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

女大学生自我成长咨询案例——社会性别同一性问题干预

来源:心理学通讯 作者:钱捷;赵旭东
发布于:2020-03-18 共9031字
两性心理学论文第三篇:女大学生自我成长咨询案例——社会性别同一性问题干预
 
  摘要:社会性别是社会、历史和语言等文化建构的产物, 女性的性别角色建构受到性别文化的普遍性影响, 也在个体微观生态系统中呈现出独特的成长路径。本文通过一例发生在高校心理咨询室中的女大学生咨询案例, 主要运用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理论, 分析了该案主抑郁焦虑情绪背后的社会性别同一性的困境, 展示了咨询师运用整合式咨询方式协助其社会性别同一性发展的成长过程, 最后强调了心理咨询师对社会性别文化的敏感度与胜任力能够更好地建立疗愈性的咨访关系, 达成心理咨询目标。
 
  关键词:社会性别; 同一性; 女性主义心理咨询; 大学生;
 
  The Predicament of Gender Identif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t Psychotherapy: A Case Report of Self-growth of a Female College Student
 
  QIAN Jie ZHAO Xudong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School of Humanities, Tongji University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ublic Affairs, Fuda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Tongji University
 
  Abstract:Gender is the produc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related with society, history, language and so forth.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emale gender identification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 universal impact of gender culture but also presents a unique growth path in the micro-ecosystem of each individual. Through a counseling case of a female student from a college counseling center, this article mainly applies the feminist psychotherapy theory o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predicament of gender identification under th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f the client, demonstrates that how the counselor assists the cli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identification by using integrative counseling techniques, and, lastly, emphasizes that the sensitivity and competency of the gender culture of the counselor can better establish a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1 前言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3) 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即指信念体系与价值取向, 其从心理层面和组织层面对习俗、规范、行为、社会互动产生影响。女性主义心理学认为社会性别是社会、历史和语言等文化建构的产物, 因为个体的生存状态多样化 (民族、地域、社会经济状态等) 和经验多样化 (感知觉、记忆、情绪、心灵等) , 因此社会性别角色具有文化多元性特点 (朱艳丽, 2014) 。宋建丽 (2013) 提出女性性别身份及其独特的社会生存状况应当成为理论研究者及实务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就个体而言, 女性的性别角色建构受到社会性别文化的普遍性影响, 也在个体微观生态系统中呈现出独特的成长路径。在尊重心理临床评估的审慎态度前提下, 面对女性咨客的心理咨询/治疗师可借鉴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理论, 采用去疾病化的人文主义治疗立场, 有效支持女性来访者的社会性别同一性发展与自我认同。
 
  本文通过一例发生在高校心理咨询室中的女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咨询案例, 分析了该案主抑郁焦虑情绪背后的社会性别角色同一性的困境, 展示了咨询师运用整合式咨询方式协助其发展社会性别同一性的过程, 最后强调了心理咨询师对社会性别文化的敏感度与胜任力能够更好地建立疗愈性的咨访关系。
 
  2 案例介绍
 
  2.1 一般情况
 
  W, 女, 18岁, 大一, 北方大城市长大, 求学于南方某知名高校。小W是在入学三周多主动来到大学咨询室, 主诉是:感到孤独, 易焦虑, 称“每天都要给妈妈打十几个电话, 需要她给意见”, “一到课堂上就手心发汗, 心跳很快, 胸闷”。触发焦虑的扳机点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课堂表现和体重体形。三周以来, 体重未有明显减轻, 但临床上有入睡困难、睡眠易醒, 人际交往减少等明显焦虑抑郁情绪, 还常常感觉室友有针对她的敌意。初始咨询目标是“改善和室友的关系, 改善低落情绪”。
 
  2.2 背景资料
 
  小W是家里的独生女儿, 自幼与父母共同生活在北方大城市。父母均为本科学历, 工作稳定, 父亲是公务员, 在职场上较成功;母亲是会计, 对工作有诸多抱怨。父母感情较好, 家庭关系和谐。小W称自幼主要由母亲照顾, 家庭交流话题主要限于生活和学习, 父母不允许她参加班级工作和社会活动。生活规律“学校-家”两点一线, 只和父母有偶尔的外出旅游。来异地求学是“高考失误”的结果。上大学后, 父母就“不太管了”, 但她每天都想跟母亲通话, 汇报大小事情。在高中有2个好朋友都是女生, 上初中后就尽量避免与男生接触, “因为妈妈不允许, 怕我分心”。否认烟酒嗜好及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既往无重大疾病史。
 
  2.3 初始咨询
 
  咨询师对她的初始印象:皮肤白皙, 身材高挑而瘦弱, 含胸, 嗓音略带沙哑。衣着和身体特征偏中性, 短发、戴黑色亚克力镜框眼镜、裤装。礼貌友好, 动作举止拘谨刻板。愿意倾诉、语速较快, 与咨询师有较多眼神接触。交流内容中关于自我的表达带有较多评论性, 并且多以“我妈妈说我”开头。咨询师觉察到有被尊敬、被信任的积极情绪体验, 同时也有紧张和压迫感。
 
  2.4 咨询评估、目标及干预方案
 
  咨询师根据初始访谈评估, 将小W的问题界定为适应性障碍、社交恐惧, 以及由于与父母人格分化程度低导致的依赖性人格倾向。咨询目标设定为提高自尊, 促进自主性, 加深自我理解。针对“适应性障碍”, 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系统式悖论干预、倾听共情等基本咨询技巧, 增强其对现实环境的感知、加深其对以往行为模式的了解、鼓励其尝试新的方式来适应新的环境;针对“社交恐惧”, 咨询师主要运用精神动力式的诠释和自由联想等方式, 启发小W对社交恐惧症状的理解;针对依赖性人格倾向, 咨询师通过严格咨询次数设置、在咨询中保持中立与节制, 以及通过循环提问方式增强小W与父母的人格分化程度, 协助小W逐步树立独立自主的信心。
 
  2.5 咨询基本过程
 
  2.5.1 第一阶段:联结与悖论干预 (第1学期共8次)
 
  咨询初期, 小W与咨询师很快建立正向移情性关系, 表面的抑郁情绪与焦虑很快缓解。通过小W的倾诉, 咨询师协助小W了解到, 她“对南方环境的不适应、与父母分离、以及在陌生环境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 是她在新环境中难以自立的主要原因。这些自由的分享, 让小W感受到咨询师对她“来自哪里”的情境背景的接纳与理解。同时, 咨询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 让小W了解到事件与情绪反应之间的自动模式, 逐渐意识到她自我批评和自我标签的行为倾向会加重她的负性情绪循环和无力感。比如, 当她感觉到情绪低落, 就会认为自己的情绪低落是不对的, 接着会自动化地责备自己“像林黛玉似的, 容易触景生情、悲悲戚戚, 是个弱女子”, 从而加重她的低落情绪。此外, 在行为层面上, 咨询师运用悖论式干预, 给小W布置家庭作业, 要求她接下来的周一、三、五扮演“林黛玉”, 周二、四、六扮演“薛宝钗”, 周日放假。通过这一悖论式干预, 一方面松动了小W对“做林黛玉不好”的价值定势, 减轻了她自我评判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用“故意扮演”来激发她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使得小W不再陷于无助无力的感受之中。再比如, 针对室友“故意打开窗户让冷风吹到我”这一抑郁情绪扳机事件, 给小W布置家庭作业, 周一、三、五自己主动开窗“吹冷风”, 并运用动力学方法尝试将小W认为室友开窗有“敌意”诠释为小W对室友的关注、对友谊的渴望以及对新环境的不安。第一学期8次咨询里, 小W降低了对新环境的不适, 提高了对负性自动思维模式的意识, 减少了对室友投射的敌意。这种进步反映在咨询室之外, 小W与母亲的焦虑性联系明显减少, 取而代之的是交流日常生活中她感到喜悦与满足的小事件, 并在她母亲在意的一些个人事务上给予建议。针对适应性问题的干预结束。
 
  2.5.2 第二阶段:探索与积极赋能 (第2、3学期共12次)
 
  第一阶段针对表面情绪和适应困难的干预有了明显效果, 第二学期她主动提出希望继续咨询, 探讨她的“社交恐惧”。她觉得自己“在社交场合特别不自信”, 跟同学关系也感到紧张不自在, 与同性处于竞争关系, 与异性则是紧张, 程度高到回避交往。在小W的配合下, 咨询师开始与小W对其成长经历中与现状相关的情境进行梳理, 以加深小W对自己“依赖性强、人际交往焦虑特点”的建构性理解。小W认为, 在大学社会交往中, 以何种性别角色与他人交往, 是她真正感到困惑的问题。她一方面认同自己女性的身份, 但另一方面又对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化行为感到别扭。比如, 一方面渴望自己能够尝试长发、长裙、配饰等具有典型女性性别身份象征的符号, 另一方面又为这样的愿望感到羞涩和内疚。她渴望与异性恋爱, 但又有莫名的恐惧。
 
  在这个阶段, 咨询师与小W进行精神动力式的探索, 鼓励小W对这些情绪感受保持好奇, 通过自由联想帮助小W回忆起不少压抑在心里多年的困惑和梦境, 促进她的自我理解;另一方面, 通过女性主义“赋能”的干预方式, 协助其逐步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权与自主权。例如, 在大二期间, 小W在咨询室里反复提到一位她颇为爱慕的男老师, 咨询师积极地将其诠释为小W对男性有了评价和兴趣, 是成长的积极表现, 支持肯定小W继续观察和思考这种感受。又例如, 咨询师利用自己作为被认同的理想化母亲的位置, 对小W的性心理发展进行及时当下的价值确认, 比如当小W第一次尝试化妆、穿长裙、带耳环等, 咨询师会在咨询中敏锐地观察到并通过亲切、好奇, 甚至一些赞赏的口吻表达支持性的态度:“小W, 今天我留意到你穿裙子了。”再例如, 针对小W希望在社团中担当领导者的愿望, 咨询师也通过确定且坚定的语气, 表达关注与支持, 在赋能的同时与小W一同探索她与性别自卑相关的话题与经验。小W成功竞选社团社长, 在经历了不少挫折与失败后逐步走出社交恐惧的心理阴影, 并萌发申请第四学期海外游学的新愿望。
 
  强烈的愿望也伴随着强烈的焦虑和不安, 小W认为出于安全和经济因素, “爸妈不会同意的”, “面试也不会成功”。咨询师表示对父母真实意见的好奇, 通过循环提问的方式增强小W与父母人格的分化。同时, 咨询师协助小W将“参与面试”和“掌控面试结果”进行认知区分, 降低其自动化的焦虑。在咨询进行的第三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 小W成功说服父母支持海外游学, 并顺利通过面试, 取得游学资格。
 
  2.5.3 第三阶段:瞭望与自然结案 (第5、6、7、8学期共8次)
 
  第四学期, 小W成功游学半年, 期间与咨询师邮件交流3次, 主题分别是适应新环境、旅行、结束回国。每次邮件都在开头充满焦虑, 但结尾逐渐落在积极的自我赋能。咨询师通过理解、接纳的口吻给予小W确认与支持, 见证她的成长。咨询师“见证者”的位置对小W来讲是“足够好的”。小W游学回来后, 要求学期开始和学期末见咨询师一次, 希望能够通过咨询师的“瞭望”, 来分享她的成果, 双方同意咨询频率定为每学期2次。小W说, 这也是为“以防万一”, 因为她仍然担心那个原先无力的自己突然把她吞没, 需要确保咨询师能在必需时“来救我”。咨询师的回应是诠释“你可能需要一个见证者”, 来见证来之不易的成长, 更贴切的说, 是为她的社会性别身份的“伤口”愈合做见证。
 
  小W对待这样每学期两次的会面十分认真, 会把一个学期 (或者一个假期) 中所有重要的事情提前梳理好, 分享之后除了期待咨询师的确认与反馈, 表示不再需要任何指导。毕业时, 她特意穿着学士服来找咨询师合影。合影中, 小W长发过肩, 微微侧目, 身体语言开始传递出温柔婀娜的女性魅力。
 
  小W在毕业后的第一年没有联系咨询师, 在第二年的教师节发过一次邮件问候。至此没有联系。
 
  3 案例概念化
 
  女性主义心理治疗关注女性的性别身份及其独特的社会生存环境、多元身份认同、多种多样的权力层级关系, 目标在于促进性别平等, 反对将心理失调看作是仅属于个体本身的心理特征, 认为要结合社会情境来看待问题 (宋建丽, 2013) 。从表面上这是一个因异地求学、与父母分离而触发的分离焦虑。然而, 在与咨询师建立了正性的移情关系之后, 小W开始主动探索自己焦虑情绪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 发现与性别自卑和挫败感有紧密关系。
 
  在家庭的权力层级中, 小W作为女性和孩子, 在她的核心家庭中处于权力的边缘。小W内化的母亲形象是一位充满性魅力的女性, 与她关系亲密但充满优越感。小W举例说, 妈妈会在周末偶尔带她去批发市场买衣服, 但她从来不需要自己挑选, 而是妈妈“指挥”她去试穿特定的衣服, 并且常常被妈妈评价“穿上也不好看”;妈妈还经常评论她的身材, “不如妈妈, 将来嫁人难”。妈妈会时常给小W做身体按摩, 告诉她哪里发育的不够, 没有女人味。在与母亲既亲近又充满贬低的矛盾关系中, 小W通过认同母亲来维系依恋关系并压抑攻击。然而, 认同母亲同时也意味着小W认同自我攻击, 她对自己的性魅力充满否定与失望, 是一种创伤性体验。
 
  上大学之后, 父母与小W在生活空间上的“分离”, 小W有机会感受的严重恐慌正反映了他们在她的心理空间中占据的位置与分量。女儿异地求学所标志的独立生活能力的事实也可能让小W的父母意识到她的变化。大一寒假过年期间, 父亲带小W出入各种社交聚会, 希望小W能够“多些社会经历, 快点长大”。但小W一方面对自己的性魅力极度缺乏信心和积极体验, 另一方面又被要求进入成年社会去运用自己的社会性别身份去交往。父亲的这一举动加剧了这位年轻女孩的焦虑, 并造成小W在第二学期返校后迫不及待地开始继续咨询, 并且明确了咨询目标是社交恐惧。
 
  一方面, 小W的社交恐惧是内心与母亲关系矛盾的外化。小W与母亲的既亲密又充满竞争的关系内摄到她自己的社会性别同一性上, 造成了她既想留长发又觉得别扭的自我矛盾;将与母亲的内在客体关系投射到她在大学中与同性同学的关系上, 就变成她想与同性同学既渴望被照顾又充满嫉妒的矛盾。例如, 她抱怨室友故意开窗让她吹冷风, 是在无意识中渴望室友像母亲般照料她。她不愿主动解决与室友的不合, 是无意识中渴望在内心可以继续以此为理由指责她, 以获得竞争中的优越地位, 实现对母亲的认同。
 
  另一方面, 小W的社交恐惧也与她和父亲的关系密切相关。在小W对幼年成长的回忆中, 她对父亲的感受是遥远且模糊的, 与父亲或家族中的男性无一亲近。“因为我是女孩, 总是妈妈带着我。”无论是家庭中还是家庭之外, 父亲的地位都比母亲高。她内化的男性客体是对她的能力与价值缺乏信心且缺乏支持的, 但在物质生活上的供养又传递出对她的期待, 使得她的情感还停留在对理想化父母的依恋之中, 唯一擅长的是以乖巧顺从的“孩子”身份和出色的学习成绩去扮演父母“理想化的女儿”, 而认同性地忽略 (压抑) 她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欲望与感受。
 
  小W将与父亲的疏离而渴望亲近的矛盾内摄在自己身上, 变成对代表父权的权力既渴望又充满恐惧的矛盾, 比如对竞选社长的矛盾心情, 以及在课堂上发言的矛盾心情;将与父亲的内在客体关系投射在与异性的关系中, 就变成对同辈异性无感, 而对师长产生爱慕。在刚开始的咨询中, 对咨询师投射的是理想化的母亲与父亲的形象, 因此表现出亲近与服从, 无意识表达的是被理想化客体完全接纳的愿望, 而从客体关系治疗的角度, 咨询师试图通过提供“足够好”的客体来孕育小W自我成长的可能, 同时与认同“被理想化”保持觉察。
 
  女性主义心理治疗强调尊重女性的经验, 建立平等的治疗关系, 并承认所有适合于问题的治疗方法, 倡导多元方法论。咨询师通过“悖论式干预”解构小W对“林黛玉”的被动设定, 将其重构为自我表演的主动选择;以开放式提问引导“等待被表扬”的小W在咨询室里自由表达, 尤其是表达自我欣赏的部分;同时, 对小W因自我感模糊、界限感不强所表现出的对咨询师的移情性依赖——比如要求给予评价和指导, 咨询师以深切的共情回应, 比如“虽然这个事情你想去尝试, 但你对自己的选择还是有些没把握, 这种对自己不敢确信的感觉还挺糟糕的。”
 
  此外, 女性咨询师在做同性咨客个案时, 还需要留意在咨询室里产生的色情性反移情——比如咨询师对咨客产生嫉妒或同性性幻想, 咨询师需要允许自己去体会和理解这种嫉妒感的来源与对象。当这种嫉妒感是与女性咨客自我呈现出的性魅力相关时, 咨询师可以将这种嫉妒的感觉作为女来访者成长的证据, 用欣赏的视角镜映给来访者。在美国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家伯奇 (Burch, 1996) 看来, 这种干预方式对协助女性咨客修通与自己母亲之间纠缠的关系尤其重要。荷兰女精神分析家伊基·弗洛伊德 (2014) 直接将母女之间的竞争关系称为厄勒克拉特情结。从俄狄浦斯情结的角度, “弑父而父不死”, 孩子才能够安心而不带内疚地长大。
 
  4 讨论
 
  心理咨询师对社会性别文化的文化胜任力是建立疗愈性的咨访关系、进而协助来访者达成改变的关键因素 (Kivlihan et al., 2018;赵旭东, 钱捷, 2015) 。美国创伤心理学家朱迪思·赫尔曼 (Herman, 1992, 2015) 曾指出, 承认精神创伤的存在是创伤患者复原的第一步, 心理治疗师的疗愈作用关键是发挥“见证者”的作用。小W因自身生理性别而经由文化环境体验到的长期的价值能力贬低、情感压抑而造成的过度警觉与禁闭畏缩, 正符合赫尔曼所归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学描述。从历史的角度看, 女性作为制度性弱势群体的地位与角色是在人类历史中长期存在的。因此, 小W个体的社会性别同一性困境同时也是当下社会性别文化自身困境的显现与印证。
 
  文化敏感度是近年来心理学领域中强调的研究者及实践者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之一 (Sandeen, Moore, &Swanda, 2018) 。这不仅是一种心理咨询理论上的科学要求和技术上的能力要求, 更是一种职业上的道德要求 (Christopher et al., 2014) 。咨询师在共情小W的社会性别角色同一性的困惑与创伤时, 除了需要从小W的个体生活经验层面上去探索她的创伤性体验, 还需要更深层地探索与共情小W所处的当下的社会性别文化环境对她带来的挑战。以下简单概括当下社会性别文化环境给小W带来的三种挑战:
 
  第一, 女性性别异化。白婧 (2014) 指出, 性别异化主要是指女性的生存状态和自己的意识、本性、本质相背离, 失去了作为社会个人的独立和完整, 被强烈的无意义感和破碎感所充斥。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直接导致“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事实, 而面对强大的“传宗接代”的传统家文化观念, 在许多中国家庭中, 女孩就在心理层面上成为男孩的替身。小W父母所在大城市的公务员家庭一般奉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在现实层面上接受女孩作为唯一的孩子, 但同时在无意识层面上, 可能会在这唯一的孩子身上寻找家族男性继承者的影子。虽然小W的父母未曾用语言直接表达“希望你是个男孩”的愿望, 但从小W的中性化着装、打扮以及行为举止, 可以窥见小W接收到并认同了父母的无意识表达。父母对小W成长过程中主要以权威型教养模式控制为主, 造成了她脱离权威依靠之后才真正开始体验到的真实的无意义感和破碎感。
 
  第二, 女性自我客体化。女性自我客体化指“女性从他者的角度把自己的身体看作物体, 持续监视、评价自己的身体, 并与社会理想体型对比产生差距, 便形成了身体羞耻、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 (郑盼盼, 吕振勇, Todd, 2015) 。小W除了要面对母亲通过对她女性身体特征的评论和贬低所实施的客体化, 还要面对如杨蕾和徐华女 (2016) 所谈到的大众媒体对女性性客体化文化传播, 比如节食和“颜值即正义”。
 
  第三, 多元社会的文化冲突加剧女性性别同一性受挫感。纵向而言, 女性需要面对人生不同时期社会价值对女性性别身份的要求, 从婴儿、女童、女孩、女人、母亲、祖母等等不同时期都对应着复杂多元的人际间要求;横向而言, 不同地域的审美标准对女性的社会期待也有差异, 比如北方文化欣赏女性直爽, 南方文化欣赏女性内敛。
 
  小W需要同时应对性别异化、自我客体化和多元文化冲突的三大挑战。咨询师需要意识到在小W的社交恐惧背后复杂的社会文化压力, 并共情她尝试整合的努力。
 
  5 小结
 
  这是一例大学咨询中心咨询师协助一位女大学生从应对入学适应性障碍逐步走向深层社会性别同一性建构的自我成长式咨询案例。心理咨询持续四年时间跨越三个阶段, 来访者从严重的社交恐惧并伴有抑郁情绪, 发展为竞选大学社团社长、顺利游学海外, 并且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专业跨校考取研究生资格, 顺利升学。咨询师应当特别关注社会性别文化情境下的女性性别同一性挑战在特定来访者身上呈现的一般性及特殊性挑战, 带有文化敏感性地去诠释与共情个体独特的发展性议题, 并在咨询过程中保持对咨询师职业角色的观察与反思。
 
  参考文献
 
  []白婧. (2014) .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新维度:性别异化.学术交流, (11) , 17-21.
 
  []宋建丽. (2013) .女性主义心理学的逻辑演进及其对心理治疗的意义.妇女研究论丛, (1) , 53-58.doi:10.3969/j.issn.1004-2563.2013.01.008
 
  []杨蕾, 徐华女. (2016) .客体化媒体信息对女性自我客体化和身体羞耻感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 (5) , 788-794.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16.05.005
 
  []伊基·弗洛伊德. (2014) .厄勒克特拉vs俄狄浦斯:母女关系的悲剧. (蔺秀云译) .广西:漓江出版社.
 
  []赵旭东, 钱捷. (2015) .心理治疗的普遍性机制与文化多样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9 (10) , 721-725.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5.10.001
 
  []郑盼盼, 吕振勇, Todd, J. (2015) .自我客体化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心理科学进展, 23 (1) , 93-100.doi:10.3724/SP.J.1042.2015.00093
 
  []朱迪思·赫尔曼. (2015) .创伤与复原 (施宏达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朱艳丽. (2014) .多元文化心理咨询与治疗:文化意识的关注.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33 (3) , 30-33.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 (2003) .Guidelines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raining, research, practice,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for psychologists.Am Psychol, 58, 377-402.doi:10.1037/0003-066X.58.5.377
 
  []Burch, B. (1996) .Between women:The mother-daughter romance and homoerotic transference in psychotherapy.Psychoanal Psychol, 13 (4) , 475-494.doi:10.1037/0736-9735.13.4.475
 
  []Christopher, J.C., Wendt, D.C., Marecek, J., &Goodman, D.M. (2014) .Critical cultural awareness:Contributions to a globalizing psychology.Am Psychol, 69 (7) , 645-655.doi:10.1037/a0036851
 
  []Kivlighan, D.M., III, Hooley, I.W., Bruno, M.G., Ethington, L.L., Keeton, P.M., &Schreier, B.A. (2018) .Examining therapist effects in relation to clients’race-ethnicity and gender:An intersectionality approach.J Couns Psychol, 66 (1) :122-129.
 
  []Sandeen, E., Moore, K.M., &Swanda, R.M. (2018) .Reflective local practice:A pragmatic framework for improving culturally competent practice in psychology.Prof Psychol Res Pr, 49 (2) , 142-150.doi:10.1037/pro0000183
点击查看>>两性心理学论文(精选论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心理学研究所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同济大学医学院
原文出处:钱捷,赵旭东.女性主义心理咨询视域下的社会性别同一性困境——1例女大学生自我成长个案[J].心理学通讯,2019,2(01):50-5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