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

佛系青年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路径

来源:高校辅导员学刊 作者:郭浩,姚美君
发布于:2021-06-17 共6610字

  摘    要: 以佛系青年为研究对象,发现其普遍呈现迷茫与无助、高压与焦虑、逃避与消极抵抗的社会心态特征,这与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社会转型对自我效能感的消解、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互联网的推波助澜紧密相关。引导青年社会心态的健康发展,需鼓励其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增强青年的自我效能感,善用传统文化培育良好心态,并借助网络媒介巩固主流价值观。

  关键词 :     佛系青年;社会心态;表征;成因;

  Abstract: Buddhist-style youth typically feel confused, helpless, stressed and anxious.Their passive aggressiveness is their way to escape.The psychology of Buddhist-style youth has much to do with the uncertain risk society, social transform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Internet.Efforts must be made to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youth psychology and help them build risk awareness and enhance self-efficacy.It is also important to draw on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ake intelligent use of the network.

  Keyword: Buddhist-style youth; social mentality; expression; cause;

  学界对于佛系青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从整体的流行趋势来看,“佛系人生”主要流行于以90后为代表的部分青年群体中。因此笔者将发表过佛系表情、佛系图片、佛系相关文字等自我标榜为佛系青年的青年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这类青年视为佛系青年并作为研究对象,意在对这一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进行解读,即透视其自我标榜行为背后的社会心态的表现特征以及探析这类社会心态的成因。以此来辩证看待“佛系青年”,为这一类青年群体提供切合实际的疏导策略,确保青年群体的健康发展。
 

佛系青年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路径
 

  一、佛系青年的社会心态表征

  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促使了各式各样的青年亚文化的兴起,而青年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是民族的未来,对这一群体心态的关注和问题的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社会心理学领域,社会心态一词被广泛地使用,但其概念内涵存在着“多而不严”的现象,杨宜音提出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2]周晓红指出社会心态是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形成并不断发生着变化的。[3]马广海认为社会心态是与特定的社会运行状况或重大的社会变迁过程相联系的,在一定时期内广泛地存在于各类社会群体内的情绪、情感、社会认知、行为意向和价值取向的总和。[1]

  本文将社会转型期的现实状况与佛系青年们的切身处境相结合,围绕佛系青年这一群体的行为原因、认知、情感等,探究出佛系青年的社会心态表征有三:迷茫与无助、高压与焦虑、逃避与消极抵抗。

  (一)迷茫与无助

  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青年普遍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加上如今各式各样的学习平台的普遍化以及考证浪潮的席卷,使得他们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也恰恰是因为选择多了,也无法预估选择的后果,青年们也开始有了风险意识,从而使得青年们摇摆不定,对未来感到迷茫。面对人生的种种选择,该何去何从?这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件难以决定的事情。在传统社会中,学而优则仕。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更是能获得一份包分配的“铁饭碗”。以至于现在还是会有长辈一本正经地问:“你读的这个专业,以后毕业出来会被分配到哪里工作?”而现在,更多的是“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命题出现,市场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增加了许多社会流动的渠道,削减了读书所带来高度确定性。这样的环境确实让许多青年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迷茫,不知该从何处开始努力。环境的变化使得他们无法从父母一辈中汲取到符合这个时代,让自己满意的经验做法;自身能力的不足也无法给自己提供相应的帮助;运气的助力也是无法预估,有时候会好运连连,有时候离分数线就差那么一点,有的人家里锦衣玉食,有的人却生活拮据。迷茫与无助使得青年们只能借以“佛系”之名释放一下随之而来的压力与焦虑。

  (二)高压与焦虑

  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网络化、全球化相互作用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也成为了推动社会转型与制度变革的重要工具。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得社会焦虑迅速蔓延,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当步入竞争惨烈的职场之后,新的压力便迎面而来。社会的飞速发展造成了如今的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场景,这样强烈的工作节奏也在推动发展,可能会给个人带来成就,也会让你有所失去。惨烈的竞争使得青年们,即使熬夜、三餐合一也未必能完成繁重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得青年们的身体年龄普遍大于实际年龄,身体健康逐渐出现了问题,失眠焦虑,心态也没有了以往的平静。这些现实的挑战:异常激烈的社会竞争、就业压力、婚恋、健康问题等等赤裸裸地展现在90后的面前,让90后青年的焦虑和压力无限升级,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佛系”让自己生活得稍微舒适一些。

  (三)逃避与消极抵抗

  佛系青年网络亚文化具有亚文化的“抵抗”特质,这是一种软化的抵抗而非采用极度激烈的方式,是一种消极的抵抗,是通过展现特别的风格来“抵抗”霸权以及主导文化与价值观。面对无所适从、患得患失的迷茫与无助以及异常激烈的社会竞争,90后青年们转向远离世俗社会的“看破红尘”模式,借以“佛系”进行自我解嘲和舒压。他们的“佛”并非清心寡欲,而是在无法承受压力,焦虑感急升之下对残酷现实的一种逃避,无谓起争执,不如做个“佛者”的做法。当现实过于残酷,当生活中的压力太大而找不到解决办法时,对有些事情不过度追求,偶尔佛系一下,可以缓解和平息心中的焦虑。那么,考上了,便是运气和天赋,没考上便以“佛系复习”来做为一种掩盖自身无法抵抗压力,坚持下去的合理性外衣。由此看来,青年们自我标榜为“佛系”更多的是一种对现世压力的逃避,是一种温柔的消极抵抗。

  二、佛系青年社会心态的成因分析

  (一)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

  风险指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利后果或影响。[4]现代化进程的又一“副产品”便是社会风险。吉登斯认为现今社会所存在的风险主要以人造风险为主,而所谓的风险社会是指由于新技术和全球化所产生的与早期工业社会所不同的社会特性,它是现代性的一种后果。[5]各种各样风险的考验,身处其中的个人也是如此。风险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现代性的动力机制变得具有反思性了,这现代性的动力机制主要是:时空分离、脱域机制和知识的反思性运用。生活在传统社会的人们依靠着确定性的礼仪规范、习俗等生活,熟人的社会是稳定、确定的。而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等因素引发的各种风险使社会成员的生活日益充满着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这样的环境确实让许多青年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迷茫,不知该从何处开始努力。同时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快,职场压力大,稍不学习就可能被时代淘汰。生活压力和淡漠的人际关系更是让青年们无法预估未来的风险与后果,从而使得青年们在选择前感到患得患失、无所适从的迷茫和无助,也使得焦虑感急剧上升。

  (二)社会转型对自我效能感的消解

  自我效能感由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即人们对其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成就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是自我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信念的总和。人们对自己能做什么的认知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能力信念要比人们实际所拥有的技能或者先前所取得的成就更为重要。人们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到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亲历的掌握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以及生理和情绪状态。亲历的掌握性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的亲身行为操作所获得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替代性经验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看见他人能做什么,注意到他人的行为结果,以此形成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的期待,获得关于自己能力可能性的认识;言语说服是用来试图使人们相信自己已拥有获得成功的能力,如他人的说服性鼓励、建议、告诫、劝告以及他人的暗示等;在人们判断自己能力的时候,也要部分地依靠生理和情绪提供的躯体信息,这便是以上所提及到的生理和情绪状态。对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的因素可能为一种或多种。传统社会中,人们依靠遵循礼法以维持生活的秩序,基本上人的一生便由父辈的情况决定了。男子通常是子承父业,而女子便嫁往夫家,相夫教子。人们可以从父辈学习借鉴经验做法,从父辈那里得到肯定性的答案,借用这些替代性经验,以此来维持自身的生活。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便也说明了长辈传授经验的重要性。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基本上保持不变。而转型的现代社会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人们不再被局限于固定的场所,固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了。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向上流动的渠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于是身临其中的青年便有了多种可能。环境的不同,使得现代青年无法再像传统社会一般,依靠长辈的经验便能很好地维持生活。长辈的经验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失效了。而如今在这个万事皆有可能的不确定性社会,青年们有多种选择,自我效能感也没有了传统的固定的形态。

  (三)传统文化的影响

  青年“佛系”现象的出现,正好呼应了中国文化中“出世/入世”的二元精神模式。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与佛教、道教分别扮演了入世事功与出世隐逸的角色。在现代的竞争社会氛围下,人们为了平衡躁动焦虑的心态,想要寻求另外一种迥异的生活方式来作调节,佛道二家则正好符合他们逃离世俗生活的文化想象。当代年轻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寻求“佛系”作为心理调适的资源,若将其作为一个暂时的平衡跳板,入世执着是常态,出世佛系用于舒压,也是非常可行的。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观念也深深地印进了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最稳定的集体记忆或者集体无意识,并对社会群体的心态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在面对许多无可奈何的事情时,大家基本都会借此观念感叹一番。青年们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传统文化观念去解决问题,去充当解压的“安全阀”,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青年们的心态,减少极端现象。

  (四)互联网的推波助澜

  便捷、自由的互联网作为青年群体最受欢迎的信息源泉,同时也是青年群体自我表达、自我展现的一个平台。互联网与时下青年亚文化具有重要的联系。互联网是青年亚文化的催生因素,激发了青年群体文化创新的能力也给亚文化提供一个展现和传播的平台。同样,互联网对于“佛系文化”这种青年亚文化的产生与传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媒体时代的青年亚文化尤其容易成型和传播,青年群体也乐于自发性地参与青年亚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这是因为自媒体平台具有开放性、平等性、自主性,青年们可以拥有更为自由平等的话语权。青年话语权力,即青年主体话语的自由,具体可以理解为青年话语创新的自由、青年话语意义赋予的自由、青年话语自主的自由。[6]这为网络流行语、青年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大前提。青年们借以自由的话语权和便捷的技术条件创作传播网络流行语、赋予话语意义,从而来对自我的情绪和利益诉求进行表达。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我国的青年抗争,更多是为了发泄日常生活的不满,是为了抒发参与者的公平价值观念和情感。[6]青年们纷纷自我标榜“佛系”,不约而同地对号入座,是因为他们在年龄、知识、思维、价值观等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同时,不可忽略的一点是他们都身处转型社会的这个大背景,面临着大体相同的社会处境和压力。在网络的传播感染之下,他们对于“佛系”容易产生相似心理态度,产生情绪共鸣并相互感染,便掀起了通过自我标榜为佛系青年这一股热潮,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态度。他们借以和主流价值观相悖的“佛系”风格,即一切随缘、不争不抢来调适自我内心,舒缓焦虑。从这一层面来说,这是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所提倡的“现世事功”的抵抗,是一种温柔的消极抵抗。是在转型社会中,面对社会竞争惨烈、万事皆有可能、选择皆有风险所产生的迷茫、焦虑感,青年们为了缓解压力和焦虑,借以网络为自己披上“佛系”外衣,抵抗这些让自己不满的现状。

  三、佛系青年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路径

  佛系青年普遍呈现迷茫与无助、高压与焦虑、逃避与消极抵抗的社会心态特征,主要原因是如今的风险社会充满着不确定性,让许多青年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迷茫,不知该从何处开始努力。青年们无法预估未来的风险与后果,从而使得他们在选择前感到患得患失、无所适从的迷茫和无助,也使得焦虑感急剧上升。加之社会转型消解了青年们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他们缺乏自信。同时,借助传统文化的回潮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让青年们的压力有处可放,让青年们的“佛系”的得以放大。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四个方面培育佛系青年良好的社会心态。

  (一)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观念

  吉登斯认为风险社会中的人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增强自身应对风险的本领和能力,积极地应对风险。佛系青年的佛系行为更多地只是惰性之下对压力的逃避。缺乏克服困难的坚韧。逃避对于解决问题而言并不是一个最佳方法。佛系青年们首先应该调整心态,面对生活中的风险,切勿过于悲观消极地接受现实,即不可过度佛系,实际上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这样只会徒增迷茫与焦虑。青年们应该清楚如今风险社会的处境,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观,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积极应对风险。同时,佛系青年还应该提升自己的本领和能力。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了解自身的不足,对症下药,努力提升自我。佛系青年应该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对自我实行监督,提高自控能力和执行能力。不断磨炼自身的坚韧性,不要轻易放弃。这样不仅可以提升青年应对转型期风险的能力,也有助于青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我竞争力,从而能够尽可能地避免遭受迷茫焦虑感的困扰。

  (二)增强佛系青年的自我效能感

  人们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到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亲历的掌握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以及生理和情绪状态。增强青年的自我效能感,也应该从这四个因素出发。将这四个因素分为两部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增强自我效能感首先应从内部进行调整,青年应该踏实地学习,不断积累能为己所用的资源,为实践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成功中沉淀经验,直面失败,汲取教训,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心态,提高自我效能感。在替代性经验和言语说服这两个外部层面,青年可以充分发挥能动性通过不同的途径,寻找可为己所用的替代性经验,时刻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秉持谦虚的学习态度。青年也可以和长辈一同探讨,总结出适合自身的经验做法。同时,也要提升社会支持。家庭层面,父母应该加强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可行的建议、支持与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同辈群体之间也应该相互鼓励、共勉,及时劝诫对方的不良行为,一同努力向前;外界关于青年的舆论也不应该只是片面的批评,应该客观理性对青年现象进行评论,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善用传统文化培育佛系青年良好的心态

  在现代竞争氛围中,传统文化在渐渐地作为某种身心安抚的功能进入日常生活,例如,“茶文化”、“禅文化”、都市人口开始回归农村,追求自然性的田园生活等等。拂去喧嚣的周末,和家人同事一起去农家乐一日游,摘果子,摘蔬菜;或者约三五知己一同去茶馆品茗;又或者独自一人在家看一部电影、一本书,修生养性。待养精蓄锐完毕后,便又开始驰骋职场。这便是张弛有度的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非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因为这样最终会迷失自我。人生不从容,太急;太从容,虚度光阴。凡事必得有度,佛系必须适度。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青年可以借以佛系适当解压,调节心态。在保持一个良好平稳的心态之下,再去积极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明确自己的目标,努力去追求,适当调适自身,这样才能培育良好的心境。

  (四)借助网络媒介巩固主流价值观

  网络作为90后的“第二生命空间”,与青年有着重要联系。便捷、自由的互联网作为青年群体最受欢迎的信息源泉,同时也是青年群体自我表达、自我展现的一个平台。青年应该正确摄入网络资源,将网络资源作为提升自我的平台。理智看待网络现象,不盲目从众,做到明辨是非,善用网络。同时,主流媒体应该发挥创新思维,借鉴网络文化盛行的经验,创新报道手法,引领社会主流舆论,吸引大众眼球。增强主流价值观的供给,切勿让次文化“被主流化”。

  参考文献

  [1]马广海.论社会心态:概念辨析及其操作化[J].社会科学, 2008,(10)
  [2]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 2006,(4)
  [3]周晓虹.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J].社会学研究, 2014,(4)
  [4]王晓楠.自反性现代化与风险社会:贝克、吉登斯和拉什思想比较[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5,(4
  [5]夏和国.吉登斯风险社会理论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14
  [6]颜玲,等.青年话语权的实质与现代特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16,(10)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原文出处:郭浩,姚美君.佛系青年社会心态的表征及成因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1,13(02):81-84+9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