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

网络时代对人际交往心理的影响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29 共3190字
标题

  时代的变迁无法阻挡,人类社会历经了农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现在迈入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这是一场旷古未有的信息技术革命,它的出现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对社会交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网络化的出现赋予人们社会交往新的内涵,从时间和空间上根本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的方式,它不仅扩大了社会交往的空间,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关系,而且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观念、准则,它以自己独特的色彩与传统的社会交往相区别。

  一、信息网络化时代下社会交往的特点。

  由于信息网络化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交往,它不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它变得无比的自由与开放,它超越了时空限制,彻底消除了“这里”和“那里”空间地域的界限,大大拓展了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下的社会交往,信息成为交往的内容,网络成为交往的载体。它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信息网络化社会交往的独特性---交往角色的虚拟性。虚拟性是信息网络化交往的显着特点,由于信息网络交往是非现实性与匿名性,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交往理论,极大地延展了人们的交往领域和范围。用户只要随便填写一下 E-mail、IRC 或是 BBS 的注册表或者登记表,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应的身份,并以这个身份在网上进行人际交往。这种虚拟的角色,使交往双方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具有超时空性、开放性、互动性、娱乐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征。它的出现导致人类生存方式与活动方式发生巨大变革,彻底突破了传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内涵。在网上,人们可以“匿名进入”,这就使得网络人际交往轻而易举地突破年龄、性别、相貌、健康状况、社会地位、身份、背景等传统因素的制约。手机“微信”的出现更是将这种交往发展到登峰造极,无论在何地我们都可以看到一大批“低头族”,不是在看短信就是在玩“微信”,或者浏览网页与微博等等,人们可以利用网络自由地交往。

  2.交往主体的平等性。互联网的发明者曾经宣称,网络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事实也是如此,无论你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是何等显赫,但到了网上,你只不过是一个网民而已,同其他任何人一样无任何特权,大家都是平等的。更主要的是,由于信息网络没有中心,不同于现实的生活,没有直接的领导和管理机构,没有等级和特权,每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中心,都可以以“群主”自居,都可以发布信息,这些特点无疑使交往的平等性更加突出。正是由于这种平等性,信息网络化使个体的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也进一步加强,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所特有的交互功能,互相交流、使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的平等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3. 交往心理的隐密性。由于网络的特征具有虚拟性,因此隐蔽性成为它的辅助特点,它可以利用虚拟性的特点来隐蔽自己交往的真实想法。其一,利用网络虚拟的特点,可以“口是心非”.虽然通过文字来传情达意,但这种文字交流大多是经过刻意加工的信息。其二,不仅交往的身份可以隐蔽,而且交往的心理也是经过包装的,只要不暴露真实身份,这种“网交”无论持续多长时间,网友之间也很难明白对方的“真心真意”.另外,就是有真实的身份也未必有真实情感或心理的交流。最典型不过的是,以前人们相互之间见面打过招呼有“点头之交”,而如今成为网络的“点赞之交”.“点赞”中除了有一部分表示真实的肯定、赞扬、赞美之外,其实有的人“点赞”与发表者发布的内容并不一定有直接联系。有些内容,只是应付而已。有些点赞者还没来得及细看内容,随手就点了赞。更有甚者在“微信圈”里一直勤奋地“点赞”,但从来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态度、个人看法,虽然点得多,露面频率高,很难给人以深刻印象,也很难建立真挚的情感关系。换句话说,频频点赞,不一定能给你带来真正的交流,也不一定能带来真正的友谊。

  4.交往过程中社会性和规范性的弱化。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十分看重身份、职业、金钱、容貌、家世等交际主体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地位。在网上的人际交往中截然不同,人们可以全然不顾;在现实交往中要遵守的一些社会规范,在网络交往中没有什么规范,只要按照网络技术要求去操作,就可顺利完成网上人际交往。这种社会性与规范性弱化的网络交往,容易使一些人暂时摆脱现实社会诸多人际关系的束缚和行为的约束,可以放纵自己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造成非人性化的倾向。

  上述信息网络化对社会交往的影响与特点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无论我们愿意与否,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已经离不开信息,离不开网络。尤其是手机网络化的出现又将人们的社会交往推向了顶峰。如今,人们可以不带电脑,但决不能不带手机,万一没有手机就像缺了魂似的。现在我们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手机竟然成为我们身体的组成部分,成为器官的延伸。它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它成为社会交往的必要工具或手段,我们已经离不开手机,成为手机的“奴隶”.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对我们的心理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信息网络化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心理活动全部是外部世界的写照,无论是心理活动内容还是方式都深深地打上了客观世界的烙印。信息网络化对人们心理产生的影响集中在以下几点:

  1.对认知的影响。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从认知开始,人的认知过程是对信息整合、归纳、储存和使用的过程,然后作用于心理与行为。信息的网络化对人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影响。首先,信息网络拓宽了人们的信息来源渠道,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增加和扩大了信息量,大大缩短了收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汇集信息的效率。同时,信息的网络化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自我学习的途径和机会,为自我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另外,移动设备实现阅读的时空便利性,信息更加广泛、更加及时。与此同时,当我们看到信息网络化对认知产生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消极的一面,现在人们对信息的依赖已达不能自拔的地步,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总有各种信息发到你手机上,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往往会使人们眼花缭乱,无从选择,难辨真假,极易造成信息“超载”,尤其是一些“垃圾”信息,影响了我们的认识,容易形成思维的混乱,甚至导致错误的行为。

  2.对情感的影响。网络交往这个新生事物的出现会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是我们始料不及的。网络交友、网络爱情这些以前怎么想也想不到的名词,在今天的生活中却司空见惯,清晰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可见,信息网络化不仅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情感交流空间和场所,而且可以充分地尽情地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做到的。现实生活中情感的表达必须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受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而在信息网络中不仅可以无所顾忌、随心随意地表达情感与宣泄,而且可以轻而易举,极其方便。不难看出,信息网络满足了人们情感表达的多样化需求,在某种意义上,也为宣泄人性中的情感提供了释放的渠道,这对保持心理平衡,维护心理健康还是有益的。

  3.对人格的影响。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格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与整体状况,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特质的总和,它是人的心理与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由于信息网络的虚拟性、平等性、隐蔽性等特点,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人的自我意识状态,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充分张扬个性,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呈现我想怎么就怎么的人格特点,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人们处理事情时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支配性。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与现实中发生很大的差异,网络中频繁地角色转换会使人们的人格统一性受到影响和破坏,对知、情、意的和谐统一出现动摇,容易出现人格分裂倾向及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导致双重人格及多重人格的极端性表现,甚至发生心理疾患。

  综上所述,信息网络化对人们的社会交往产生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人们以往社会交往的形式,使社会交往更加广泛更加及时,交往更加密切,形成信息网络化交往的特点,这些特点无疑对我们的服务过程产生影响。对此,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化旅客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服务来不断地提升服务质量。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人际交往论文
返回:社会心理学论文