观点呢, 如果是从从众的角度来考虑这个为题就不足为奇了。
(三) 动作从众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了, 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类似性, 希望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相一致。当儿童做出不同于同伴的动作时, 常会受到来自小团体的压力, 这种压力往往来自于对偏离的恐惧, 担心受到同伴的排挤和嘲讽。当个体表现出与群体不一致时, 常常会故意改变自己的行为, 以求得相同。不仅如此, 儿童动作从众的另一个原因还来自于儿童好奇心的驱使, 再加上想要被关注的心理, 儿童的从众行为会增多。课余活动时间, 我们会发现, 如果一些小朋友在自己座位上跷着二郎腿且没有被老师阻止时, 那么马上就会接二连三的有人也跷二郎腿, 甚至两条腿都跷在桌子上。
二、儿童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 儿童自身方面的因素
1. 年龄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幼儿的从众反应次数随着年龄的升高而有下降的趋势。年龄越大其从众行为越少。利用儿童从众行为的这个年龄特征, 可以引入儿童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的教育, 在行为强化的基础上, 让其从众行为朝向积积极的方面发展。
2. 智力水平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与研究统计结果, 智力水平低于平均数幼儿的从众反应数明显高于智力水平高于平均数的幼儿。
3. 认知水平及个性的影响
由于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影响, 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有限, 在儿童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其品德的发展成为了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3-6、7岁的儿童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仅仅只是初步的了解, 对是非对错还不能区分的那么明确。所以在学前期的儿童身上常会一个孩子讲脏话, 别的孩子也跟着讲着脏话。这是就需要教师进行对错认知的正确引导。按照皮亚杰的理论, 3-6、7岁的儿童虽然能够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作出简单的判断、推理, 但仅仅局限在解决一些简单的智力问题。当老师提出需要幼儿动脑筋的问题时, 常常会得到一些交肤浅的答案。而那些智力水平较低的孩子就选择回答跟别人一样的答案。可见, 儿童的从众心理与认识水平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的认知水平越低, 产生的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1. 家庭因素
孩子的个性形成及心理发展与家庭教养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其中父母在家庭教养模式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和孩子相处的这些天我发现, 在民主型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加的独立, 并且倾向于摆脱成人的控制, 善于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专制型以及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在从众与否的问题上, 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干扰, 依赖性较强而不坚持自己的意见。
2. 同辈群体的影响
除了家庭教育影响之外, 同辈群体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幼儿在同辈群体的影响下, 其从众行为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的影响。如果家长在家里给儿童喂药可能很困难, 但拿到幼儿园, 在看到同伴在吃药时, 自己反而会主动“找药吃”。这一现象就与美国心理学者J·R·Harrirs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现理论”相吻合了。这里也不难让我们会联想到“孟母三迁”的故事。
3. 权威的影响
儿童从众行为的产生离不开权威的影响。被儿童视为权威的人物例如老师, 如果老师给乖的孩子一个满意的眼神再加上小红花的条件刺激, 对不依从的孩子给予惩罚, 那么被罚的孩子就成了别人的“榜样”, 其余的孩子就会为了不被惩罚而变得很温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 来自成人的评价对他们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会为了得到权威人士的赞许避免受到惩罚而选择去按照成人的意图做事。
三、将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幼儿教育新的切入点
(一) 重视榜样的教育, 调整儿童的不良行为
重视榜样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向一个人看齐, 复制别人的动作, 而是鼓励孩子们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 从而将观察到好的行为规范加以内化, 将自己也转变为别人的榜样。改变一味盲目的跟从他人。由于儿童的选择力、鉴别力都很不成熟, 在日常行为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 例如攻击性行为,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榜样作为来自他人的示范就显得比较重要的, 因为这些榜样往往反映了正确的社会对个体的总体规范和普遍要求, 同时给儿童正确的行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参照坐标。
(二) 打破常规, 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
总是趋同与别人的类似性, 盲目从众就会扼杀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要敢于打破常规, 推陈出新, 而不是事事都和别人一样。如今我们需要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革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根据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要求教师在于创建一种教学情境, 以促进学生进行的积极思考, 仔细探究。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发展, 又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 鼓励孩子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回答。在创造性培养过程中, 答案要求的不是精准, 而是多样化。
(三) 强化行为, 引导儿童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怎样从一个场依存的孩子转变为场独立的孩子, 除了自身的因素以外, 借助外力, 也可以有所改善。适当的增加教师在课堂内容的互动性行为, 引导幼儿独立思考。
(四) 调整期待, 减轻儿童团体压力
在儿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尽量减少对比。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有单独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 成人不需要强加给儿童一些是非对错的观念。在团体游戏或与成人接触过程中, 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安全且充分被关注的环境, 从而减少儿童的团体压力, 有利于利用儿童的从众行为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86, 398.
[2] 邹晓燕.自主性—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关键[A].中国儿童发展与家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 1994:476.
[3]邸颖.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黑河教育, 2010 (7) :10-11.
[4]霍静.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幼儿教育, 1989 (6) :3-4.
[5] 邢少颖.覃晓燕.幼儿从众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 (1999-2003) 年度.2003.
[6]王星军.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2003 (3) :110-112.
点击查看>>从众心理论文(优秀范文8篇)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